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32686发布日期:2019-09-11 21:4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在生物与环境之间起着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水稻主产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了我国居民饮食安全。近年来,大米及米制品重金属镉超标屡被报道,为主食粮食的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由于重金属具有不可降解、不易移动溶解等特性,因此重金属污染很难被土壤固有的生态系统所分解;同时,土壤中的重金属被植物的根部吸收积累后最终将进入食物链,严重危害了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稻种植之前,将生物炭与赤泥按1:3的比例搅拌混合后均匀加入至农田中,并向农田中浇灌洒水直至出现盖过农田,养护30-50天,期间持续补水保持土壤湿度。

(2)将晒后的水稻种子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2小时后捞出晾干,再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后进行催芽。

(3)将经过步骤(1)养护后的农田施用茶粕复合肥,然后翻耕整平。

(4)往育秧盘中装入2-3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将育秧盘摆放于备用的待播秧田的泥面上压实,再将备用的待播种播入,先用茶粕提取液喷透,再覆上1-3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育成待插秧苗。

(5)农田筑埂,田埂高度为25-60厘米,田面起畦,畦面高度15-30厘米。

(5)将步骤(4)中的待插秧苗插入农田中,插秧规格为15×15厘米。

(6)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分三次施肥,分蘖期施用80至100公斤每亩的蘖肥,抽穗期施用60至80公斤每亩的穗肥,灌浆期施用30至50公斤每亩的粒肥。

(7)当畦面水位低于水稻生育期所需水位或每次施肥1-3天后灌溉,每次注水高度为高于畦面5-20cm,静置1-2天,然后排出多余水分至水稻生育期所需水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炭为大姜秸秆所烧制的生物炭,烧制的时间为2.5-3.5小时,烧制的温度为600-7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赤泥是氧化铝生产排出的废渣经过烘干和磨细后的产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每亩农田加入的生物炭、赤泥的总量为3-5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的茶粕复合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茶粕50-75份、猪粪10-15份、鱼粪10-15份、过磷酸钙1-2份。

饼粕是油茶籽榨油后的剩余物,其含有10-20%的茶皂素。茶皂素是一种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据相关的研究报道,茶皂素作为淋洗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茶皂素还具有杀虫灭菌作用,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此外,茶粕中还含有多种酚类及氨基酸类物质,富含植物所需的多种矿物元素如ca、mg、fe、mn、zn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多种矿物质的需求,是一种较好的有机肥料。

赤泥的功能是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铅(pb)、镉(cd)的有效性,进而控制农作物对铅(pb)、镉(cd)的吸收,同时,为农作物生长提高生长元素钾(k)。

生物炭是生物有机材料(也称为生物质)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低温热裂解后的固体产物,其中以c、n、p、h等元素为主,通常含碳40%-75%,含矿物质和挥发有机化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采用由茶粕制备的茶粕复合肥作为水稻种植的基肥,可以有效地抑制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并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有效降低所种植大米中的重金属含量,提高稻米品质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稻种植之前,将生物炭与赤泥按1:3的比例搅拌混合后均匀加入至农田中,每亩农田加入的生物炭、赤泥的总量为3吨,并向农田中浇灌洒水直至出现盖过农田,养护30天,期间持续补水保持土壤湿度。生物炭为大姜秸秆所烧制的生物炭,烧制的时间为2.5小时,烧制的温度为600℃。赤泥是氧化铝生产排出的废渣经过烘干和磨细后的产物。

(2)将晒后的水稻种子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2小时后捞出晾干,再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后进行催芽。

(3)将经过步骤(1)养护后的农田施用茶粕复合肥,然后翻耕整平,茶粕复合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茶粕50份、猪粪10份、鱼粪10份、过磷酸钙1份。

(4)往育秧盘中装入2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将育秧盘摆放于备用的待播秧田的泥面上压实,再将备用的待播种播入,先用茶粕提取液喷透,再覆上1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育成待插秧苗。

(5)农田筑埂,田埂高度为25厘米,田面起畦,畦面高度15厘米。

(5)将步骤(4)中的待插秧苗插入农田中,插秧规格为15×15厘米。

(6)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分三次施肥,分蘖期施用80公斤每亩的蘖肥,抽穗期施用60公斤每亩的穗肥,灌浆期施用30公斤每亩的粒肥。

(7)当畦面水位低于水稻生育期所需水位或每次施肥1天后灌溉,每次注水高度为高于畦面5cm,静置1天,然后排出多余水分至水稻生育期所需水位。

实施例2一种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稻种植之前,将生物炭与赤泥按1:3的比例搅拌混合后均匀加入至农田中,每亩农田加入的生物炭、赤泥的总量为5吨,并向农田中浇灌洒水直至出现盖过农田,养护50天,期间持续补水保持土壤湿度。生物炭为大姜秸秆所烧制的生物炭,烧制的时间为3.5小时,烧制的温度为700℃。赤泥是氧化铝生产排出的废渣经过烘干和磨细后的产物。

(2)将晒后的水稻种子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2小时后捞出晾干,再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后进行催芽。

(3)将经过步骤(1)养护后的农田施用茶粕复合肥,然后翻耕整平,茶粕复合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茶粕75份、猪粪15份、鱼粪15份、过磷酸钙2份。

(4)往育秧盘中装入3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将育秧盘摆放于备用的待播秧田的泥面上压实,再将备用的待播种播入,先用茶粕提取液喷透,再覆上3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育成待插秧苗。

(5)农田筑埂,田埂高度为60厘米,田面起畦,畦面高度30厘米。

(5)将步骤(4)中的待插秧苗插入农田中,插秧规格为15×15厘米。

(6)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分三次施肥,分蘖期施用100公斤每亩的蘖肥,抽穗期施用80公斤每亩的穗肥,灌浆期施用50公斤每亩的粒肥。

(7)当畦面水位低于水稻生育期所需水位或每次施肥3天后灌溉,每次注水高度为高于畦面20cm,静置2天,然后排出多余水分至水稻生育期所需水位。

实施例3一种无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稻种植之前,将生物炭与赤泥按1:3的比例搅拌混合后均匀加入至农田中,每亩农田加入的生物炭、赤泥的总量为4吨,并向农田中浇灌洒水直至出现盖过农田,养护40天,期间持续补水保持土壤湿度。生物炭为大姜秸秆所烧制的生物炭,烧制的时间为3小时,烧制的温度为650℃。赤泥是氧化铝生产排出的废渣经过烘干和磨细后的产物。

(2)将晒后的水稻种子放入消毒液中浸泡12小时后捞出晾干,再放入清水中浸泡6小时后进行催芽。

(3)将经过步骤(1)养护后的农田施用茶粕复合肥,然后翻耕整平,茶粕复合肥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腐熟茶粕60份、猪粪12份、鱼粪12份、过磷酸钙1份。

(4)往育秧盘中装入2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将育秧盘摆放于备用的待播秧田的泥面上压实,再将备用的待播种播入,先用茶粕提取液喷透,再覆上2厘米厚的营养土,然后按照常规方法育成待插秧苗。

(5)农田筑埂,田埂高度为28厘米,田面起畦,畦面高度20厘米。

(5)将步骤(4)中的待插秧苗插入农田中,插秧规格为15×15厘米。

(6)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分三次施肥,分蘖期施用90公斤每亩的蘖肥,抽穗期施用70公斤每亩的穗肥,灌浆期施用40公斤每亩的粒肥。

(7)当畦面水位低于水稻生育期所需水位或每次施肥2天后灌溉,每次注水高度为高于畦面15cm,静置1天,然后排出多余水分至水稻生育期所需水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