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克服露地芦笋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27993发布日期:2019-06-28 22:20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属于蔬菜栽培领域,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克服露地芦笋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asparagusofficinalisl.)又名石刁柏,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被誉为“蔬菜之王”。芦笋为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8-10年。芦笋不宜连作,连作后造成地力衰退,病害加剧,植株生长受抑,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这已经成为限制芦笋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关于芦笋连作障碍防控产品和技术的研究较少,芦笋田毁种后,不能再种植芦笋,只能种植其他作物,想要重新种植芦笋仅能更换田块。因此对克服芦笋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研究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露地芦笋连作障碍的栽培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栽培法中存在的连作后植株生长受抑,病害加剧,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其包括以下步骤,

(1)挖发酵沟:前茬芦笋毁种后选定为定植田,在原来2个栽培行正中间划线,以该线为中心轴线挖发酵沟;

(2)生鸡粪原位发酵:在步骤(1)得到的发酵沟内填充发酵物,所述发酵物为:未腐熟的生鸡粪与麦秸或稻草按照体积比7:3的比例混合,然后按照混合后的总体积添加磷酸钙10-12kg/m3、尿素1.5-2kg/m3

发酵物充分混匀后在其表面喷淋发酵液,喷淋的量为按照发酵物总体积的2l/m3喷洒,所述发酵液成分为乳酸菌100-150g、酵母菌250-300g、红糖200-250g以及水2l;之后往发酵物上喷水,使发酵物含水量为50-55%;最后在发酵沟上覆盖塑料薄膜,密闭30-40d后,掀开薄膜,晾晒3-5d,用土将发酵沟填平,之后全定植田深翻45-50cm,深翻2-3遍,平整土地;

(3)秧苗消毒:定植前3-4d,将待定植到定植田的芦笋所在的芦笋育苗床浇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次,亩用量50-60g,随水冲施,浇透苗床;然后在步骤(1)中的标记划线处定植所述芦笋育苗床上的芦笋秧苗;

(4)定植后2-3d和8-10d时各施用1次化感物质抑制剂;

所述化感物质抑制剂包括以下组分:抗坏血酸钠1-1.5g/l、水杨酸5-8g/l、乙酰唑胺0.5-0.8g/l、柠檬酸钠1-1.5g/l、谷氨酸钠4-5g/l、对硝苯酚钠2-2.5g/l、氨基酸螯合钙10-14g/l、格列美脲0.3-0.5g/l,每次的施用方法为将上述化感物质抑制剂兑水稀释40-50倍后灌根,每株灌200-300ml。

进一步地,定植后,发现有芦笋植株萎蔫时,在12h内将萎蔫芦笋植株根际地表土层扒开4-5cm,浇灌活菌数≥200亿/g的枯草芽孢杆菌300-4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液,每株每次浇灌总量为200ml。

进一步地,步骤(1)中,发酵沟的沟深20-25cm,宽40-45cm。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前茬芦笋毁种后选定为定植田,挖发酵沟前先彻底清除土壤表面的植株残体,地表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全田深翻30-35cm,捡除残留芦笋根系。

进一步地,步骤(2)中,发酵沟内填充发酵物在日最低气温大于15℃时进行。

进一步地,步骤(2)发酵沟内填充发酵物的深度为10-15cm。

进一步地,步骤(3)中定植的芦笋秧苗采用10×10cm营养钵育苗,苗龄70-80d,常规管理。

进一步地,定植后按照常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培育。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化感物质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一.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分别称取各组分,柠檬酸钠1-1.5份、对硝苯酚钠2-2.5份、格列美脲0.3-0.5份和乙酰唑胺0.5-0.8份,氨基酸螯合钙10-14份,水杨酸5-8份、谷氨酸钠4-5份和抗坏血酸钠1-1.5份;

二.用5重量份氨水溶解所述乙酰唑胺,后用50重量份水稀释配成a液;

分别用50重量份水溶解所述柠檬酸钠、所述对硝苯酚钠、所述格列美脲、所述水杨酸和所述谷氨酸钠,之后混合均匀配成b液;

用5重量份的乙醇溶解所述抗坏血酸钠,后用50重量份水稀释配成c液;

三.合并步骤步骤二中的所述a液、所述b液和所述c液,加水定容至1000重量份,所得溶液即为化感物质抑制剂成品。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前茬芦笋所在的芦笋田为连续种植5-10年的芦笋田。

本发明积极效果如下:

