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茶树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发黄金芽立体茶园二轮新梢提前爆发式萌展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代茶园有两种树冠模式,一种是平面采摘茶园(简称平面茶园),另一种是立体采摘茶园(简称立体茶园)。在名优茶经济主导下,一年多季采收的平面茶园高产模式因夏秋茶品质差、春茶芽叶瘦小,在质量、效益上反而不及只采春茶的立体茶园。但立体茶园一年只采一轮春茶,经济年产量很低,而从二轮起至秋末一直进行蓄梢养冠,生物产量累积很高。近年来,业界十分关注平面茶园夏秋茶资源再开发和立体茶园产量提高,但迄今未见取得根本性突破。
黄金芽茶三季新梢黄化,氨基酸含量高,品质优秀而有特色,尤其是超过常规品种春茶水平的夏秋茶氨基酸含量,使得其具备夏秋茶品质提升的潜力。但因其芽叶细小、树姿开张,生产上通常采用立体茶园模式,因此现行技术未能有效挖掘其品种优势。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cn201210337980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白化茶立体采摘茶园无花枝采摘树冠层的调控方法》,步骤为:对春梢实行全面留鱼叶采摘,并在春茶结束后进行修剪;对二轮梢进行控制性定位修剪,修剪后的二轮梢保留部分作为萌发下轮新梢、构成采摘生产枝层的基础枝梢;放任三轮梢;促发四轮梢为主的秋梢萌发:秋梢萌发前施用氮素肥料促进其生长,形成翌年骨干生产枝层;在可萌发生长区域,促进其生长形成无花枝组成的采摘树冠层。但是该方法是针对白化茶立体茶园,其一年也只采一轮春茶,不能实现二轮春茶的采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激发黄金芽立体茶园二轮新梢提前爆发式萌展的方法,能有效激发二轮梢提前萌发,采收第二批春茶,从而实现生物产量向经济产量转化的资源利用,提高产量和效益。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激发黄金芽立体茶园二轮新梢提前爆发式萌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推迟春茶采后树冠修剪时间,压缩二轮梢蓄养,三轮梢和秋梢前期管理参照立体茶园无花枝树冠调控方法;
2)末轮新梢生长后期,进一步优化枝梢质量,确保采摘层枝梢具有合理密度、粗度、长度和叶色;
3)参照常规茶园越冬园间管理,确保越冬枝梢不受冻害;春茶(头轮梢)达到一芽一叶初展或开展时,全部留鱼叶采;
4)春茶中期,同步萌展段芽叶采摘完成后,施氮肥供水,激活春梢采后留存的基部腋芽,促进二轮梢提前萌发,形成第二轮春茶;
5)第一轮茶采摘结束一周后(一般在4月底)开采第二轮茶,5月中下旬(20~25天内)完成采摘,五月下旬进行年度树冠修剪、蓄梢养冠。
进一步,所述步骤1)的树冠修剪、蓄梢养冠的具体步骤为:
a、春茶采后树冠修剪推迟20~30天,到5月下旬进行;
b、树冠修剪时至新梢萌展初期,连续晴天高温干燥、土壤供水不足时,进行茶园补水、临时遮荫措施,防止树冠枝干剪后脱水枯枝
c、二轮梢萌展后,不增加营养供给,不进行控梢修剪,保持自然生长。
进一步,所述步骤2)的末轮一轮新梢生长后期是指晚秋梢生长休止前15~20天(9月底至10月初),优化枝梢质量所采取的措施为:
a、叶面喷施益能肽300~400倍液和0.4%kh2po4、0.4%mgso4的混合液,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
b、进行茶园灌水,确保土壤田间持水量达到80%以上。
