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边坡治理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但对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型城市来讲,仍然存在建设用地稀少及人均占有率低等现实问题。使得为数众多的城市的基础建设向山地或废弃地延伸,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填方工程用以平整场地,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城市中形成了大量的弃渣场边坡。
然而弃渣场边坡做为新近形成的坡体,由于土体物理性质不够稳定,加之受到人工搬运、填筑及压实等因素的影响,其稳定性较一般的天然边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其复杂的坡体性质也成为制约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现有的植被恢复方法不仅不能有效治理弃渣场边坡,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还可能存在塌方的巨大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该植被恢复方法克服现有植被恢复方法之不足,提供一种更高效、有益的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弃渣场边坡进行微地貌改造,然后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上铺设集水层,再在集水层的表面铺设土层,在土层上对应的微地貌改造的区域内种植相适应的植物物种,根据不同区域的植物物种的生长状况,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构建适宜于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群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通过在弃渣场边坡的表面进行微地貌改造之后,再铺设集水层结构,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能够有效的在弃渣场边坡的的坡顶和坡面上形成植被群落,稳固边坡结构,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弃渣场边坡进行微地貌改造,然后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上铺设集水层,再在集水层的表面铺设土层,在土层上对应的微地貌改造的区域内种植相适应的植物物种,根据不同区域的植物物种的生长状况,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构建适宜于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群落。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对弃渣场边坡的坡面上进行微地貌改造,使经过改造的弃渣场边坡适于植物生长的需求;其次,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上铺设集水层,由于在经过微地貌改造的弃渣场边坡的坡面上铺设集水层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分流失,为干旱河谷地带的开挖弃渣场边坡上植物的生长储存了水分,为提高植物的存活提供了有利条件;再次,在集水层的表面铺设土层,由于集水层的铺设有效储存了水分,使集水层表面的土层内含有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土壤满足了植物生长的条件;再次,在土层上对应的微地貌改造的区域内种植相适应的植物物种,在选育的植物物种过程中以本地的乡土植物为主,乡土植物不仅很好的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投入成本低,经济收益高,不会带有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的新问题,而且能够迅速生长,防止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最后,根据不同区域的植物物种的生长状况,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构建适宜于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群落,提升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整体的植被群落功能。经过上述的植被种植在整个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形成植被防护网,由此使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整体得到改善和治理,控制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退化,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弃渣场边坡的表面设置集水层结构,具有收集水分的功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能够有效的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顶和坡面上形成植被群落,不仅解决了现有的直接防护网铺设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在弃渣场边坡的顶部和坡面都形成绿色植被覆盖层,使弃渣场边坡整体得到改善和治理,提供一种高效、有益的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地貌改造为:沿弃渣场边坡的坡面等高线方向开沟或者挖坑,开沟或者挖坑时的间距为40-60cm,深度为50-60cm,且沟或坑的边缘高度略高于弃渣场边坡的坡面高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弃渣场边坡的坡面进行改造,沿弃渣场边坡坡面的等高线方向按照一定的间距开沟或者挖坑,开沟或者挖坑的间距为40-60cm,深度为50-60cm,且沟或坑的边缘高度略高于弃渣场边坡的坡面高度,开挖出的坑或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地形地貌,有利于植物的成活和生长,且沟或坑的边缘高度略高于弃渣场边坡的坡面高度,又可以使多余的水分流走,避免多余的水分把植物的根系泡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集水层包括集水墙、集水膜以及隔水层中的至少一种,集水层的材质为生物降解材质,生物材质的降解期限为3-5年。
