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翅槭嫁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2639发布日期:2019-04-09 19:4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翅槭嫁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苗木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红翅槭嫁接方法。



背景技术:

红翅槭(acerfabrihance)为槭树科槭属常绿乔木,树高10-15m,胸径达30cm,是我国南方乡土树种之一,天然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300-1800m的疏密林中。红翅槭适应性强,喜深厚疏松肥沃土壤,酸性或微碱性土壤皆可生长,在较干燥和土壤贫瘠的条件下也能生长。红翅槭也是新发掘的优良景观树种,耐阴、耐寒,作第二层林冠配置最为理想,宜做风景林、生态林、四旁绿化树种。四季观叶,夏秋观果,翠绿的叶片和鲜红的果翅相映,色彩对比强烈,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价值。

红翅槭播种育苗虽然有报道,但发芽率比较低,常规播种发芽率为48.5%左右,但是采用种子繁殖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难以保持木本的优良性状,因此采用红翅槭优良单株穗条进行嫁接,培育优良无性系种苗,保存优良种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提供一种红翅槭嫁接方法、培育优良无性系种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翅槭嫁接方法,通过嫁接繁育的方式可以保持红翅槭母株的优异性状,使优良种质得到保存、扩繁,方便进行田间管理,可以进行批量繁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红翅槭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培育:采用营养袋育苗技术培育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红翅槭实生苗作为红翅槭嫁接砧木。

(2)嫁接前准备:在嫁接前2周整理好苗木,把主茎高度20-30cm处的直径为0.6-0.8cm达到嫁接标准的壮苗整合在一起。

(3)砧木制作:先对砧木进行平切,使得砧木顶部距离根茎20-30cm,自砧木顶部向下直切制作切口1和2、约2cm长,切口1和2带有形成层和木质部;切口2如果带有比较硬、比较厚的木质部,必须人工剥离。

(4)接穗选择:选择优良单株上无病虫害,芽饱满的健康枝条,枝条茎粗0.4-0.6cm、将枝条切成长度2-4cm的接穗,每条接穗至少包含1个芽点。

(5)接穗处理:自接穗的芽点向下至少1cm的位置制作楔形切口3、约1.5cm长,另一面制作切口4、约0.5cm长。

(6)嫁接:在3月-4月或9月-10月,将处理后的接穗嫁接在制作好的砧木上,使切口3紧贴砧木大边1,切口4紧贴砧木小边2,然后使用塑料薄膜(非自粘)将接触部位捆扎固定,形成嫁接体。

(7)嫁接后管护:对嫁接体进行精心培育与维护,即可得到嫁接后的红翅槭。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红翅槭嫁接方法,可以将具有生长发育良好、花型花色独特等优良特性的红翅槭接穗嫁接到砧木上,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可以使嫁接苗保持红翅槭母株的优良性状;且嫁接成功率高、整体易于掌握,有利于大量繁殖和应用。

所述步骤(1)砧木培育具体步骤如下。

a、湿沙催芽:红翅槭种子用湿沙储藏,翌年3月用塑料筐装沙催芽,至于温室内。

优选的,所述步骤a采用湿沙催芽,考虑红翅槭不能全部发芽,如果直接播种在营养袋,没发芽的营养袋就浪费。

b、营养土准备:选择当地红心土,粉碎后装袋;营养袋规格可选15cm高×15cm宽,置于温室内整齐排列待用;移植前3天使用消毒液对营养袋中的营养土进行消毒。

优选的,所述步骤b采用红心土,携带害虫、病菌少,培育的苗木病虫害少。所述消毒液为50%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质量浓度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

c、小苗移植:湿沙催芽a在5月份陆续发芽,将达到5cm高小苗小心拔出,保持根系完整,移入准备好的营养袋b中,压实土壤,立即浇透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c将小苗高度5cm以上移入营养袋,确保移栽成活率达到98%以上。

