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入仓烘干功能的储粮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57181发布日期:2019-09-24 23:1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入仓烘干功能的储粮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粮仓储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入仓烘干功能的储粮仓。



背景技术: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又称为“谷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粮食的储藏是农业栽培的继续,储藏技术是伴随着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进入新时期时代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粮食出现了剩余,才逐渐由粮食加工发展到储藏。

粮食在运输到储粮仓中进行储存的过程中受到空气中湿度水分以及其他影响,粮食中可能水分较高,不利于储存,由于现有的储粮仓不具备烘干作用,需要在进去储粮仓之前先利用烘干设备烘干,无疑会增大成本、费时费力,且降低工作效率,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具有入仓烘干功能的储粮仓,在粮食进仓时对粮食烘干和除去水分,避免储藏时出现霉变和发芽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入仓烘干功能的储粮仓,以解决粮食在进入储粮仓时含有较多水分而导致在储藏过程中霉变和发芽变质的问题,实现在粮食入仓时,先对粮食进行烘干再储存,避免了粮食受潮发霉,节省了人力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入仓烘干功能的储粮仓,包括储粮仓本体,所述储粮仓本体包括由上到下由隔板分隔的烘干室以及储粮室;所述烘干室包括设置于烘干室顶部的入料漏斗、首端与入料漏斗底部连接的输料通道以及与输料通道末端连接的贯穿隔板连通储粮室的出料管;所述烘干室还设置有与输料通道相连的烘干装置,所述输料通道的壁上还设置有通孔。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入料漏斗加入粮食,粮食在输料通道中输送,烘干装置对输料通道运送中的粮食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粮食通过出料管进入到储粮室储存,实现了对粮食先烘干再储存,避免粮食带有外界的水分进入粮食仓储存而发霉变质。

进一步地,所述输料通道呈盘曲状,输料通道分为上输送通道以及与上输送通道连接的方向相反的下输送通道,所述上输送通道和下输送通道底部皆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上输送通道和下输送通道内部均设置有若干翻转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一端通过轴承旋转连接于上输送通道或下输送通道底壁,另一端延伸至相对的顶壁外并与旋转电机连接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若干翻转叶。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输料通道呈盘曲状,分为上输送通道和下输送通道,延长了粮食在烘干室内的输送路径,保证了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充分烘干,在输送过程,振动电机进行振动,保证了粮食不断地向下输送;在输送过程中,旋转电机启动,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转动的同时,旋转轴上的翻转叶也随之旋转,翻转叶在粮食通过时,对粮食进行翻转,保证了粮食在烘干的时候能够充分均匀地烘干,避免粮食无法充分的受到烘干。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热风烘干装置以及冷风烘干装置,所述热风烘干装置固定连接于烘干室侧壁上,热风烘干装置包括支撑板、放置于支撑板上的第一鼓风机、一端与第一鼓风机连接的热风管、热风一端管穿过的电加热装置、以及与热风管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吹风管,所述第一吹风管上设置有若干吹风口,第一吹风管设置于上输送通道滴鼻内部,所述第一吹风管朝向的底壁设置有第一通风板,所述第一通风板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冷风烘干装置包括设置于隔板上的第二鼓风机、一端与第二鼓风机连接的冷风管以及与冷风管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吹风管,所述第二吹风管上设置有若干吹风口,第二吹风管设置于下输送通道底壁内部,所述第二吹风管朝向的底壁开口覆盖有第二通风板,所述第二通风板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鼓风机朝向的烘干室侧壁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鼓风机朝向的烘干室侧壁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烘干室顶部还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出风口处皆设置有防尘防潮网。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粮食通过上输送通道时,热风烘干装置先进行热风烘干,通过下输送通道时,启动冷风烘干装置对粮食进行降温冷却以及再一次烘干。具体工作原理为:粮食通过上输送通道时,启动第一鼓风机,空气由第一进风口进入,通过热风管进入电机热装着加热后,进入第一吹风管,热风从吹风口吹出通过上输送通道底壁的第一通风板的通风孔对上输送通道内的粮食烘干;粮食进入下输送通道时,启动第二鼓风机,空气由第二进风口进入,通过冷风管进入第二吹风管,冷风从吹风口吹出通过下输送通道底壁第二通风板的通风孔对下输送通道内的粮食烘干降温。设置出风口以排出烘干室内的气体,防尘防潮网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

进一步地,所述储粮室侧壁上设置有抽风机和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处覆盖有防尘防潮网。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烘干后的粮食进入储粮室储存,设置通风口保证粮食储存过程中的通风,避免粮食发霉受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输送通道和烘干装置,在粮食由烘干室输送到储粮室的过程中对粮食进行烘干,实现在粮食入仓时,先对粮食进行烘干再储存,避免了粮食受潮发霉,节省了人力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入仓烘干功能的储粮仓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入仓烘干功能的储粮仓上输送通道的内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入仓烘干功能的储粮仓下输送通道的内部图。

