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育珠蚌种的淡水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7431发布日期:2019-09-24 20:20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产育珠蚌种的淡水养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淡水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产育珠蚌种的淡水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珍珠作为一种绚丽多彩、晶莹夺目、稀有而名贵的装饰品,深受人们大众的喜欢,可以通过加工精制成各种项链、手链、摆件等饰物。珍珠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故其还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定惊、明目止痛、收敛生肌的功效。

珍珠有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之分,目前市场上的珍珠90%以上为人工养殖珍珠,养殖珍珠又有海水珠和淡水珠之分,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海洋珍珠产品的消费量也持续增加,目前,天然珍珠很少,正因如此,发展养殖珍珠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之一,日本有较成熟的珍珠养殖技术,我国需要加强学习,为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更加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已占世界首位,但是质量并不理想,目前,全国每年培育的幼蚌近百亿只,生产育珠蚌可达5-8亿只,但是因为蚌病导致的大量死亡,每年的商品珠蚌和珍珠产量可比目前高出一倍以上。

珍珠在养殖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一是水中的浮游生物数量,珍珠以浮游生物为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越高,浮游生物越多,珍珠生长也越迅速;二是珍珠蚌(育珠蚌)的病害率,珍珠在养殖过程中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而发病死亡,所以,目前的养殖方法中,养殖户往往会往水体中投入大量的化肥以及农药;投加化肥和药物会破坏水体生态环境,使池水水质变差不利于养殖珍珠,排放出去的废水会污染其它水源,且增大了农民买化肥的经济负担;而常规的有机肥养殖技术,主要是将动物粪便直接施肥,这种养殖技术的缺点是动物粪便会携带病原菌,引起珍珠蚌病变,甚至死亡,由于珍珠的成龄周期较长,一般要5-7年,在培育的过程中还经常需要往池水中添加饵料,而池水自身没有流动性,长期养殖后,病毒或有害病菌的聚集、积累会导致水质老化,甚至会产生水质污染,这对育珠蚌的正常生长非常不利,导致珍珠的生长速度缓慢,水质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育珠蚌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这样珍珠养殖成本就会显著增高,并且,待池水水质下降时再予以更换和排放,对周围环境也造成了污染,由于目前市场上缺乏科学有效的养殖方法,导致现有的珍珠养殖大多低产低质量,且环境成本高,阻碍着养殖珍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育珠蚌种的淡水养殖方法,它可以实现通过对珍珠养殖的科学管理,一方面从根源出发,采用消毒、定期泵水循环、打扫清洁等手段,显著降低育珠蚌的发病率,进而提高育珠蚌的成活率和吐珠率,另一方面采用培养处理料对水体进行前处理,并定期投放饵料并监控水体温度、溶氧量、ph等,保证育珠蚌良好的生产环境,同时通过吊养装置方便对育珠蚌进行吊养管理,并基于缓释原理向育珠蚌均匀缓慢地释放营养物质,营养全面且不易过度扩散造成无谓浪费,促进育珠蚌的生长同时提高珍珠质量,大幅提高产量和质量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产育珠蚌种的淡水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养殖预处理:挖设育珠池、储水池和污水池,在吊养育珠蚌前15-20天,排干积水,清除周边水草和埂边旱草后,用生石灰消毒,搁置日晒3-5天后注满新鲜水,水深1.5-2.5m,新鲜水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在储水池中种植沉水性水草,投放天青石块、闪锌矿块和水锰矿块,每亩15-20千克;

s2、选取健康蚌种:选取2-3月龄植有珠核的健康育珠蚌,按照800-1200只/亩的密度并采用吊养装置吊养在育珠池内;

s3、吊养前准备:在吊养育珠蚌之前4-6天,按照30-40kg/亩的标准向育珠池中投放培养处理料,同时保持水体温度在15℃-25℃,ph保持在7-8,cod值为1-50mg/l,氨氮浓度为0.1-2mg/l,溶解氧浓度为5mg/l以上;

s4、养殖管理:在每年的4-9月,选择晴朗天气,按照2-3次/月的标准定期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物饵料,每次投喂的量为25-30kg/亩,在其它月份,按照1-2次/月的标准定期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物饵料,每次投喂的量为20-25kg/亩,在投放生物饵料后的2天内向养殖池内打一次调水剂,在整个养殖期间,若遇暴雨天气,则在雨后通过增压机为水体增氧至溶解氧浓度为5mg/l以上;

s5、水质更换:所述育珠池与储水池之间连通有第一抽水泵,所述育珠池与污水池之间连通有第二抽水泵,通过所述第一抽水泵从储水池向育珠池抽水,并同时用第二抽水泵从育珠池排水;

s6、监测取珠:早晚巡查及时打捞腐草、残饵,监测育珠蚌培育的珍珠是否成熟符合要求,若成熟符合要求,则通过手术在育珠蚌体内收取珍珠;若未成熟不符合要求,则返回步骤s4。