目前芦笋产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引起土传病害的病原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逐渐增多,导致植株发病;第二,芦笋根系及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会分泌化感物质,一直植株生长。因此,克服芦笋连作障碍必须从杀灭土壤病原菌和消除根系化感物质两方面同时入手。而目前研究仅从其中一方面或者某一环节着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芦笋连作障碍,并且目前方法措施中杀灭土壤病原菌一般采用农药杀菌剂,增加了土壤污染风险。本发明从两个方面同时突破研究瓶颈,尤其是通过生鸡粪原位发酵方式,利用未腐熟生鸡粪发酵过程中的发热作用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达到既腐熟鸡粪,又对土壤杀菌消毒的双重作用,减少农药使用;同时使用新型的化感物质抑制剂缓解前茬芦笋的分泌物危害,二者结合将解决产生连作障碍的根源,大大提高了定植成活率,降低甚至避免了病害发生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芦笋品种“冠军”为材料,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

所试验田实施,详细介绍本发明连作芦笋栽培方法:

(1)土壤处理:(1)挖发酵沟:2014年5月4日,将前茬芦笋植株毁种彻底清除后,将该前茬芦笋毁种后选定为定植田,在原来2个栽培行正中间划线,并将该线标记,以该线为中心轴线挖发酵沟,发酵沟的沟深23cm,宽42cm;该地块前茬芦笋2006年定植,已连续种植8年。本实施例中,步骤(1)中,前茬芦笋毁种后选定为定植田,挖发酵沟前先彻底清除土壤表面的植株残体,地表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全田深翻30-35cm,捡除残留芦笋根系。

(2)生鸡粪原位发酵:2014年5月15日在步骤(1)得到的发酵沟内填充12cm深的发酵物,所述发酵物为:将未腐熟的生鸡粪与麦秸按照体积比7:3的比例混合,其中麦秸可以用稻草替换,然后添加磷酸钙、尿素。所述磷酸钙、尿素按照生鸡粪与麦秸或稻草混合后的总体积的添加量为磷酸钙11kg/m3、尿素1.8kg/m3。将上述发酵物充分混匀后在其表面喷淋发酵液,喷淋的量为按照发酵物总体积2l/m3喷洒,所述发酵液成分和比例为乳酸菌120g、酵母菌270g、红糖220g、水2l,使用时,将上述乳酸菌、酵母菌以及红糖按比例称取并混合均匀后,用水稀释后对发酵物表面喷淋;之后往发酵物上喷水,使发酵物含水量为50%,最后在发酵沟上覆盖塑料薄膜,2014年6月20日(35d后),掀开薄膜,晾晒3d,用土将发酵沟填平。之后全定植田深翻45cm,深翻2遍,平整土地。本实施例中,发酵沟内填充发酵物在日最低气温大于15℃时进行。

(3)秧苗消毒:2014年6月25日(定植前3d),将待定植到定制田的芦笋所在的芦笋育苗床浇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次,亩用量50g,也就是用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随水冲施,浇透苗床;6月28日在步骤(1)中的标记划线处定植芦笋秧苗;

定植及定植后管理:(4)定植后分别再7月1日和7月11(定植后3d和10d)各施用1次化感物质抑制剂;

所述化感物质抑制剂包括一下组分:抗坏血酸钠1.3g/l、水杨酸6g/l、乙酰唑胺0.7g/l、柠檬酸钠1.1g/l、谷氨酸钠4.5g/l、对硝苯酚钠2.3g/l、氨基酸螯合钙12g/l、格列美脲0.35/l,每次的施用方法为将上述化感物质抑制剂兑水稀释40倍后灌根,每株灌300ml。

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化感物质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步骤(4)中,所述化感物质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一.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分别称取各组分,柠檬酸钠1.1份、对硝苯酚钠2.3份、格列美脲0.35份和乙酰唑胺0.7份,氨基酸螯合钙12份,水杨酸6份、谷氨酸钠4.5份和抗坏血酸钠1.3份;

二.用5重量份氨水溶解所述乙酰唑胺,后用50重量份水稀释配成a液,所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5%;

分别用50重量份水溶解所述柠檬酸钠、所述对硝苯酚钠、所述格列美脲、所述水杨酸和所述谷氨酸钠,之后混合均匀配成b液;

用5重量份的乙醇溶解所述抗坏血酸钠,后用50重量份水稀释配成c液,所述乙醇的质量分数为99.8%;

