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百合分生球繁殖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58610发布日期:2020-01-10 20:47阅读:1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百合分生球繁殖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花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百合分生球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百合(liliumspp.)号称球根花卉之王,属百合科多年生球根植物。我国的百合种球长期依赖进口,二十世纪90年代末,国内企业为降低种球成本,开始向荷兰等国进口“公斤球”,即2代分生球经过复壮获得商品球。然而,从2006年开始,荷兰等国通过相关行业协会设立贸易壁垒,禁止此类产品向国内出口,使国内种植户难以从源头上获得繁殖复壮材料。同时,2代分生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种球成本,但因其退化严重,存在很大风险。

原种分生球是一类特殊的籽球产品,着生于1代繁育植株土壤内茎秆基部或内嵌于鳞茎中,病毒少且不易退化,是优良的复壮材料。但常规种植百合的分生球繁殖效率低,畸形率高,规格大小参差不齐,母球营养损耗,且需要结合成熟的鳞片扦插自繁体系,利用难度比较大,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技术开发未能形成系统。因此,探索促进百合分生球繁殖的新方法对解决分生球的种植问题,获得大量优质原种分生球有重要意义。

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百合茎生根周围的节处是分生球发生的高频位点,越往植株顶端发生率逐渐降低;茎生根的部位接近土壤表层,其周围产生的分生球容易暴露于阳光直射下,球体变绿,分生球顶端开口或萎黄,形成“咧嘴球”,或是因肥料药剂直接喷施于其表面,形成“褶皱球”,或是因母球退化而形成“包球”;分生球的规格则与母球的营养、土壤湿度密和种植深度切相关。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扦插一年获得的围径≥9cm的百合初代母球为材料进行分生球的繁殖,催芽后的母球横向种植,且覆上足够厚度、保水性强的基质,使茎生根以上10cm芽体节处的高频发生位点深埋于基质,并利用赤霉素的刺激,使芽体能快速生长破土,接受光合作用减少消耗,同时在植株封顶去蕾后,通过k肥和芸苔素的喷施促进地下部的膨大,并在收获前喷施内吸式除草剂马来酰肼以促进地上部营养回缩,进一步提高百合母球和分生球质量。且原种分生球属于在1代商品球培养过程中额外获得的1代繁殖材料,是对创制原种材料的重要补充,本身具有高额附加值,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百合分生球繁殖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保证母球质量的同时,促进分生球的繁殖和膨大,可解决分生球繁殖系数低、畸形率高、规格大小参差不齐等问题,获得优质的原种分生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百合分生球繁殖的方法,其包括了百合母球的催芽处理、芽体的横向栽培以及分生球的增殖促壮处理这三个阶段。

其中,所述百合母球是以百合鳞片在穴盘基质中扦插一年获得的围径≥9cm的无病虫健康种球。其扦插所用穴盘为单孔7cm×4cm×15cm的28孔穴盘,所用基质为泥炭土。

所述催芽处理是将百合母球于10-13℃、黑暗冷库中放置7d,至芽体高度为10cm左右,之后向每个芽体喷施100ppm的赤霉素。

所述芽体的横向栽培包括以下步骤:

1)将催芽处理后的百合母球连带根系包裹的基质从穴盘中取出;

2)以种植框作为栽培容器,将百合母球横向摆放入覆有基质的框体中,使芽体尖端水平于框底面,之后于母球上覆盖15-20cm厚度的基质;

3)整平基质,浇一次透水,使基质下沉与母球及芽体更好的结合,然后5-7d补水一次;待植株体冒出基质后,10d喷施一次5-5-45氮磷钾水溶肥,每次用量4.5g/m2;植株封顶后,及时摘除花蕾,阻断生殖生长,使其转为地下种球的营养生长。

步骤2)所用种植框的规格为60cm×42cm×31cm,框内侧用塑料袋隔离离;所用塑料袋上打三行排水洞,每行5个,排水洞孔径为3-4cm,间距为10cm×10cm;所用基质为泥炭土。百合母球排放的株行距为(6-8)×(12-14)cm。

