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和自动晾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1025发布日期:2019-05-24 20:06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和自动晾盘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和自动晾盘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漂浮育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面积推广,漂浮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泥炭为不可再生资源,受环境保护和湿地保护制约,目前挖掘草炭资源已经受到限制,攀枝花近几年使用的漂浮育苗基质土稳定性不好,主要表现为基质吸水特性强,只能在漂浮育苗苗床关键期及时规范开展晾盘,有效减少烟苗死亡率,当基质含水量超过60%-70%、眼观有水亮感、单盘重量超过2.4kg/盘、烟苗出现水渍状或发黄、化苗时必须立即采取晾盘,根据基质含水情况及烟苗长势情况,一般晾盘次数为2-3次即可。

现存在有苗床水分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烤烟营养池的改造和苗期水分控制两方面,具体来说,包括:(1)漂浮育苗营养池的改造在常规漂浮育苗营养池的一端,去埂,挖一水坑,再给营养池和水坑铺上底膜,营养池与水坑之间底膜下放一木板;同时在营养池内沿着与营养池长边平行的方向放两排竹木条;营养液放出后,架空育苗盘,形成育苗盘底与池内营养液面间的空气层;水坑用于贮存营养液,当烤烟基质中水分过多时,把营养池与水坑间的木板平放,将营养液放入水坑当中,以晾盘降湿;若幼苗需要水分时,将坑中营养液移入营养池,保证幼苗水分供给;(2)苗床水分控制播种至小十字期:为保证种子出苗及幼苗前期生长,在营养池中加入营养液,液面超过竹木条厚度2~3cm,让所有育苗盘处于漂浮状况;小十字期至大十字期:放出营养液,架空育苗盘,减少基质含水量;当基质表面发白时,再将坑内营养液移入营养池,保持24小时左右,再放出营养液,反复进行到大十字期;大十字期至剪叶期:放出营养液,架空育苗盘,当基质表面发干,中午幼苗轻度萎蔫时,再将坑内营养液移入营养池,保持24小时左右,再放出,反复进行;剪叶期至成苗期:放出营养液,架空育苗盘,当基质发干,幼苗中午萎蔫时,将坑内营养液移入营养池,保持24小时,再放出,反复进行。其中,对于营养液添加耗时长,操作麻烦,而且木条可能会造成幼苗吸收营养液有差别或吸收不到营养液,让幼苗成长情况不一致,或造成幼苗死亡。

目前常见的晾盘方式有架杆晾盘、撤水晾盘、铁丝加竹竿晾盘、换水晾盘等几种方式,但都需要材料费或人工费,成本高,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存在之不足,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种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和自动晾盘方法,通过调节水量来实现自动晾盘,无需人工进行晾盘,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还便于进行不同条件育苗或不同品种育苗的对比试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提供一种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其包括蓄水池、育苗池、漂盘,所述漂盘放置在育苗池内,所述蓄水池与所述育苗池连通,所述蓄水池内设有调水装置,所述调水装置包括配重框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放置在配重框内,所述配重框放置在蓄水池内。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蓄水池下端设有出水孔,育苗池底部设有进水孔,所述出水孔与进水孔通过水路管道连通,所述出水孔底端高于蓄水池底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蓄水池内壁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出水孔上方。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水路管道与蓄水池之间的壁厚大于水路管道直径。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起重机构,所述起重机构与配重框连接。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起重机构由轱辘、转轴、摇杆、连接绳和安装架组成,所述安装架安装在蓄水池池边上,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上,转轴位于蓄水池正上方,所述轱辘套装在转轴上,所述连接绳安装在轱辘上,所述摇杆安装在转轴上。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配重框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套装在外层内,内层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外层采用密度小于或等于水的材料制作。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漂盘长度为0.4m-0.8m,宽度为0.2m-0.6m,高度为0.03m-0.08m。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育苗池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为长方体或圆柱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晾盘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先在漂盘里放置育苗苗种和基质土,然后将漂盘放置在育苗池内,再在蓄水池中灌满水,将配置好的营养液加入到蓄水池中,搅拌均匀;

