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猫乳植物灌丛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1151发布日期:2019-08-17 01:16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猫乳修剪,尤其涉及一种猫乳植物灌丛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猫乳(rhamnellafranguloides(maxim.)weberb.)又名长叶绿柴、山黄(安徽)、鼠矢枣(浙江)、七里头(江苏)。属鼠李科(rhamnaceae)猫乳属(rhamnella)。落叶小乔木,高2~9米,生长于海拔11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或林中。

猫乳具有茶用价值。江苏省宁、镇等丘陵山区百姓有采摘猫乳幼叶制作野茶的习惯,这种野茶在当地被称为“七里头”,色泽碧绿,入口清香,久泡颜色不变,隔夜茶水无普通茶叶之涩味,饮后觉神清气爽,相传具有降压之功效,深受饮用者喜爱。因此,江苏省宁、镇等地猫乳栽培主要目的是获取叶片做茶叶,但由于猫乳顶端优势强且生长高度较高不适宜采集叶片,目前农民做法是:在其生长至1.5米时进行截干促发侧枝养冠,增加叶量。此做法的弊端是:树冠单层,单株叶片产量很低,无法开拓市场。

猫乳树干不够端直,树冠伞形,枝条平展、直立向上性差。猫乳的侧根比较发达,根系较浅,根的萌蘖能力较强。

目前,我国大多数茶区选用的是品种最多的灌木型茶树,虽然猫乳在江苏省宁、镇等丘陵山区作为茶叶树种栽培,但猫乳的生长特性与灌木型茶树区别很大,不能采用目前通用的茶树修剪方法进行修剪。猫乳与灌木型茶树主要有几个区别:(1)灌木型茶树选用耐密植、顶端优势强、植株直立、株型紧凑、叶片上斜、育芽力强、生长快的茶树品种,即茶树植株无明显主干,从植株基部分枝,分枝密;而猫乳植株从植株基部至中部主干明显,分枝较稀,树冠伞形,枝条柔软、平展、直立向上性差,不适宜密植。(2)猫乳主枝顶端优势强,侧枝生长势弱,侧枝较柔软,尤其是新生侧枝枝条较细弱、柔软下垂,侧枝分枝处若距离地面较近的话,柔软下垂的侧枝往往贴近地面,影响叶片质量及品质。因此,分支点要求高一点。而灌木型茶树枝条直立向上性强,分枝点低对茶树不会影响其叶片质量。

目前,有关猫乳植物修剪方面的研究,仅有甄月惠等(2012)在介绍其栽培管理的方法中对修剪做了初步探讨,采用传统方法,斩梢接干法延长主干高度,通过截干定主干高,中短截、摘心促发侧枝形成树冠,使枝叶量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猫乳叶片产量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猫乳植物灌丛化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猫乳植物灌丛化的方法,包括:

(1)春季猫乳苗发芽前,在苗木的根颈处进行截干,同时在根颈四周直立切根;当新生枝条长度达到15cm时,在苗木的根颈处及其四周选择保留4~10个健壮的主枝,其余的枝条除去;

(2)当苗高≥50cm,茎粗≥0.3cm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对主枝截干;

(3)第二次定型修剪在离地80~85cm处修剪,比第一次定修剪高度提升30~35cm,将所有枝条按修剪高度剪平;

(4)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离地110~115cm处截干,将蓬面剪平,夏秋季节打顶养蓬。

本发明主要针对猫乳的顶端优势较强,分枝力较差,叶量较少的特点,从根本的骨干枝的基数上增加数量(通过对根颈处截干、在根颈四周切根后,促发主枝,增加主枝即骨干枝的数量,若切根发出的数量较少的话,那么,根颈处截干发出的枝条是能够确保4-5枝的数量),通过3次截干修剪定型,促进健壮分枝,增加分枝数量,从而增加叶片数量和质量,同时起到了矮化树木作用,便于采摘叶片。

猫乳的侧根比较发达,根系较浅,根的萌蘖能力较强。因此对幼树采用适当截干和切根,促进猫乳根颈处周围萌发更多新枝,形成灌丛式,提高叶量。

步骤(1)中,在距离根颈10cm处四周直立切根,深度10~15cm。猫乳的侧根比较发达,根系较浅,2年生的树苗根系深度大部分在土壤深度10-20cm,直径10cm范围根系较粗一点,切根时容易切到粗根,产生健壮的新植株。

步骤(1)中,在苗木的根颈处及其四周选择保留4~10优选为8~10个健壮的主枝,主要与根系营养有关。枝条太多,根系难以供给枝条充足的营养;枝条太少,枝叶量不足,叶片产量减少。较好的,在苗木的根颈处选择保留4~5个健壮的主枝,在根颈四周发出的根蘖枝条,选择保留与根颈处方位互补的4~5个健壮的主枝。

猫乳主枝顶端优势强,侧枝生长势弱,侧枝较柔软,尤其是新生侧枝枝条较细弱、柔软下垂,侧枝分枝处若距离地面较近的话,柔软下垂的侧枝往往贴近地面,影响叶片质量及品质。因此,分支点要求高一点。苗高≥50cm,因为苗高不足50cm或离地越近截干后,猫乳顶端优势强,近地面的分枝枝条细而软,叶片营养不良、质量差,且枝条容易拖在地上;茎粗≥0.3cm,是考虑使骨干枝粗壮。

