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2584发布日期:2019-08-17 01:22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蚊虫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库蚊(culex)属双翅目、蚊科,世界性分布,为完全变态昆虫,幼虫于水中发育,雄性成虫吸食植物汁液,雌性于繁殖期吸收人畜血液补充营养,能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我国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为蚊虫,蚊感染病毒后,中肠细胞为最初复制部位,经病毒血症侵犯唾液腺和神经组织,并再次复制,终身带毒并可经卵传代,成为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家畜和家禽在流行季节感染乙脑病毒一般为隐性感染,但病毒在其体内可增殖,侵入血流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成为乙脑病毒的暂时贮存宿主,经蚊叮咬反复传播,成为人类的传染源。特别是当年生仔猪对乙脑病毒易感,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故在人群流行前检查猪的病毒血症和蚊带毒率,可预测当年人群的流行程度,并通过猪的免疫预防,可控制本病在猪及人群中流行。

另外,加强对养猪场蚊虫(特别是库蚊)的控制也是防止乙脑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传统对蚊虫的控制基本以化学防治为主,由此造成蚊虫抗药性的产生,部分地区库蚊的抗药性可达到上千倍,同时化学药剂的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风险也日益增加,因此需要探索养猪场库蚊的控制新技术。虽然通过挂诱蚊灯,进行环境治理等措施也可部分有效控制库蚊的发生数量,但在库蚊爆发时仍难达到理想效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对蚊虫进行有效的“无害化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利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推-拉”策略,利用植物驱蚊产生“推”力,将蚊虫从猪舍中“推开”,并杀灭成虫;另利用诱蚊灯和诱卵缸(池)对蚊虫产生“拉”力,将蚊虫从猪舍中“拉开”,并杀灭卵、幼虫和蛹,借助“推-拉”之力,实现减少蚊虫吸血、整体控制蚊虫种群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猪场设置猪舍,在所述猪舍周围种植驱蚊植物,同时对驱蚊植物滞留喷洒灭蚊药剂;

(2)在猪舍的通风口处设置驱蚊植物;

(3)在养猪场内设置诱卵池,所述诱卵池远离所述猪舍;

(4)在所述诱卵池内配制蚊虫产卵引诱剂,然后进行密封发酵,接着向诱卵池内加入球孢白僵菌孢子粉,并且每30-50d加入双硫磷杀虫颗粒剂,混合均匀;

(5)在养猪场内远离猪舍位置悬挂诱蚊灯。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灭蚊药剂包括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或6%吡丙醚水乳剂,所述灭蚊药剂喷洒量为

30-50ml/m2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驱蚊植物喷洒灭蚊药剂可以进一步的提供驱蚊效果,且在本发明公开的喷洒量下可以使灭蚊药剂喷洒后表面湿而不流,提高原料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驱蚊植物在猪舍周围种植的宽度为3-5m。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在养殖场周边种植驱蚊植物作为防蚊“绿蓠”,设置宽度为3~5m可以减少外来蚊虫的入侵,同时在绿篱植物上进行灭蚊药剂滞留喷洒,可用于杀灭猪舍旁的库蚊。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驱蚊植物采用盆栽的形式种植。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猪舍通风口放置盆栽的驱蚊植物,可以阻止蚊虫入舍,作为“推-拉”策略的“推”力,而盆栽形式的驱蚊植物可以方便移动,灵活性高。

优选的,所述驱蚊植物包括野艾蒿、菁蒿、曼陀罗或西红柿。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驱蚊植物可以分泌驱蚊挥发物质,达到自然驱蚊效果。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诱卵池距离猪舍5-10m,所述诱卵池包括直径为1-2m、深度为1m的水缸或长2-3m、宽1-2m、深0.5-1.0m的水池,所述诱卵池在养殖场内的分布密度为200-400m2/个。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诱卵池与猪舍距离合理,避免距离太远难以达到诱集效果,或距离太近造成猪舍饲养损伤。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以100重量份计蚊虫产卵引诱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0.01-0.05份酵母、0.1-1份红糖、1-5份碳酸氢铵、10-20份干麦麸和余量水;按照上述重量份称量后混合均匀,即可进行密封发酵密封发酵时间为1-2d。

优选的,所述密封发酵通过覆盖黑色塑料布的方式进行。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诱卵池内配制蚊虫产卵引诱剂,混合均匀后进行1~2d的密封发酵,发酵后可以作为蚊虫产卵吸引物,从而作为蚊虫“推-拉”控制策略中的产卵引诱“拉”力。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含孢量为109-1012个/ml,所述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与所述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0.5~1:100;双硫磷杀虫颗粒剂的百分比为1-3%,所述双硫磷杀虫颗粒剂与所述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0.5-1:100。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诱卵池内加入球孢白僵菌孢子粉可以感染蚊虫的孑孓,而加入的双硫磷杀虫颗粒剂可以杀灭未被感染的孑孓。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诱蚊灯距离猪舍5-10m,诱蚊灯离地1-2m。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诱蚊灯作为蚊虫成虫引诱的“拉”力,用于杀灭成蚊。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推”力使蚊虫远离猪舍,通过产卵引诱和成虫光线引诱产生双重“拉”力,达到快速诱杀成虫、集中杀灭幼虫和卵的目的。

