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生态复合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4429发布日期:2020-01-18 03:14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生态复合饲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生态复合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钻纹龟是水龟属中一种漂亮的中等大小的咸水龟,其色泽瑰丽,是名贵的观赏品种,经济价值很高。所有钻纹龟都有一个共有的特征,那就是它们富有纹路的、有同心的图案的、钻石形的盾板,钻纹龟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斑纹而得名。钻纹龟一共有七个亚种,其中卡罗莱纳钻纹龟壳色包括深啡、浅啡、黄及浅橄榄色,每块甲片都会有一个同心环纹,头部及四肢皮肤大多为白色或明显偏白以及有的黑点纹。卡罗莱纳钻纹龟在这种环境中捕食螃蟹、蜗牛、小虾、蚌类、蛤以及其他各种甲壳类动物,其中黑壳虾是一种以藻类和动植物尸体为食的动物,是优秀的鱼缸清洁工,同时也是钻纹龟的美食。卡罗莱纳钻纹龟体色华丽、活泼好动,它们对人有一种天生的亲和感,互动性极佳,这种特点使得卡罗莱纳钻纹龟在国内的市场非常受欢迎。但是这种龟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水温、水质、光照和盐度等要求很高,当环境收到污染时很容易造成生病甚至死亡,尤其是在一般饲养者在饲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饲料和粪便的沉积现象,进而造成水体污染,只能频繁换水来保持清洁,但换水过勤又会导致幼龟无法适应陌生水体从而导致新的疾病,所以卡罗莱纳钻纹龟幼体在饲养过程中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现有技术中通过改变投喂方式或投喂后及时过滤水体的方式优化水体环境,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水下喂食龟鳖养殖装置”,其公告号“cn106305576a”,包括:养殖池,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过滤组件以及废料出口,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将龟鳖的活动区域和龟鳖的粪便分离,实现水源和粪便的初步分离,并通过过滤组件将水体进行过滤杀菌处理,这种装置一定限度内减轻了投喂食物及幼龟排泄对水体的污染情况,但是这种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昂,工序繁琐,在普通龟类饲养者中无法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卡罗莱纳钻纹龟在幼体阶段因水体污染导致成活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生态复合饲养装置,根据卡罗莱纳钻纹龟幼体的特点,控制其生活环境水温和菌类环境以及与卡罗莱纳钻纹龟幼体的生长需求相匹配的照明系统和盐度,并通过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对齐排泄废物进行收集,同时起到清洁水体的作用,再通过收集到的排泄废物作为黑壳虾的食物,依次达到清洁水体和提供钻纹龟饲料的双重目的,有效提高卡罗莱纳钻纹龟在幼体阶段的成活率,实现了卡罗莱纳钻纹龟幼体死亡率的下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生态复合饲养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隔板,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通过隔板分隔的钻纹龟活动区和饲养有黑壳虾的复合共生区,所述钻纹龟活动区内设置有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所述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包括漩涡成型分系统和吸附-分解分系统。所述钻纹龟活动区用于饲养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所述复合共生区用于饲养黑壳虾;所述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带动钻纹龟活动区的水体进行缓慢旋转,通过涡流作用使得水体中的藻类、食物残渣等杂质及废物汇集至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中部的支撑柱处,并利用支撑柱上的吸附层收集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产生的废料以及水体中包含的藻类,再将吸附层放入复合共生区用以投喂黑壳虾。由于黑壳虾繁殖周期短,故可定期捞取成熟黑壳虾对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进行投喂,通过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与黑壳虾的共生系统保证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生长环境的清洁及食物的供给,有效提高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存活率。