2)将配重框放置在蓄水池内,再向配重框中慢慢增加配重块,让蓄水池中的水进入到育苗池内,直到育苗池中水的高度达到育苗池深度的一半或一半以上时,停止增加配重块,开始育苗;

3)在播种后10天至小十字期期间,仔细观察漂盘中基质含水情况,一般控制基质的含水量在60%-70%,若发现漂盘穴内基质土有明亮感、基质含水量超过70%以上,有汪水的感觉、基质用细棒挑开后粘连较为严重、烟苗幼叶或真叶发黄、水渍状明显的烟苗时,开始晾盘操作;

4)晾盘时,将配重块慢慢从配重框中取出,让育苗池内的水重新进入到蓄水池,当育苗池内的水全部进入到蓄水池后,停止取配重块,开始晾盘,当漂盘中基质含水量低于50%即盘面基质发白,停止晾盘,又重新向配重框内增加配重块,直到育苗池中水的高度达到育苗池深度的一半或一半以上,将水再次注入到育苗池,让漂盘重新浸入到水中;

5)育苗期间,步骤4中的晾盘操作重复2-3次,直至育苗结束。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调节水量来实现自动晾盘,无需人工进行晾盘,操作简单快捷,成本低,还便于进行不同条件育苗或不同品种育苗的对比试验。

本发明设置调水装置,可以通过改变重力来实现对水量的调节,从而实现育苗过程中的自动晾盘,操作方便,成本低。其中,设置配重框用来容纳配重块,不用将配重块直接放入蓄水池,让蓄水池不便于清理,还容易堵塞出水孔;配重框通过水的浮力漂浮在蓄水池上,向配重框中添加配重块,通过增加配重对水施加压力,从而让蓄水池内的水进入到育苗池,操作方便。并且,配重块可以是土壤或石头,可以就地取材,对育苗场地没有限制,适合大量推广。

出水孔高于蓄水池底部水平高度,可以避免蓄水池中淤泥堵塞出水孔,减少维护周期,还可以减小对水的压力,让蓄水池内的水能够快速进入到育苗池,节省注水时间。出水孔处设有挡块,可以避免配重框堵塞出水孔,让水无法排出。让配重框与蓄水池之间存在间隙,可以减小配重框与蓄水池池壁摩擦,减小阻力,让配重框减少磨损,使用寿命长;同时蓄水池开口处设有密封结构,让配重框在下沉过程中水不会从间隙处溢出。

蓄水池与水路管道间的壁厚大于水路管道直径,可以避免水压过大使得水路管道变形或损坏,影响或阻止水流动。让配重框内层和外层制作材料不同,内层采用不锈钢材料,可以减少配重块对框体内壁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外层采用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制作,让配重框浮在蓄水池上,然后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让配重框下沉,对水施加压力,让水进入到育苗池中。

在苗床上设置多个育苗池,每个育苗池都设有独立的蓄水池,让每个育苗池进行单独育苗,方便进行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育苗试验,或者不同品种的育苗试验,获取试验结果简单快捷。

设置蓄水池,可以将育苗用的水进行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且在进行晾盘操作时,只需通过减少配重块的量让育苗池的水重新回到蓄水池中即可,无需移动漂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耗时短。

本发明还设置有起重机构,利用辘轳结构,实现对调水装置的调节,无需重复进行配重块的增加或减少,减轻劳动强度,操作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ⅰ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漂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苗床100、蓄水池110、出水孔111、挡块112、密封结构113、育苗池120、进水孔121、支撑块122、水路管道130;

漂盘200、育苗孔210、疏水孔220;

配重框300、不锈钢层301、塑料层302、配重块310、起重机构320、安装架321、转轴322、轱辘323、摇杆324、连接绳3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以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晾盘的漂浮育苗苗床100,其包括蓄水池110、育苗池120、漂盘200,所述蓄水池110设在育苗池120左侧,所述漂盘200放置在育苗池120内,所述蓄水池110与育苗池120之间设有水路管道130,所述蓄水池110上设有调水装置,所述调水装置包括配重框300和配重块310,所述配重块310放置在配重框300内,配重框300放置在蓄水池110内。