(2)本发明利用“推-拉”策略提出一种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技术,简单易行、绿色环保、对人畜安全,以纯自然方法控制蝇类,在控制蚊虫及其它害虫孳生的同时,减少蚊传人畜共患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与流行,是一种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的养猪场蚊虫控制技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库蚊产卵引诱物对库蚊产卵的引诱效果图;

图3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养猪场不同蚊虫控制技术的控制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猪场设置猪舍,在猪舍周围种植驱蚊植物,种植宽度为3-5m,同时对驱蚊植物滞留喷洒灭蚊药剂,灭蚊药剂喷洒量为30-50ml/m2,灭蚊药剂包括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或6%吡丙醚水乳剂;

(2)在猪舍的通风口处设置盆栽的驱蚊植物;

(3)在养猪场内设置诱卵池,诱卵池距离猪舍5-10m,诱卵池包括直径为1-2m、深度为1m的水缸或长2-3m、宽1-2m、深0.5-1.0m的水池,诱卵池在养殖场内的分布密度为200-400m2/个;

(4)以100重量份计蚊虫产卵引诱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0.01-0.05份酵母、0.1-1份红糖、1-5份碳酸氢铵、10-20份干麦麸和余量水,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原料,加入至诱卵池混合均匀配制成蚊虫产卵引诱剂,然后进行1~2d的密封发酵,接着向诱卵池内加入球孢白僵菌孢子粉,并且每30-50d加入双硫磷杀虫颗粒剂,混合均匀;其中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含孢量为109-1012个/ml,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与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0.5~1:100;双硫磷杀虫颗粒剂的百分比为1-3%,双硫磷杀虫颗粒剂与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0.5-1:100。

(5)在养猪场内距离猪舍5-10m位置悬挂诱蚊灯,诱蚊灯离地1-2m。

为了进一步的优化技术方案,驱蚊植物包括野艾蒿、菁蒿、曼陀罗或西红柿。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猪场设置猪舍,在猪舍周围种植驱蚊植物野艾蒿,种植宽度为3m,同时对驱蚊植物滞留喷洒灭蚊药剂,灭蚊药剂喷洒量为30ml/m2,灭蚊药剂包括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或6%吡丙醚水乳剂;

(2)在猪舍的通风口处设置盆栽的驱蚊植物曼陀罗;

(3)在养猪场内设置诱卵池,诱卵池距离猪舍5m,诱卵池是指直径为1m、深度为1m的水缸,诱卵池在养殖场内的分布密度为200-400m2/个;

(4)以100重量份计蚊虫产卵引诱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0.01份酵母、0.1份红糖、1份碳酸氢铵、10份干麦麸和余量水,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原料,加入至诱卵池混合均匀配制成蚊虫产卵引诱剂,然后进行1d的密封发酵,接着向诱卵池内加入球孢白僵菌孢子粉,并且每30d加入双硫磷杀虫颗粒剂,混合均匀;其中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含孢量为109个/ml,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与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0.5:100;双硫磷杀虫颗粒剂的百分比为1%,双硫磷杀虫颗粒剂与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0.5:100。

(5)在养猪场内距离猪舍5m位置悬挂诱蚊灯,诱蚊灯离地1m。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猪场设置猪舍,在猪舍周围种植驱蚊植物菁蒿,种植宽度为5m,同时对驱蚊植物滞留喷洒灭蚊药剂,灭蚊药剂喷洒量为50ml/m2,灭蚊药剂包括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或6%吡丙醚水乳剂;

(2)在猪舍的通风口处设置盆栽的驱蚊植物野艾蒿;

(3)在养猪场内设置诱卵池,诱卵池距离猪舍10m,诱卵池长2m、宽1m、深0.5m的水池,诱卵池在养殖场内的分布密度为200m2/个;

(4)以100重量份计蚊虫产卵引诱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0.05份酵母、1份红糖、5份碳酸氢铵、20份干麦麸和余量水,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原料,加入至诱卵池混合均匀配制成蚊虫产卵引诱剂,然后进行2d的密封发酵,接着向诱卵池内加入球孢白僵菌孢子粉,并且每50d加入双硫磷杀虫颗粒剂,混合均匀;其中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含孢量为1012个/ml,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与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1:100;双硫磷杀虫颗粒剂的百分比为3%,双硫磷杀虫颗粒剂与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1:100。

