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紫茎泽兰培养北方根结线虫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29163发布日期:2019-09-21 00:15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培养北方根结线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一种高度专化型的杂食性植物病原线虫,而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更是主要侵害农作物的线虫之一。北方根结线虫主要寄生作物于根部,导致肿瘤。在虫口密度大的地块,根部形成众多的肿瘤,严重时根腐烂脱落,导致叶黄化,生长停止,植株萎蔫而枯死,尤其是对长匐茎的假植床和苗床为害比较严重。北方根结线虫危害面极广,除少数几种作物外,几乎侵害所有的旱作农作物,特别对一年生茄科作物、一年生十字花科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近年来北方根结线虫病也成为中药材三七的重要病害之一。人们在防治北方根结线虫病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北方根结线虫。虽然可以用直接用三七繁殖北方根结线虫,但费用高,且三七对环境条件要求高,往往受季节、地理位置等影响。若用番茄繁殖,因番茄对大部分根结线虫均存在较为敏感的情况,繁育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线虫同时感染而难以分离出相对单一品种的线虫。也有采用花生根培养北方根结线虫的,但花生根只能使用一次。至今没有利用紫茎泽兰培养北方根结线虫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紫茎泽兰培养北方根结线虫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可以是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或采购北方根结线虫冷藏备用。北方根结线虫有商品可供采购,也可以按现有技术方法自行采集。

若自行采集北方根结线虫,最佳方法是:

挖取处于采收末期的茄科作物的植株完整根系,取根系上的根结,水洗后用蒸馏水于室温下浸泡10~18小时,收集带沉淀物的浸泡液,2~6℃下保存待用,再将浸泡过的根结重复上述过程2~4次,抛弃根结,将几次收集的带沉淀物浸泡液合并,过15~20目分离筛,将过筛后所得物静置3~5小时,轻轻移弃上部占静置物总体积75~85%的液体后,将下部剩余物经1500~2500r/min离心1~3分钟,弃去上清液,向剩余物中加入浓度为480~500g/L的蔗糖水,所加蔗糖水的体积为该剩余物体积的3~5倍,混匀后经1500~2500r/min离心1~3分钟,上清液过700~900目分离筛,收集分离筛上的虫体,经镜检检定为北方根结线虫后3~5℃冷藏备用,冷藏时间不大于72小时。本步骤所述茄科作物最好为番茄,蒸馏水最好为单蒸水,根结的浸泡最好为3次。

2.准备紫茎泽兰的培养材料

选取生长时间不大于2月,株高度不大于1.0米,根系长度在10cm以上的紫茎泽兰健康植株,用水洗净,放置在通风处待表面水干后,将植株的上部和主芽去除,去除的上部占植株总长度的25~35%,获得紫茎泽兰的培养材料,备用。

3.准备种植基质

取适宜紫茎泽兰种植的土壤,在80~120℃下干燥1.5~2.5小时,以杀灭土壤内可能含有的其它线虫及虫卵,将恢复至室温后的土壤均匀铺设在透气良好的容器底,土壤厚度为1.5cm-2.0cm,备用。取直径2-8mm的蛭石颗粒灭菌后备用。

4.接种

将步骤2备用的紫茎泽兰培养材料平铺于无菌中性滤纸上,滤纸用蒸馏水湿润,向培养材料上均匀喷洒pH6.5-8.0的磷酸缓冲液,将步骤1备用的北方根结线虫恢复至室温,镜检虫体活性后,接种至培养材料直径大于1.0mm的根须上,根须每2.0cm长度接种10-20头虫体,接种后将湿润的脱脂棉覆盖在培养材料的表面,转移至温度25℃-30℃,相对湿度50%~70%的人工气候箱中于无光照条件下静止4h~6h,取出后将培养材料铺设在步骤3备用的土壤表面,填入步骤3备用的的蛭石,将培养材料全部埋入蛭石内,在25-32℃,正常日照下种植,期间每3~4天浇水一次以保持紫茎泽兰叶片不萎蔫,控制植株高度在1.2~1.5m,每8~12天进行一次抹芽处置以促进根部发育,培养28~45天出现根结,取根结分离后即可获得北方根结线虫活体,保留植株少量根结重新种植可持续获取北方根结线虫。

本发明方法也可以是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紫茎泽兰的培养材料

选取生长时间不大于2月,株高度不大于1.0米,根系长度在10cm以上的紫茎泽兰健康植株,用水洗净,放置在通风处待表面水干后,将植株的上部和主芽去除,去除的上部占植株总长度的25~35%,获得紫茎泽兰的培养材料,备用。

