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苗木生长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白榆主干整形修剪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观赏植物的整形修剪,就是对植株树冠、枝条等实施一定的修剪,使枝干布局合理,达到某种树体结构形态,以供观赏,而且可以调节养分和水分的运输,平衡树势,改变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促进开花结果,还可以通过除去枯枝、病虫枝、密生枝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使植物生长健壮,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目前,对植株主干的修剪多是针对行道树,做到不妨碍人车通行即可,但是这种修剪往往不够美观,且目前尚未有使用特殊的整形修剪技术,使主干呈现竹节式枝痕的观赏特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观赏价值且对白榆主干进行特殊修剪的整形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白榆主干进行整形修剪的方法,对其主干进行有规律的修剪,使修剪部位留下竹节式枝痕,提高了白榆的观赏价值,且不妨碍营养物质的运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榆主干整形修剪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选择苗木;苗木需长到一定年限才可进行竹节式主干修剪,根据繁殖方法的不同,可选择:春季4月初的的嫁接苗木,当年株高为1.8-2.2m、地径2-2.5cm;或夏季6月初的扦插苗木,至翌年落叶后,株高2.3-2.6m、地径2.8-3.2cm;
2)选择形成竹节式主干的枝条:在休眠期,沿着白榆主干,由下至上,每10-15cm处,在主干上左右对称的位置选留两个侧枝,使侧枝和主干形成倒置的“个”字型;左右两处侧枝的着生点应尽量处于一条直线上;
3)未入选枝条的修剪:对其余的侧枝,进行常规修剪,紧贴白榆主干,从基部剪掉未入选的枝条;
4)竹节式主干修剪:对所述步骤2)中选留下来的枝条进行修剪,保留0.5-1cm的桩头,形成竹节式主干;保留过长或过短,会使得形成的枝痕过细或过粗,从而影响竹节式主干的整齐美观;
5)生长期管理:1)当所述步骤2)中留下的侧枝粗度超过0.8cm时,及时紧贴主干减掉,避免侧枝过粗造成的剪口留疤或愈合时间过长;2)主干上除留下为形成竹节式枝痕的两列对称生长的枝条外,其余角度滋生的枝条应紧贴主干尽早摘除;
可选的,当枝条长度大于40cm时,修剪时,及时用木炭或硫磺粉涂抹。
可选的,当枝条的直径大于1cm时,修剪时应先从枝条下方锯掉1/3长度,再从枝条上面锯断。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榆主干的整形修剪方法,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1)在休眠期即在秋末落叶后至春季汁液流动前进行修剪,可避免其在生长季修剪时,伤口处流胶渗水,造成伤口创面过大,无法形成竹节式枝痕;
2)对侧枝进行修剪时,要严格控制侧枝的直径、长度及粗度,防止修剪时,留下较大的创口面,缩短愈合时间;
3)用木炭或硫磺粉涂抹创口处,可防止创口处腐烂,起到杀菌收水的作用,利于伤口愈合;
4)修剪粗枝时,先锯掉1/3长度,再从枝条上面锯断,可以防止拉伤树皮;
5)将相互对称的侧枝进行修剪,且留0.5-1cm的桩头,可让白榆主干看起来呈现竹节式生长,增加了白榆的观赏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白榆主干整形修剪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选择苗木;选择春季4月初嫁接的苗木,株高1.8m、地径2cm;
2)选择形成竹节式主干的枝条:在休眠期,沿着主干,由下至上,每10cm处,在主干上左右对称的位置选留两个侧枝,使侧枝和主干形成倒置的“个”字型;
3)未入选枝条的修剪:对其余的侧枝,进行常规修剪:紧贴白榆主干,从基部剪掉未入选的枝条
4)竹节式主干修剪:对所述步骤2)中选留下来的枝条进行修剪,保留0.5cm的桩头,形成竹节式主干;
5)生长期管理:1)当所述步骤2)中留下的侧枝粗度超过0.8cm时,及时紧贴主干减掉,2)除需保留的侧枝外,主干上滋生的其余枝条均剪除。
实施例二
1)选择苗木;选择夏季6月初的扦插苗木,株高2.5m、地径3cm;
2)选择形成竹节式主干的枝条:在休眠期,沿着主干,由下至上,每12cm处,在主干上左右对称的位置选留两个侧枝,使侧枝和主干形成倒置的“个”字型;
3)未入选枝条的修剪:对其余的侧枝,进行常规修剪:紧贴白榆主干,从基部剪掉未入选的枝条
4)竹节式主干修剪:对所述步骤2)中选留下来的枝条进行修剪,保留0.75cm的桩头,形成竹节式主干;
5)生长期管理:1)当所述步骤2)中留下的侧枝粗度超过0.8cm时,及时紧贴主干减掉,2)除需保留的侧枝外,主干上滋生的其余枝条均剪除。
实施例三
1)选择苗木;选择春季4月初嫁接的苗木,株高2.2m、地径2.5cm。
2)选择形成竹节式主干的枝条:在休眠期,沿着主干,由下至上,每15cm处,在主干上左右对称的位置选留两个侧枝,使侧枝和主干形成倒置的“个”字型;
3)未入选枝条的修剪:对其余的侧枝,进行常规修剪:紧贴白榆主干,从基部剪掉未入选的枝条
4)竹节式主干修剪:对所述步骤2)中选留下来的枝条进行修剪,保留1cm的桩头,形成竹节式主干;
5)生长期管理:1)当所述步骤2)中留下的侧枝粗度超过0.8cm时,及时紧贴主干减掉,2)除需保留的侧枝外,主干上滋生的其余枝条均剪除。
发明人分别对三种实施例进行了验证,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
表2主干上间隔10-15cm、小于10cm及大于15cm进行侧枝的修剪的效果对比
表3侧枝粗度大于小于0.8cm及大于0.8cm进行修剪的创口愈合时间对比、观赏价值的对比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