进一步,所述步骤2)的采摘层枝梢要求分枝密度130~180个/m2、粗度3.5~8mm、长度50~80cm、叶色呈黄绿色、叶绿素含量600~1000mg/kg,-5℃叶片冻枯率低于1%。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全部留鱼叶采是要求保留鱼叶以上茎基不少于2mm,不伤及萌发二轮梢的鱼叶腋芽部位为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4)的具体的过程为:
一)在4月15日前的春茶中期,占全梢芽数70%左右的同步萌展芽叶采摘完成后,在茶行中亩撒施10~15公斤尿素,施后立即喷水,至尿素全部融解入土为止;
二)施肥前期持续晴天一周或施肥后持续晴天三天以上,茶园应喷水或灌水一次,或每天或隔天傍晚喷雾半小时,保持园间、土壤水分饱和状态,激发二轮梢提前萌发。
最后,所述步骤5)中采摘第二轮茶的初期应留鱼叶采,促发二轮梢基上第三轮新梢萌发;前期采摘一芽一叶的高档原料为主,后期采摘一芽二三叶的中下档原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突破了现行的新梢萌展规律,二三轮茶萌展时间分别提前约30天和60天;
二、将传统立体茶园的“一春一采”改进为“一春二采”,提高了茶园产量20~25%,增加产值15-20%,实现了增产方式创新和效益猛增,并且“二采”茶在时间上仍然属于春茶,氨基酸水平、感官品质也与一轮茶相当;
三、简化育冠方法,降低育冠成本,本发明通过延迟树冠修剪时间,在实现生物产量转化的同时,缩短了二轮梢生育时间,正好抑制了二轮梢的生长量,因此也相应降低了控梢的修剪等生产成本。
本发明在创新春茶二次采摘,实现春茶增产方式转变、提高茶叶产量效益的同时,实现了资源转化利用,简化了年度树冠培育,是立体采摘茶园经营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本发明不局限于黄金芽立体茶园,对其它具有同样特性的品种茶园也具有通用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激发黄金芽立体茶园二轮新梢爆发式提前萌展的方法,以黄金芽立体采摘茶园为对象,技术流程为:推迟春后树冠修剪(→压缩二轮梢生长)→(三轮梢和秋梢前期参照cn201210337980的专利方法进行管理)→优化末梢质量→(冬春常规管理、第一轮春茶留鱼叶采)→春茶中期施氮肥供水(激发二轮新梢提前萌展)→采摘第二轮春茶(→修剪树冠、年度育冠)。
具体步骤如下:
1)推迟春茶采后树冠修剪时间,压缩二轮梢生长,三轮梢和秋梢前期管理参照立体茶园无花枝树冠调控方法;请参考cn201210337980.5报道中的专利技术方法;
年度树冠修剪、蓄梢养冠的方法是:
a、春茶采后树冠修剪推迟到5月下旬进行,比现行技术的4月底5月初推迟约20~30天,推迟和压缩二轮梢生育时间;
b、树冠修剪时至新梢萌展初期,连续晴天高温干燥、土壤供水不足时,进行茶园补水、临时遮荫等措施,以免树冠枝干剪后脱水枯枝;
c、二轮梢萌展后保持自然生长,不增加营养供给,不进行控梢修剪。
2)末轮新梢生长后期,进一步优化枝梢质量,确保采摘层枝梢具有合理密度、粗度、长度和叶色,最后一轮新梢生长后期是指晚秋梢生长休止前15~20天(约9月底至10月初),采取以下措施:
1、叶面喷施益能肽300~400倍液和0.4%kh2po4、0.4%mgso4的混合液,隔5~7天一次,连续2~3次,
2、进行茶园灌水,确保土壤田间持水量达到80%以上;
进一步,要求秋后采摘层枝梢分枝密度130~180个/m2、粗度3.5~8mm、长度50~80cm、叶色呈黄绿色、叶绿素含量600~1000mg/kg,-5℃叶片冻枯率低于1%;
3)越冬园间管理参照常规茶园,确保越冬枝梢不受冻害。春茶第一轮梢达到一芽一叶初展或开展时,全部留鱼叶采,要求保留鱼叶以上茎基不少于2mm,不伤及萌发二轮梢的鱼叶腋芽部位为度;
