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花生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花生油酸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十五期间”我国花生平均种植面积约500万公顷,产量140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花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大宗农产品之一,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网,年出口量77.8万吨,约6亿多美元。多年来,我国的花生及花生制品在世界花生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为数不多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出口创汇型大宗农作物品种之一。
花生中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和亚油酸,亚油酸是导致油脂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普通花生中,油酸的含量约为45%,亚油酸的含量约为35%。以普通花生为原料制得的花生油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如果不加防腐剂,很容易腐败变质;如果添加防腐剂,则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油酸可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的量,但不降低有益胆固醇的量。营养界通常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油酸的含量是评定食用油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十几年来,花生育种工作者通过选育高油酸花生来提高花生油酸的含量。但选育一个花生新品种需要5至6年的时间,耗时较长,并且高油酸花生产量低是花生育种的一个难点,如何能提高花生油酸而不降低花生产量是当前花生育种的研究热点。因此,寻求一种能提高花生油酸含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提高花生油酸含量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花生油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花生油酸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用高产花生品种,播种;
s2、施足基肥;
s3、播种后3天内喷施除草剂;
s4、在开花后30天喷施生长调节剂;
s5、比该高产花生品种的正常收获时间提早10天收获花生。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中,可以选用适合华南花生产区水旱轮作田种植的高产花生品种,适时早播,确保全苗,对于近北回归线的产区,春植在惊蛰时种植,往南可提早,往北应适当延迟。秋植在立秋前后种植。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播种的株行距为20厘米×23厘米,5行植,每穴播2粒,播种密度为1.8万苗/亩。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播种时将种子与多菌灵或百菌清的药剂一并倒进小盆中,用力摇匀,使药剂附在种皮上,再将种子播入土中。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播种时使种子胚根平放或向下,以避免胚根向上。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施有机肥500公斤/亩,氯化钾5公斤/亩,尿素5~10公斤/亩,全层施肥,一次施足。
进一步地,步骤s3中,喷施除草剂的过程为:每亩0.15公斤除草剂,兑水100公斤均匀淋洒于畦面。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所述生长调节剂浓度为100毫克/公斤。
进一步地,开花前中耕除草,有灌溉条件的在开花前灌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方法通过提早收获花生,缩短花生的生育期,能使普通的高产花生的油酸的含量得到有效提高,比正常收获期收获的花生油酸含量更高,与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持平,并且产量远远高于高油酸花生的产量,达到高产高油酸的花生生产经济效益。无需等待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选育,利用普通的高产花生品种就能解决了当前高油酸与高产量不能并存的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花生油酸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用高产花生新品种粤油13。粤油13,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全生育期春植126天、秋植110天。于2018年3月5日播种。
播种时,株行距20厘米×23厘米,5行植,每穴播2粒,播种密度为1.8万苗/亩。