图中标记为:1-储粮仓本体,2-烘干室,3-储粮室,4-入料漏斗,5-出料管,6-上输送通道,7-下输送通道,8-振动电机,9-旋转轴,10-旋转电机,11-翻转叶,12-支撑板,13-第一鼓风机,14-热风管,15-电加热装置,16-第一吹风管,17-吹风口,18-第一通风板,19-第二鼓风机,20-冷风管,21-第二吹风管,22-第二通风板,23-第一进风口,24-第二进风口,25-出风口,26-防尘防潮网,27-通风口,28-抽风机,29-轴承,3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包括储粮仓本体1,所述储粮仓本体1包括由上到下由隔板分隔的烘干室2以及储粮室3;所述烘干室2包括设置于烘干室2顶部的入料漏斗4、首端与入料漏斗4底部连接的输料通道以及与输料通道末端连接的贯穿隔板连通储粮室3的出料管5;所述烘干室2还设置有与输料通道相连的烘干装置,所述输料通道的壁上还设置有通孔30。

本实施例中,通过入料漏斗4加入粮食,粮食在输料通道中输送,烘干装置对输料通道运送中的粮食进行烘干,烘干后的粮食通过出料管5进入到储粮室3储存,实现了对粮食先烘干再储存,避免粮食带有外界的水分进入粮食仓储存而发霉变质。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基于实施例1,所述输料通道呈盘曲状,输料通道分为上输送通道6以及与上输送通道6连接的方向相反的下输送通道7,所述上输送通道6和下输送通道7底部皆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8;所述上输送通道6和下输送通道7内部均设置有若干翻转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装置包括一端通过轴承29旋转连接于上输送通道6或下输送通道7底壁,另一端延伸至相对的顶壁外并与旋转电机10连接的旋转轴9,所述旋转轴9上设置有若干翻转叶11。

本实施例中,输料通道呈盘曲状,分为上输送通道6和下输送通道7,延长了粮食在烘干室2内的输送路径,保证了在输送过程中能够充分烘干,在输送过程,振动电机8进行振动,保证了粮食不断地向下输送;在输送过程中,旋转电机10启动,带动旋转轴9转动,旋转轴9转动的同时,旋转轴9上的翻转叶11也随之旋转,翻转叶11在粮食通过时,对粮食进行翻转,保证了粮食在烘干的时候能够充分均匀地烘干,避免粮食无法充分的受到烘干。

实施例3

如图1-图3所示,基于实施例1,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热风烘干装置以及冷风烘干装置,所述热风烘干装置固定连接于烘干室2侧壁上,热风烘干装置包括支撑板12、放置于支撑板12上的第一鼓风机13、一端与第一鼓风机13连接的热风管14、热风一端管穿过的电加热装置15、以及与热风管14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吹风管16,所述第一吹风管16上设置有若干吹风口17,第一吹风管16设置于上输送通道6滴鼻内部,所述第一吹风管16朝向的底壁设置有第一通风板18,所述第一通风板18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冷风烘干装置包括设置于隔板上的第二鼓风机19、一端与第二鼓风机19连接的冷风管20以及与冷风管20另一端连接的第二吹风管21,所述第二吹风管21上设置有若干吹风口17,第二吹风管21设置于下输送通道7底壁内部,所述第二吹风管21朝向的底壁开口覆盖有第二通风板22,所述第二通风板22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鼓风机13朝向的烘干室2侧壁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3,所述第二鼓风机19朝向的烘干室2侧壁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4,所述烘干室2顶部还设置有出风口25;所述第一进风口23、第二进风口24、出风口25处皆设置有防尘防潮网26。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粮食通过上输送通道6时,热风烘干装置先进行热风烘干,通过下输送通道7时,启动冷风烘干装置对粮食进行降温冷却以及再一次烘干。具体工作原理为:粮食通过上输送通道6时,启动第一鼓风机13,空气由第一进风口23进入,通过热风管14进入电机热装着加热后,进入第一吹风管16,热风从吹风口17吹出通过上输送通道6底壁的第一通风板18的通风孔对上输送通道6内的粮食烘干;粮食进入下输送通道7时,启动第二鼓风机19,空气由第二进风口24进入,通过冷风管20进入第二吹风管21,冷风从吹风口17吹出通过下输送通道7底壁第二通风板22的通风孔对下输送通道7内的粮食烘干降温。设置出风口25以排出烘干室2内的气体,防尘防潮网26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基于实施例1,所述储粮室3侧壁上设置有抽风机28和通风口27,所述通风口27处覆盖有防尘防潮网26。

本实施例中,烘干后的粮食进入储粮室3储存,设置通风口27保证粮食储存过程中的通风,避免粮食发霉受潮。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