2.准备种植基质

取适宜紫茎泽兰种植的土壤,在80~120℃下干燥1.5~2.5小时,以杀灭土壤内可能含有的其它线虫及虫卵,将恢复至室温后的土壤均匀铺设在透气良好的容器底,土壤厚度为1.5cm-2.0cm,备用。取直径2-8mm的蛭石颗粒灭菌后备用。

3.接种

将步骤1备用的紫茎泽兰培养材料平铺于无菌中性滤纸上,滤纸用蒸馏水湿润,将采购或自行收集的北方根结线虫卵囊,接种至培养材料直径大于1.0mm的根须上,根须每1.0cm长度接种10~20个卵囊,接种后将湿润的脱脂棉覆盖在培养材料的表面,转移至温度25℃-30℃,相对湿度50%~70%的人工气候箱中于无光照条件下静止12h~16h,取出后将培养材料铺设在步骤2备用的土壤表面,填入步骤3备用的的蛭石,将培养材料全部埋入蛭石内,在25-32℃,正常日照下种植,期间每3-4天浇水一次,以紫茎泽兰叶片不萎蔫即可,种植过程要控制植株高度在1.2-15m,每8~12天进行一次抹芽处置,以促进根部发育,培养35-45天出现根结,取根结分离后即可获得北方根结线虫活体,保留植株少量根结重新种植可持续获取北方根结线虫。

所述适宜紫茎泽兰种植的土壤为本专业人员所知晓,例如符合国标GB15618-2018标准的旱作土壤即可作为试验用土壤。

北方根结线虫卵囊有商品可以采购,也可自行收集,收集的方法为已有技术。

本发明的优点:紫茎泽兰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强,易成活,容易种植,对大部份种类的线虫均不敏感,对北方根结线虫有较高的专一对应性,容易得到单一的北方根结线虫;紫茎泽兰繁育根结线虫成本较为低廉;且比其他作物繁育周期更长,可持续不断的获取北方根结线虫活体;可一次接种反复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选取紫茎泽兰当年生,生长时间≤2月,株高度≤1.0m,根系长度在10cm以上的健康植株,以自来水清洗净根系及植株,放置至通风处待表面水分干燥后,裁剪去植株上部约1/3高度,去除主芽,保留剩余部分2/3的叶片,备用。

取适宜种植的土壤,在100℃下干燥2小时,对土壤内可能含有的其它线虫及虫卵进行杀灭,恢复至常温均匀的铺设在透气性良好的容器中,土壤厚度约1.8cm备用。取5mm直径颗粒的蛭石进行灭菌后备用。

将准备好的紫茎泽兰植株的根系平铺于无菌中性滤纸上,将滤纸以蒸馏水湿润,以滤纸下无肉眼可见积水为宜,将根系上均匀喷洒pH7.5的磷酸缓冲液,将准备好的北方根结线虫体恢复至室温,镜检虫体活性后,接种至紫茎泽兰根直径为1.0mm以上根须上,每2.0cm长度接种15头幼虫,接种后将湿润(以手挤压不出水为准)脱脂棉的覆盖至根系表面,转移至温度27℃,相对湿度65%的人工气候箱中无光照条件下静止5h,取出后将植株末端根系铺设在土壤表面,接种部位尽量不要埋入土壤中,填入准备好的蛭石,将植株其余根部全部埋入蛭石内,在25~32℃,正常日照下种植,期间每3~4天浇水一次,以紫茎泽兰叶片不萎蔫即可,种植过程要控制植株高度在1.2~1.5m左右,每10天进行一次抹芽处置,以促进根部发育。培养35天左右即出现根结,取根结分离后即可获得北方根结线虫2龄活体。

实施例2。

按实施例1方法准备好紫茎泽兰植株的根系,将所述根系平铺于无菌中性滤纸上,滤纸用蒸馏水湿润,以滤纸下无肉眼可见积水为宜。将采购的北方根结线虫卵囊,接种至紫茎泽兰根直径为1.0mm以上的根须上,每1.0cm根须接种8个卵囊。接种后将湿润的(以手挤压不出水为准)脱脂棉,覆盖至根系表面,转移至温度36℃,相对湿度60%的人工气候箱中光照条件下静止24h,取出后将植株末端根系铺设在按实施例1方法准备好的土壤表面,接种部位尽量不要埋入土壤中,填入按实施例1方法准备好的蛭石,将植株其余根部全部埋入蛭石内,在30℃,正常日照下种植,期间每4天浇水一次,以紫茎泽兰叶片不萎蔫即可,种植过程要控制植株高度在1.3m左右,每10天进行一次抹芽处置,以促进根部发育。培养40天可出现根结。取根结分离后即可获得北方根结线虫2龄活体。保留植株少量根结重新种植可持续获取北方根结线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