d、砧木培育:对培育的小苗进行适当遮阴、喷水、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遮阴是指:小苗移栽后,及时搭遮阳网,遮阳网的透光度为30%-40%,苗木出圃前一个月拆除遮荫物。所述除草是指及时人工拔草,并将草根留下的洞填平,有松动的苗木应及时将土压实。所述追肥是指幼苗生长初期,每半月施含有氮磷钾(n:p:k=16:16:16)的复合肥营养液一次,浓度0.1-0.3%,以后逐渐加大到0.5%,以促进苗木生长和木质化。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砧木培育方法采用湿沙催芽,种子发芽率在70%以上;营养袋移栽技术,成活率在98%;培育得到的砧木发育良好、无病虫害,作为嫁接繁殖的砧木可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优选的,所述步骤(2)把主茎高度20-30cm处的直径为0.6-0.8cm红翅槭苗木整合在一起,便于嫁接,提高成活率。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茎高度为20-30cm,嫁接部位直径为0.6-0.8cm,稍比接穗大,利于提高成活率。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切口2的小片如果带有比较硬、比较厚的木质部,必须人工剥离,提高嫁接成活率。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对砧木上切口2的木质化部分进行剥离,有利于砧木形成层与接穗形成层结合,增加砧木与接穗切口的接触面积,增加愈合能力,从而提高嫁接成活率。

优选的,所述步骤(4)红翅槭接穗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芽饱满、直径为0.4-0.6cm枝条作为接穗。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接穗芽饱满、直径为0.4-0.6cm枝条作为接穗,稍比砧木小,利于提高成活率。

优选的,步骤(5)所述切口3的长度约为1.5cm;所述切口4的长度约为0.5cm。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接穗上设置切口3和切口4,长短结合,切口3可以更紧贴砧木切口1,切口4可以紧贴砧木切口2,增加接穗与砧木切口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切口愈合,从而增加嫁接成活率。

优选的,所述步骤(6)在3月-4月或9月-10月,使用非自粘薄膜包扎,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嫁接时间选择3月-4月或9月-10月,3月-4月树木开始萌动,9月-10月逐渐转凉,气温不会太高或太低,比较适合植物生长、伤口愈合,从而提高嫁接成活率。

优选的,所述步骤(7)具体为:对嫁接体适时喷灌,及时发现并抹去砧木萌芽,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首次公开提供了一种红翅槭嫁接方法,可以将具有生长发育良好、花型花色独特等优良特性的红翅槭接穗嫁接到砧木上,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使红翅槭嫁接植株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嫁接成功率高、整体方法易于掌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附图或实例作简单地介绍。

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砧木和接穗示意图。

在图中:1为砧木切面大边,2为砧木切面小边,3为接穗切面长边,4为接穗切面短边。

图2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嫁接体实物照片。

图1砧木和接穗示意图;图2嫁接体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红翅槭嫁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培育:采用营养袋育苗技术进行红翅槭实生苗培育,得到主茎高度20-30cm处的直径为0.6-0.8cm红翅槭苗作为砧木。

(2)嫁接前准备:嫁接前一个月向砧木施含有氮磷钾(n:p:k=16:16:16)的0.3%复合肥营养液。

(3)砧木制作:对砧木进行平切,砧木顶部距离根茎20cm,自砧木顶部向下制作深度为2.0cm的切口1、2。

(4)接穗选择:选择优良单株上无病虫害、芽饱满的枝条作为接穗,枝条茎粗约0.4cm、将枝条切成长度3cm的接穗,每条接穗至少包含1个饱满的芽点;红翅槭母株为生长发育良好、花型花色独特等优良特性的5年生开花植株。

(5)接穗处理:自接穗的芽点向下1.5cm的位置处制作与所述步骤(3)中切口相匹配、深度为1.5cm的切口3,同时将与切口3相对位置的外表皮削一刀形成长度为0.5cm的切口4。

(6)嫁接:在3月-4月,将处理后的接穗插入在制作好的砧木上,使切口3对准切口1、切口4对准切口2,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接触部位捆扎固定,即形成嫁接体;(具体见图1)。

