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约型辣椒无土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86187发布日期:2019-09-29 17:47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约型辣椒无土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节约型辣椒无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营养丰富,辛辣味美,是广大消费者喜食的主要蔬菜之一,用途多且需求量巨大,需要周年生产和供应,在施蔬菜栽培中占有较大比重。辣椒对温、水、肥敏感,且辣椒整个生育期不同阶段的需求不同。水肥管理和植株管理一直是设施辣椒生产过程中重点,也是比较费时费工且不易掌控的环节。辣椒植株管理不善或水肥管理粗放,都会导致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失衡,植株生长环境恶化,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辣椒忌连作,也不能与茄子、蕃茄、马铃薯等同科作物连作,在设施栽培上更多的使用无土栽培,且以基质栽培为主。市面上使用的无土栽培基质袋虽具有诸多优点,但其保水性差、耗水多,不同部位的温湿度不稳定不均衡,不易掌握肥水使用规律,而这些恰好都是辣椒栽培上的痛点。辣椒植株管理不易,基质袋的使用并不能简化番茄的栽培管理程序,植株管理上投入依然很大;而且,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普及,植株管理方法也须推陈改进,以更好的挖掘辣椒生产潜力。基于此,需要一种新的辣椒无土栽培方法,能够改进规避基质袋的缺点,契合水肥一体化施肥灌溉的大趋势,提高水肥利用率,简化辣椒栽培的管理程序,减少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推动辣椒产业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约型辣椒无土栽培方法,包括无土栽培基质槽的设置、水肥一体化施肥、植株管理3个方面,可简化辣椒栽培的管理程序,减少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推动辣椒产业快速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约型辣椒无土栽培方法,包括无土栽培基质槽的设置、水肥一体化施肥、植株管理3个方面;

所述无土栽培基质槽的设置包括长方形基质槽,基质槽的槽底与槽的两壁中上部皆设置排水孔,基质槽的两壁槽口上设置多个平行并排的悬挂栓,基质槽悬挂于下端带有挂钩的并排拉绳,并排拉绳中间固定多根平行等距的横向固定绳,并排拉绳上端连接转动杆,通过转动杆可以控制基质槽移动和升降,所述基质槽的上方设置有水肥一体化管道;

所述基质槽深度为30~50cm,槽宽度为30~40cm,槽底及槽壁排水孔间隔为1~1.5m,槽壁排水孔高度为槽深度的75%;

所述水肥一体化施肥具体方法为:

1)定植前:以n12wt%+p2o526wt%+k2o12wt%+te50wt%施肥1次,施肥量为10~12kg/667m2,并按用水量为16~18kg/m3进行灌溉;

2)定植~开花:以n20wt%+p2o510wt%+k2o20wt%+te50wt%施肥2次,施肥量为2.5~3kg/667m2,并按用水量为7~9kg/m3进行灌溉;

3)开花~坐果:以n20wt%+p2o510wt%+k2o20wt%+te50wt%施肥2次,施肥量为3~4kg/667m2,并按用水量为10~12kg/m3进行灌溉;

4)采收期:以n22wt%+p2o54wt%+k2o24wt%+te50wt%与n16wt%+p2o516wt%+k2o18wt%+te50wt%施肥5次,两次高钾肥后再施平衡肥,施肥量为4~5kg/667m2,并按用水量为8~9kg/m3进行灌溉;

其中,n来源于硝酸钾、硝酸钙,p2o5来源于过磷酸钙、磷酸钠,k2o来源于硝酸钾、硫酸钾;

所述植株管理的具体操作如下:

(1)嫁接苗准备:培育好辣椒的接穗苗和砧木苗,切除砧木上梢并切削砧木切口,将接穗苗与砧木嵌合并用嫁接夹固定,将嫁接苗置于人工气候室促进伤口愈合;

(2)整枝引蔓:嫁接苗定植于栽培槽后,选留两结果枝,其他的侧枝全部剪除,并将两结果枝分别牵引向栽培槽两壁的拉绳;引蔓时保证两结果主枝沿着拉绳生长而形成一个“v”字形,两主枝与水平面的竖直线夹角为30度,两主枝间的夹角为60度,以更好地利用空间和接受光照;

(3)株型维持:辣椒植株长势旺盛,在定植后、开花时及果实挂齐前,其还会有侧枝萌发,为了维持辣椒的两主枝的按“v”字形生长,其他的侧芽全部抹去;同时为了保持植株内堂通风透光和促进果实成熟,要对过密的枝条进行适当抽剪,并摘除脚叶与内膛老叶;

(4)花果管理:前期疏花可与植株维持同时进行;而在第4分权花开放后,如需采青椒,则要及时采摘以增加后期挂果,提高产量;如需采红椒,则可适当的进行疏花疏果,防止果实坠秧及植株长势衰退,促进辣椒早熟。

上述辣椒包括圆锥椒类、螺丝椒类、黄皮椒类、灯笼椒类和樱桃椒类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无土栽培基质槽能克服基质袋栽培保水性差、栽培温度及水肥施用量不易控制的缺点,还能配合植株管理简化栽培程序,提升栽培空间利用率;水肥一体化施肥能对灌溉和施肥的精准控制,使肥水供应与植株生长需求相匹配,在提高辣椒栽培水肥利用率的同时,充分发挥其丰产潜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无土栽培基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土栽培基质槽中辣椒生长模式图;