播种时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拌种有利于防止因土壤带菌可能引起的花生根腐病、冠腐病。在播种时将种子与多菌灵或百菌清的药粉一并倒进小盆中,用力摇匀,使药剂附在种皮上,再将种子播入土中。
掌握播种深度,一般以5厘米左右为宜。由于南方的水田和粘质土湿度大,要播浅些。播种时应使种子胚根平放或向下,以避免胚根向上。
s2、施足基肥,根据土壤肥力条件酌情确定肥料施用量。在本实施例中,施有机肥500公斤/亩,氯化钾5公斤/亩,尿素5~10公斤/亩,全层施肥,一次施足。
s3、播种后3天内喷施金都尔除草剂,每亩0.15公斤,兑水100公斤均匀淋洒畦面。生长期间要做好病虫害防治。
s4、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在开花后30天喷施多效唑,所述多效唑浓度为100毫克/公斤。
注意田间管理,合理排灌。开花前中耕除草,有灌溉条件的可在开花前灌溉。
s5、比正常收获时间提早10天收获花生。具体于2018年7月1日收获。
设置对照组,对照组选用的花生品种和种植方法与实验组相同,但是对照组于正常收获时间收获,具体于2018年7月11日收获。
使用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测试花生品质发现,实验组粤油13油酸含量为55%,对照组粤油13油酸含量为45%,实验组比对照组油酸含量提高了1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花生油酸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用高产花生新品种粤油45。粤油45,珍珠豆型花生常规品种,春植平均全生育期128~130天。于2018年3月5日播种。
播种时,一般株行距为20厘米×23厘米,5行植,每穴播2粒,播种密度1.8万苗/亩。
播种时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拌种有利于防止因土壤带菌可能引起的花生根腐病、冠腐病。在播种时将种子与多菌灵或百菌清的药粉一并倒进小盆中,用力摇匀,使药剂附在种皮上,再将种子播入土中。
掌握播种深度,一般以5厘米左右为宜。由于南方的水田和粘质土湿度大,要播浅些。播种时应使种子胚根平放或向下,以避免胚根向上。
s2、施足基肥,根据土壤肥力条件酌情确定肥料施用量。本实施例中,施有机肥500公斤/亩,氯化钾5公斤/亩,尿素5~10公斤/亩,全层施肥,一次施足。
s3、播种后3天内喷施金都尔除草剂,每亩0.15公斤,兑水100公斤均匀淋洒畦面。生长期间要做好病虫害防治。
s4、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在开花后30天喷施多效唑,浓度为100毫克/公斤。
注意田间管理,合理排灌。开花前中耕除草,有灌溉条件的可在开花前灌溉。
s5、比正常收获时间提早10天收获花生。具体于2018年7月3日收获。
选用粤油45和高油酸花生品种分别设置对照组a和对照组b,该高油酸花生品种使用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测试花生油酸含量为65%。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种植方法与实验组相同,对照组a粤油45花生于正常收获时间2018年7月13日收获,对照组b高油酸花生也于正常收获时间2018年7月13日收获。
使用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测试花生品质发现,实验组粤油45油酸含量为63%,对照组a粤油45油酸含量为50%,对照组b高油酸花生油酸含量为63%。实验组比对照组a油酸含量提高了13%,与对照组b油酸含量持平。
实验组粤油45干荚果平均亩产230公斤,对照组b高油酸花生干荚果平均亩产220公斤。实验组粤油45比对照组b高油酸花生亩产量多10公斤,产量更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花生油酸含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用高产花生新品种粤油13。粤油13,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全生育期春植126天、秋植110天。于2018年8月6日播种。
播种时,株行距20厘米×23厘米,5行植,每穴播2粒,播种密度为1.8万苗/亩。
播种时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拌种有利于防止因土壤带菌可能引起的花生根腐病、冠腐病。在播种时将种子与多菌灵或百菌清的药粉一并倒进小盆中,用力摇匀,使药剂附在种皮上,再将种子播入土中。
掌握播种深度,一般以5厘米左右为宜。由于南方的水田和粘质土湿度大,要播浅些。播种时应使种子胚根平放或向下,以避免胚根向上。
s2、施足基肥,根据土壤肥力条件酌情确定肥料施用量。本实施例中,施有机肥500公斤/亩,氯化钾5公斤/亩,尿素5~10公斤/亩,全层施肥,一次施足。
s3、播种后3天内喷施金都尔除草剂,每亩0.15公斤,兑水100公斤均匀淋洒畦面。生长期间要做好病虫害防治。
s4、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在开花后30天喷施多效唑,浓度为100毫克/公斤。
注意田间管理,合理排灌。开花前中耕除草,有灌溉条件的可在开花前灌溉。
s5、比正常收获时间提早7天收获花生。具体于2018年11月19日收获。
选用粤油13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种植方法和实验组相同,但是对照组花生于正常收获时间2018年11月26日收获。
使用da7200型近红外分析仪测试花生品质发现,实验组粤油13油酸含量为65%,对照组粤油13油酸含量为53%,实验组比对照组油酸含量提高了12%。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