其中,漂盘200长度为0.525m,宽度为0.335m,高度为0.06m。育苗池120的长度为8m,宽度为1m,高度为0.12m。蓄水池110中储存0.5m3水。

本实施例中配重框300与蓄水池110之间设置间隙,间隙宽度小于5cm,这样可以减小配重框300与蓄水池110池壁摩擦,减小阻力,让配重框300减少磨损,提高使用寿命长。配重块310为土壤或石头,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土壤,还可以是其它具有一定重量的东西。设置调水装置,通过改变重力来对育苗池内的水进行调控,操作方便,便于就地取材,且不需要成本,适合大量推广。

由于配重框300与蓄水池110池壁间存在间隙,为了防止水从间隙处溢出,本实施例在蓄水池110开口处设有密封结构113,具体是沿蓄水池开口的内壁设置一圈橡胶垫,当配重框300在蓄水池100内上下移动时,可以紧贴橡胶垫,让水不会从间隙处溢出。

设置配重框300主要是为了放置配重块310,不用将配重块310直接放入蓄水池110中,造成出水孔111堵塞,同时还方便清理蓄水池;配重框300通过水的浮力漂浮在蓄水池110上,向配重框300中添加配重块310,通过增加配重对水施加压力,从而让蓄水池110内的水进入到育苗池120,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还需要根据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计算配重块310和水之间的调配关系,通过对蓄水池中的水施加压力让水进入到育苗池,具体操作是向配重框中慢慢增加配重块,直至育苗池中的水量为育苗池深度的一半时,停止增加配重块,育苗开始。

本实施例中设置配重框300为矩形框,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套装在外层内,配重框300内层为不锈钢材料制作,外层为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制作,将内层设置为不锈钢,可以减少内表面磨损,延长配重框使用寿命,外层采用密度小于水的材料制作,让配重框浮在蓄水池上,然后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让配重框下沉,对水施加压力,让水进入到育苗池中。

蓄水池110下端设有出水孔111,育苗池120底部设有进水孔121,所述出水孔111与进水孔121通过水路管道130连通。为了方便操作,将水路管道130设置在育苗池120左端,进水孔121也设置在育苗池左端。水路管道130上还设置有一层防渗漏的薄膜,让水不会浸入到土壤中,造成水分损失。

本实施例中出水孔111高出蓄水池110底部3cm,可以避免蓄水池110底部沉积的淤泥堵塞出水孔111,减少维护周期,还可以减小对水的压力,让蓄水池110内的水能够快速进入到育苗池120,节省注水时间。为了防止配重框300下沉时堵塞出水孔111,在出水孔111上方设有挡块112。

本实施例中水路管道130与蓄水池110之间的壁厚大于水路管道直径,可以避免水压过大使得水路管道130变形或损坏,影响或阻止水流动。

本实施例中水路管道130设置为1个,这样在确保调水速度的同时,所需耗材少,容易检查故障,维修方便,还可以根据实际育苗情况进行设定。

育苗池120上设置有多个漂盘200,所述育苗池120长度大于漂盘200长度,育苗池120宽度大于等于漂盘200宽度。漂盘200上设有育苗孔210,所述育苗孔210呈倒梯形,育苗孔210底部还设有疏水孔220,漂盘200上设有若干个育苗孔210,育苗孔210呈阵列排布,每个育苗孔210底部都设有疏水孔220。育苗孔210呈倒梯形,让幼苗根部可以聚集在一起,方便后续移植;设置疏水孔220便于育苗过程中幼苗吸收营养液。

本发明中蓄水池110不宜太大,蓄水池110太大,若要将蓄水池110的水排入到育苗池110,对水施加的压力增大,配重增大,实际操作不方便;蓄水池110太小,储水量少,进行育苗的育苗量少。

本发明使用时:先将蓄水池110中装入足量的水,且水中混入适量的营养液,将漂盘200放置在育苗池120中,然后向配重框300中加入土壤,将蓄水池110的水注入到育苗池120中,直到育苗池120中水深度为0.06m时,停止增加土壤,进行育苗。