第一次定型修剪时,离地35cm以下侧枝要去除。

第一次定型修剪可以促发分枝,扩大树冠,使骨干枝粗壮。第一次定型修剪可以加速横向扩张,控制高度,使分枝结构合理。第二次定型修剪在离地80~85cm处修剪,与第一次间距30~35cm,考虑到分枝柔软容易下垂的特性,若间距太小的话,枝条相互密接,猫乳叶片较大,使得树冠内不通风,容易产生病虫害。第三次定型修剪可以控制高度,便于采摘。

在两次定型修剪的间隔期内,当侧枝长度达到30cm以上时进行摘心或短截,以促发健壮分枝。

所述猫乳苗为1年生播种苗或1年生无性系猫乳苗。

有益效果:

目前猫乳幼树定型修剪是传统的单层伞形树冠,冠幅较大,3-5年生的猫乳幼树树冠幅是3m左右,每亩40株,每株叶片鲜重6-7两约300g左右,单位面积定植株数少,产叶量少。

本发明的猫乳幼树灌丛化定型修剪方法具有的特点是结合猫乳植物根蘖强的特性,形成灌丛式树型,增加了骨干枝的数量,同时通过3次修剪定型,增加了侧枝的数量,培养具有矮、壮、宽、匀的猫乳茶蓬,扩大采摘面积、提高采茶工作效率,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材料:材料为1年生猫乳播种苗。

猫乳植物灌丛化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促发灌丛式主枝:早春2月底至3月初猫乳播种苗发芽前在苗木的根颈处进行截干,促发不定芽,形成更多新枝条。同时,在距离根颈处10cm处沿着根颈四周用锋利铲刀或切根刀进行环状直立切根(即以根颈为圆心,半径10cm所在圆进行直立切根),深度10~15cm。目的是刻伤或切断部分根系,促发不定芽,形成更多的根蘖新枝条或新植株。注意切根后,应及时踏实、浇水。对于在根颈处截干后发出的新枝条,当生长高度达到15cm以上时,选留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间距较均等的4~5个健壮枝,其余枝条去除。对于在根颈四周切根后发出的根蘖新枝条或新植株,当生长高度达到15cm时,选留与根颈处枝条方位互补的4~5个健壮主枝,其余的根蘖植株可挖走另行栽植,成为新植株。猫乳灌丛式主枝共保留8~10个健壮的主枝。若根颈四周切根发出的数量较少的话,那么,根颈处截干发出的枝条是能够确保4-5枝的数量,即猫乳灌丛式主枝可最少保留4~5个健壮主枝。

(2)第一次定型修剪:当苗高50cm,茎粗0.3cm以上时,用整枝剪截干,只剪主枝,不剪侧枝,但离地35cm以下侧条(因为近地面的枝条细而软,叶片营养不良、质量差,且枝条容易拖在地上)要去除。剪口应向内侧倾斜,尽量保留外侧的腋芽,使发出的新枝向外侧倾斜,剪口要光滑,以利愈合。

在两次定型修剪的间隔期内,当侧枝长度达到30cm以上时,及时摘心或短截,促发分枝。

(3)第二次定型修剪(苗高在80~85cm以上即可进行):修剪高度在第一次定型修剪剪口上提高30~35cm,即离地80~85cm处修剪,这次修剪可用篱剪将所有枝条按修剪高度剪平。同样在两次定型修剪的间隔期内,当侧枝长度达到30cm以上时,对侧枝及时摘心或短截,促发分枝。

(3)第三次定型修剪(苗高在110~115cm以上即可进行):在第二次定型修剪1年后进行,若苗木生长旺盛,可提前进行。修剪高度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基础上再提高30cm,即离地110~115cm将所有枝条截干,用篱剪将蓬面剪平即可,夏秋季节打顶养蓬。

本实施例结合猫乳植物根蘖强的特性,形成灌丛式树型,增加了骨干枝的数量,达到传统修剪的3-4倍以上(通过对根颈处截干、在根颈四周切根后,促发主枝,增加主枝即骨干枝的数量),同时猫乳具有萌芽力强,耐修剪的特点,通过3次不同高度的分层次修剪定型,增加了侧枝的数量,达到传统修剪的3-4倍以上,且枝条较为合理地密集生长,增加叶片数量,叶片数量达到传统修剪的1.5倍以上,同时起到矮化树木的作用,便于采摘叶片(传统的方法只有1.5米处截干的一层树冠,冠幅较大(3-5年生的树冠幅是3m左右),枝条稀疏,每亩40株,每株叶片鲜重6-7两约300g左右,单位面积定植株数少,产叶量少),培养具有矮、壮、宽、匀的猫乳茶蓬(猫乳萌芽力强,耐修剪,通过截干修剪能促发健壮枝条;在4-5个不同方向的骨干枝的基础上,通过3次不同高度的分层次合理修剪,使得在4-5个不同方向的骨干枝上促发健壮的2-3级侧枝,同时增加了树冠的宽度和均匀度,培养出具有矮、壮、宽、匀的猫乳茶蓬),扩大采摘面积、提高采茶工作效率,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通过3次不同高度的分层次合理修剪,矮化树木的同时,健壮的枝条上能发出健壮的品质好的叶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