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包埋制作油茶-山茶枝叶的标本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69244发布日期:2019-12-21 02:06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标本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包埋制作油茶-山茶枝叶的标本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标本的普通制作方法最常见的是蜡叶标本(干制标本)、浸泡标本。这二种标本制作方法均难以做到简单一次性保持植物的绿色等原色泽。植物体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植物体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的中央有一个金属镁原子,叶绿素呈现绿色的原因就是由于含有镁原子的核心结构。叶绿素极容易分解破坏,且易溶解在酒精或福尔马林等保存液中,所以浸在酒精或福尔马林等保存液中的标本以及干制腊叶标本如果不进行保色处理就很容易褪色。当叶绿素与酸发生反应时,镁就分离出来,此时因叶绿素缺镁,所以植物就变成褐色,这种没有镁的叶绿素一般称为植物黑素。我们能把另一种金属铜原子放入黑素分子中,使叶绿素分子中的核心结构恢复原来的有机金属化合状态,植物体便获得了象叶绿素样的绿色物质,而重变绿。上述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以铜原子为核心的叶绿素分子结构很稳定,不容易分解破坏,且不溶于酒精或福尔马林中,所以经过如此处理的植物标本在保存液中或压制晾干后都可以保存绿色。将醋酸铜结晶加入50%冰醋酸溶液中直到饱和,即得母液,取1份母液/i4份水即配成保色液,将此液加热至85℃后,将待处理的植物放入,先看到植物绿色变成褐色,稍等片刻,又重新恢复绿色,用清水充分洗净,便可保存于保存液中,如干制标本即可进行压制.绝大多数植物的干制或浸制标本都可采用此保色法,对固定绿色的保色效果好,尤其是全草类;但操作相对麻烦,尤其是木化成度高的枝条;果实大者,操作时间较长,对叶与枝条有影响,且全株有明显煮熟的感觉;对叶子太薄、太幼嫩的植物在保色过程中因加热易煮软,不便铺展在标本纸上,因此不宜采用此法,如菠菜、苋菜、小白菜、旱金莲等;另外一些革质叶如女贞、海桐、桂花树、黄杨、构骨等,它们叶肉质厚,保色效果不理想;还有紫薇、天门冬等经保色后,叶易脱落,也不宜采用此法。油茶和山茶叶片具蜡质且较厚硬,也不适宜上述方法进行保色固色处理。

蜡叶标本及其它干制标本其植物茎叶、果实等干后原色泽会逐渐变成褐色,形态上干后缩水较严重或变形,导致标本制成后与原植物形态、大小以及色泽有很大差异,且永久保存较难,需要定期进行防腐、防虫、防霉等消毒、杀菌杀虫等处理,操作繁琐且工作量大,用到化学药品杀菌杀虫时还毒性重,不利于环保,对人对环境有较大危害;浸泡标本虽能短暂保留植物器官的形态,色泽通过化学固色能够保持一定的色泽,但保持时间也不长,需要不断更换和调制浸泡液,操作难度也较大,且浸泡液一般容易挥发且有一定毒性,对人对环境易产生不良后果。

现有技术中,蜡叶标本的枝叶则会变褐色,且干后变脆极易破裂损坏,而且很容易出现掉叶、枝叶等折断脱落现象,失去标本的完整性;采用蒸煮固色法对枝叶进行处理后再包埋,这是其它植物比较常用的方法,但在油茶-山茶枝叶上运用效果并不理想,经过蒸煮固色的叶片首先操作上非常麻烦,且不易操作成功,对叶片组织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从而导致叶片的色泽泛黄、叶片变薄或易出现斑点,固色后也与原来的色泽相差较远,造成叶色的失真。其操作手法不易控制,而且要运用到蒸煮仪器和化学药品,增加成本,费时费材和费人工,同时也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包埋制作油茶-山茶枝叶的标本制作方法,它用简单快捷的方法解决油茶-山茶植物枝叶标本原型、原色的保存,使标本较好地反映出植物形态学特征特性,更具保真科研价值;很好地解决了标本后续维护难的问题,标本一经制成无需后续采取防腐、防虫、防霉等技术维护措施,一劳永逸;减少使用化学药品,特别是避免了使用有毒化学药品进行制作,绿色环保;有效降低成本、延长标本保存和使用时间。

本发明的一种透明包埋制作油茶-山茶枝叶的标本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01、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采样,选取健康的油茶-山茶枝叶,修剪成大小合适的形状,挂好标签,用密封袋密封保存,理顺和平展枝叶后排除密封袋内的空气,则枝叶会固定在密封袋内不易折损和破坏,注意适当避光,保护叶片色泽新鲜,带回实验室按标本要求进行前期固定;

采样时环境温度5-20度,湿度40-75%,阴天或多云天气的上午为宜(常规标本制作标本采集时可以不用考虑天气、温度和湿度等情况)。

02、把经过修剪整理好的枝叶标本夹进报纸或标本台板纸,按标本要求定好型后进行压制,一般山茶科植物叶片大多属革质或薄革质,表面含有蜡质层,叶片内部含水不易蒸发散出,不需在标本上增加吸水纸巾进行除湿,若枝叶标本带有花苞和花的,需要将花苞和花用吸水纸巾包裹住,再用报纸或台板纸定型摆好进行压制,每份标本之间用一层瓦楞纸隔开增加一定的空间,一可防止标本的过度挤压变形,二可增大每层标本的空隙增加空气流通与透气性,把整理包好定型的标本用标本夹板锁紧固定,固定的松紧度以刚好压住标本不至于移动又不会过度挤压标本变形为宜,标本压制前几天压力要适中,可适当松点,后面几天随着标本失水收缩变干则每隔几天要适当收紧标本夹,调整标本夹压力,以刚好压实标本不至其干后叶片变形为标准;