进一步的,所述吊养装置设置在育珠池内的若干吊养网箱,所述吊养网箱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育珠池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撑板,所述横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电动滑台,一对所述电动滑台的滑动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步横杆,且同步横杆与若干连接杆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吊养网箱内端固定连接有波浪底台,所述波浪底台包括若干对相互对称的子锥形块,所述子锥形块上侧设有蚌种放置网,所述蚌种放置网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育珠蚌种,所述蚌种放置网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吊养网箱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对复合双环,所述转轴贯穿复合双环并与复合双环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方便养殖人员对吊养网箱内的育珠蚌种进行管理,例如可以通过辅助块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实现对育珠蚌种的主动翻背,方便快捷,工作量小,育珠蚌种可以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面有效吸收光照,提高育珠质量,同时还方便通过电动滑台控制吊养网箱的沉水深度,保护育珠蚌种始终吊养在较佳的养殖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蚌种放置网的方向与下方的子锥形块相平行,所述蚌种放置网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0-15度,所述蚌种放置网沿着转轴的方向上呈波浪状设置,蚌种放置网向下倾斜一方面可以减弱水体流动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避免相邻子锥形块上的育珠蚌种出现接触存在病蚌相互干扰的现象,蚌种放置网的波浪状设计同样是为了避免同一蚌种放置网上的育珠蚌种相互接触感染。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底台内端开凿有储液空腔,所述波浪底台上还设置有与储液空腔相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储液空腔内填充有多功能营养液,所述波浪底台上端开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释微孔,所述储液空腔上端壁固定连接有缓释分子膜,多功能营养液基于缓释原理均匀缓慢地向育珠蚌种提供营养物质,不易出现营养物质过多导致育珠蚌种生长失调还有在水体中过度扩散造成的浪费,也不易出现营养物质过少不足以支持育珠蚌种的生长所需,以恒定的速率在育珠蚌种周围释放营养物质,容易被育珠蚌种吸收的同时,其生长正常可调还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多功能营养液由重量份数20-25份的茯苓、1-3份的硫酸软骨素、1-2份的天麻、5-10份多糖、8-20份的磺胺二甲氧基嘧啶,15-18份的氟喹诺酮,8-12份的人参皂苷、0.5-1份的营养盐、0.2-0.4份的微量元素和50-55份的纯化水。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养殖管理还包括每隔2-3个月取出所述吊养装置清除网箱表面和蚌壳上的附着物,并补充多功能营养液,同时清除所述育珠池中和池边的杂草和污物,再次放入所述吊养装置之后投放新鲜饵料生物,每隔20-25天用生石灰乳对所述育珠池全池泼洒一次,定期清除网箱和蚌壳上的附着物,以及池中和池边杂草、污物,保证育珠蚌种生长环境的健康,用生石灰乳对养殖池全池泼洒消毒,降低育珠蚌的发病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水质更换的频率具体为每隔20-25天,开启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一次,每次水流循环2-3天,流速宜缓慢平和,保证养殖池中水深为1.5-2.5m,为育珠池更换干净水体使得养殖环境处于健康状态,水循环模式有利于提高水体的含氧量,为育珠蚌种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减少水质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吊养深度在春秋季天气适宜时为25-40cm,夏冬季的严寒酷暑天气时为接近育珠池池底但不与底部淤泥接触为宜,育珠蚌种的养殖深度在夏季应离水面25-40cm,冬季应放近水底而又不碰着泥为宜,春秋季可吊放的浅一点,以加强光照,使蚌体处在生长适宜的水温,促进珍珠的形成和生长;冬季和夏季宜吊养深一点,防止寒冷和酷暑的不利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培养处理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氨基酸螯合硒10-20%、氨基酸螯合钙10-25%、黑豆浆15-20%、铈盐8-15%、硝酸钠8-15%和壳聚糖8-2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的生物饵料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麦芽8-15%、甜菜根8-15%、氨基酸10-15%、饵料生物60%-70%,养殖水域中的饵料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水体中饵料生物多,透明度低,水色深,一般黄绿色的水体最适宜养殖育珠蚌,养殖水域透明度以30cm为宜。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对珍珠养殖的科学管理,一方面从根源出发,采用消毒、定期泵水循环、打扫清洁等手段,显著降低育珠蚌的发病率,进而提高育珠蚌的成活率和吐珠率,另一方面采用培养处理料对水体进行前处理,并定期投放饵料并监控水体温度、溶氧量、ph等,保证育珠蚌良好的生产环境,同时通过吊养装置方便对育珠蚌进行吊养管理,并基于缓释原理向育珠蚌均匀缓慢地释放营养物质,营养全面且不易过度扩散造成无谓浪费,促进育珠蚌的生长同时提高珍珠质量,大幅提高产量和质量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吊养装置设置在育珠池内的若干吊养网箱,吊养网箱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育珠池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撑板,横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电动滑台,一对电动滑台的滑动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步横杆,且同步横杆与若干连接杆之间均固定连接,吊养网箱内端固定连接有波浪底台,波浪底台包括若干对相互对称的子锥形块,子锥形块上侧设有蚌种放置网,蚌种放置网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育珠蚌种,蚌种放置网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吊养网箱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对复合双环,转轴贯穿复合双环并与复合双环之间转动连接,转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方便养殖人员对吊养网箱内的育珠蚌种进行管理,例如可以通过辅助块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实现对育珠蚌种的主动翻背,方便快捷,工作量小,育珠蚌种可以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面有效吸收光照,提高育珠质量,同时还方便通过电动滑台控制吊养网箱的沉水深度,保护育珠蚌种始终吊养在较佳的养殖深度。

