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延长观赏时间的观叶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观赏稻是近二十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专指叶色、穗型、株形、籽粒等不同变异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稻。其中观叶稻是指稻叶颜色呈现红、黄、紫、白等不同于普通的绿色以及叶片姿态呈卷曲、下垂等叶片具观赏价值的一类稻。
农业生产上水稻种植是为了获得稻谷产量,其栽培技术以稻谷稳产高产优质为目的,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个水稻的正常生长周期。观叶稻是作为观赏植物进行种植,其栽培技术以延长植株叶片生长时间和增强叶片的观赏性为目的。同是稻作种植,但因栽培目的不同,所以其栽培技术也不同,目前观叶稻种植时间与普通水稻的生长周期一致,观赏时间短,造景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观叶稻种植方法,这种种植方法简单、易操作,能有效延长观叶稻的观赏周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延长观赏时间的观叶稻种植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1)剪穗:稻穗扬花后将扬花的稻穗剪掉;
2)剪茎:剪穗后观叶稻根部至少1/3的分蘖长出不少于1片叶时,将已经剪过穗的稻茎剪掉;
3)水浆管理:整个观叶稻种植期间不能断水。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4)再次剪穗:分蘖抽穗后重复步骤(1)。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5)再次剪茎:再次剪茎时间为稻茎上的叶片变黄时,或者若每穴稻株的根部总分蘖不少于10苗、种植地夜间温度不低于15℃且日均气温不低于20℃,待观叶稻根部分蘖长出2-3片叶时。
进一步的,步骤1剪穗之前还包括秧苗移栽,秧龄39-42天或秧苗5-6叶时进行移栽,移栽时观叶稻的行距为20-25cm,穴距为20-25cm。
进一步的,秧苗移栽前还包括秧盘育秧,播种时每孔播种不超过2粒,秧苗二叶一心期用腐熟粪水与清水以1:3的比例混匀后泼施,以后每隔7天追施一次腐熟粪水与尿素的混合肥料,移栽前5天撒施尿素20kg/亩,施肥后2天内田间保持1-3cm水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施肥管理:底肥,每亩施腐熟的堆厩肥1500-2000kg作为底肥,灌水泡田2-3天后结合犁耙将其均匀混合于耕作层,最后一次耙田前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40kg/亩;移栽返青后10-15天再追施尿素10-15kg/亩;孕穗初期追施水溶性复合肥10-20kg/亩;在秧苗分蘖中后期追施尿素5-10kg/亩。
进一步的,还包括稻株整理:定期进行植株整理,清除枯叶和老黄叶。
进一步的,剪穗或再次剪穗后施用促蘖追肥,所述促蘖追肥为尿素,施肥量为10-20kg/亩。
进一步的,剪穗或再次剪穗时均从剑叶叶枕处剪掉稻穗。
