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1495发布日期:2019-08-17 01:18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提高蒲公英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田土壤安全问题关乎民生,土壤盐渍化问题在我国相当严重,造成了大量耕地退化,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有效开发利用盐碱土地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问题。盐碱地属于特殊生境之一,其高盐碱性的毒害作用使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从而影响农林牧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土壤盐渍化在全球范围内大约影响8%的土地面积,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土壤退化环境问题。由于全球的土壤盐渍化面积正以极大的速度增长,增加的耕地盐碱化问题将对全球造成毁灭性影响,预计在未来25年内将导致30%的土地损失,到21世纪中期全球可利用的土地可能因土壤盐渍化而减少一半。我国盐渍土面积(9.9133×107hm)在全球排第三,大约占全球盐渍土面积的10%。近年来,借助生物修复技术加以某种辅助强化手段开展盐碱土地修复的思想已为人们广泛接受,用生物技术改良盐渍土壤和土地可持续利用也受到了科研界的广泛关注。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amf)普遍分布在包括盐碱地在内的各类土壤生态环境中,并且是土壤微生物群落里生物量最大的组成之一。am真菌作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能够与大多植物形成非专一性共生关系的内生真菌,能够帮助宿主植物提高耐贫瘠能力,帮助宿主获得所需养分和矿物质,在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的能力并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又名婆婆丁、黄花三七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菊科蒲公英属,常被作为药物使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蒲公英体内含有大量营养成分且其味道尚佳,成为我国民间的时髦食用野菜之一,备受喜爱。蒲公英耐寒耐旱,长势强劲,形态优美,生态适应性强,在我国各地几乎均有分布。蒲公英在耐盐水平上来看,被认为是高耐盐植物。当盐浓度为0.2%时,蒲公英的生长不仅不受抑制,反而有助于幼苗的成活,当盐浓度高于0.2%时,蒲公英的生长受到抑制。

目前,盐土面积广泛,土壤盐渍化问题愈发严重,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及开垦未利用的盐碱土地,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植物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并且,将菌根技术应用于提高蒲公英在盐胁迫下的生长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如何提高蒲公英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

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接种处理:将若干个花盆中均先加入130份~140份土壤,再将260份~280份土壤与28份~32份丛枝菌根真菌搅拌均匀后加入每个花盆中;

二、蒲公英种子播种:将蒲公英种子播种至步骤一中每个花盆中,且相邻的蒲公英种子间距相同,再在每个花盆中平铺上20份~30份土壤;

三、蒲公英种子培养:将步骤二中所有播种蒲公英种子的花盆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环境:光照时间为12h/d~16h/d,光照强度为4800lx~5200lx,温度为23℃~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并保持每个花盆中土壤的含水量为55%~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在栽培蒲公英的土壤中接种摩西球囊霉,培养出了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实验中通过设置了5个nacl浓度的梯度(分别为0、100mmol/l、200mmol/l、300mmol/l、400mmol/l)分别对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和未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进行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接种摩西球囊霉提高了蒲公英的生物量和株高,改善了蒲公英体内水分吸收和营养状况,增加了叶绿素含量和提高了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同时减少了蒲公英体内mda含量、na的吸收、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大小,说明摩西球囊霉在促进蒲公英耐盐能力方面作用显著。

本发明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利用盆栽模拟盐胁迫实验,探究摩西球囊霉(g.mosseae)对盐胁迫下蒲公英的生长、水分吸收、元素吸收、生理代谢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旨在揭示丛枝菌根真菌提高蒲公英耐盐性的相关机制,以期为菌根-蒲公英共生体系修复盐渍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地上部生物量的数据图;

图2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根系生物量的数据图;

图3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株高的数据图;

图4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p元素含量的数据图;

图5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辅氨酸含量的数据图;

图6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相对电导率的数据图;

图7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数据图;

图8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过氧化物酶含量的数据图;

图9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红血素酶含量的数据图;

图10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叶绿素含量的数据图;

图11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组织含水量的数据图;

图12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丙二醛含量的数据图;

图13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na元素含量的数据图。

其中,图1~图13中,1表示未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2表示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表示差异显著性。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接种处理:将若干个花盆中均先加入380份~420份土壤,然后在每个花盆的土壤上层平铺上28份~32份丛枝菌根真菌,再在每个花盆的丛枝菌根真菌上平铺上25份~30份土壤;

二、蒲公英种子播种:将蒲公英种子播种至步骤一中每个花盆中,且相邻的蒲公英种子间距相同,再在每个花盆中平铺上80份~100份土壤;