三.合并步骤二中的所述a液、所述b液和所述c液,加水定容至1000重量份,所得溶液即为化感物质抑制剂成品。

步骤(1)中,所述前茬芦笋所在的芦笋田为连续种植5-10年的芦笋田。

连作芦笋化感自毒物质主要有香豆酸、肉桂酸和异阿糖醇等。柠檬酸钠和对硝苯酚钠两者协同作用,不仅能够中和部分化感物质,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化感物质的自代谢,进而大大降低化感物质的含量。格列美脲和乙酰唑胺的加入,进一步促进土壤中糖类物质及酯类物质等含量相对较低的化感物质的自代谢。四种组分相互配合,以最大程度降低化感物质的含量,减弱化感物质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缓解芦笋连作障碍的问题。

氨基酸螯合钙为重要的植物信号转导物质,其加入一方面能够促进前述柠檬酸钠、对硝苯酚钠、格列美脲和乙酰唑胺发挥更优的促代谢功效,另一方面,其能够在提高芦笋的自毒抗性的同时,调理植株生长、增强其抗逆性。由此,能够更进一步地缓解芦笋连作障碍的问题。

水杨酸、谷氨酸钠和抗坏血酸钠相互结合,诱导芦笋产生抗逆性,使得芦笋于较低化感物质含量下,进一步产生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害的防御机制,进而促进芦笋的生长发育,更进一步地缓解芦笋连作障碍的问题。

进一步地,定植后,如果发现有芦笋植株萎蔫时,在12h内将萎蔫芦笋植株根际地表土层扒开5cm,浇灌活菌数≥200亿/g的枯草芽孢杆菌4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液,每株每次浇灌总量为200ml。

定植后按照常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培育。

进一步地,育苗:步骤(3)中定植的芦笋秧苗采用10*10cm营养钵育苗,苗龄70-80d。本实施例中的芦笋秧苗为2014年4月10日,将芦笋种子催芽后单粒点播至直径10*10cm营养钵中,常规管理,苗龄75天时定植。

2014年8月20日调查,定植成活率98.5%,植株生长指数(∑株高*茎粗)为34.5,2015年全年产量487kg。与同地块常规栽培管理相比,定植成活率提高了61.2%,生长指数提高了52.7%,产量提高了127.5%。本技术病害发生率为1.5%,和本实施例同时按照常规管理种植栽培的病害发生率37.5%。

实施例2

土壤处理:(1)挖发酵沟:将前茬芦笋植株毁种彻底清除后,将该前茬芦笋毁种后选定为定植田,在原来2个栽培行正中间划线,并将改线标记,以该线为中心轴线挖发酵沟,发酵沟的沟深20cm,宽45cm。

(2)生鸡粪原位发酵:在步骤(1)得到的发酵沟内填充10cm深的发酵物,所述发酵物为:将未腐熟的生鸡粪与稻草按照体积比7:3的比例混合,其中稻草可以用麦秸替换,然后添加磷酸钙、尿素。所述磷酸钙、尿素按照生鸡粪与稻草或麦秸混合后的总体积的添加量为磷酸钙10kg/m3、尿素2kg/m3。将上述发酵物充分混匀后在其表面喷淋发酵液,喷淋的量为按照发酵物总体积的2l/m3喷洒,,所述发酵液成分和比例为乳酸菌150g、酵母菌250g、红糖200g、水2l,使用时,将上述乳酸菌、酵母菌以及红糖按比例称取并混合均匀后,用水稀释后对发酵物表面喷淋;之后往发酵物上喷水,使发酵物含水量为55%;最后在发酵沟上覆盖塑料薄膜;30d后掀开薄膜,晾晒5d,用土将发酵沟填平。之后全田深翻50cm,深翻2遍,平整土地;发酵沟内填充发酵物在日最低气温大于15℃时进行。

(3)定植前4d,将待定植到定植田的芦笋所在的芦笋育苗床浇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次,亩用量60g,也就是用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浇灌,随水冲施,浇透苗床;;然后在步骤(1)中的标记划线处定植芦笋秧苗;

(4)定植及定植后管理:定植后2d和8d时各施用1次化感物质抑制剂;

所述化感物质抑制剂包括一下组分:抗坏血酸钠1g/l、水杨酸8g/l、乙酰唑胺0.5g/l、柠檬酸钠1g/l、谷氨酸钠5g/l、对硝苯酚钠2.5g/l、氨基酸螯合钙10g/l、格列美脲0.5g/l,每次的施用方法为将上述化感物质抑制剂兑水稀释50倍后灌根,每株灌260ml;