作为优选,所述漩涡成型分系统包括涡轮和支撑柱,所述涡轮设置在装置本体底部,所述支撑柱与涡轮同轴设置,所述支撑柱与装置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中的涡轮缓慢旋转并带动钻纹龟活动区的水体同步旋转,通过涡流作用使得水体中的藻类、食物残渣等杂质及废物汇集至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中部的支撑柱处,完成对水体中杂质的聚集。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分解分系统包括吸附层和腐生-硝化装置,所述腐生-硝化装置贴合设置在吸附层背面,所述吸附-分解分系统缠绕设置在所述支撑柱表面。所述腐生-硝化装置包括大量的腐生菌和硝化细菌,卡莱罗娜钻纹龟粪便与黑壳虾粪便等有机物会在水体中通过腐生菌分解为形成氨和亚硝酸盐,但这些物质对生物依然具有很强的伤害性,所述硝化细菌用于将水体中产生的氨、亚硝酸盐等毒素进行进一步分解并将其转化为硝酸盐等毒性很小的物质。所述吸附层用于吸附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所聚集的水体杂质,所述腐生-硝化装置用于分解处理这些杂质,共同完成对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生长环境的水体的净化。所述腐生-硝化装置一般选用带有大量腐生菌和硝化细菌的旧滤网,将其贴合设置吸附层背部,共同组成吸附-分解分系统,当所述吸附-分解分系统缠绕设置在支撑柱上时,所述吸附层与腐生-硝化装置便间隔设置,能够有效实现水体的清洁。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分解分系统与支撑柱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吸附-分解分系统包裹在支撑柱上,当吸附层颜色加深后,即可取下吸附层放入复合共生区并更换新的吸附-分解分系统,通过黑壳虾对吸附层上的藻类、食物残渣及部分废物进行清理;当吸附-分解分系统颜色逐渐回复后,即可取出进行清洗和杀菌,并与复合共生区内的新吸附-分解分系统交替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层上设置有吸附孔,所述吸附孔沿吸附层缠绕支撑柱方向逐渐变大。所述吸附层缠绕支撑柱后,其上的吸附孔由内到外由大到小分布,其中较大吸附孔尺寸大一一般较大杂质;当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中的涡轮开始旋转后,水体内部的杂质由于向心力的作用会逐步靠近吸附层,杂质的大小略有差异,较小杂质进入较大吸附孔后继续深入,较大杂质会吸附在比其尺寸略小的吸附孔上,所述杂质被层层吸附至吸附层中,同时避免了较大杂质堵塞较大吸附孔,使得水体中的杂质被充分吸附,当吸附一定时间后,取出吸附层,所述被吸附杂质即被同时取出,达到了清理水体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钻纹龟活动区包括高度依次降低的晒背区、浅水区和深水区,所述晒背区与浅水区通过阶梯一连接,所述浅水区与深水区通过阶梯二连接。所述晒背区用于给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提供温暖干燥的环境,可以促进其合成维生素d、预防真菌、增强食欲、提高抵抗力,可以说是饲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浅水区用于投喂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深水区用于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日常活动。幼龟可通过阶梯一和阶梯二在三个区域之间活动。

作为优选,所述阶梯二为双向阶梯结构,所述阶梯二的顶部高出装置本体内的水面。所述阶梯二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阶梯二连接种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进食的浅水区和其日常活动的深水区,出水孔的设置有多个作用,一是连通浅水区与深水区的水体,使得浅水区不会因为长时间缺乏水体循环产生细菌和污垢,二是当饲养者在浅水区投喂食物时,正在深水区活动的种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可以通过水流感知到食物,进而主动进入浅水区觅食;三是配合高出水面的阶梯二,用于水体流动而对防止食物进入深水区冰杯吸附层所吸附,有效避免了食物的浪费,保证了吸附层能够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晒背区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系统。对于卡莱罗娜钻纹龟这种深水龟来说所述紫外线照射系统包括uvb照射和uva照射,uvb为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波长275~320nm,其主要作用是帮助爬行动物体内生成维生d3,而维生d3又是促进钙质吸收最为关键的物质之一,龟类是可以通过食物、钙粉来补充缺失的钙质,但如果没有d3的形成就无法促成钙类的吸收,充足的维生素d3有助于龟类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成长;uva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波长320~400nm,能够促进龟的食欲与繁殖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共生区底部设置有夹合装置、过滤装置和腐生-硝化装置。所述复合共生区底部的夹合装置用于固定自钻纹龟活动区取出的近饱和吸附层,所述近饱和吸附层固定至复合共生区后,所述过滤装置间歇式工作,吸附层上杂质中的细碎食物残渣及部分带有藻类的卡莱罗娜钻纹龟粪便会作为复合共生区中黑壳虾的食物被有效清除,当黑壳虾进食结束后启动过滤装置对剩余杂质及黑壳虾粪便进行过滤,确保复合共生区内的水体保持清洁。