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通风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农场内循环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农场中通常种植着大量的植物,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植物光合作用又会释放大量氧气,具体的,光合作用指的是在植物叶片内叶绿体中进行,以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在有阳光的条件下进行,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部分,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利用叶绿素和某些细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呼吸作用指的是如果是植物,那一般是在晚上进行,晚上植物同动物一样,需要呼吸进空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水汽与能量.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但是,呼吸作用则需要氧气,农场中的植物不借助通风系统进行供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而现在的通风系统只能单纯解决空气的流通,且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没有很好的利用,而植物的呼吸作用急需氧气来进行,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农场内循环的通气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场内循环的通风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农场内循环的通风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设有植物空间,所述植物空间左侧设有与所述植物空间连通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左侧连通设有传动空间,所述传动空间左侧连通设有第一扇叶空间,所述第一扇叶空间内设有用于吸收并储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储气部件,所述储气部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扇叶空间内的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空间左壁内固定安装通气阀,所述通气阀左侧固定安装用于装氧气的气囊,打开通气阀,所述第一扇叶空间转动将所述植物空间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吸收至所述气囊内储存,
所述植物空间右侧设有与所述植物空间连通的第三斜齿轮空间,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右侧设有与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相连通的第二扇叶空间,所述第二扇叶空间内设有用于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在晚上氧气不足时供应的供氧部件,所述供氧部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扇叶空间内的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将氧气吸入所述植物空间中进行供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储气部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植物空间右壁内的氧气含量测量仪。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流通通道上侧设有第一斜齿轮空间,所述第一斜齿轮空间上侧设有滑动空间,所述滑动空间左侧连通设有螺纹螺杆空间,所述螺纹螺杆空间顶壁内固定安装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安装螺纹螺杆,所述滑动空间上侧设有第二斜齿轮空间,所述第二斜齿轮空间底壁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空间顶壁之间转动安装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安装固定杆,所述滑动空间右壁内上下对称设有开口向右的卡住空间,所述固定杆右侧面内设有弹簧空间,所述弹簧空间左壁内固定安装通电磁铁,所述弹簧空间内滑动安装永磁铁,所述卡块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左侧面与所述通电磁铁右侧面之间固定安装弹簧空间,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螺纹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位于所述第一斜齿轮空间内固定安装第一斜齿轮,所述传动空间右壁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空间左壁之间转动安装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位于所述第一斜齿轮空间内固定安装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上位于所述传动空间内固定安装第一齿轮,所述流通通道左壁与所述第一扇叶空间右壁之间转动安装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位于所述传动空间内固定安装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第一扇叶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