在土方工程中修路、修桥,挖或开凿后向路两边堆积形成倾斜的斜面为弃渣场边坡,目前,施工中存在的大量的弃渣场边坡不但不美观而且容易坍塌存在安全隐患,且由于石质含量太高,间隙较大,水分容易快速向下渗透,种植植物不易存活,尤其是在干旱河谷地带,水分的缺乏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于经微地貌改造的弃渣场边坡表面上铺设集水层结构,由于上述的集水层铺设于微地貌改造之后的坑或者沟上面,在沟或者坑的底部能够蓄积一定的水分,可以有效防止水分的下渗,使得水分不会快速流失,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来源。进一步的,微地貌改造形成的沟或坑的边缘高度略高于弃渣场边坡的坡面高度,当集水层结构中蓄积的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多余的水分被排出去,以免将植物的根系泡烂。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集水层结构的铺设,不但能够有效的利用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来源,而且能够及时排除多余的水分,防止多余水分破坏植物的生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覆盖土层时所用的土壤中添加砾石,优选的,砾石的添加量在土壤中的占比小于20%,更优选的,土壤来源于开挖弃渣场边坡所用的土壤。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挖开沟或者坑进行填土,所填土壤为包含一定比例砾石的土壤,砾石的添加量在土壤中的占比小于20%,更优选的,土壤来源于开挖弃渣场边坡所用的土壤,由于土壤中包括有一定比例的砾石,在土壤中形成空隙,有利于水分的下渗和存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铺设土层时所用的土壤中还包括保水剂,保水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酸铵以及淀粉接枝丙烯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保水剂的添加量在土壤中的占比为50-200mg/kg。
本发明实施例中铺设的土层中还包括一定比例的保水剂,保水剂抗旱保水、保肥增效、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干旱少雨的季节缓慢的释放自身的水份,供给苗木根部所需的水份,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种植相适应的植物物种为:在弃渣场边坡的顶部平台种植的植物物种以乔木为主,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种植的植物物种以草本和灌木为主,且种植的植物物种以乡土植物为主。
本发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选育相适应的植物物种,以乡土物种为主,兼顾提升植被群落功能,由于本地乡土植物有更好的生理生态适应性,栽种之后,更容易成活,不容易发生病虫害,投入成本低,并且经济效益好,更容易构建适应本地生态的整体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环境,长远构建适宜的生态环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种植相适应的植物物种具体为:乔木的株行距为2×2m;灌木的株行距为40×40cm;草本的株行距20×20cm,或者进行撒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乔木包括花椒、滇柏以及侧柏中的至少一种,灌木包括白刺花、黄蔷薇、小雀花以及川甘亚菊中的至少一种,草本包括狗尾草、芨芨草以及角蒿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草本或灌木为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袋装植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为:在植被覆盖度低的部位有机搭配和种植灌木和草本;在植被盖度高的区域,进行灌木和草本的补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抚育管理,的抚育管理为:对刚刚种植的植被进行人工灌溉,并采用封禁管理,严防人畜践踏,禁牧禁伐,第二年对死亡植株进行补植,注意病虫害防治,管护2年。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微地貌处理:沿弃渣场边坡坡面的等高线方向挖坑或沟,坑或沟的间距为40cm,深度为50cm,且坑或沟的边缘略高度高于弃渣场边坡的坡面高度。
(2)、集水层设置:然后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上覆盖集水墙。
(3)、覆盖土层:覆盖土层时所用的土壤中添加占比为10%的砾石以及50mg/kg的保水剂聚丙烯酰胺。
(4)、种植相适应的植物物种为:在弃渣场边坡的顶部平台种植的植物物种以乔木为主,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种植的植物物种以草本和灌木为主,且种植的植物物种以乡土植物为主。其中,乔木的株行距为2×2m;灌木的株行距为40×40cm;草本的株行距20×20cm,或者进行撒播。乔木包括花椒、滇柏以及侧柏中的至少一种,灌木包括白刺花、黄蔷薇、小雀花以及川甘亚菊中的至少一种,草本包括狗尾草、芨芨草以及角蒿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草本或灌木为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袋装植物。
(5)、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为:在植被覆盖度低的部位有机搭配和种植灌木和草本;在植被盖度高的区域,进行灌木和草本的补植。
