便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4475发布日期:2019-10-12 23:2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作物的试验栽培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播种穴作精准要求,以便准确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目前我国农作物试验绝大部分为人工用长标杆播种,工人在摆放长标杆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这样就造成播种株数与试验设计误差较大,试验结果误差也较大,特别是育种试验要求精确度高时,人工用长标秆播种起来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解决了传统人工用长标秆播种普遍存在的精准度差的技术难题,具有精准、使用携带方便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便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包括主管件,置于主管件顶端用于方便投放种子的漏斗,置于漏斗下部的与主管件连接的方便田间来回移动的手柄,在手柄下侧设有把手,两条连接线的一端分别连接把手,其中一条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取种槽,另一条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播种舌,取种槽内放有种子,取种槽可在主管件内上下移动,播种舌中间部位与主管件连接,播种舌上设有用于还原播种舌位置的弹簧,在主管件的下部内侧设有挡片,挡片一端紧贴取种槽,另一端固定在主管件内侧,在主管件的下端一侧固定有带刻度的标尺,在标尺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标志锤,标尺与主管件垂直,一端固定在主管件上,另一端的标志锤根据使用要求固定。

进一步,手柄分为两段,分别固定在主管件的左右两侧,主管件长度为80-100cm,下端为楔形结构。

进一步,主管件、取种槽、标尺、标志锤及手柄为圆柱形或矩形结构,挡片和播种舌各为平面结构。

进一步,该便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至少设置一个取种槽,根据种子大小选用不同的取种槽,挡片与取种槽紧密接触,每次取种量为两粒。

进一步,标尺的刻度自右至左为1cm至40cm,刻度之间的距离为1cm。

进一步,标志锤的移动范围为1-40cm,播种株距范围为1-40cm。

进一步,该便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使用的材料为不锈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技术效果是:本便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的优点在于株距可根据需要而确定,播种量每穴两粒,播种量及株距结果误差小,能有效提高播种的准确度,可满足试验田玉米、花生、高粱、大豆等农作物的精准播种,还具有方便携带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种子播种前后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种子播种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标尺与标志锤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1-主管件,2-手柄,3-漏斗,4-把手,5-连接线,6-取种槽,7-弹簧,8-播种舌,9-标志锤,10-标尺,11-挡片,12-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根据图1至图3所示,该便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包括主管件1,置于主管件1顶端用于方便投放种子的漏斗3,置于漏斗3下部的与主管件1连接的方便田间来回移动的手柄2,在手柄2下侧设有把手4,两条连接线5的一端分别连接把手4,其中一条连接线5的另一端连接取种槽6,另一条连接线5的另一端连接播种舌8,取种槽6内放有种子12,取种槽6可在主管件1内上下移动,播种舌8中间部位与主管件1连接,播种舌8上设有用于还原播种舌8位置的弹簧7,用于播种舌返回闭合状态,在主管件1的下部内侧设有挡片11,挡片11一端紧贴取种槽6,另一端固定在主管件1内侧,在主管件1的下端一侧固定有带刻度的标尺10,在标尺10上设有可左右移动的标志锤9,标尺10与主管件1垂直,一端固定在主管件1上,另一端的标志锤9根据使用要求固定。

作为优选方式,手柄2分为两段,分别固定在主管件1的左右两侧,主管件1长度为80-100cm,下端为楔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式,主管件1、取种槽6、标尺10、标志锤9及手柄2为圆柱形或矩形结构,挡片11和播种舌8各为平面结构。

作为优选方式,该便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至少设置一个取种槽6,根据种子大小选用不同的取种槽6,挡片11与取种槽6紧密接触,每次取种量为两粒。

作为优选方式,标尺10的刻度自右至左为1cm至40cm,刻度之间的距离为1cm。

作为优选方式,标志锤9的移动范围为1-40cm,播种株距范围为1-40cm。

作为优选方式,该便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使用的材料为不锈钢,便于其在重力作用下迅速下降,快速投放种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在播种前,从漏斗3处放入种子12,双手压手柄2,取种槽6与挡片11处在闭合状态,在取种槽6内有两粒种子12,把手4和手柄2为平行状态,播种舌8下端与主管件1呈闭合状态,弹簧7为展开状态;双手压手柄2,使播种舌8下端与主管件1下端闭合形成的楔形入地,如图1所示;在播种时,一手握紧手柄2和把手4,使把手4和手柄2为交叉状态;取种槽6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取种槽6与挡片11之间处于张开状态,在取种槽6内的种子12下落,把手4和手柄2为交叉状态,播种舌8下端与主管件1呈开放状态,种子12落入土壤内,弹簧7为收缩状态,如图2所示;当播种后,提起该携式农作物精准播种装置,主管件1及播种舌8的下端离开地面,握紧手柄2和把手4的手松开,弹簧7展开,播种舌8下端与主管件1下端回到闭合状态,取种槽6上升与挡片11之间形成闭合状态,如图1所示;根据标志锤9在地面留下的印记进入下一播种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