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瓜籽植物配方杀虫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56027发布日期:2021-03-05 11:4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涉及杀虫液领域,具体是一种地瓜籽植物配方杀虫液。


背景技术:

[0002]
害虫是人类对一些动物(大多属于昆虫)的定义,这些动物往往会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陈述:“世界上玉米有200多种昆虫危害,榆树上有650种害虫,栎树上有1400种害虫
……
。”把啃食农作物等的植食性昆虫列为害虫,从生态学、经济学上来说均是不科学的。农作物、植食者、肉食者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植食者取食农作物,由于其数量多少不一,对农作物的影响也不一样;同时,农作物对植食者取食的反应也不同。而一些植食性昆虫泛滥成灾造成危害往往是生态失衡的结果,而这种失衡是人类引起的。人类因经济发展等利益需求,破坏了原生植被,并大量种植经济性作物或经济性树种,造成原生植物多样性减少,特定植物(农作物等经济植物)过多,造成植被单一化,原生植物被替换成了经济植物,让大部分依赖原生植物为生的昆虫减少甚至消失,而那些以经济作物为食的植食性昆虫却因此受益,加上鸟类等捕食性天敌也因为人类活动减少。缺少了竞争和天敌控制,加上大量的食物,导致了那些以经济植物为食的植食性昆虫大量繁殖,泛滥成灾,成为了所谓的害虫。因此,人类引进外来物种,改造环境使植被单一化等因素都是引发虫灾的重要因素。
[0003]
长期以来,我国对苗木的虫害防治一直采用化学农药,由于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而且这些化学农药都会在土壤中有不同程度地残留,污染环境,威胁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天然植物刹虫液。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地瓜籽植物配方杀虫液,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地瓜籽过滤液50-80份、薄荷提取液30-50份、茉莉提取液10-20份、丁香提取液5-25份、阴香油10-30份、稀释液30-80份。
[000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地瓜籽植物配方杀虫液,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地瓜籽过滤液60份、薄荷提取液35份、茉莉提取液14份、丁香提取液15份、阴香油15份、稀释液40份。
[0008]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地瓜籽植物配方杀虫液,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地瓜籽过滤液70份、薄荷提取液40份、茉莉提取液16份、丁香提取液17份、阴香油18份、稀释液44份。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地瓜籽植物配方杀虫液,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地瓜籽过滤液80份、薄荷提取液50份、茉莉提取液20份、丁香提取液25份、阴香油30份、稀释液80份。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稀释液含有柴油乳剂。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
本发明选用天然的地瓜籽过滤液,其种子含有毒鱼和杀虫成分。属于天然的植物杀虫剂,本发明采用优良的植物配比,对人畜安全;杀虫效果显著,喷雾后棉铃虫在20小时内死亡;无农药残留;本发明适用于所有植物种植的农户和单位,适宜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4]
实施例1
[0015]
一种地瓜籽植物配方杀虫液,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地瓜籽过滤液50份、薄荷提取液30份、茉莉提取液10份、丁香提取液5份、阴香油10份、稀释液30份。所述稀释液含有柴油乳剂。
[0016]
实施例2
[0017]
一种地瓜籽植物配方杀虫液,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地瓜籽过滤液60份、薄荷提取液35份、茉莉提取液14份、丁香提取液15份、阴香油15份、稀释液40份。所述稀释液含有柴油乳剂。
[0018]
实施例3
[0019]
一种地瓜籽植物配方杀虫液,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地瓜籽过滤液70份、薄荷提取液40份、茉莉提取液16份、丁香提取液17份、阴香油18份、稀释液44份。所述稀释液含有柴油乳剂。
[0020]
实施例4
[0021]
一种地瓜籽植物配方杀虫液,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地瓜籽过滤液80份、薄荷提取液50份、茉莉提取液20份、丁香提取液25份、阴香油30份、稀释液80份。所述稀释液含有柴油乳剂。
[002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0023]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