所述腐生-硝化装置包括大量的腐生菌和硝化细菌,卡莱罗娜钻纹龟粪便与黑壳虾粪便等有机物会在水体中通过腐生菌分解为形成氨和亚硝酸盐,但这些物质对生物依然具有很强的伤害性,所述硝化细菌用于将水体中产生的氨、亚硝酸盐等毒素进行进一步分解并将其转化为硝酸盐等毒性很小的物质,腐生-硝化装置这种水体“净化系统”配合过滤系统形成水质维持系统,为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和黑壳虾建立适宜的生活环境。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能够有效吸附钻纹龟活动区的各类杂质,保持水体清洁从而提高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存活率;2)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与黑壳虾互利共生,黑壳虾为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生长提供更为丰富的食物来源;3)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进食的浅水区与其日常活动的深水区被分隔,避免水体的严重污染;4)晒背区为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提供温暖干燥的环境,配合紫外线照射系统促进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1、装置本体,11、隔板,2、钻纹龟活动区,21、晒背区,22、浅水区,23、深水区,24、阶梯一,25、阶梯二,26、出水孔,3、复合共生区,31、夹合装置,32、过滤装置,4、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5、漩涡成型分系统,51、涡轮,52、支撑柱,6、吸附-分解分系统,61、吸附层,62、腐生-硝化装置,63、吸附孔,7、紫外线照射系统,8、温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生态复合饲养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隔板11,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通过隔板11分隔的钻纹龟活动区2和饲养有黑壳虾的复合共生区3,所述钻纹龟活动区2内设置有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4,所述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4包括涡轮51和支撑柱52,所述涡轮51设置在装置本体1底部,所述支撑柱52与涡轮51同轴设置,所述支撑柱52与装置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且表面设置有吸附层61。所述钻纹龟活动区2用于饲养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所述复合共生区3用于饲养黑壳虾;所述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4带动钻纹龟活动区2的水体进行缓慢旋转,通过涡流作用使得水体中的藻类、食物残渣等杂质及废物汇集至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4中部的支撑柱52处,并利用支撑柱52上的吸附层61收集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产生的废料以及水体中包含的藻类,再将吸附层61放入复合共生区3用以投喂黑壳虾。由于黑壳虾繁殖周期短,故可定期捞取成熟黑壳虾对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进行投喂,通过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与黑壳虾的共生系统保证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生长环境的清洁及食物的供给,有效提高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存活率。

卡莱罗娜钻纹龟为深水龟,幼体一般背甲长度为3.5-7cm,不超过10cm,故装置本体1采用1000mm*400mm*1200mm的矩形玻璃缸,所述钻纹龟活动区2长度为800mm,钻纹龟活动区2中的晒背区21、浅水区22和深水区23沿装置本体1长度方向呈阶梯式分布,晒背区21高出水面,通过阶梯一24与浅水区22过渡连接,所述晒背区21立于水面之上是可供钻纹龟彻底干身的设备,所述晒背区21应设置在采光良好的位置且带有紫外线照射系统7,所述紫外线照射系统7包括uvb照明和uva照明两种光源,晒背区21温度一般为35℃较为适宜,每天保证光照12小时,当阳光照射时长不足时,通过紫外线照射系统7及时补足。所述浅水区22深度在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高度的1/2-2/3之间,并通过阶梯二过渡连接深水区23,所述深水区23为底面半径500mm的圆柱型结构,所述深水区23深度为1200mm。所述复合共生区3长度200mm,通过隔板11与钻纹龟活动区2分隔,所述隔板11为薄壁结构并采用着色亚克力制作,隔板11设置在尺寸为1200mm*400mm。所述深水区23内的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4可以对装置本体1内的水进行有效清洁,避免装置本体1内形成废物堆积而影响水质。所述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4中的涡轮51设置在圆柱型深水区23的底部且位于圆柱型深水区23的中轴线上,所述支撑柱52与涡轮51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柱52顶部与装置本体1内的水面平齐,所述支撑柱52上缠绕设置有吸附-分解分系统6,所述吸附-分解分系统6中的吸附层61为市购可吸附水中悬浮物的软质材料,如竹炭网等,所述吸附层上61设置有吸附孔63,所述吸附孔63沿吸附层61缠绕支撑柱方向逐渐变大。