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和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78667发布日期:2020-08-18 16:2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病虫害防治
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和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桑果,又名桑椹,其营养极为丰富,富含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白藜芦醇、花青素等成份,素有“中华果王”、“人体血库”之美誉。其既可入食,又可入药,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同源”食物之一,也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桑椹菌核病(sclerotiumdisease)分桑椹肥大性菌核病(mulberrysorosushypertrophicsclerotedisease)、桑椹缩小性菌核病(mulberrysorosusdiminutingsclerotedisease)和桑椹小粒性菌核病(mulberrysorosusparvullingsclerotedisease)三种,主要为害桑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花被厚肿,灰白色,病模膨大,中心有一黑色菌核,病模弄破后散出臭气。缩小性菌核病椹显著缩小,灰白色,质地坚硬,表面有暗褐色细斑,病椹内形成黑色坚硬菌核。小粒性菌核病桑椹各小果染病后,膨大,内生小粒形菌核。病椹灰黑色,容易脱落而残留果轴。通风透光差,低洼多湿,花果多,树龄老的桑园发病重。一般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通过合理的农艺管理、物理和化学综合防治使用,可有效预防此病。现有化学防治一般是桑树开花前后,喷洒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但长期使用单剂易产生抗药性。因此,提供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和防治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和防治方法,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混合使用,具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可以降低抗药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微生物菌剂40-65份、菌核灵20-30份、甲霉灵8-13份、三唑酮5-10份和使百克5-8份。优选地,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微生物菌剂55份、菌核灵25份、甲霉灵10份、三唑酮8份和使百克6份。进一步,所述微生物菌剂由巴西固氮螺菌菌液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1-2∶2-3混合而成。进一步,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方法,在果桑开花初期,将制备得到的组合物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进一步,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方法,施用该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液复配组合物分3次进行,在果桑开花初期进行第一次喷药,即从雌花柱头有约10%变白时起开始喷药,之后每隔7天进行一次。进一步,所述稀释后的组合物,其巴西固氮螺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浓度均为3x106-8x106cfu/ml。甲霉灵是甲基硫菌灵与万霉灵的复配制剂,又叫硫菌·霉威、克得灵,为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三唑酮为25%可湿性粉剂;使百克为25%使百克乳油剂型。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和防治方法,将化学药剂和微生物菌剂复配,混合使用,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好,且能降低抗药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菌核灵、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5%使百克乳油剂、巴西固氮螺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为购买获得。实施例1桑椹菌核病防治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每个处理小区15株果桑,每个处理3个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处理小区间留一行作保护行,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常规喷药。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微生物菌剂55份、菌核灵25份、甲霉灵10份、三唑酮8份和使百克6份。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方法,在果桑开花初期,将制备得到的组合物用1000份的水稀释,稀释后的组合物,其巴西固氮螺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浓度均为5x106cfu/ml,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1-1微生物菌剂55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其巴西固氮螺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浓度均为5x106cfu/ml,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1-2菌核灵25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1-3甲霉灵10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1-4三唑酮8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1-5使百克6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照例用清水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实施例1、对比例1-1、对比例1-2、对比例1-3、对比例1-4、对比例1-5、对照例每次喷施的剂量相同,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处理小区中随机选择3株果桑,桑果开始出现病果时,调查记录病果数和健康果数,每3d调查一次,每次调查后及时摘除病果,直至桑椹全部采摘结束。统计每处理小区的病果总数、健康果总数和总果数,分别计算校正防效,计算公式为:{[(病果总数/总果数)对照例-(病果总数/总果数)药剂处理例]/(病果总数/总果数)对照例}*100。所有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13进行统计整理,并以spss19.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比较其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如表1所示。表1组别校正防效(%)实施例198.50±1.71aa对比例1-179.24±5.56bb对比例1-274.15±3.37bcb对比例1-375.58±4.77bcbc对比例1-466.74±3.31cc对比例1-565.54±2.48dd对照例0ee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单一剂型的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实施例2桑椹菌核病防治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每个处理小区15株果桑,每个处理3个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处理小区间留一行作保护行,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常规喷药。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微生物菌剂40份、菌核灵20份、甲霉灵8份、三唑酮5份和使百克5份。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方法,在果桑开花初期,将制备得到的组合物用1000份的水稀释,稀释后的组合物,其巴西固氮螺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浓度均为3x106cfu/ml,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2-1微生物菌剂40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其巴西固氮螺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浓度均为3x106cfu/ml,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2-2菌核灵20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2-3甲霉灵8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2-4三唑酮5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2-5使百克5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照例用清水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实施例2、对比例2-1、对比例2-2、对比例2-3、对比例2-4、对比例2-5、对照例每次喷施的剂量相同,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处理小区中随机选择3株果桑,桑果开始出现病果时,调查记录病果数和健康果数,每3d调查一次,每次调查后及时摘除病果,直至桑椹全部采摘结束。统计每处理小区的病果总数、健康果总数和总果数,分别计算校正防效,计算公式为:{[(病果总数/总果数)对照例-(病果总数/总果数)药剂处理例]/(病果总数/总果数)对照例}*100。所有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13进行统计整理,并以spss19.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比较其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表2由表2可知,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单一剂型的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实施例3桑椹菌核病防治试验采用田间试验,每个处理小区15株果桑,每个处理3个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处理小区间留一行作保护行,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常规喷药。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微生物菌剂65份、菌核灵30份、甲霉灵13份、三唑酮10份和使百克8份。一种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方法,在果桑开花初期,将制备得到的组合物用1000份的水稀释,稀释后的组合物,其巴西固氮螺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浓度均为8x106cfu/ml,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3-1微生物菌剂65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其巴西固氮螺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菌液浓度均为3x106cfu/ml,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3-2菌核灵30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3-3甲霉灵13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3-4三唑酮10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对比例3-5使百克8份,用1000份的水稀释,喷施于果桑的花、叶和枝条,要喷湿喷透,以叶面滴水为度,每隔7d喷施一次,共喷施3次。实施例3、对比例3-1、对比例3-2、对比例3-3、对比例3-4、对比例3-5、对照例每次喷施的剂量相同,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处理小区中随机选择3株果桑,桑果开始出现病果时,调查记录病果数和健康果数,每3d调查一次,每次调查后及时摘除病果,直至桑椹全部采摘结束。统计每处理小区的病果总数、健康果总数和总果数,分别计算校正防效,计算公式为:{[(病果总数/总果数)对照例-(病果总数/总果数)药剂处理例]/(病果总数/总果数)对照例}*100。所有试验数据采用excel2013进行统计整理,并以spss19.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比较其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如表3所示。表3组别校正防效(%)实施例395.59±4.42aa对比例3-180.45±3.51bb对比例3-275.25±5.66bbc对比例3-376.08±3.95bbc对比例3-467.05±4.53bc对比例3-567.09±2.96cd对照例0de由表3可知,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单一剂型的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