供氧部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位于所述第二斜齿轮空间内的卡住空间,所述第二斜齿轮空间右壁与所述第二扇叶空间左壁之间转动安装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位于所述第二斜齿轮空间内固定安装第四斜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位于所述第二斜齿轮空间内固定安装第三斜齿轮,所述第三斜齿轮可与所述第四斜齿轮啮合,所述机身内位于所述电机左侧固定安装抽气泵,所述抽气泵输入口上固定安装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另一侧与所述通气阀相连接,所述抽气泵输出口上固定安装出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扇叶空间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四转动轴上位于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内固定安装第五斜齿轮,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下侧设有第四斜齿轮空间,所述第四斜齿轮空间顶壁与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底壁之间转动安装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五转动轴上位于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内固定安装第六斜齿轮,所述第六斜齿轮与所述第五斜齿轮啮合,所述第五转动轴上位于所述第四斜齿轮空间内固定安装第七斜齿轮,所述第四斜齿轮空间前侧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三扇叶空间,所述第三扇叶空间与所述植物空间相连通所述第四斜齿轮空间前壁与所述第三扇叶空间后壁之间转动安装第六转动轴,所述第六转动轴上位于所述第四斜齿轮空间内固定安装第八斜齿轮,所述第八斜齿轮与所述第七斜齿轮啮合,所述第六转动轴上位于所述第三扇叶空间内固定安装第三扇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有益效果1:本发明利用螺纹螺杆带动轴的转动,来控制扇叶的转动,从而可使气体储存并再次利用,达到对气体流通的效果,通过第一转动轴的上下活动,控制斜齿轮之间的啮合,从而控制储氧部分和供氧部分分别进行工作,且在供氧时,防止氧气含量过高,导致植物醉氧。
有益效果2:本发明设计第三个扇叶来进行通气,全过程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
有益效果3:使用本发明的农场不但可以使农场中的空气流通,还能存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植物晚上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氧气,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视图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正视图,图1所示方向与本发明装置正视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农场内循环的通风装置,包括机身20,所述机身20内设有植物空间43,所述植物空间43左侧设有与所述植物空间43连通的流通通道55,所述流通通道55左侧连通设有传动空间57,所述传动空间57左侧连通设有第一扇叶空间21,所述第一扇叶空间21内设有用于吸收并储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储气部件80,所述储气部件80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扇叶空间21内的第一扇叶59,所述第一扇叶空间21左壁内固定安装通气阀60,所述通气阀60左侧固定安装用于装氧气的气囊24,打开通气阀60,所述第一扇叶空间21转动将所述植物空间43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吸收至所述气囊24内储存,
所述植物空间43右侧设有与所述植物空间43连通的第三斜齿轮空间35,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35右侧设有与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35相连通的第二扇叶空间37,所述第二扇叶空间37内设有用于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在晚上氧气不足时供应的供氧部件81,所述供氧部件81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扇叶空间37内的第二扇叶36,所述第二扇叶36将氧气吸入所述植物空间43中进行供氧。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气部件80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植物空间43右壁内的氧气含量测量仪42,可以根据所述氧气含量测量仪42测量的植物空间43内的氧气含量来控制是否需要供氧或者吸走多余的二氧化碳和氧气。