三、蒲公英种子培养:将步骤二中所有播种蒲公英种子的花盆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环境:光照时间为12h/d~16h/d,光照强度为4800lx~5200lx,温度为23℃~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并保持每个花盆中土壤的含水量为55%~70%。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方式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在栽培蒲公英的土壤中接种摩西球囊霉,培养出了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实验中通过设置了5个nacl浓度的梯度(分别为0、100mmol/l、200mmol/l、300mmol/l、400mmol/l)分别对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和未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进行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接种摩西球囊霉提高了蒲公英的生物量和株高,改善了蒲公英体内水分吸收和营养状况,增加了叶绿素含量和提高了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同时减少了蒲公英体内mda含量、na的吸收、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大小,说明摩西球囊霉在促进蒲公英耐盐能力方面作用显著。

本实施方式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利用盆栽模拟盐胁迫实验,探究摩西球囊霉(g.mosseae)对盐胁迫下蒲公英的生长、水分吸收、元素吸收、生理代谢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旨在揭示丛枝菌根真菌提高蒲公英耐盐性的相关机制,以期为菌根-蒲公英共生体系修复盐渍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是:所述的土壤均为营养土,营养土由河沙、蛭石和园土组成,河沙、蛭石和园土的质量比为1:1:3。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土壤使用前,均在121℃~122℃的温度条件下灭菌2h~2.5h。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花盆的底部均带有透水孔。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260份~280份土壤与30份丛枝菌根真菌搅拌均匀后加入每个花盆中。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所述的丛枝菌根真菌为摩西球囊霉。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蒲公英种子播种前,置于质量分数为0.2%~0.4%的kmno4溶液中消毒28min~32min。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每个花盆播种10粒蒲公英种子。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在每个花盆中平铺上25份土壤。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培养环境:光照时间为14h/d,光照强度为5000lx,温度为24℃,空气相对湿度为65%,并保持每个花盆中土壤的含水量为60%。

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相同。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即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的培养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

一、接种处理:将40个底部均带有透水孔的花盆中均先加入130g土壤,再将270g土壤与30g丛枝菌根真菌搅拌均匀后加入每个花盆中;

步骤一中所述的摩西球囊霉(g.mosseae),平均孢子密度为18个/g土壤,购买自北京农林科学院,保藏编号:1511c0001bgcam0010;

步骤一中所述的土壤均为营养土,营养土由河沙、蛭石和园土组成,河沙、蛭石和园土的质量比为1:1:3;

步骤一中所述的土壤使用前,均在121℃的温度条件下灭菌2h;

二、蒲公英种子播种:将蒲公英种子播种至步骤一中每个花盆中,且相邻的蒲公英种子间距相同,每个花盆播种10粒蒲公英种子,再在每个花盆中平铺上25g土壤;

步骤二中所述的蒲公英种子播种前,置于质量分数为0.3%的kmno4溶液中消毒30min;

三、蒲公英种子培养:将步骤二中所有播种蒲公英种子的花盆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环境:光照时间为14h/d,光照强度为5000lx,温度为24℃,空气相对湿度为65%,并保持每个花盆中土壤的含水量为60%;

四、蒲公英种子破土出芽后一周,每个花盆中留下三株蒲公英幼苗,将多余的蒲公英幼苗拔除。

实施例一步骤一中所述的摩西球囊霉,属于球囊霉属,其孢子特征为浅黄色,颜色深的呈黄褐色,球形或近球形,3层孢子壁。该菌株为蒲公英根系优势菌株,具有一定的耐盐能力,轻度碱性的土壤有利于该菌株与蒲公英共生以及菌株的生长;

对比实施例一:未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的培养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不接种处理:将40个底部均带有透水孔的花盆中均先加入430g土壤;

步骤一中所述的土壤均为营养土,营养土由河沙、蛭石和园土组成,河沙、蛭石和园土的质量比为1:1:3;

步骤一中所述的土壤使用前,均在121℃的温度条件下灭菌2h;

二、蒲公英种子播种:将蒲公英种子播种至步骤一中每个花盆中,且相邻的蒲公英种子间距相同,每个花盆播种10粒蒲公英种子,再在每个花盆中平铺上25g土壤;

步骤二中所述的蒲公英种子播种前,置于质量分数为0.3%的kmno4溶液中消毒30min;

三、蒲公英种子培养:将步骤二中所有播种蒲公英种子的花盆置于培养室中培养,培养环境:光照时间为14h/d,光照强度为5000lx,温度为24℃,空气相对湿度为65%,并保持每个花盆中土壤的含水量为60%;

四、蒲公英种子破土出芽后一周,每个花盆中留下三株蒲公英幼苗,将多余的蒲公英幼苗拔除。

实施例二:

