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喀斯特坡地集水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8773发布日期:2019-09-21 00:11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喀斯特坡地集水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领域,具体是一种喀斯特坡地集水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ar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谓,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我国云贵高原、湖南南部郴州等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

目前针对喀斯特坡地雨水资源的利用,多是采用重力自流式的方法使得雨水经由管线流动农田进行灌溉,而多余的雨水则流入坡底存储,但这种灌溉系统在干旱季节就会存在坡顶水资源不充足的问题,需要将坡底的水再次泵向坡顶进行使用,操作起来较为繁琐,且会损耗较多的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喀斯特坡地集水灌溉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喀斯特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包括设置于坡顶的引流槽、设置于坡面上的灌溉管线和设置于坡底的蓄水机构,灌溉管线的进水端与引流槽的出水端连通,灌溉管线的出水端通过汇流管线与蓄水机构的进水端连通;还包括多个设置于坡面上的集水机构,单个所述集水机构连接有能够将雨水引入位于其下方的农田的自流管,自流管上安装有阀门。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集水机构包括集水箱,集水箱嵌装在开设于坡体的嵌槽中;所述集水箱的一个表面外露于坡体且该表面与坡体的坡度相同,集水箱的外露面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的下方设置有挡流板,挡流板固定在集水箱上;所述自流管连接在集水箱的底部。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多个所述集水箱沿坡体从上到下依次布设。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沿坡体从上到下布设的多个集水箱上的挡流板的高度依次增大。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蓄水机构包括蓄水池和设置于蓄水池外围的围挡,围挡与蓄水池之间构成了进水通道;所述蓄水池对应进水通道出水端的位置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通道上开设有多个沿着路径布设的沉砂槽。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进水通道呈环形。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进水通道的高度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降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在坡面上设置从上到下布设的多个集水机构,能够对流动于坡面的雨水进行收集,这样在干旱季节,就可以利用集水机构所收集的雨水,通过自流管对农田进行灌溉,无需从坡底的蓄水机构进行抽水,简化了操作,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损耗;通过设置由蓄水池和围挡构成的蓄水机构,同时在两者所形成的进水通道中开设沉砂槽,使得雨水中的砂石沉积于沉砂槽中,提高了蓄水池中雨水的洁净度,更利于后续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布设图。

图2为本发明中集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蓄水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蓄水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注释:1-引流槽、2-灌溉管线、3-蓄水机构、31-蓄水池、311-引流口、32-围挡、33-进水通道、34-沉砂槽、4-集水机构、41-集水箱、42-穿孔、43-挡流板、5-汇流管线、6-自流管、61-阀门、10-坡体、101-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喀斯特坡地集水灌溉系统,包括设置于坡顶的引流槽1、设置于坡面上的灌溉管线2和设置于坡底的蓄水机构3,灌溉管线2的进水端与引流槽1的出水端连通,灌溉管线2的出水端通过汇流管线5与蓄水机构3的进水端连通,与传统的灌溉系统类似,雨水经由引流槽1进入到灌溉管线2中,由灌溉管线2将水引至农田进行灌溉,而灌溉管线2中富余的水经由汇流管线5进入到蓄水机构3中进行存储。

与传统灌溉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设置于坡面上的集水机构4,单个所述集水机构4连接有能够将雨水引入位于其下方的农田的自流管6,自流管6上安装有阀门61,利用集水机构4对坡面上流动的雨水进行收集,在干旱季节,就可以打开阀门61,利用重力自流,使得水流入到农田中进行灌溉,无需从坡底的蓄水机构3进行抽水,简化了操作,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损耗。

请参阅图2,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机构4包括集水箱41,集水箱41嵌装在开设于坡体10的嵌槽101中;所述集水箱41的一个表面外露于坡体10且该表面与坡体10的坡度相同,使得雨水能够顺畅的自上向下流动,集水箱41的外露面上开设有进水口411,进水口411的下方设置有挡流板43,挡流板43固定在集水箱41上,雨水在集水箱41的外露面上流动时会在挡流板43的作用下产生一定高度的积水层,该积水层的水就会经由进水口311进入到集水箱41中完成收集;所述自流管6连接在集水箱41的底部。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集水箱41沿坡体10从上到下依次布设。

进一步的,沿坡体10从上到下布设的多个集水箱41上的挡流板43的高度依次增大,从而使得上层挡流板43所造成的积水层深度小于下层挡流板43所造成的积水层深度,这样雨水的分配更为平均,避免出现雨水全部被上层集水箱41收集而导致下层集水箱41的雨水量不足。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坡面上设置从上到下布设的多个集水机构4,能够对流动于坡面的雨水进行收集,这样在干旱季节,就可以利用集水机构4所收集的雨水,通过自流管6对农田进行灌溉,无需从坡底的蓄水机构3进行抽水,简化了操作,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损耗。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4,本发明实施例对蓄水机构3也做了相应的改进,具体来说:

本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机构3包括蓄水池31和设置于蓄水池31外围的围挡32,围挡32与蓄水池31之间构成了进水通道33;所述蓄水池31对应进水通道33出水端的位置上开设有引流口311,富余雨水进入到进水通道33中,然后通过引流口311进入到蓄水池31中;所述进水通道33上开设有多个沿着路径布设的沉砂槽34,这样在雨水流动的过程中,雨水中的砂石会进入到沉砂槽34中,从而提高蓄水池31中雨水的洁净度,更利于后续的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通道33呈环形,在减小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增加雨水的流动路径,保证沉砂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通道33的高度从进水端到出水端依次降低,更利于雨水的自流动。

总结来说,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由蓄水池31和围挡32构成的蓄水机构3,同时在两者所形成的进水通道33中开设沉砂槽34,使得雨水中的砂石沉积于沉砂槽34中,提高了蓄水池31中雨水的洁净度,更利于后续的利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