(3)蚌种放置网的方向与下方的子锥形块相平行,蚌种放置网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0-15度,蚌种放置网沿着转轴的方向上呈波浪状设置,蚌种放置网向下倾斜一方面可以减弱水体流动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避免相邻子锥形块上的育珠蚌种出现接触存在病蚌相互干扰的现象,蚌种放置网的波浪状设计同样是为了避免同一蚌种放置网上的育珠蚌种相互接触感染。

(4)波浪底台内端开凿有储液空腔,波浪底台上还设置有与储液空腔相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储液空腔内填充有多功能营养液,波浪底台上端开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释微孔,储液空腔上端壁固定连接有缓释分子膜,多功能营养液基于缓释原理均匀缓慢地向育珠蚌种提供营养物质,不易出现营养物质过多导致育珠蚌种生长失调还有在水体中过度扩散造成的浪费,也不易出现营养物质过少不足以支持育珠蚌种的生长所需,以恒定的速率在育珠蚌种周围释放营养物质,容易被育珠蚌种吸收的同时,其生长正常可调还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5)多功能营养液由重量份数20-25份的茯苓、1-3份的硫酸软骨素、1-2份的天麻、5-10份多糖、8-20份的磺胺二甲氧基嘧啶,15-18份的氟喹诺酮,8-12份的人参皂苷、0.5-1份的营养盐、0.2-0.4份的微量元素和50-55份的纯化水。

(6)步骤s4养殖管理还包括每隔2-3个月取出吊养装置清除网箱表面和蚌壳上的附着物,并补充多功能营养液,同时清除育珠池中和池边的杂草和污物,再次放入吊养装置之后投放新鲜饵料生物,每隔20-25天用生石灰乳对育珠池全池泼洒一次,定期清除网箱和蚌壳上的附着物,以及池中和池边杂草、污物,保证育珠蚌种生长环境的健康,用生石灰乳对养殖池全池泼洒消毒,降低育珠蚌的发病率。

(7)步骤s5水质更换的频率具体为每隔20-25天,开启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一次,每次水流循环2-3天,流速宜缓慢平和,保证养殖池中水深为1.5-2.5m,为育珠池更换干净水体使得养殖环境处于健康状态,水循环模式有利于提高水体的含氧量,为育珠蚌种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减少水质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