(7)嫁接后维护:对嫁接体适时喷灌,及时发现并抹去砧木萌芽,让砧木吸收营养充分供给接穗,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所述步骤(1)砧木培育具体步骤如下。

a、湿沙催芽:红翅槭种子用湿沙储藏,翌年3月用塑料筛筐(40cm长×30cm宽×10cm高)装沙催芽,至于温室内。

b、营养土准备:选择当地红心土,粉碎后装袋;营养袋规格可选15cm高×15cm宽(未装土的尺寸),置于温室内整齐排列待用;移植前3天使用50%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营养袋中的营养土进行消毒。

c、小苗移植:湿沙催芽a在5月份陆续发芽,将达到5cm高小苗小心拔出,保持根系完整,移入准备好的营养袋b中,压实土壤,立即浇透水。

d、砧木培育:对培育的小苗进行适当遮阴、喷水、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小苗移栽后,及时搭遮阳网,遮阳网的透光度为30%,苗木出圃前一个月拆除遮荫物。所述除草是指及时人工拔草,并将草根留下的洞填平,有松动的苗木应及时将土压实。幼苗生长初期,每半月施含有氮磷钾(n:p:k=16:16:16)的复合肥营养液一次,浓度0.1-0.3%,以后逐渐加大到0.5%,以促进苗木生长和木质化。

实施例2。

一种红翅槭嫁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砧木培育:采用营养袋育苗技术进行红翅槭实生苗培育,得到主茎高度20-30cm处的直径为0.6-0.8cm红翅槭苗作为砧木。

(2)嫁接前准备:嫁接前一个月向砧木施含有氮磷钾(n:p:k=16:16:16)的0.5%复合肥营养液。

(3)砧木制作:对砧木进行平切,砧木顶部距离根茎25cm,自砧木顶部向下制作深度为1.8cm的切口1、2。

(4)接穗选择:选择优良单株上无病虫害、芽饱满的枝条作为接穗,枝条茎粗约0.6cm、将枝条切成长度4cm的接穗,每条接穗至少包含1个饱满的芽点;红翅槭母株为生长发育良好、花型花色独特等优良特性的6年生开花植株。

(5)接穗处理:自接穗的芽点向下1.0cm的位置处制作与所述步骤(3)中切口相匹配、深度为1.3cm的切口3,同时将与切口3相对位置的外表皮削一刀形成长度为0.4cm的切口4。

(6)嫁接:在9月-10月,将处理后的接穗插入在制作好的砧木上,使切口3对准切口1、切口4对准切口2,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接触部位捆扎固定,即形成嫁接体;(具体见图1)。

(7)嫁接后维护:对嫁接体适时喷灌,及时发现并抹去砧木萌芽,让砧木吸收营养充分供给接穗,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所述步骤(1)砧木培育具体步骤如下。

a、湿沙催芽:红翅槭种子用湿沙储藏,翌年4月上旬用塑料筛筐(40cm长×30cm宽×10cm高)装沙催芽,至于温室内。

b、营养土准备:选择当地红心土,粉碎后装袋;营养袋规格可选15cm高×15cm宽(未装土的尺寸),置于温室内整齐排列待用;移植前3天使用0.01%高锰酸钾溶液对营养袋中的营养土进行消毒。

c、小苗移植:湿沙催芽a在5月份陆续发芽,将达到6cm高小苗小心拔出,保持根系完整,移入准备好的营养袋b中,压实土壤,立即浇透水。

d、砧木培育:对培育的小苗进行适当遮阴、喷水、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小苗移栽后,及时搭遮阳网,遮阳网的透光度为40%,苗木出圃前一个月拆除遮荫物。所述除草是指及时人工拔草,并将草根留下的洞填平,有松动的苗木应及时将土压实。幼苗生长初期,每半月施含有氮磷钾(n:p:k=16:16:16)的复合肥营养液一次,浓度0.1-0.2%,以后逐渐加大到0.4%,以促进苗木生长和木质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