进一步的,剪茎或再次剪茎时在根部距离土面不超过5cm处将观叶稻已剪穗的稻茎剪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水稻扬花时将稻穗剪掉,阻断观叶稻向稻穗输送营养,促使观叶稻根部开始分蘖,等到多数分蘖长出1-2片叶子时将剪过稻穗的茎全部剪除,同时剪穗后施以促蘖追肥,使得观叶稻的营养全部向分蘖输送,增加分蘖的增长速度,观叶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不能断水,促使分蘖不断发生,并让后发生的分蘖替换前面已经抽穗的分蘖,然后再将已经剪穗的稻茎剪掉,这样避免了直接剪茎后导致在一定时间内的观赏性缺失,观叶稻长出的小分蘖在气候合适的情况下仍能抽穗,可以进行再次剪穗和再次剪茎,继续延长观叶稻的观赏周期,降低造景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药剂或者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观叶稻的种植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
选取发芽率高的胞满种子在阳光下晒种2天,可起到杀菌并提高种子活力的作用,采用常规的水稻浸种药剂进行浸种,杀死种皮表面的有害病菌以预防水稻种传病害发生,将浸种好的种子进行适当催芽,催芽时注意控制种堆温度在32℃~35℃之间,既可防止温度过高烧芽,又能保证种子较快较整齐地出芽,选择避风朝阳,排灌方便,地力均匀,土壤肥力中上,犁耙后土细田平的地块作秧田。
采取湿润育秧、秧盘育秧或旱育秧方式进行育秧,由于秧盘育秧具有播种均匀、宜于秧苗运输、起秧时根系损伤小和宜于移栽时浅栽不倒苗以及利于低节位分蘖的发生的优点,因此优选为秧盘育秧,为防止低温寒潮与鸟雀啄食,以及为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在育秧前期采取蓝膜覆盖,覆盖方式为拱膜,目的是防止秧苗与薄膜接触导致烧芽和烧苗。播种时要精细、均匀、稀播,每孔播种不超过2粒,最好为1粒,以保证秧苗长势一致和促使幼苗早分蘖。
当秧苗长出5-6片叶时进行移栽,可移栽至大田、盆钵、水池或做景观的地方。移栽地的土壤要深厚,施足底肥,栽插要浅而稳,苗要栽正,栽插深度以植株能站立不倒为宜,这有利于早发多发根和促进低节位分蘖早生快发。移栽密度与当地普通水稻相比略稀,以利于多发分蘖。
扬花后,从剑叶叶枕处剪除稻穗,剪穗的目的是切断光合养分向穗部输送,使根、茎、叶获得更多的养分,并有利于茎基部产生新的分蘖。从剑叶叶枕处剪穗一是为了保护叶片不受损伤,并充分利用剑叶和倒二、倒三叶制造光合产物,二是剪口处未明显外露,不影响观赏。剪穗时间放在扬花后,是因为新抽出的稻穗娇嫩,扬花期的稻穗更显妩媚,是观赏性很好的时期,有的观叶稻稻穗具有鲜艳色彩,剪穗时间可推迟到灌浆中期,待下部有至少1/3的分蘖长出不少于1片叶时,将已剪穗的茎在基部距土面3-5cm处剪除,目的是促进低节位芽萌发生成分蘖,留茬低,新长的分蘖苗能将剪口遮掩,不影响观赏。剪茎时注意勿伤分蘖苗。
先剪穗,后剪茎,中间有一个过渡的时间,保证了稻株一直有叶片供观赏,避免了直接剪茎可能导致在一定时间内的观赏性缺失,第二批穗抽出后再从剑叶叶枕处剪除稻穗。剪茎时间为该茎上的叶片转黄或出现衰老迹象时,将再次剪茎时间推迟到该茎上的叶片转黄或出现衰老迹象时,是因为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分蘖的发生和生长都变缓,剪茎早会使稻株整体显的单薄,降低了观赏性,但是当观叶稻根部有较多分蘖(≥10蘖/穴)且夜间温度≥15℃,日均气温≥20℃,可在下部分蘖长出2-3片叶时进行剪茎。