(8)步骤s3中的吊养深度在春秋季天气适宜时为25-40cm,夏冬季的严寒酷暑天气时为接近育珠池池底但不与底部淤泥接触为宜,育珠蚌种的养殖深度在夏季应离水面25-40cm,冬季应放近水底而又不碰着泥为宜,春秋季可吊放的浅一点,以加强光照,使蚌体处在生长适宜的水温,促进珍珠的形成和生长;冬季和夏季宜吊养深一点,防止寒冷和酷暑的不利影响。

(9)步骤s3中的培养处理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氨基酸螯合硒10-20%、氨基酸螯合钙10-25%、黑豆浆15-20%、铈盐8-15%、硝酸钠8-15%和壳聚糖8-20%。

(10)步骤s4中的生物饵料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麦芽8-15%、甜菜根8-15%、氨基酸10-15%、饵料生物60%-70%,养殖水域中的饵料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水体中饵料生物多,透明度低,水色深,一般黄绿色的水体最适宜养殖育珠蚌,养殖水域透明度以30cm为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养殖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育珠池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吊养网箱部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蚌种放置网部分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育珠蚌种翻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波浪底台部分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第一抽水泵、02第二抽水泵、1吊养网箱、2连接杆、3同步横杆、4电动滑台、5横撑板、6复合双环、7转轴、8辅助块、9波浪底台、10蚌种放置网、11育珠蚌种、12缓释微孔、13缓释分子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高产育珠蚌种的淡水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养殖预处理:挖设育珠池、储水池和污水池,在吊养育珠蚌前15天,排干积水,清除周边水草和埂边旱草后,用生石灰消毒,搁置日晒3天后注满新鲜水,水深1.5m,新鲜水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在储水池中种植沉水性水草,投放天青石块、闪锌矿块和水锰矿块,每亩15千克,为育珠蚌种11提供了锶、锌和锰等微量元素,帮助提高珍珠产量;

s2、选取健康蚌种:选取2月龄植有珠核的健康育珠蚌,按照800只/亩的密度并采用吊养装置吊养在育珠池内;

s3、吊养前准备:在吊养育珠蚌之前4天,按照30kg/亩的标准向育珠池中投放培养处理料,培养处理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氨基酸螯合硒20%、氨基酸螯合钙20%、黑豆浆20%、铈盐15%、硝酸钠15%和壳聚糖10%,同时保持水体温度在20℃,养殖水域的水温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30度,在这个水温范围内,育珠蚌的生长和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最低温度为10度以下时育珠蚌的新陈代谢处于停滞状态,活动微弱,珍珠质分泌基本停止,在高温度为35度以上时,育珠蚌的生长受到阻碍,新陈代谢作用中的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造成育珠蚌的衰弱或死亡;温度与生物的代谢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育珠蚌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也同样受到水温的制约,ph保持在7,cod值为10mg/l,氨氮浓度为0.1mg/l,溶解氧浓度为5mg/l以上,提供育珠蚌种11生长足够的氧气,吊养深度在春秋季天气适宜时为25cm,夏冬季的严寒酷暑天气时为接近育珠池池底但不与底部淤泥接触为宜,育珠蚌种11的养殖深度在夏季应离水面25cm,冬季应放近水底而又不碰着泥为宜,春秋季可吊放的浅一点,以加强光照,使蚌体处在生长适宜的水温,促进珍珠的形成和生长;冬季和夏季宜吊养深一点,防止寒冷和酷暑的不利影响;

s4、养殖管理:在每年的4-9月,选择晴朗天气,按照2次/月的标准定期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物饵料,每次投喂的量为25kg/亩,在其它月份,按照1次/月的标准定期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物饵料,每次投喂的量为20kg/亩,步骤s4中的生物饵料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麦芽10%、甜菜根15%、氨基酸15%、饵料生物60%,养殖水域中的饵料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水体中饵料生物多,透明度低,水色深,一般黄绿色的水体最适宜养殖育珠蚌,养殖水域透明度以30cm为宜,在投放生物饵料后的2天内向养殖池内打一次调水剂,在整个养殖期间,若遇暴雨天气,则在雨后通过增压机为水体增氧至溶解氧浓度为5mg/l以上,每隔2个月取出吊养装置清除网箱表面和蚌壳上的附着物,并补充多功能营养液,同时清除育珠池中和池边的杂草和污物,再次放入吊养装置之后投放新鲜饵料生物,每隔20天用生石灰乳对育珠池全池泼洒一次,定期清除网箱和蚌壳上的附着物,以及池中和池边杂草、污物,保证育珠蚌种11生长环境的健康,用生石灰乳对养殖池全池泼洒消毒,降低育珠蚌的发病率;