03、每隔1-2天检查翻看一下标本,标本若带花苞和花,或山茶科中叶片水分含量较高的物种,在标本压制前期每天定期更换吸水纸巾,若叶片革质或薄革质类的则基本不用更换吸水纸;定期检查调整枝叶的摆放,调整好叶片至最佳摆放状态;

04、至枝叶自然干燥到室内风干程度,目测标本色泽和干燥程度,以标本刚好干至基本能完全保持原形色、硬度和柔软性适中为最佳。

一般山茶科植物通常叶片为革质类,在环境温度5-20度左右室温下压制,通常1-3周左右基本达到自然干燥最佳状态,空气湿度越大、叶片越大越厚的则干燥时间相对延长;革质和厚革质类叶片以及叶肉组织相对较厚的,由于蜡质层影响水分蒸发,自然干燥时间较长约14-21天左右;薄革质和纸质类叶片、小型叶的自然干燥时间短些约7-14天左右;

05、对压制好的枝叶标本尽快进行透明高分子材料包埋成型,形成透明包埋标本。这里操作时先制备与标本相符合的模具,包埋时,先注入很薄的一层包埋材料,在放入标本,再通过包埋材料轻轻包裹即可。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作出来的标本,色泽绿色保持较好,形态上完整性更好,基本无破损和损坏,叶片组织未经蒸煮等基本无任何损坏,能够完好保持原样特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用简便易行的方法解决油茶-山茶植物枝叶标本原型原色的保真保存,方法简单,方便操作,降低了制作成本,且无毒、绿色环保。

2、标本枝叶的形态特征和色泽保持的更好,能够较好地保持油茶-山茶植物叶片原有的色泽,较好地立体再现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特性,提升了它的科研价值。

3、将通过自然干燥压制好的标本进行透明高分子材料包埋,免除了传统标本制作方法中存在的后续防腐、防虫、防霉以及更换液体、容易损坏等维护难的缺陷,降低了维护成本,更方便维护管理。

4、标本的使用寿命比常规标本的更长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发明,一下具体实施方式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发明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以下步骤:

1、植物标本采集:

101、时间选择:选择气温相对较低和适宜的秋冬季节,湿度合适环境条件下采集,如阴天或多云天气的上午为宜。

102、采摘后处理:枝叶采集后挂好标签用封口袋装好保湿,做到不压伤和折损叶片,保存枝叶的新鲜完整,尽快带回实验室以作后续处理。

2、标本压制:采用蜡叶标本的常规压制方法,对枝叶进行适当修剪、定型,采用报纸或标本压制台板纸进行定型压制,每份标本中间隔一层瓦楞纸,用标本夹固定,每隔两天左右进行检查和调整枝叶定型效果,压至叶片色泽基本保持原色泽但手感开始变硬又具有一定的柔韧性时即可进行后续包埋。

3、标本摆放设计:将压制处理好的枝叶标本按照标本设计要求进行摆放固定,用亚克力做好相对应的模具。

4、标本的包埋处理:选择市场上的高清水晶滴胶中的硬胶—环氧树脂胶高分子材料进行包埋。

将配制好的环氧树脂ab胶沿着预先定制好的透明亚克力模具边缘缓缓倒入模具中,在倒入胶水时注意朝一个方向倒入模具中,先倒入厚度约2-3mm薄薄一层,然后将标本顺着胶水倒入的方向小心地象贴膜一样缓慢放入底层胶水层上,轻轻挤压叶片以便排出气泡,摆放好标本造型,让胶水固化固定住标本不再产生飘移,再继续浇灌胶水至标本完全包埋住或与模具顶面边缘基本平齐,直至与模具顶面完全平齐或稍高于模具边缘,形成稍凸起的胶面。

倒入胶水1-2小时内注意观察,若出现气泡可用干净的细针将气泡赶出,在室温下静置12-24h后胶水固化,固化期间可适当遮盖住上方注意防尘。

一般室温最好是20-30度,低于15度高于40度都不利于树脂固化的控制。将包埋好的标本模具放在水平台上至树脂完全固化为止;灌入胶水的流速以最缓慢的速度缓缓倒入,让胶水缓慢平铺包裹住枝叶标本,模具操作时在常温20-30度比较合适。透明高分子材料为市场上购买的高清水晶滴胶硬胶,具有高透明、无气泡、耐变黄的特性。

5、树脂标本的修形:待树脂完全固化之后既得标本。将标本边缘修整光滑,打磨抛光。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法简单易行,植物叶片绿色保持的较好,有效降低了成本,简化了操作程序,是油茶或山茶类革质叶植物的一种较好的植物标本保色保真的标本制作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不经过蒸煮和固色,保色效果更理想,压制植物枝叶至自然干燥状态合适时机进行透明包埋,无需进行蒸煮固色,其保持植物原色的效果明显更好,且操作简单易行,无毒无害,降低操作流程和制作成本,对于油茶和山茶革质叶类植物是一种更方便易行更适合的有效方法。其它常规标本制作如蜡叶标本、浸泡标本或通过种种化学试剂固色后的标本等都达不到该方法的效果,对比十分明显。

本发明方法采用透明材料对植物标本进行包埋处理,立体再现植物标本的形态特征特性,一劳永逸,大减少了标本后续维护和管理难度,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减少有毒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破坏。这是蜡叶标本、浸泡标本等其它常规标本所做不到的。

本发明方法制作成的植物标本,具有使用寿命更长久,标本保存在透明包埋体里面,难于损坏,不起霉、不生虫、不生菌、不变脆易折等,另外由于其的植物形色上更具保真效果,科研价值更高。这是其它常规方法制作的标本无法比拟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