种植过程中,还包括对观叶稻在不同的生长期内进行施肥,秧苗二叶一心期用腐熟粪水10挑/亩兑清水泼施,以后每隔7天追施一次腐熟粪水与尿素的混合肥料,每次用量根据秧苗长势而定,追肥后1~2天内田间保持浅水层,以便肥料扩散均匀,移栽前5天撒施尿素20kg/亩;底肥,用腐熟的堆厩肥(作物稿秆与牲畜粪混合堆沤腐熟)1500-2000kg/亩于犁田前均匀撒施于田面,一犁一耙后灌水泡田,然后再结合犁耙将其均匀混合于耕作层,堆厩肥养分释放慢,在水稻生长后期仍能持续为稻株提供营养,最后一次耙田前,均匀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40kg/亩;追肥,移栽返青后10-15天再用尿素视苗情追施10-15kg/亩;在分蘖中后期根据田间植株长势适当追施尿素5-10kg/亩,使小分蘖苗能获得充足的养分不死亡;在孕穗初期,根据田间长势追施适量水溶性复合肥10-20kg/亩,给稻株补充氮磷钾养分,防止稻株缺素;剪穗后追肥,第一次剪穗后每亩视苗情追施尿素10-20kg/亩,促进茎基部休眠芽的生长,保持稻叶生长,延长老根寿命,此后根据苗情长势适量追施尿素,保持稻株叶片有良好的长势。
水浆管理包括,浅水移栽,返青后保持3cm左右的水层,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和水温,促进分蘖;分蘖后期至抽穗,田间叶面积大,蒸发量大,保持3-5cm的水层,以满足稻株生长所需;剪穗后,保持3cm左右的水层。在观叶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不能断水,不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分蘖越多,稻株越显茂盛,观赏性越好。
在观叶稻的生长过程中,视具体情况及时清除影响观赏的枯黄老叶。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延长观赏时间的观叶稻种植方法,将稻种浸种和催芽后播种育苗,秧盘育秧,播种时每孔播种1粒,秧苗二叶一心期用腐熟粪水与清水以1:3的比例混匀后泼施,以后每隔7天追施一次腐熟粪水与尿素的混合肥料,施肥后2天内田间保持1cm水层,移栽前5天撒施尿素20kg/亩,育苗完成后移栽到造景的地方,秧龄39天进行移栽,移栽前对大田的施用底肥,每亩施腐熟的堆厩肥1500kg作为底肥,灌水泡田2天后结合犁耙将其均匀混合于耕作层,最后一次耙田前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kg/亩;移栽时观叶稻的行距为20cm,穴距为20cm,移栽返青后10天再追施尿素10kg/亩;孕穗初期追施水溶性复合肥10kg/亩;稻穗扬花后从剑叶叶枕处剪掉稻穗,剪掉稻穗后待观叶稻根部1/3的分蘖长出3片叶时,在根部距离土面1cm处将观叶稻的稻茎剪掉,整个观叶稻的生长过程中不断水,剪穗后施用促蘖追肥,促蘖追肥为尿素,施肥量为5kg/亩,在秧苗分蘖中后期追施尿素5kg/亩,剪茎后长出的分蘖抽穗后进行再次剪穗和再次剪茎,再次剪茎时间为稻茎上的叶片变黄时,再次剪穗后施促蘖追肥5kg/亩。
实施例2
一种延长观赏时间的观叶稻种植方法,将稻种浸种和催芽后播种育苗,秧盘育秧,播种时每孔播种2粒,秧苗二叶一心期用腐熟粪水与清水以1:3的比例混匀后泼施,以后每隔7天追施一次腐熟粪水与尿素的混合肥料,施肥后1天内田间保持3cm水层,移栽前5天撒施尿素20kg/亩,育苗完成后移栽到造景的地方,秧龄42天进行移栽,移栽前对大田的施用底肥,每亩施腐熟的堆厩肥2000kg作为底肥,灌水泡田3天后结合犁耙将其均匀混合于耕作层,最后一次耙田前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0kg/亩;移栽时观叶稻的行距为25cm,穴距为25cm,移栽返青后15天再追施尿素15kg/亩;孕穗初期追施水溶性复合肥20kg/亩;稻穗扬花后从剑叶叶枕处剪掉稻穗,剪掉稻穗后待观叶稻根部1/2的分蘖长出2片叶时,在根部距离土面5cm处将观叶稻的稻茎剪掉,整个观叶稻的生长过程中不断水,剪穗后施用促蘖追肥,促蘖追肥为尿素,施肥量为10kg/亩,在秧苗分蘖中后期追施尿素10kg/亩,剪茎后长出的分蘖抽穗后进行再次剪穗和再次剪茎,再次剪茎时间为稻茎上的叶片变黄时,再次剪穗后施促蘖追肥10kg/亩。
实施例3