s5、水质更换:育珠池与储水池之间连通有第一抽水泵01,育珠池与污水池之间连通有第二抽水泵02,通过第一抽水泵01从储水池向育珠池抽水,并同时用第二抽水泵02从育珠池排水,步骤s5水质更换的频率具体为每隔20-25天,开启第一抽水泵01和第二抽水泵02一次,每次水流循环2-3天,流速宜缓慢平和,保证养殖池中水深为1.5m,为育珠池更换干净水体使得养殖环境处于健康状态,水循环模式有利于提高水体的含氧量,为育珠蚌种11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减少水质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

s6、监测取珠:早晚巡查及时打捞腐草、残饵,监测育珠蚌培育的珍珠是否成熟符合要求,若成熟符合要求,则通过手术在育珠蚌体内收取珍珠;若未成熟不符合要求,则返回步骤s4。

请参阅图2-6,吊养装置设置在育珠池内的若干吊养网箱1,吊养网箱1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育珠池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撑板5,横撑板5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电动滑台4,一对电动滑台4的滑动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同步横杆3,且同步横杆3与若干连接杆2之间均固定连接,吊养网箱1内端固定连接有波浪底台9,波浪底台9包括若干对相互对称的子锥形块,子锥形块上侧设有蚌种放置网10,蚌种放置网10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育珠蚌种11,蚌种放置网10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吊养网箱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对复合双环6,转轴7贯穿复合双环6并与复合双环6之间转动连接,转轴7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8,方便养殖人员对吊养网箱1内的育珠蚌种11进行管理,请参阅图7,例如可以通过辅助块8带动转轴7转动,进而实现对育珠蚌种11的主动翻背,方便快捷,工作量小,育珠蚌种11可以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面有效吸收光照,提高育珠质量,同时还方便通过电动滑台4控制吊养网箱1的沉水深度,保护育珠蚌种11始终吊养在较佳的养殖深度,蚌种放置网10的方向与下方的子锥形块相平行,蚌种放置网10向下倾斜的角度为10-15度,蚌种放置网10沿着转轴7的方向上呈波浪状设置,蚌种放置网10向下倾斜一方面可以减弱水体流动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另一方面避免相邻子锥形块上的育珠蚌种11出现接触存在病蚌相互干扰的现象,蚌种放置网10的波浪状设计同样是为了避免同一蚌种放置网10上的育珠蚌种11相互接触感染。

请参阅图8,波浪底台9内端开凿有储液空腔,波浪底台9上还设置有与储液空腔相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储液空腔内填充有多功能营养液,波浪底台9上端开凿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缓释微孔12,储液空腔上端壁固定连接有缓释分子膜13,缓释分子膜13采用阻滞释放的不溶性的高分子膜材料制成,一方面阻止水体交换,另一方面实现营养物质的缓释作用,多功能营养液基于缓释原理均匀缓慢地向育珠蚌种11提供营养物质,不易出现营养物质过多导致育珠蚌种11生长失调还有在水体中过度扩散造成的浪费,也不易出现营养物质过少不足以支持育珠蚌种11的生长所需,以恒定的速率在育珠蚌种11周围释放营养物质,容易被育珠蚌种11吸收的同时,其生长正常可调还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降低养殖成本。

多功能营养液由重量份数20份的茯苓、1份的硫酸软骨素、1份的天麻、5份多糖、8份的磺胺二甲氧基嘧啶,15份的氟喹诺酮,8份的人参皂苷、0.5份的营养盐、0.2份的微量元素和50份的纯化水。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一种高产育珠蚌种的淡水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养殖预处理:挖设育珠池、储水池和污水池,在吊养育珠蚌前20天,排干积水,清除周边水草和埂边旱草后,用生石灰消毒,搁置日晒4天后注满新鲜水,水深2m,新鲜水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在储水池中种植沉水性水草,投放天青石块、闪锌矿块和水锰矿块,每亩20千克,为育珠蚌种11提供了锶、锌和锰等微量元素,帮助提高珍珠产量;

s2、选取健康蚌种:选取3月龄植有珠核的健康育珠蚌,按照1000只/亩的密度并采用吊养装置吊养在育珠池内;

