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41712发布日期:2020-01-21 17:27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畜牧养殖信息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牛群养殖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每个养殖场的牛只数量众多,为了便于日常管理,通常会给每头牛安装上耳标,耳标上的编号即为该头牛的牛只编号。虽然安装有耳标,但是要在众多牛中找到目标牛只也很困难,特别是对于牛数众多的牛群,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通过rfid标签和rfid读取器的配合,缩短找到目标牛只的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为每头牛佩戴存储有该牛对应的牛只编号的rfid标签;

步骤二,用户携带rfid读取器进入牛舍,向rfid读取器输入目标牛只的牛只编号,若rfid读取器检测到目标牛只则发出提醒信号。

优选的,所述rfid读取器检测到目标牛只时显示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rfid读取器检测到目标牛只后根据rfid读取器与目标牛只的rfid标签的之间距离不同发出不同强度的提醒信号。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包括:

用户携带rfid读取器进入牛舍,向rfid读取器输入目标牛只的牛只编号,当第一次检测到目标牛只位于rfid读取器的识别边界上时,rfid读取器显示此时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定义该位置为第一环行位置;

用户继续前行,若无法再检测到目标牛只,定义第一环行位置垂直于用户前行方向的直径为第一直径,所述目标牛只位于第一直径和第一环行位置的交点上;若再次检测到目标牛只位于rfid读取器的识别边界上时,rfid读取器显示此时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定义该位置为第二环行位置,所述目标牛只位于第一环行位置和第二环行位置的交点上。

优选的,所述目标牛只位于第一直径和第一环行位置的交点上时,用户从第一环行位置的中心向其中一个交点一侧移动,若目标牛只仍位于rfid读取器的范围内,则目标牛只位于该交点处,否则目标牛只位于第一直径和第一环行位置的另一交点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行位置和第二环行位置的交点为一个时,所述目标牛只位于该交点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行位置和第二环行位置的交点为两个时,用户向其中一个交点一侧移动,若目标牛只仍位于rfid读取器的范围内,则目标牛只位于该交点处,否则目标牛只位于第一环行位置和第二环行位置的另一交点处。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包括:

用户携带rfid读取器进入牛舍,向rfid读取器输入目标牛只的牛只编号,将rfid读取器的功率调至最大档;

用户在牛舍内行走,当检测到目标牛只后,rfid读取器显示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并将rfid读取出的功率降低若干档;

用户在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内行走,当再次检测到目标牛只后,rfid读取器更新显示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并将rfid读取出的功率降低若干档;

以此类推,直到rfid读取器的功率调至最低档后,rfid读取器再次检测到目标牛只,并更新显示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手持终端上的rfid读取器读取rfid标签中的牛只编号,当读取到目标牛只的牛只编号时,即可判断目标牛只在rfid读取器的识别范围内,从而缩小了寻找目标牛只的范围,有利于快速找到目标牛只;

(2)本发明中rfid读取器与目标牛只的rfid标签的距离时提醒信号的强度不同,可根据不同强度的提醒信号准确判断目标牛只的距离,从而快速找到目标牛只;

(3)本发明通过两次在rfid的识别边界上检测到目标牛只来得到目标牛只的精确位置,有利于快速找到目标牛只;

(4)本发明中通过逐级降低rfid读取器的功率来检测目标牛只,从而逐渐缩小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范围,有利于快速找到目标牛只。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目标牛只在rfid读取器的识别范围外时的示意图;

图4为目标牛只在rfid读取器的识别边界上时的示意图;

图5为目标牛只在第一环行位置和第二环行位置的交点上时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的又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rfid读取器在不同检测功率时检测到目标牛只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包括:

s01.为每头牛佩戴存储有该牛对应的牛只编号的rfid标签。

所述rfid标签既可以是耳标,也可以是其他标签,其主要用于存储每只牛的牛只编号,供rfid读取器读取。

s02.用户携带rfid读取器进入牛舍,向rfid读取器输入目标牛只的牛只编号,若rfid读取器检测到目标牛只则发出提醒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先携带rfid读取器进入牛舍,再向rfid读取器输入目标牛只的牛只编号;也可以先向rfid读取器输入目标牛只的牛只编号,再携带rfid读取器进入牛舍。