一种延长观赏时间的观叶稻种植方法,将稻种浸种和催芽后播种育苗,秧盘育秧,播种时每孔播种1粒,秧苗二叶一心期用腐熟粪水与清水以1:3的比例混匀后泼施,以后每隔7天追施一次腐熟粪水与尿素的混合肥料,施肥后2天内田间保持1.5cm水层,移栽前5天撒施尿素20kg/亩,育苗完成后移栽到造景的地方,秧苗5叶时进行移栽,移栽前对大田的施用底肥,每亩施腐熟的堆厩肥1800kg作为底肥,灌水泡田2天后结合犁耙将其均匀混合于耕作层,最后一次耙田前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5kg/亩;移栽时观叶稻的行距为20cm,穴距为20cm,移栽返青后13天再追施尿素13kg/亩;孕穗初期追施水溶性复合肥15kg/亩;稻穗扬花后从剑叶叶枕处剪掉稻穗,剪掉稻穗后待观叶稻根部2/3的分蘖长出1片叶时,在根部紧挨着地面处将观叶稻的稻茎剪掉,整个观叶稻的生长过程中不断水,剪穗后施用促蘖追肥,促蘖追肥为尿素,施肥量为8kg/亩,在秧苗分蘖中后期追施尿素8kg/亩,剪茎后长出的分蘖抽穗后进行再次剪穗和再次剪茎,再次剪茎时间为稻茎上的叶片变黄时,再次剪穗后施促蘖追肥8kg/亩。
实施例4
一种延长观赏时间的观叶稻种植方法,将稻种浸种和催芽后播种育苗,秧盘育秧,播种时每孔播种2粒,秧苗二叶一心期用腐熟粪水与清水以1:3的比例混匀后泼施,以后每隔7天追施一次腐熟粪水与尿素的混合肥料,施肥后1天内田间保持2.5cm水层,移栽前5天撒施尿素20kg/亩,育苗完成后移栽到造景的地方,移栽前对大田的施用底肥,每亩施腐熟的堆厩肥1800kg作为底肥,灌水泡田3天后结合犁耙将其均匀混合于耕作层,最后一次耙田前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5kg/亩;秧苗6叶时进行移栽,移栽时观叶稻的行距为25cm,穴距为25cm,移栽返青后13天再追施尿素13kg/亩;孕穗初期追施水溶性复合肥15kg/亩;稻穗扬花后从剑叶叶枕处剪掉稻穗,剪掉稻穗后待观叶稻根部1/3的分蘖长出1片叶时,在根部距离土面4cm处将观叶稻的稻茎剪掉,整个观叶稻的生长过程中不断水,剪穗后施用促蘖追肥,促蘖追肥为尿素,施肥量为10kg/亩,在秧苗分蘖中后期追施尿素8kg/亩,剪茎后长出的分蘖抽穗后进行再次剪穗和再次剪茎,再次剪茎时间为稻茎上的叶片变黄时,再次剪穗后施促蘖追肥5kg/亩。
实施例5
一种延长观赏时间的观叶稻种植方法,将稻种浸种和催芽后播种育苗,秧盘育秧,播种时每孔播种2粒,秧苗二叶一心期用腐熟粪水与清水以1:3的比例混匀后泼施,以后每隔7天追施一次腐熟粪水与尿素的混合肥料,施肥后1天内田间保持2.5cm水层,移栽前5天撒施尿素20kg/亩,育苗完成后移栽到造景的地方,移栽前对大田的施用底肥,每亩施腐熟的堆厩肥1800kg作为底肥,灌水泡田3天后结合犁耙将其均匀混合于耕作层,最后一次耙田前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5kg/亩;秧苗6叶时进行移栽,移栽时观叶稻的行距为25cm,穴距为25cm,移栽返青后13天再追施尿素13kg/亩;孕穗初期追施水溶性复合肥15kg/亩;稻穗扬花后从剑叶叶枕处剪掉稻穗,剪掉稻穗后待观叶稻根部1/3的分蘖长出1片叶时,在根部距离土面4cm处将观叶稻的稻茎剪掉,剪茎14天之后将稻株带土移植到盆钵中,将盆钵放置在室内,室内保持夜间温度不低于10℃且日均气温不低于20℃,每天上午无阳光照射,中午13时至下午18时有阳光照射,保持盆钵内土面上2cm的水层,移栽7天后每盆施用尿素1g,移栽39天后,第二次抽穗长出,实施再次剪穗,再次剪穗之后每盆施用尿素0.5g,待观叶稻根部分蘖长出2片叶时实施再次剪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表1观叶稻普通种植生育期与剪穗剪茎的观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