s3、吊养前准备:在吊养育珠蚌之前5天,按照35kg/亩的标准向育珠池中投放培养处理料,培养处理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氨基酸螯合硒20%、氨基酸螯合钙20%、黑豆浆15%、铈盐15%、硝酸钠10%和壳聚糖20%,同时保持水体温度在20℃,养殖水域的水温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30度,在这个水温范围内,育珠蚌的生长和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最低温度为10度以下时育珠蚌的新陈代谢处于停滞状态,活动微弱,珍珠质分泌基本停止,在高温度为35度以上时,育珠蚌的生长受到阻碍,新陈代谢作用中的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造成育珠蚌的衰弱或死亡;温度与生物的代谢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育珠蚌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也同样受到水温的制约,ph保持在7,cod值为20mg/l,氨氮浓度为1mg/l,溶解氧浓度为5mg/l以上,提供育珠蚌种11生长足够的氧气,吊养深度在春秋季天气适宜时为30cm,夏冬季的严寒酷暑天气时为接近育珠池池底但不与底部淤泥接触为宜,育珠蚌种11的养殖深度在夏季应离水面30cm,冬季应放近水底而又不碰着泥为宜,春秋季可吊放的浅一点,以加强光照,使蚌体处在生长适宜的水温,促进珍珠的形成和生长;冬季和夏季宜吊养深一点,防止寒冷和酷暑的不利影响;

s4、养殖管理:在每年的4-9月,选择晴朗天气,按照2次/月的标准定期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物饵料,每次投喂的量为30kg/亩,在其它月份,按照1次/月的标准定期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物饵料,每次投喂的量为20kg/亩,步骤s4中的生物饵料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麦芽15%、甜菜根10%、氨基酸10%、饵料生物65%,养殖水域中的饵料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水体中饵料生物多,透明度低,水色深,一般黄绿色的水体最适宜养殖育珠蚌,养殖水域透明度以30cm为宜,在投放生物饵料后的2天内向养殖池内打一次调水剂,在整个养殖期间,若遇暴雨天气,则在雨后通过增压机为水体增氧至溶解氧浓度为5mg/l以上,每隔3个月取出吊养装置清除网箱表面和蚌壳上的附着物,并补充多功能营养液,同时清除育珠池中和池边的杂草和污物,再次放入吊养装置之后投放新鲜饵料生物,每隔20天用生石灰乳对育珠池全池泼洒一次,定期清除网箱和蚌壳上的附着物,以及池中和池边杂草、污物,保证育珠蚌种11生长环境的健康,用生石灰乳对养殖池全池泼洒消毒,降低育珠蚌的发病率;

s5、水质更换:育珠池与储水池之间连通有第一抽水泵01,育珠池与污水池之间连通有第二抽水泵02,通过第一抽水泵01从储水池向育珠池抽水,并同时用第二抽水泵02从育珠池排水,步骤s5水质更换的频率具体为每隔25天,开启第一抽水泵01和第二抽水泵02一次,每次水流循环3天,流速宜缓慢平和,保证养殖池中水深为2m,为育珠池更换干净水体使得养殖环境处于健康状态,水循环模式有利于提高水体的含氧量,为育珠蚌种11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减少水质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

s6、监测取珠:早晚巡查及时打捞腐草、残饵,监测育珠蚌培育的珍珠是否成熟符合要求,若成熟符合要求,则通过手术在育珠蚌体内收取珍珠;若未成熟不符合要求,则返回步骤s4。

多功能营养液由重量份数20份的茯苓、2份的硫酸软骨素、1份的天麻、5份多糖、15份的磺胺二甲氧基嘧啶,158份的氟喹诺酮,10份的人参皂苷、0.8份的营养盐、0.3份的微量元素和55份的纯化水。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一种高产育珠蚌种的淡水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养殖预处理:挖设育珠池、储水池和污水池,在吊养育珠蚌前20天,排干积水,清除周边水草和埂边旱草后,用生石灰消毒,搁置日晒5天后注满新鲜水,水深2.5m,新鲜水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在储水池中种植沉水性水草,投放天青石块、闪锌矿块和水锰矿块,每亩20千克,为育珠蚌种11提供了锶、锌和锰等微量元素,帮助提高珍珠产量;

s2、选取健康蚌种:选取3月龄植有珠核的健康育珠蚌,按照1200只/亩的密度并采用吊养装置吊养在育珠池内;