步骤(4)中,所述化感物质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一.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分别称取各组分,柠檬酸钠1份、对硝苯酚钠2.5份、格列美脲0.5份和乙酰唑胺0.5份,氨基酸螯合钙10份,水杨酸8份、谷氨酸钠5份和抗坏血酸钠1份;

二.用5重量份氨水溶解所述乙酰唑胺,后用50重量份水稀释配成a液;所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5%;

分别用50重量份水溶解所述柠檬酸钠、所述对硝苯酚钠、所述格列美脲、所述水杨酸和所述谷氨酸钠,之后混合均匀配成b液;

用5重量份的乙醇溶解所述抗坏血酸钠,后用50重量份水稀释配成c液,所述乙醇的质量分数为99.8%;

三.合并步骤二中的所述a液、所述b液和所述c液,加水定容至1000重量份,所得溶液即为化感物质抑制剂成品。

步骤(1)中,所述前茬芦笋所在的芦笋田为连续种植5-10年的芦笋田。

进一步地,定植后,发现有芦笋植株萎蔫时,在12h内将萎蔫芦笋植株根际地表土层扒开4cm,浇灌活菌数≥200亿/g的枯草芽孢杆菌3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液,每株每次浇灌总量为200ml。

定植后按照常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培育。

进一步地,育苗:步骤(3)中定植的芦笋秧苗采用10*10cm营养钵育苗,苗龄70-80d。本实施例中的芦笋秧苗为将芦笋种子催芽后单粒点播至直径10*10cm营养钵中,常规管理,苗龄80天时定植。

经过统计,定植成活率95.3%,植株生长指数(∑株高*茎粗)为32.7,该全年产量475kg。与同地块常规栽培管理相比,定植成活率提高60.7%,生长指数提高50.9%,产量提高125.5%。本技术病害发生率为1.8%,和本实施例同批次按照常规管理种植栽培的病害发生率36.7%。

实施例3

土壤处理:(1)挖发酵沟:将前茬芦笋植株毁种彻底清除后,将该前茬芦笋毁种后选定为定植田,在原来2个栽培行正中间划线,并将改线标记,以该线为中心轴线挖发酵沟,发酵沟的沟深25cm,宽40cm。

(2)生鸡粪原位发酵:在步骤(1)得到的发酵沟内填充15cm深的发酵物,所述发酵物为:将未腐熟的生鸡粪与麦秸按照体积比7:3的比例混合,其中麦秸可以用稻草替换,然后添加磷酸钙、尿素。所述磷酸钙、尿素按照生鸡粪与麦秸或稻草混合后的总体积的添加量为磷酸钙12kg/m3、尿素1.5kg/m3。将上述发酵物各组分充分混匀后在其表面喷淋发酵液2l/m3,所述发酵液成分和比例为乳酸菌100g、酵母菌250g、红糖250g、水2l,使用时,将上述乳酸菌、酵母菌以及红糖按比例称取并混合均匀后,用水稀释后对发酵物表面喷淋;之后发酵物上喷水,使发酵物含水量为53%;最后在发酵沟上覆盖塑料薄膜;40d后掀开薄膜,晾晒4d,用土将发酵沟填平。之后全田深翻48cm,深翻3遍,平整土地;发酵沟内填充发酵物在20℃以上进行。

(3)定植前4d,将待定植到定制田的芦笋所在的芦笋育苗床浇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次,亩用量55g,也就是用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550倍液浇灌,随水冲施,浇透苗床;在步骤(1)中的标记划线处定植芦笋秧苗;

定植及定植后管理:(4)定植后3d和9d时各施用1次化感物质抑制剂;

所述化感物质抑制剂包括一下组分:抗坏血酸钠1.5g/l、水杨酸5g/l、乙酰唑胺0.8g/l、柠檬酸钠1.5g/l、谷氨酸钠4g/l、对硝苯酚钠2g/l、氨基酸螯合钙14g/l、格列美脲0.3g/l,每次的施用方法为将上述化感物质抑制剂兑水稀释45倍后灌根,每株灌200ml。

步骤(4)中,所述化感物质抑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一.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分别称取各组分,柠檬酸钠1.5份、对硝苯酚钠2份、格列美脲0.3份和乙酰唑胺0.8份,氨基酸螯合钙14份,水杨酸5份、谷氨酸钠4份和抗坏血酸钠1.5份;

二.用5重量份氨水溶解所述乙酰唑胺,后用50重量份水稀释配成a液;所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5%;

分别用50重量份水溶解所述柠檬酸钠、所述对硝苯酚钠、所述格列美脲、所述水杨酸和所述谷氨酸钠,之后混合均匀配成b液;

