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湿贮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17675发布日期:2019-04-05 21:21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湿贮藏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秸秆贮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湿贮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资源,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秸秆中,作为农作物的副产品,除了能源利用外,同时也是工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源,可以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以及造纸、建材、编制、养殖、食用菌等工副业的生产原料,用途非常广泛。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散抛型、低容重的资源,具有分散、季节性、能量密度低、储运不方便等特点,严重地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

农作物秸秆收获时全水份较高,大约在50%~70%之间。传统上,一般对秸秆进行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利用干燥技术设备)处理后再进行储存,通过较低的水分含量(<15%~20%湿基)抑制微生物生长,需要消耗能源。首先,秸秆收获时,含水率一般较高,常温情况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秸秆会发生腐烂(好氧或厌氧)反应,造成干物质的损失,能源的浪费,难以进行长期保存。因此,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干燥处理,这需要消耗能源,增加了运行成本;其次,干燥后秸秆有火灾的隐患,增加了管护费用;第三,当使用秸秆生产沼气、纤维素乙醇等后续利用时,一般还要加水处理,增加后续运行费用。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分解和合成代谢,一方面把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出供自身生长增殖所需要的能量和养分,另一方面利用碳和能量,摄取其他养分以合成细胞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因此,需要抑制微生物的活动,这也是本发明专利的关键点。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传统上,一般对秸秆进行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利用干燥技术设备)处理后再进行储存,通过较低的水分含量(<15%~20%湿基)抑制微生物生长,需要消耗能源。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本发明提出的秸秆湿存储的方法,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提高了收获的效率和时效性,可以降低火灾等风险,且直接用于应用于饲料,生产食用菌基料、纤维素乙醇、生物天然气等用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湿贮藏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秸秆湿贮藏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农作物收获后,收集新鲜的农作物秸秆;

步骤二:将收集的新鲜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处理,运输至储料厂;

步骤三:混合适量的稳定剂,对秸秆的ph值进行调节;

步骤四:将秸秆堆积在堆料平台上并压实,在秸秆堆料中插入一定数量的钢管,利用黑色、密封、不透光的材质对堆料进行密封。

进一步,步骤二中,储料厂建有平行设置的长方形的堆料平台。

进一步,步骤三中,稳定剂,包括1%~5%h2so4,可将秸秆的ph值降低3以下;或加入naoh、nh3·h2o以及ca(oh)2等,可将ph值提高到10以上。

进一步,步骤四中,堆料平台由钢管搭建,上面铺满一定厚度木板,平台长度一般在20m~50m,宽度3m~7m,高度为20~50cm;相邻平台之间间隔为1m~3m,可作为观察和操作的空间。

进一步,步骤四中,将秸秆堆积在堆料平台上并压实,使用黑色、密封、不透光的材质进行密封(如epdm橡胶布),使处于密闭厌氧的条件下,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从而达到保鲜贮存的目的。

进一步,步骤四中,在秸秆料堆中,插入一定的数量的钢管,具体为:

(1)从高到低,逐渐增加钢管的数量,钢管在秸秆料堆中按照一定的倾角放置;

(2)在每根钢管的上部密布有小孔,用于收集并排除秸秆中的渗滤液;

(3)钢管一端是密封的,另一端与渗滤液收集器连接,整体是密封的;

(4)每隔一段时间,打开渗滤液收集器底部开关,释放渗滤液,然后在关闭;

(5)渗滤液过滤后,可以作为稳定剂的添加剂重复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秸秆湿贮藏的方法,可以减少秸秆干物质的损失不超过5%,保存时间在1~2年,具有成本低,无火灾等风险。本发明提出的秸秆湿存储的方法,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提高了收获的效率和时效性,可以降低火灾等风险,且直接用于应用于饲料,生产食用菌基料、纤维素乙醇、生物天然气等用途。本发明不需要干燥处理,减少了能源消耗、火灾的影响,用于沼气、纤维素乙醇生产时,可不加水或少量加水处理,节约运行成本;此外,由于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如抑制了降解反应的发生,干物质损失少。微生物降解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温度、含水量、氧含量和ph值等。(1)秸秆堆体内的通气状况直接影响到分解速度。堆体中保持适当的空气,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促使有机物的分解。因此,采取密封的形式,减少氧气含量。(2)将ph值小于3或大于10,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因此,加入稳定剂,可调节秸秆料堆中的ph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秸秆湿贮藏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秸秆湿贮藏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农作物收获后,收集新鲜的农作物秸秆;

s102:将收集的新鲜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处理,运输至储料厂;

s103:混合适量的稳定剂,对秸秆的ph值进行调节;

s104:将秸秆堆积在堆料平台上并压实,在秸秆堆料中插入一定数量的钢管,利用黑色、密封、不透光的材质对堆料进行密封。

步骤s102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储料厂建有平行设置的长方形的堆料平台。

步骤s103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稳定剂,包括1%~5%h2so4,可将秸秆的ph值降低3以下;或加入naoh、nh3·h2o以及ca(oh)2等,可将ph值提高到10以上。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堆料平台由钢管搭建,上面铺满一定厚度木板,平台长度一般在20m~50m,宽度3m~7m,高度为20~50cm;相邻平台之间间隔为1m~3m,可作为观察和操作的空间。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秸秆堆积在堆料平台上并压实,使用黑色、密封、不透光的材质进行密封(如epdm橡胶布),使处于密闭厌氧的条件下,抑制微生物的繁殖,从而达到保鲜贮存的目的。

步骤s104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秸秆料堆中,插入一定的数量的钢管,具体为:

(1)从高到低,逐渐增加钢管的数量,钢管在秸秆料堆中按照一定的倾角放置;

(2)在每根钢管的上部密布有小孔,用于收集并排除秸秆中的渗滤液;

(3)钢管一端是密封的,另一端与渗滤液收集器连接,整体是密封的;

(4)每隔一段时间,打开渗滤液收集器底部开关,释放渗滤液,然后在关闭;

(5)渗滤液过滤后,可以作为稳定剂的添加剂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