盐胁迫处理:待实施例一和对比实施例一中培养的蒲公英生长到60天后,将所有蒲公英进行盐胁迫处理,共设置浓度为100mmol/l、200mmol/l、300mmol/l、400mmol/l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五个胁迫梯度,所有蒲公英按照五个胁迫梯度平均进行盐胁迫处理,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处理,蒲公英每间隔1天每盆浇20ml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或蒸馏水。

将实施例一和对比实施例一的步骤四中的蒲公英植株从花盆中取出,将蒲公英植株的根系与其地上部分开,将根系洗净后,将根系置于faa固定液中在4℃的条件下保存;待镜检时,从faa固定液中取出蒲公英根系并剪成大小约为1cm长的根段,然后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0%的koh的小烧杯中,将烧杯放入90℃恒温水浴锅中进行60min的消煮,冷却后倒出koh溶液,将蒸馏水冲洗根系3次,同时用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酸化5min后,将蒲公英根系和0.05%的台盼蓝溶液置于90℃水浴锅里染色30min后,将染色剂倒出,加入乳酸甘油溶液进行脱色处理,脱色处理将蒲公英根段摆在载玻片上,加盖盖玻片,观察根系内的丛枝、泡囊及菌丝等结构特征并用根段观测法计算侵染率;

步骤二中所述的台盼蓝的浓度为0.05%,乳酸甘油溶液中乳酸、甘油和水的体积比为1:1:1;

从步骤一中五个胁迫梯度处理过的蒲公英中均选取蒲公英幼苗三株,每株选取相同部位的叶片,用液氮迅速冷冻然后置于-80℃的温度下保存备用。

实施例一、二的有益效果:

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在栽培蒲公英的土壤中接种摩西球囊霉,培养出了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实验中通过设置了5个nacl浓度的梯度(分别为0、100mmol/l、200mmol/l、300mmol/l、400mmol/l)分别对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和未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进行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接种摩西球囊霉提高了蒲公英的生物量和株高,改善了蒲公英体内水分吸收和营养状况,增加了叶绿素含量和提高了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同时减少了蒲公英体内mda含量、na的吸收、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大小,说明摩西球囊霉在促进蒲公英耐盐能力方面作用显著。

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增强蒲公英耐盐能力的方法,利用盆栽模拟盐胁迫实验,探究摩西球囊霉(g.mosseae)对盐胁迫下蒲公英的生长、水分吸收、元素吸收、生理代谢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旨在揭示丛枝菌根真菌提高蒲公英耐盐性的相关机制,以期为菌根-蒲公英共生体系修复盐渍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p<0.05),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地上部生物量的数据图;

图2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根系生物量的数据图;

图1和图2表明低浓度盐处理对蒲公英的生长未产生明显影响,而高浓度nacl胁迫抑制了蒲公英的生长。在所有梯度的盐处理下,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相比,蒲公英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均有所提高。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明,nacl浓度在0、200mmol/l、400mmol/l浓度时,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都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在0、100mmol/l、200mmol/l、300mmol/l、400mmol/l浓度下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使得蒲公英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未接种摩西球囊霉增加了39.58%、18.10%、24.18%、12.33%、46.51%,而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20.59%、11.43%、20.69%、33.33%、52.94%。

如图3所示:

图3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株高的数据图;

由图3可知,盐胁迫降低了蒲公英的株高,不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中,在100mmol/l、200mmol/l、300mmol/l、400mmol/l浓度下与未胁迫相比分别下降了1.65%、12.57%、24.42%、40.60%。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增加了蒲公英的株高,其中在100mmol/l、200mmol/l、300mmol/l、400mmol/l浓度时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间达到显著水平,株高分别增加了7.09%、19.20%、11.92%、12.46%、26.48%。

利用icp测定营养元素p的含量,如图4所示:

图4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p元素含量的数据图;

磷(p)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往往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促进植物的生长归结于摩西球囊霉增加了p元素对植物的供应。结果表明,在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中,100mmol/l、200mmol/l、300mmol/l、400mmol/lnacl胁迫浓度下,蒲公英体内p元素含量与未胁迫处理相比分别下降了15.65%、31.30%、28.12%、45.51%。在0~400mmol/lnacl浓度下,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使得蒲公英地上部p元素含量分别比未接种摩西球囊霉增加了16.52%、31.96%、36.71%、19.76%、37.23%。其中,除300mmol/l浓度外,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间差异显著。(独立性样本t检验,p<0.05)。

采用酸性茚三酮法测定蒲公英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如图5所示:

图5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辅氨酸含量的数据图;

脯氨酸是植物细胞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受到胁迫时,其含量的增加和积累能维持细胞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保护细胞的透性和酶活性,从而提高植物耐盐性。结果表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分别减少9.72%、20.25%、9.46%、22.64%、16.67%,其中在盐浓度0、300mmol/l、400mmol/l时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达到显著差异。