(5)在养猪场内距离猪舍10m位置悬挂诱蚊灯,诱蚊灯离地2m。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猪场设置猪舍,在猪舍周围种植驱蚊植物曼陀罗,种植宽度为4m,同时对驱蚊植物滞留喷洒灭蚊药剂,灭蚊药剂喷洒量为40ml/m2,灭蚊药剂包括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或6%吡丙醚水乳剂;

(2)在猪舍的通风口处设置盆栽的驱蚊植物西红柿;

(3)在养猪场内设置诱卵池,诱卵池距离猪舍7m,诱卵池长2.5m、宽1.5m、深0.8m的水池,诱卵池在养殖场内的分布密度为300m2/个;

(4)以100重量份计蚊虫产卵引诱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0.03份酵母、0.6份红糖、4份碳酸氢铵、15份干麦麸和余量水,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原料,加入至诱卵池混合均匀配制成蚊虫产卵引诱剂,然后进行1.5d的密封发酵,接着向诱卵池内加入球孢白僵菌孢子粉,并且每45d加入双硫磷杀虫颗粒剂,混合均匀;其中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含孢量为1010个/ml,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与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0.8:100;双硫磷杀虫颗粒剂的百分比为2%,双硫磷杀虫颗粒剂与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0.8:100。

(5)在养猪场内距离猪舍8m位置悬挂诱蚊灯,诱蚊灯离地1.5m。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养猪场的蚊虫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养猪场设置猪舍,在猪舍周围种植驱蚊植物西红柿,种植宽度为3.5m,同时对驱蚊植物滞留喷洒灭蚊药剂,灭蚊药剂喷洒量为35ml/m2,灭蚊药剂包括5%高效氟氯氰菊酯悬浮剂、5%高效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或6%吡丙醚水乳剂;

(2)在猪舍的通风口处设置盆栽的驱蚊植物菁蒿;

(3)在养猪场内设置诱卵池,诱卵池距离猪舍8m,诱卵池包长2.8m、宽2m、深1.0m的水池,诱卵池在养殖场内的分布密度为350m2/个;

(4)以100重量份计蚊虫产卵引诱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0.04份酵母、0.6份红糖、4份碳酸氢铵、16份干麦麸和余量水,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各原料,加入至诱卵池混合均匀配制成蚊虫产卵引诱剂,然后进行2d的密封发酵,接着向诱卵池内加入球孢白僵菌孢子粉,并且每45d加入双硫磷杀虫颗粒剂,混合均匀;其中球孢白僵菌孢子粉的含孢量为1012个/ml,球孢白僵菌孢子粉与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0.6:100;双硫磷杀虫颗粒剂的百分比为2.5%,双硫磷杀虫颗粒剂与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质量比为0.7:100。

(5)在养猪场内距离猪舍7m位置悬挂诱蚊灯,诱蚊灯离地1.8m。

前期基础研究:本发明蚊虫产卵引诱物的产卵引诱效果评价

选择3个养猪场,在每个养猪场内分别设置3个水缸,分别为加入本发明实施例3中公开的蚊虫产卵引诱剂的诱卵缸,盛有生活污水的水缸和盛有清水的水缸,3个水缸内溶液体积约为水缸体积的1/3。三者排成品字形,相距3m左右,于放置后24h,分别捞取卵块计数卵量。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产卵引诱物对库蚊产卵的引诱作用显著高于生活污水和清水(f=643.88,p<0.00001),说明本发明中设计的库蚊产卵引诱剂效果非常好(图2)。

实施例5.本发明的“推-拉”策略对养猪场库蚊的控制效果评价

选择3个养猪场,分别进行以下设计。养猪场一:利用传统喷药控制技术对蚊虫进行控制;养猪场二:利用本发明的“推-拉”策略对蚊虫进行控制,“推”力为养猪场周边种植的曼陀罗,“拉”力为含有本发明产卵引诱剂的水缸和诱蚊灯;养猪场三:不进行蚊虫控制,作为对照。每类型养猪场分别选择5个独立的猪舍作为重复。实验开始前对3个猪场内的蚊虫密度进行监测,以网捕法为主,每猪舍内分别扫3网,分别收集网内蚊虫成虫,回实验室进行分类统计,仅计数库蚊的数量。分别于实验开始后10d和20d,再以网捕法进行蚊虫的密度监测,监测方法同前。结果表明,对照养猪场内,库蚊密度有逐渐升高趋势,化学防制效果较好,处理后10d可达到良好控制效果,但处理20d后有上升趋势,因此需要持续进行控制;而本发明的“推-拉”策略,在处理后10d即可达到良好控制效果,处理后20d库蚊成虫数据持续下降(图3)。因此本发明的“推-拉”控制策略是一种持效期长,对周围环境无污染,不影响畜产品质量的绿色蚊虫控制技术,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