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4825发布日期:2019-11-15 23: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s1、整地:在年降水量为150mm~200mm、≥10℃年积温为2800℃~3500℃的地区,于苜蓿播种前7天~10天,耕地深翻,翻耕深度为25cm~30cm,然后耙地,耙出杂草根茎、耙碎土块、混拌基肥,使地表平整,再耱地,耱碎土块,耱实土壤,最后镇压;

s2、播种:于秋季温度为10℃~25℃时进行苜蓿播种,播种量为40g/亩~60g/亩,播种深度为1cm,采用宽窄行间隔种植,窄行的行距为40cm~50cm,宽行的行距为70cm~80cm,穴播株距为18cm~27cm,播种前覆膜,在膜上播种;

s3、滴灌带铺设:灌溉方式采用地面浅埋式滴灌,浅埋的深度为3cm~5cm,滴灌带铺于苜蓿种植窄行的行间,滴灌带的间隔宽度为120cm;

s4、灌溉:苜蓿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为1950m3/hm2,灌溉时的滴头间距为30cm,灌溉时的滴头流量为1.0l/h,进行膜下滴灌;返青期的灌溉量为600m3/hm2,灌溉时长12h;现蕾期的灌溉量为750m3/hm2,灌溉时长15h;开花期的灌溉量为300m3/hm2,灌溉时长6h;结荚期的灌溉量为150m3/hm2,灌溉时长3h;成熟期的灌溉量为150m3/hm2,灌溉时长3h;

s5、施肥:在苜蓿现蕾期施入磷酸一铵,磷酸一铵随灌溉水溶施入;

s6、收获:在60%~70%的苜蓿荚果变成黄褐色时,进行收获,得到苜蓿种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基肥由有机肥、p2o5和钾肥组成,所述有机肥的施入量为1000kg/亩~2000kg/亩,所述p2o5的施入量为10kg/亩,所述钾肥的施入量为4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所述磷酸一铵的施入量为5kg/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提高苜蓿种子产量的方法,该方法为:整地后于秋季采用宽窄行间隔种植,播种前覆膜,在膜上播种,于苜蓿种植行的窄行间铺设滴灌带,苜蓿全生育期的灌溉定额为1950m3/hm2,返青期的灌溉量为600m3/hm2,现蕾期的灌溉量为750m3/hm2,开花期的灌溉量为300m3/hm2,结荚期的灌溉量为150m3/hm2,成熟期的灌溉量为150m3/hm2,肥料在现蕾期随水施入,于60%~70%的苜蓿荚果变成黄褐色收获得到苜蓿种子。本发明将滴灌技术与覆膜相结合,播种前覆膜,在膜上播种,通过宽窄行间隔种植,并在苜蓿种植行的行间铺设滴灌带,结合苜蓿的不同生育时期进行灌溉处理,提高苜蓿种子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隋晓青;张树振;陈述明;李卫军;张博;朱进忠;马雪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9.21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