所述吸附层61缠绕支撑柱后,其上的吸附孔63由内到外由大到小分布,其中较大吸附孔63尺寸大一一般较大杂质;当漩涡成型分系统5中的涡轮51开始旋转后,水体内部的杂质由于向心力的作用会逐步靠近吸附层61,杂质的大小略有差异,较小杂质进入较大吸附孔63后继续深入,较大杂质会吸附在比其尺寸略小的吸附孔63上,所述杂质被层层吸附至吸附层61中,同时避免了较大杂质堵塞较大吸附孔63,使得水体中的杂质被充分吸附,当吸附一定时间后,取出吸附-分解分系统6,所述被吸附杂质即被同时取出,达到了清理水体的目的。所述腐生-硝化装置62采用其他饲养过龟类的鱼缸中的旧滤网,将两者贴合连接并缠绕设置在支撑柱52上,在将支撑柱52固定安装在装置本体1底部涡轮51的中心处,所述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4建立。所述晒背区21-阶梯一24-浅水区22-阶梯二为一体式结构,将所述一体式结构放入装置本体1后,所述钻纹龟活动区2基本设置完毕。接着将夹合装置31、过滤装置32和腐生-硝化装置62安装至复合共生区3内,所述夹合装置31为固定设置在复合共生区3侧壁上的四个市购夹子,所述过滤装置32采用市购中型鱼缸过滤器;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钻纹龟活动区2与所述复合共生区3内的腐生-硝化装置62均采用旧滤网,所述旧滤网应用其原缸内的水进行充分清洗,即可移至装置本体11中使用,实验表明,腐生-硝化装置62中的各别组分如枯草芽孢杆菌等,对促使卡莱罗娜钻纹龟患得腐皮病的气单胞菌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然后将温控装置8设置在隔板11靠近钻纹龟活动区2一侧,所述温控装置8采用市购恒温计,用以保证水体温度在20℃-30℃之间。最后向装置本体1内注入预先准备的含有单胞藻的浅绿水直至水面高度高于浅水区222-3cm,所述浅绿水中,一是单胞藻类提供给鱼均衡的营养,一些在人工饲料中含量不足的营养物质,比如平衡蛋白、维生素等,单胞藻可以进行供给;二是绿水对鱼有一定的康复作用;三是浅绿水可降低对初次接触陌生水体的鱼类的刺激。所述装置本体1基本设置完毕并静置1-2周使得装置本体1中的腐生-硝化系统初步建立,水温适宜,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4正常工作。

当水体达到饲养要求后,可将一对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和10-20只黑壳虾分别放入钻纹龟活动区2和复合共生区3,开始饲养。所述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在深水区23进行日常活动,当饲养者在浅水区22投喂食物时,食物气味会沿着阶梯二底部的出水孔25传递至深水区23中,使得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通过阶梯二进入浅水区22觅食。由于阶梯二顶部高出水面,可保证食物不会随水流进入深水区23中造成食物沉积,避免了一定程度的水体污染。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可通过阶梯一24进入晒背区21享受温暖干燥的环境,充足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对钙质的吸收,提高体温,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消化和骨骼生长;同时紫外线可杀死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身上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避免疾病的产生,有效提高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存活率。在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进食基本结束后,涡流式水质维持系统4中的漩涡成型分系统5开始工作,水体随着涡轮51开始在中央形成漩涡,钻纹龟活动区2内的各类杂质向中部聚集,并通过吸附-分解分系统6逐渐被分解,当然吸附-分解分系统6的工作效率较水体中杂质的产生速度是较低的,所以当吸附-分解分系统6接近饱和时,应取下缠绕在支撑柱52上的吸附-分解分系统6,将其放入复合共生区3并通过夹合装置31固定,使得吸附-分解分系统6在复合共生区3充分展开,接着将新的吸附-分解分系统6缠绕在支撑柱52上继续工作。复合共生区3内的黑壳虾会进食吸附-分解分系统6中未被分解的食物残渣以及带有藻类的卡莱罗娜钻纹龟粪便,当黑壳虾进食基本结束后启动过滤装置32对复合共生区3内的杂质进行过滤,随着时间推移吸附-分解分系统6中基本不再有可利用物质,此时饲养者需要将其取出并且清洗干净,与钻纹龟活动区2内的吸附-分解分系统6交替使用。黑壳虾的从幼苗到成熟的时间大概在20天左右,故每1-2周从复合共生区3捞取1/3左右的黑壳虾用于投喂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为其提供更为丰富的营养。同时,饲养者应定期清理浅水区22残存的食物残渣等杂质,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生态复合饲养装置针对卡莱罗娜钻纹龟在幼体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制造,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卡莱罗娜钻纹龟幼体的存活率。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发明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