采用真空抽气法测定相对电导率,如图6所示:

图6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相对电导率的数据图;

植物体内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能够反应细胞膜所受伤害的程度,一般来说,相对电导率值越高,植物细胞的选择透过性越小,因此植物所受胁迫的程度越强。结果表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中,与无盐胁迫处理相比,除了100mmol/l盐浓度下蒲公英相对电导率下降以外,其余的均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而增加(分别增加了21.31%、46.60%和85.08%)。在同一胁迫浓度下,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相对电导率均低于未接种处理,分别降低了22.65%、44.12%、24.85%、23.98%、20.66%。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如图7所示:

图7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数据图;

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增加,蒲公英体内sod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中,除400mmol/l外,盐胁迫增加了蒲公英体内sod含量。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sod含量均高于未接种处理。在盐浓度为200mmol/l时,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体内sod活性最高,此时比不接种摩西球囊霉增加了27.6u/g。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sod活性在100mmol/l、200mmol/l和400mmol/l时显著高于不接种摩西球囊霉(p<0.05),分别为不接种摩西球囊霉的1.22、1.24、1.26倍。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如图8所示:

图8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过氧化物酶含量的数据图;

结果表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体内pod含量均比不接种摩西球囊霉高,且在0、200mmol/l、400mmol/l浓度时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间具有显著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p<0.05)。在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中,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除400mmol/l),植株体内pod含量均比未胁迫处理要高,表明蒲公英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能够在高浓度的盐胁迫环境中产生大量的pod来维持自身生长发育。0、100mmol/l、200mmol/l、300mmol/l、400mmol/l浓度时,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下pod含量比未接种摩西球囊霉分别高24.52%、15.23%、24.61%、15.90%、29.96%。不管是否接种摩西球囊霉,pod含量在200mmol/l浓度时均最高。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红血素酶(cat)的活性,如图9所示:

图9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红血素酶含量的数据图;

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蒲公英体内cat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0到400mmol/l浓度下,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比未接种摩西球囊霉分别增加了27.08%、18.56%、25.44%、38.88%、49.90%,并在200mmol/l、300mmol/l、400mmol/l浓度时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未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中400mmol/l浓度下蒲公英体内cat含量较未胁迫处理下降了51.98%。

采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浸提法测定蒲公英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如图10所示:

图10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叶绿素含量的数据图;

盐胁迫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伤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抑制了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及降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通过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来反映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在100mmol/l、200mmol/l浓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的蒲公英的叶绿素含量与没有盐胁迫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而当nacl浓度在300mmol/l、400mmol/l时,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分别比非盐胁迫下降低19.30%、28.95%)。蒲公英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后,叶绿素含量增加,分别比未接种摩西球囊霉增加19.03%、2.53%、11.06%、25.25%、27.55%,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在0、200mmol/l、400mmol/l时,接种摩西球囊霉与不接种摩西球囊霉差异显著。

采用重量法测定组织含水量,如图11所示:

图11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组织含水量的数据图;

结果表明,在100mmol/l、200mmol/l、300mmol/lnacl浓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下蒲公英叶片的组织含水量与非胁迫下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当nacl浓度在400mmol/l时,蒲公英植株叶片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下降了26.07%。在0~400mmol/lnacl浓度下,除100mmol/l浓度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组织含水量稍微下降,其余浓度蒲公英体内组织含水量比不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分别增加了20.52%、26.87%、28.19%、40.99%。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的含量,如图12所示:

图12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丙二醛含量的数据图;

结果表明,脂质过氧化是判断盐胁迫下植物质膜和渗透损害程度的指标,丙二醛(mda)常用来衡量植物膜脂过氧化程度。盆栽处理下,在100mmol/l盐浓度时,与未胁迫相比,mda含量减少了18.75%。之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蒲公英的mda含量随之增加(分别增加了37.5%、56.25、106.25)。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相比,接种摩西球囊霉降低了蒲公英中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37.50%、7.69%、22.73%、40.74%、33.33%。其中,除100mmol/l外,其余浓度差异均显著(p<0.05)。

利用icp测定na的含量,如图13所示:

图13为五个胁迫梯度下,未接种摩西球囊霉与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的na元素含量的数据图;

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接种摩西球囊霉,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蒲公英体内钠离子含量均增加。接种摩西球囊霉降低了蒲公英体内na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3.63%、26.74%、6.92%、27.15%、28.13%。在100mmol/l、300mmol/l、400mmol/l浓度时,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间差异显著。在400mmol/l浓度时,未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的蒲公英体内na含量是没有盐胁迫处理时的3.65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