(6)、抚育管理:对刚刚种植的植被进行人工灌溉,并采用封禁管理,严防人畜践踏,禁牧禁伐,第二年对死亡植株进行补植,注意病虫害防治,管护2年。
实施例2
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微地貌处理:沿弃渣场边坡坡面的等高线方向挖坑或沟,坑或沟的间距为50cm,深度为60cm,且坑或沟的边缘略高于弃渣场边坡的坡面。
(2)、集水层设置:然后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上覆盖集水膜。
(3)、覆盖土层:覆盖土层时所用的土壤中包括占比为18%的砾石以及150mg/kg的保水剂聚丙烯酸钠。
(4)、种植相适应的植物物种为:在弃渣场边坡的顶部平台种植的植物物种以乔木为主,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种植的植物物种以草本和灌木为主,且种植的植物物种以乡土植物为主。其中,乔木的株行距为2×2m;灌木的株行距为40×40cm;草本的株行距20×20cm,或者进行撒播。乔木包括花椒、滇柏以及侧柏中的至少一种,灌木包括白刺花、黄蔷薇、小雀花以及川甘亚菊中的至少一种,草本包括狗尾草、芨芨草以及角蒿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草本或灌木为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袋装植物。
(5)、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为:在植被覆盖度低的部位有机搭配和种植灌木和草本;在植被盖度高的区域,进行灌木和草本的补植。
(6)、抚育管理:对刚刚种植的植被进行人工灌溉,并采用封禁管理,严防人畜践踏,禁牧禁伐,第二年对死亡植株进行补植,注意病虫害防治,管护2年。
实施例3
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微地貌处理:沿弃渣场边坡坡面的等高线方向挖坑或沟,坑或沟的间距为50cm,深度为60cm,且坑或沟的边缘略高于弃渣场边坡的坡面。
(2)、集水层设置:然后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上覆盖隔水层。
(3)、覆盖土层:覆盖土层时所用的土壤来源于开挖弃渣场边坡所用的土壤,想上述的土壤中添加占比为200mg/kg的保水剂淀粉接枝丙烯酸盐钠。
(4)、种植相适应的植物物种为:在弃渣场边坡的顶部平台种植的植物物种以乔木为主,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种植的植物物种以草本和灌木为主,且种植的植物物种以乡土植物为主。其中,乔木的株行距为2×2m;灌木的株行距为40×40cm;草本的株行距20×20cm,或者进行撒播。乔木包括花椒、滇柏以及侧柏中的至少一种,灌木包括白刺花、黄蔷薇、小雀花以及川甘亚菊中的至少一种,草本包括狗尾草、芨芨草以及角蒿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草本或灌木为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袋装植物。
(5)、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为:在植被覆盖度低的部位有机搭配和种植灌木和草本;在植被盖度高的区域,进行灌木和草本的补植。
(6)、抚育管理:对刚刚种植的植被进行人工灌溉,并采用封禁管理,严防人畜践踏,禁牧禁伐,第二年对死亡植株进行补植,注意病虫害防治,管护2年。
对比例1
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微地貌处理:沿弃渣场边坡坡面的等高线方向挖坑或沟,坑或沟的间距为50cm,深度为60cm,且坑或沟的边缘略高于弃渣场边坡的坡面。
(2)、种植相适应的植物物种为:在弃渣场边坡的顶部平台种植的植物物种以乔木为主,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种植的植物物种以草本和灌木为主,且种植的植物物种以乡土植物为主。其中,乔木的株行距为2×2m;灌木的株行距为40×40cm;草本的株行距20×20cm,或者进行撒播。乔木包括花椒、滇柏以及侧柏中的至少一种,灌木包括白刺花、黄蔷薇、小雀花以及川甘亚菊中的至少一种,草本包括狗尾草、芨芨草以及角蒿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草本或灌木为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袋装植物。
(3)、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为:在植被覆盖度低的部位有机搭配和种植灌木和草本;在植被盖度高的区域,进行灌木和草本的补植。
(4)、抚育管理:对刚刚种植的植被进行人工灌溉,并采用封禁管理,严防人畜践踏,禁牧禁伐,第二年对死亡植株进行补植,注意病虫害防治,管护2年。
上述的对比例1中未设置集水层和土层,直接在弃渣场边坡上种植植被,由于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土壤中石头过多,导致水分快速向下渗透流失,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自身的严重缺水的缺陷未能克服,导致种植的植物物种成活率很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不能有效的起到护坡的作用,而且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中在开挖之后土层疏松,在雨水的冲刷下极易坍塌,容易引发新的问题。
对比例2
在弃渣场边坡上直接铺设防护网。
上述对比例2中直接铺设防护网,不但不能解决水分流失和美观度等问题,植被得不到充足的水分无法很好的生长恢复,并且由于防护网为金属材质,易腐蚀,寿命较短,治标不治本。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弃渣场边坡进行微地貌改造,然后在弃渣场边坡的坡面上铺设集水层,再在集水层的表面铺设土层,在土层上对应的微地貌改造的区域内种植相适应的植物物种,根据不同区域的植物物种的生长状况,搭配和增补相应的其他植物物种,构建适宜于干旱河谷弃渣场边坡的植被群落。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植被恢复方法通过在种植植物的位置下方增加集水结构,防止石质边坡由于土壤中石头过多,导致水分快速向下渗透流失,能够蓄积水分,为上方种植的植物提供足够水分。同时选择根茎强壮的植物,进一步稳固边坡结构,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