4)同步萌展段芽叶采摘完成后的春茶中期,增强肥水供应,激活春梢采后留存的基部腋芽,使二轮梢提前萌发,形成第二轮春茶,具体过程为:
a、约在4月15日前的春茶中期,占全梢芽数70%左右的同步萌展芽叶采摘完成后,在茶行中亩撒施10~15公斤尿素,施后立即喷水,至尿素全部融解入土为止;
b、施肥前期持续晴天一周或施肥后持续晴天三天以上,茶园应喷水或灌水一次,或每天或隔天傍晚喷雾半小时,保持园间、土壤水分饱和状态,激发二轮梢提前萌发;
5)第一轮茶采摘结束一周后(一般在4月底)开采第二轮茶,初期应做到留鱼叶采,促发二轮梢基上第三轮新梢萌发;前期采摘一芽一叶的高档原料为主,后期采摘一芽二三叶的中下档原料,5月20日左右(20~25天内)完成采摘,下旬进行年度树冠修剪、蓄梢养冠。
下面将本发明与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比较说明
表1是本发明技术与其它栽培技术比较。
从表1,可以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其它栽培技术进行比较:
本发明是最大的创新是激发第二轮提前萌展,形成第二轮春茶,改立体茶园“一年一采”为“一年二采”。本发明与平面茶园和其他立体茶园比较,区别在于:
1、修剪时间不同。现行的黄金芽立体茶园一般在4月底5月初,平面茶园在上年寒冬前或春茶萌展前的二三月间,而本发明推迟到5月下旬,一方面为二轮茶提前萌展、采摘赢得了时间空间,把二轮梢萌展时间缩短了20余天。
2、蓄冠方法不同。一是二轮梢自然蓄养,由于萌展时间推迟到6月中旬,展叶后是7、8月份的夏秋高温干旱,导致二梢生育受到胁迫,生长量明显下降,因此,与zl201210337980.5(无花枝立体茶园树冠培育方法)比较,无需进行控梢修剪,简化了技术,三轮梢也采用同样方法;二是在促进秋梢发育基础上,在秋梢生长后期,采用叶片促绿、枝梢强化等为方法,促进秋梢返绿、增粗,防止因黄化导致枯叶枯梢。
3、树冠要求不同。本发明秋后树冠枝梢是无花枝、黄绿色采摘层,cn201210337980.5技术是无花枝、金黄色采摘层,常规立体茶园是有花枝金黄色采摘层,三者有明显区别。
4、采摘轮次不同。按现行栽培技术和茶叶分季标准,5月(江浙地区)底前的茶叶均属春茶,尽管不同品种时间虽有迟早,但均只能采一轮。而本发明在春茶期内采摘了二轮茶叶,品质与一轮相当;平面茶园则在6月采摘的二轮茶属于夏茶,品质明显不及春茶。本发明“二采”来提高产量,相对于通过加强树冠培育、增加营养等提高产量的现行技术是颠覆性创新行为。
5、萌展方式不同。越冬枝梢上第一轮春梢留存梢基上所有芽位的同步萌展,形成了二轮新梢萌发呈爆发式的集中萌展,这种萌展方式是茶树新梢前所未有的萌展现象。
6、增效效果不同。提高产量20~25%、产值15-20%。意味着每亩可增近万元亩产值水平,相当于常规茶园全年产值。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
本发明实质上在春茶季节里,激发二轮梢提前萌展,形成第二轮春茶,改立体茶园“一年一采”为“一年二采”。
1、采摘层稀冠粗枝具备体外营养竞争优势和体内营养均衡分配
茶树新梢同步萌展特性是立体采摘茶园建立的技术基础,是指一个枝梢上多个侧芽的萌展速度一致并与顶芽保持先萌优势、芽叶质量均匀的特性。但一个枝梢上同步萌展芽叶的数量和比例与枝梢粗度、冠面密度及营养、生态等内在外因密切相关。
立体茶园采摘层的枝梢有优势枝和荫生枝等二种类型:优势枝又有枝基粗度大于3.5mm、有下级分枝和无下级分枝的两种优势枝,荫生枝多为枝基粗度小于3.5mm的短小细弱枝。优势枝的下级分枝和荫生枝粗度小,往往只萌顶芽,因此连累整个树冠的萌芽效能低下;无下级分枝的优势枝才有良好的同步萌展特性。