图中:1-基质槽,2-悬挂栓,3-并排拉绳,4-横向固定绳,5-槽底排水孔,6-槽壁排水孔,7-转动杆,8-水肥一体化管道,9-结果枝,10-辣椒,11-栽培基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一种高效节约型辣椒无土栽培方法,包括无土栽培基质槽的设置、水肥一体化施肥、植株管理3个方面。

所述无土栽培基质槽的设置包括长方形基质槽1,基质槽深度为40cm,槽宽度为30cm,基质槽1的槽底与槽的两壁中上部皆设置排水孔,槽底及槽壁排水孔间隔为1m,槽壁排水孔高度为30cm,基质槽1的两壁槽口上设置多个平行并排的悬挂栓2,基质槽1悬挂于下端带有挂钩的并排拉绳3,并排拉绳3中间固定多根平行等距的横向固定绳4,并排拉绳3上端连接转动杆7,通过转动杆7可以控制基质槽移动和升降,所述基质槽1的上方设置有水肥一体化管道8。

所述水肥一体化施肥的配方如下:

其中,n来源于硝酸钾、硝酸钙,p2o5来源于过磷酸钙、磷酸钠,k2o来源于硝酸钾、硫酸钾。

所述植株管理的具体操作如下:

(1)嫁接苗准备:培育好辣椒的接穗苗和砧木苗,嫁接苗的接穗顶稍已被取用削去,待其长出侧芽后,从茎部下方切断形成新的接穗,切除砧木上梢并切削砧木切口,将接穗苗与砧木嵌合并用嫁接夹固定,将嫁接苗置于人工气候室促进伤口愈合;

(2)整枝引蔓:嫁接苗定植于栽培槽后,选留两结果枝,其他的侧枝全部剪除,并将两结果枝分别牵引向栽培槽两壁的拉绳;引蔓时保证两结果主枝沿着拉绳生长而形成一个“v”字形,两主枝与水平面的竖直线夹角为30度,两主枝间的夹角为60度,以更好地利用空间和接受光照;

(3)株型维持:辣椒植株长势旺盛,在定植后、开花时及果实挂齐前,其还会有侧枝萌发,为了维持辣椒的两主枝的按“v”字形生长,其他的侧芽全部抹去;同时为了保持植株内堂通风透光和促进果实着色,要对过密的枝条进行适当抽剪,并摘除脚叶与内膛老叶。

(4)花果管理:前期疏花可与植株维持同时进行;而在第4分权花开放后,如需采青椒,则要及时采摘以增加后期挂果,提高产量;如需采红椒,则可适当的进行疏花疏果,防止果实坠秧及植株长势衰退,促进辣椒早红熟。

实施例一:

以主栽辣椒‘亮剑’为试种品种,无土栽培栽培设施分别采用基质袋和本发明提供的无土栽培基质槽,栽培基质采用普通椰糠复合基质;采用的辣椒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施肥配方如表2,以50%水溶肥为例推荐,生育期施用总量53kg·(667m2)-1;植株管理上,栽培苗采用辣椒嫁接苗,整枝引蔓、株型维持、花果管理等操作程序皆相同。

经基质袋和本发明提供的无土栽培基质槽栽培所得辣椒产量和品质情况如表3。

由表3可知,与基质袋栽培相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土栽培基质槽栽培的辣椒vc、可溶性固形物和辣椒素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在单果重和产量上则有显著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09、1.11倍。这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无土栽培基质槽,相对于基质袋,其能够提高水肥利用率而促进增产,并且对果实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实施例二:

以主栽辣椒‘亮剑’为试种品种,无土栽培栽培设施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土栽培基质槽,栽培基质采用普通椰糠复合基质。施肥方法分别采用的平均施肥(传统施肥)法和本发明提供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法,生育期施用总量皆为53kg·(667m2)-1,水肥一体化具体施肥配方如表2。植株管理上,栽培苗采用辣椒嫁接苗,整枝引蔓、株型维持、花果管理等操作程序皆相同。

经平均施肥法和本发明提供的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法栽培所得辣椒产量和品质情况如表4。

由表4可知,相对于平均施肥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法栽培的辣椒vc、可溶性固形物和辣椒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24、1.23和1.11倍,而在单果重和产量上也有显著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11、1.14倍。这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法,相对于平均施肥法,更加契合辣椒生长发育各阶段的水肥需求,能够充分发挥辣椒的丰产潜力,并且提高果实品质。

实施例三:

以主栽辣椒‘亮剑’为试种品种,无土栽培栽培设施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土栽培基质槽,栽培基质采用普通椰糠复合基质;采用的辣椒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施肥配方如表2,以50%水溶肥为例推荐,生育期施用总量53kg·(667m2)-1;植株管理上,栽培苗采用辣椒嫁接苗,整枝引蔓时分别采用普通二干整枝和本发明提供的“v”字形整枝,其后的株型维持、花果管理等操作程序皆相同。

经普通二干整枝和本发明提供的“v”字形整枝方式栽培所得辣椒产量和品质情况如表5。

由表5可知,相对于普通二干整枝,采用本发明提供的v字形整枝方式栽培的辣椒单果重和产量分别提高了1.02、1.03倍,而vc、可溶性固形物和辣椒素含量的提高更为显著,分别提高了1.18、1.14和1.05倍。这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v”字形整枝方式,相对于普通二干整枝,其塑造的植株构型更加合理,能促产增收和改善果实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