在播种后10天至小十字期期间,仔细观察基质含水情况,一般控制基质的含水量在60%-70%,若发现漂盘200穴内基质土有明亮感、基质含水量超过70%以上,有汪水的感觉、基质用细棒挑开后粘连较为严重、烟苗幼叶或真叶发黄、水渍状明显的烟苗要及时进行晾盘操作。

晾盘时,将土壤从配重框300中取出,让育苗池120的水重新进入到蓄水池110,直至育苗池120内没有水时停止向外取土壤。晾盘过程要勤观察,防止烟苗干死;晾盘时间长短根据基质水分情况而定,基质含水量低于50%即盘面基质发白,停止晾盘。又重新向配重框300内增加重量,将水注入到育苗池,让漂盘200重新浸入到水中。

在育苗期间,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确保育苗成功。该过程中,增加或减少配重重量通过人工操作,主要是通过增加或减少土壤的量来实现。

本发明中通过调节水量来进行自动晾盘操作,操作简单,无需材料费或人工费,成本低,调节水量主要是增加或减少配重块310重量,即土壤重量,可以就地取材,对育苗场地没有限制,适合大量推广。

本发明中苗床100上设置有3个育苗池120,每个育苗池120之间都设有一定间距,在每个育苗池120左端都设置有蓄水池110,其中蓄水池宽度小于或等于育苗池宽度,这样让蓄水池110不用设计过大,不便于操作。同时,设置3个育苗池120独立进行育苗,方便对不同条件或不同品种的育苗过程进行对比试验。本发明还可以根据不同育苗情况进行育苗池设计,确保育苗过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减小劳动强度,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具体是:在育苗池120底部设置支撑块122,支撑块122为圆柱体,支撑块122高度小于育苗池高度,让支撑块122占据一定的育苗池120空间,让育苗池120所需水量减小,蓄水池110变小,所需配重减轻。支撑块122还便于放置漂盘200,在进行晾盘时,可以确保漂盘200与育苗池120底部存在一定空隙,晾盘速度更快。

为了不循环进行配重块310的增加或减少,本实施例在蓄水池110一侧还设有起重机构320,起重机构320与配重框300连接,配重块310放置在配重框300内。其中,配重框300中可以直接放置足量的配重块310,通过起重机构320来调整调水装置在蓄水池110内的深度,从而对育苗池120进行充水或放水,实现育苗自动晾盘。

起重机构320包括安装架321、转轴322、轱辘323、摇杆324和连接绳325组成,安装架321安装在蓄水池110池边上,转轴322转动安装在安装架321上,转轴322位于蓄水池110正上方,轱辘323套装在转轴322上,连接绳325一端安装在轱辘323上,另一端与配重框300连接,摇杆324安装在转轴322上。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起重机构320同配重框300连接,然后固定起重机构320,向配重框300中添加配重块310,增加到合适重量时,缓缓松开起重机构,使其慢慢下落,让调水装置对蓄水池110内的水施加压力,让水流到育苗池120内,当育苗池120的水能够进行育苗时,停止起重机构320,让调水装置不再下降。

晾盘时,只需要启动起重机构320将配重框300向上拉,直到育苗池120内的水降到支撑块122一半高度时,停止起重机构320。然后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育苗完成。

本实施例中设置支撑块122,不仅可以起到支撑漂盘200的作用,还可以减少育苗池所需水量,从而减轻劳动强度,并且在进行育苗池放水时,不用全部放完即可进行晾盘,节省时间。设置起重机构320,无需重复进行配重块310的增加或减少,减轻劳动强度,操作方便。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是配重框300的剖视图,为了提高调水装置注水和放水效率,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配重框300外层为塑料材质302,内层为不锈钢材质301。

试验结果

晾盘成本

本发明中晾盘方式所需成本同目前其它晾盘方式所需成本进行比较,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从表1可知,本发明在晾盘过程中无需其它辅助材料,只需要将配重块从配重框中取出即可,不需要其它人工,相较于其它晾盘方式,成本低,无需移动漂盘,操作方便,快速晾盘;晾盘后,也可以快速进行水量添加。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