本发明要求的采摘层分枝密度135-180个/m2,枝梢基部粗度3.5mm~8mm,长度50~80cm,无下级分枝,叶片完整健壮,一轮梢同步萌展率高达75%~85%,同时为二轮梢提前萌展赢得营养竞争优势。
2、基于同步萌展特性,进行营养刺激,激发了二轮梢提前萌展、爆发式萌展
首先,同步萌展的第一轮新梢在萌展初期(多是单芽或一叶展芽叶)被采后,枝梢体内未被消耗的营养物质趋向采后留存的新梢基部集中;由于处于生育旺季,又在大量氮素、水分补充下,春梢基部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堆积,从而促使并不成熟的春梢基部鳞片、鱼叶或大叶的腋芽被激活,促成了二轮梢的提前萌展。
其次,同步萌展的第一轮新梢营养物质的均衡分布,使采后梢基保留了同等营养水平,也为二轮梢同步发育创造了条件。
第三,因梢基长度不足1cm,每个留存梢基上数个鳞片、鱼叶的腋芽,实质上呈聚集状态,具备均衡获得营养分配的条件,进一步表现出同步萌展现象。因此二轮梢萌芽数量远远调出第一轮梢。甚至二轮梢萌展到二三叶后,三轮梢腋芽也提前萌发,出现二、三轮梢爆发式同步萌展现象,枝上新梢呈花朵状聚集。
3、利用枝梢不同部位的萌展差异,延迟树冠修剪,简化育冠方法
一个健壮枝梢按春梢萌展的表现,从顶芽至基部可以分为四段:一段是具有顶端优势的1个顶芽;二段是顶芽下绿色晚秋梢的数个芽位,往往迟后到中后期萌展;三段是晚秋梢下的成熟褐枝段,根据枝梢粗度、长度不同,有数个到20余个不等的侧芽,是与顶芽相当的同步萌展段;四段是枝梢基部数个春梢不萌展的潜伏芽。
梢基芽潜伏不萌的除了体内营养差异外,主要原因还在于生育空间被上段枝梢所占领。本发明所采的一、二轮春茶都是枝梢一至三段部位萌展的新梢,采摘结束并进行树冠修剪后,枝梢上段(一至三段)的优势被去除,四段的潜伏芽生育空间得到改善,萌展随之启动,因此,树冠培育仍从二轮梢萌动开始。但是,由于本发明推迟了修剪时间,也相应缩短了二轮梢发育时间,生长量因此大幅度下降。相比于现行立体茶园年度蓄梢养冠过程中的二轮梢调控方法,得到发明显简化,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经济效益与优点是:
1、突破了现行的新梢萌展规律,二三轮茶萌展时间分别提前约30天和60天
根据传统的茶树新梢萌展规律。一年里,新梢萌展按季节(轮次)分为春梢(即第一轮梢)、夏梢(二、三轮梢)、秋梢(四至六轮梢)等。轮次间隔时间为25-35天,二轮梢、三轮梢应分在5月底6月初、7月中旬萌发(以宁波当地品种为准)。而本发明的二梢萌展时间集中在4月底至5月下旬,相比之下,分别提前了大约30天、60天以上。这是茶树新梢萌展规律的重大发现和突破。
2、“一春一采”改为“一春二采”,实现了增产方式创新和效益猛增
本发明通过把蓄梢养冠的二轮梢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实现第二轮春茶采摘(“二采”)来达到增产目标,这种“一春二采”的增产方式是全新的技术行为。“二采”可提高茶园产量20~25%,增加产值15-20%。“二采”茶在时间上仍然属于春茶,氨基酸水平、感官品质也与一轮茶相当。
3、简化育冠方法,降低育冠成本
由于立体采摘茶园现行做法是从二轮梢起开始蓄养,为控制树冠分枝过于粗长密集,采用控梢方法控制二、三轮梢生长。本发明通过延迟树冠修剪时间,在实现生物产量转化的同时,缩短了二轮梢生育时间,正好抑制了二轮梢的生长量,因此也相应降低了控梢的修剪等生产成本。
本发明在创新春茶二次采摘,实现春茶增产方式转变、提高茶叶产量效益的同时,实现了资源转化利用,简化了年度树冠培育。是立体采摘茶园经营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本方法针对黄金芽而提出,对其它具有同样特性的品种也具有通用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