s3、吊养前准备:在吊养育珠蚌之前6天,按照40kg/亩的标准向育珠池中投放培养处理料,培养处理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氨基酸螯合硒10%、氨基酸螯合钙25%、黑豆浆20%、铈盐15%、硝酸钠15%和壳聚糖20%,同时保持水体温度在25℃,养殖水域的水温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30度,在这个水温范围内,育珠蚌的生长和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最低温度为10度以下时育珠蚌的新陈代谢处于停滞状态,活动微弱,珍珠质分泌基本停止,在高温度为35度以上时,育珠蚌的生长受到阻碍,新陈代谢作用中的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造成育珠蚌的衰弱或死亡;温度与生物的代谢作用有密切的关系,育珠蚌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也同样受到水温的制约,ph保持在8,cod值为50mg/l,氨氮浓度为2mg/l,溶解氧浓度为5mg/l以上,提供育珠蚌种11生长足够的氧气,吊养深度在春秋季天气适宜时为40cm,夏冬季的严寒酷暑天气时为接近育珠池池底但不与底部淤泥接触为宜,育珠蚌种11的养殖深度在夏季应离水面40cm,冬季应放近水底而又不碰着泥为宜,春秋季可吊放的浅一点,以加强光照,使蚌体处在生长适宜的水温,促进珍珠的形成和生长;冬季和夏季宜吊养深一点,防止寒冷和酷暑的不利影响;

s4、养殖管理:在每年的4-9月,选择晴朗天气,按照3次/月的标准定期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物饵料,每次投喂的量为30kg/亩,在其它月份,按照2次/月的标准定期向养殖池内投放生物饵料,每次投喂的量为25kg/亩,步骤s4中的生物饵料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配制而成:麦芽10%、甜菜根10%、氨基酸10%、饵料生物70%,养殖水域中的饵料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水体中饵料生物多,透明度低,水色深,一般黄绿色的水体最适宜养殖育珠蚌,养殖水域透明度以30cm为宜,在投放生物饵料后的2天内向养殖池内打一次调水剂,在整个养殖期间,若遇暴雨天气,则在雨后通过增压机为水体增氧至溶解氧浓度为5mg/l以上,每隔3个月取出吊养装置清除网箱表面和蚌壳上的附着物,并补充多功能营养液,同时清除育珠池中和池边的杂草和污物,再次放入吊养装置之后投放新鲜饵料生物,每隔25天用生石灰乳对育珠池全池泼洒一次,定期清除网箱和蚌壳上的附着物,以及池中和池边杂草、污物,保证育珠蚌种11生长环境的健康,用生石灰乳对养殖池全池泼洒消毒,降低育珠蚌的发病率;

s5、水质更换:育珠池与储水池之间连通有第一抽水泵01,育珠池与污水池之间连通有第二抽水泵02,通过第一抽水泵01从储水池向育珠池抽水,并同时用第二抽水泵02从育珠池排水,步骤s5水质更换的频率具体为每隔20-25天,开启第一抽水泵01和第二抽水泵02一次,每次水流循环3天,流速宜缓慢平和,保证养殖池中水深为2.5m,为育珠池更换干净水体使得养殖环境处于健康状态,水循环模式有利于提高水体的含氧量,为育珠蚌种11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减少水质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

s6、监测取珠:早晚巡查及时打捞腐草、残饵,监测育珠蚌培育的珍珠是否成熟符合要求,若成熟符合要求,则通过手术在育珠蚌体内收取珍珠;若未成熟不符合要求,则返回步骤s4。

多功能营养液由重量份数25份的茯苓、3份的硫酸软骨素、2份的天麻、10份多糖、20份的磺胺二甲氧基嘧啶,18份的氟喹诺酮,12份的人参皂苷、1份的营养盐、0.4份的微量元素和55份的纯化水。

本发明可以实现通过对珍珠养殖的科学管理,一方面从根源出发,采用消毒、定期泵水循环、打扫清洁等手段,显著降低育珠蚌的发病率,进而提高育珠蚌的成活率和吐珠率,另一方面采用培养处理料对水体进行前处理,并定期投放饵料并监控水体温度、溶氧量、ph等,保证育珠蚌良好的生产环境,同时通过吊养装置方便对育珠蚌进行吊养管理,并基于缓释原理向育珠蚌均匀缓慢地释放营养物质,营养全面且不易过度扩散造成无谓浪费,促进育珠蚌的生长同时提高珍珠质量,大幅提高产量和质量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