用5重量份的乙醇溶解所述抗坏血酸钠,后用50重量份水稀释配成c液,所述乙醇的质量分数为99.8%;

三.合并步骤二中的所述a液、所述b液和所述c液,加水定容至1000重量份,所得溶液即为化感物质抑制剂成品。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前茬芦笋所在的芦笋田为连续种植5-10年的芦笋田。

进一步地,定植后,发现有芦笋植株萎蔫时,在12h内将萎蔫芦笋植株根际地表土层扒开4cm,浇灌活菌数≥200亿/g的枯草芽孢杆菌35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混合液,每株每次浇灌总量为200ml。

定植后按照常规栽培管理方法进行培育。

进一步地,育苗:步骤(3)中定植的芦笋秧苗采用10*10cm营养钵育苗,苗龄70-80d。本实施例中的芦笋秧苗将芦笋种子催芽后单粒点播至直径10*10cm营养钵中,常规管理,苗龄70天时定植。

进过调查测试,定植成活率97.3%,植株生长指数(∑株高*茎粗)为32.6,2015年全年产量468kg。与同地块常规栽培管理相比,定植成活率提高60.4%,生长指数提高51.1%,产量提高125.4%。本技术病害发生率为2.2%,和本实施例同时按照常规管理种植栽培的病害发生率38.6%。

对比例1

本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2)中,将1%-2%腐熟鸡粪和秸秆,按照体积比7:3的比例混合,然后添加磷酸钙、尿素和发酵菌液。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进过调查测试,定植成活率70.5%,植株生长指数(∑株高*茎粗)为25.2,病害发生率为20.1%。对比例1的成活率和植株生长指数均低于实施例1,病害发病率显著高于实施例1。由此可以看出,施用已经腐熟的鸡粪对连作芦笋生长的效果显著低于生鸡粪原位发酵。

本发明对未腐熟的生鸡粪通过原位发酵,既可以将未腐熟有机肥充分腐熟,杀灭肥料中的病菌和害虫,又可以通过发酵产生的热量,将定植行中的土壤病原菌杀灭。

芦笋栽培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有机肥,只有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才能对芦笋起到促生作用,因此施用前必须将生鸡粪充分腐熟。鸡粪腐熟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杀灭肥料中的病菌和虫卵。本发明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在将生鸡粪田间原位发酵腐熟的有益效果,利用生鸡粪原位发酵能起到既腐熟鸡粪、杀灭鸡粪中的病菌的虫卵,又对土壤杀菌消毒的双重作用。

对比例2

本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4)中的化感物质抑制剂采用现有的化感物质,其包括苯丙氨酸5%、邻叔丁基苯酚0.5%、3,5-二甲基苯甲酸0.5%、异丁香酚0.5%、水杨酸2%、硼砂0.5%、钼酸钠0.5%、硫酸锌2%、硫酸亚铁2%、硫酸锰1%、乙醇5%、水70%,其他步骤与实施例相同。进过调查测试,定植成活率62.6%,植株生长指数(∑株高*茎粗)为21.7,病害发生率为31.5%。成活率和植株生长指数均低于实施例1,病害发病率显著高于实施例1。

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化感物质抑制剂应用可以有效对土壤中的化感物质起到抑制作用,目前对于芦笋连作土地没有有效的化感物质抑制剂。

连作芦笋化感自毒物质主要有香豆酸、肉桂酸和异阿糖醇等,本发明添加了促进化感自毒物质代谢的柠檬酸钠和对硝苯酚钠,同时添加了诱导抗性物质水杨酸和谷氨酸钠,以及芦笋连作土壤糖类物质代谢促进剂格列美脲,植物信号转导物质氨基酸螯合钙,在提高芦笋植株自毒抗性的同时,调理生长、增强抗逆性。

综上,目前芦笋产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引起土传病害的病原菌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逐渐增多,导致植株发病;第二,芦笋根系及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会分泌化感物质,一直植株生长。因此,克服芦笋连作障碍必须从杀灭土壤病原菌和消除根系化感物质两方面同时入手。而目前研究仅从其中一方面或者某一环节着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芦笋连作障碍。本发明从两个方面同时突破研究瓶颈,解决了产生连作障碍的根源,通过杀灭土壤病原菌和消除根系化感物质同时配合科学的种植方法,定植后的积极护理即及时处理萎蔫的芦笋植株,大大提高了定植成活率,降低甚至避免了病害发生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