所述提醒信号可以是语音信号、图像(图形)信号、文字信号、光信号等,只要能实现相应的提醒功能即可。

本实施例的原理为:用户在rfid读取器中输入目标牛只的牛只编号并携带rfid读取器在牛群中行走,rfid识别器读取识别范围内的rfid标签中存储的牛只编号,若读取的牛只编号与目标牛只的牛只编号一致,则rfid读取器发出提醒信号,用户根据提醒信号即可判断目标牛只的距离范围,有利于快速找到目标牛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rfid读取器检测到目标牛只时,在rfid读取器上显示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便于用户快速找到目标牛只。

在一些实施例中,rfid读取器检测到目标牛只后根据rfid读取器与目标牛只的rfid标签的距离不同发出不同强度的提醒信号,例如,距离较远时提醒信号强度较弱,距离较近时提醒信号强度较强,根据提醒信号及其强度可快速找到目标牛只。

在一些实施例中,rfid读取器实时显示用户在牛舍内的位置,此外还可以实时显示牛舍内的实时视频信息,相关设备和方案采用现有技术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包括:

s21.为每头牛佩戴存储有该牛对应的牛只编号的rfid标签。

所述rfid标签既可以是耳标,也可以是其他标签,其主要用户存储每只牛的牛只编号,供rfid读取器读取。

s22.用户携带rfid读取器进入牛舍,向rfid读取器输入目标牛只的牛只编号,如图3所示。当第一次检测到目标牛只位于rfid读取器的识别边界上,rfid读取器显示此时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此时目标牛只可能在的位置为一个圆形,定义该位置为第一环行位置,如图4所示。

s23.用户继续前行,若无法再检测到目标牛只,定义第一环行位置垂直于用户前行方向的直径为第一直径,所述目标牛只位于第一直径和第一环行位置的交点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从第一环行位置的中心向其中一个交点一侧移动,若目标牛只仍位于rfid读取器的范围内,则目标牛只位于该交点处,否则目标牛只位于第一直径和第一环行位置的另一交点处。

用户继续前行,若再次检测到目标牛只位于rfid读取器的识别边界上时,rfid读取器显示此时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此时目标牛只可能在的位置为一个圆形,定义该位置为第二环行位置,所述目标牛只位于第一环行位置和第二环行位置的交点上,如图5所示。

若第一环行位置和第二环行位置的交点为一个,则所述目标牛只位于该交点处。

若第一环行位置和第二环行位置的交点为两个,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向其中一个交点一侧移动,若目标牛只仍位于rfid读取器的范围内,则目标牛只位于该交点处,否则目标牛只位于第一环行位置和第二环行位置的另一交点处。

本实施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目标牛只位置的精确定位,使得用户能够快速找到目标牛只。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一种应用于牧场的快速寻找牛只的方法,包括:

s31.为每头牛佩戴存储有该牛对应的牛只编号的rfid标签。

所述rfid标签既可以是耳标,也可以是其他标签,其主要用户存储每只牛的牛只编号,如图3所示,供rfid读取器读取。

s32.用户携带rfid读取器进入牛舍,向rfid读取器输入目标牛只的牛只编号,将rfid读取器的功率调至最大档;

s33.用户在牛舍内行走,当检测到目标牛只后,如图4所示,rfid读取器显示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并将rfid读取出的功率降低若干档;

s34.用户在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内行走,当再次检测到目标牛只后,如图7所示,rfid读取器更新显示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并将rfid读取出的功率降低若干档;

s35.重复步骤s33-s34,直到rfid读取器的功率调至最低档后,rfid读取器再次检测到目标牛只,并更新显示目标牛只可能存在的位置。

本实施中通过逐级减小rfid读取器的功率来缩小目标牛只的位置范围,有助于用户快速找到目标牛只。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