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通通道55上侧设有第一斜齿轮空间54,所述第一斜齿轮空间54上侧设有滑动空间48,所述滑动空间48左侧连通设有螺纹螺杆空间25,所述螺纹螺杆空间25顶壁内固定安装电机28,所述电机28输出轴上固定安装螺纹螺杆30,所述滑动空间48上侧设有第二斜齿轮空间31,所述第二斜齿轮空间31底壁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空间54顶壁之间转动安装第一转动轴50,所述第一转动轴50上固定安装固定杆49,所述滑动空间48右壁内上下对称设有开口向右的卡住空间47,所述固定杆49右侧面内设有弹簧空间63,所述弹簧空间63左壁内固定安装通电磁铁64,所述弹簧空间63内滑动安装永磁铁62,所述卡块61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永磁铁62,所述永磁铁62左侧面与所述通电磁铁64右侧面之间固定安装弹簧空间63,所述固定杆49与所述螺纹螺杆3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50上位于所述第一斜齿轮空间54内固定安装第一斜齿轮52,所述传动空间57右壁与所述第一斜齿轮空间54左壁之间转动安装第二转动轴56,所述第二转动轴56上位于所述第一斜齿轮空间54内固定安装第二斜齿轮51,所述第二斜齿轮51与所述第一斜齿轮52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56上位于所述传动空间57内固定安装第一齿轮23,所述流通通道55左壁与所述第一扇叶空间21右壁之间转动安装第三转动轴58,所述第三转动轴58上位于所述传动空间57内固定安装第二齿轮22,所述第二齿轮22与所述第一齿轮23啮合,所述第三转动轴58与所述第一扇叶59固定连接,植物空间43内氧气过剩时,启动电机28,电机28带动螺纹螺杆30转动,螺纹螺杆30带动固定杆49、第一转动轴50、第一斜齿轮52向下运动至第一斜齿轮52与第二斜齿轮51啮合,螺纹螺杆30转动带动固定杆49、第一转动轴50、第二斜齿轮51、第二转动轴56、第一齿轮23、第二齿轮22、第三转动轴58、第一扇叶59转动,打开通气阀60,第一扇叶59转动将植物空间43中的氧气吸入气囊24中储存。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氧部件81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轴50上位于所述第二斜齿轮空间31内的卡住空间47,所述第二斜齿轮空间31右壁与所述第二扇叶空间37左壁之间转动安装第四转动轴33,所述第四转动轴33上位于所述第二斜齿轮空间31内固定安装第四斜齿轮32,所述第一转动轴50上位于所述第二斜齿轮空间31内固定安装第三斜齿轮46,所述第三斜齿轮46可与所述第四斜齿轮32啮合,所述机身20内位于所述电机28左侧固定安装抽气泵27,所述抽气泵27输入口上固定安装进气管道26,所述进气管道26另一侧与所述通气阀60相连接,所述抽气泵27输出口上固定安装出气管道29,所述出气管道29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扇叶空间37相连通,植物空间43内氧气不足时,打开通气阀60、抽气泵27,抽气泵27将气囊24内的氧气抽入第二扇叶空间37中,螺纹螺杆30带动螺纹螺杆30转动,螺纹螺杆30带动第一转动轴50、第三斜齿轮46向上运动至第三斜齿轮46与第四斜齿轮32啮合,固定杆49带动第一转动轴50、第三斜齿轮46、第四斜齿轮32、第四转动轴33、第二扇叶36转动,第二扇叶36转动将第二扇叶空间37中的氧气吸入植物空间43内进行供氧。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转动轴33上位于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35内固定安装第五斜齿轮34,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35下侧设有第四斜齿轮空间40,所述第四斜齿轮空间40顶壁与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35底壁之间转动安装第五转动轴39,所述第五转动轴39上位于所述第三斜齿轮空间35内固定安装第六斜齿轮38,所述第六斜齿轮38与所述第五斜齿轮34啮合,所述第五转动轴39上位于所述第四斜齿轮空间40内固定安装第七斜齿轮45,所述第四斜齿轮空间40前侧设有开口向前的第三扇叶空间67,所述第三扇叶空间67与所述植物空间43相连通所述第四斜齿轮空间40前壁与所述第三扇叶空间67后壁之间转动安装第六转动轴41,所述第六转动轴41上位于所述第四斜齿轮空间40内固定安装第八斜齿轮44,所述第八斜齿轮44与所述第七斜齿轮45啮合,所述第六转动轴41上位于所述第三扇叶空间67内固定安装第三扇叶68,氧气供氧过足时,第四转动轴33转动带动第五斜齿轮34、第六斜齿轮38、第五转动轴39、第七斜齿轮45、第八斜齿轮44、第六转动轴41、第三扇叶68转动进行通气。
初始时:所述气囊24处于干瘪状态,所述第一转动轴50处于中间,所述第三斜齿轮46不与所述第四斜齿轮32啮合,所述第一斜齿轮52不与所述第二斜齿轮51啮合;
使用的时候:根据所述氧气含量测量仪42测量的植物空间43内的氧气含量来控制是否需要供氧或者吸走多余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植物空间43内氧气过剩时,启动电机28,电机28带动螺纹螺杆30转动,螺纹螺杆30带动固定杆49、第一转动轴50、第一斜齿轮52向下运动至第一斜齿轮52与第二斜齿轮51啮合,螺纹螺杆30转动带动固定杆49、第一转动轴50、第二斜齿轮51、第二转动轴56、第一齿轮23、第二齿轮22、第三转动轴58、第一扇叶59转动,打开通气阀60,第一扇叶59转动将植物空间43中的氧气吸入气囊24中储存,
植物空间43内氧气不足时,打开通气阀60、抽气泵27,抽气泵27将气囊24内的氧气抽入第二扇叶空间37中,螺纹螺杆30带动螺纹螺杆30转动,螺纹螺杆30带动第一转动轴50、第三斜齿轮46向上运动至第三斜齿轮46与第四斜齿轮32啮合,固定杆49带动第一转动轴50、第三斜齿轮46、第四斜齿轮32、第四转动轴33、第二扇叶36转动,第二扇叶36转动将第二扇叶空间37中的氧气吸入植物空间43内进行供氧,氧气供氧过足时,第四转动轴33转动带动第五斜齿轮34、第六斜齿轮38、第五转动轴39、第七斜齿轮45、第八斜齿轮44、第六转动轴41、第三扇叶68转动进行通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有益效果1:本发明利用螺纹螺杆带动轴的转动,来控制扇叶的转动,从而可使气体储存并再次利用,达到对气体流通的效果,通过第一转动轴的上下活动,控制斜齿轮之间的啮合,从而控制储氧部分和供氧部分分别进行工作,且在供氧时,防止氧气含量过高,导致植物醉氧。
有益效果2:本发明设计第三个扇叶来进行通气,全过程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
有益效果3:使用本发明的农场不但可以使农场中的空气流通,还能存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植物晚上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氧气,值得推广。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