所述分生球的增殖促壮处理是在种球收获前2个月,每株每15d叶面喷施600ppm的kh2po4及0.02ppm的芸苔素内酯;收获前20天每株叶面喷施200ppm的马来酰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促进百合分生球繁殖的方法包括了百合母球的催芽处理、芽体横向栽培以及分生球的增殖促壮处理这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采用百合鳞片穴盘基质扦插获得的初代母球为材料进行分生球的繁殖,可从根源上控制分生球的病毒和退化问题,催芽处理使母球充分萌发,为芽体横向种植预留空间,再配以赤霉素刺激,缩短后期破土时间,减少母球的消耗;第二个阶段采用独特的芽体横向种植方式,使分生球的高频发生部位处于同一水平深度,根系和养分吸收与母球同步,保证这一水平的分生球质量和规格保持一致,15-20cm的基质厚度解决了因分生球露土而出现的畸形,并使其保水性增强,从而促进了分生球根系的萌发;第三个阶段分生球和母球之间存在普遍的营养争夺,母球营养充足,分生球质量才能得以保证,在生殖生长转为营养生长,地下部开始迅速膨大的时期,利用矿质元素和激素混配促进地下部生长和营养分配,并在收获前喷施内吸式除草剂马来酰肼,进一步促进地上部营养回流,从而有效提高母球和分生球质量,解决了营养争夺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目前百合分生球繁殖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易于操作的种植方法,有利于获得大量优质的百合原种分生球。

附图说明

图1为按本发明方法百合母球横向摆放的示意图。

图2为按本发明方法栽培获得的植物体样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以东方百合索蚌的鳞片为材料,进行穴盘泥炭土扦插,所用穴盘为单孔7cm×4cm×15cm的28孔穴盘,扦插一年后获得的一代种球中,选择围径≥9cm的无病虫健康种球为母球。以种植框(规格为60cm×42cm×31cm)作为栽培容器(框内侧用塑料袋隔离,所用塑料袋上打三行排水洞,每行5个,排水洞孔径为3-4cm,间距为10cm×10cm),泥炭土为基质,按不同处理方式将百合母球连带根系包裹的基质从穴盘中取出进行栽培;栽培时母球排放的株行距为(6-8)×(12-14)cm;整平基质,浇一次透水,使基质下沉与种球及芽体更好结合,5-7d补水一次;待植株体冒出基质后,10d喷施一次5-5-45氮磷钾水溶肥,每次用量4.5g/m2;植株封顶后,及时摘除花蕾,阻断生殖生长,使其转为地下种球的营养生长,期间10d补充一次水肥,常规喷药预防处理。

不同处理方式:a.母球尖端朝上,根朝下,正向种植于覆有基质的框体,之后在母球上覆盖10cm厚度的基质;b.母球尖端水平于框底面,横向种植于覆有基质的框体,之后在母球上覆盖10cm厚度的基质;c.先将母球于10-13℃、黑暗冷库中放置催芽7d,至芽体高度为10cm左右,然后将芽体尖端朝上,根朝下,正向种植于覆有基质的框体,之后在母球上覆盖15cm厚度的基质;d.先将母球于10-13℃、黑暗冷库中放置催芽7d,至芽体高度为10cm左右,然后将芽体尖端水平于框底面,横向种植于覆有基质的框体,之后在母球上覆盖15cm厚度的基质;e.先将母球于10-13℃、黑暗冷库中放置催芽7d,至芽体高度为10cm左右,然后向每个芽体喷施100ppm的赤霉素,之后将芽体尖端水平于框底面,横向摆放入覆有基质的框体,并在母球上覆盖15cm厚度的基质。

表1不同处理方式对分生球生长的影响

由表1结果可见,单纯的正种、横种或是催芽后正种,对分生球的生长并无明显的影响,必须在催芽的基础上进行横向深埋种植,母球和分生球的共生率可达100%,且无畸形球出现,分生系数可达5.7,即一个母球平均带有5.7个分生球,相比常规种植提高了4.4倍;而因深埋使植株破土时间延迟的现象可以通过赤霉素的喷施得以解决,并对分生球的萌发有正向的刺激效果。因此,催芽结合赤霉素处理并且进行横向深埋种植,能够有效解决分生球繁殖系数低,畸形率高的问题,使分生球生产从小规模到产业化成为可能。

实施例2:

1.母球的催芽处理

以东方百合索蚌和西伯利亚的鳞片为材料,进行穴盘泥炭土扦插,所用穴盘为单孔7cm×4cm×15cm的28孔穴盘,扦插一年后获得的一代种球中,选择围径≥9cm的无病虫健康种球为母球,将其于10-13℃、黑暗冷库中放置催芽7d,至芽体高度为10cm左右,之后向每个芽体喷施100ppm的赤霉素。

2.芽体的横向栽培

将催芽处理后的百合母球连带根系包裹的基质从穴盘中取出,以种植框(规格为60cm×42cm×31cm)作为栽培容器(框内侧用塑料袋隔离,所用塑料袋上打三行排水洞,每行5个,排水洞孔径为3-4cm,间距为10cm×10cm),泥炭土为基质,将百合母球横向摆放入覆有基质的框体中,使芽体尖端水平于框底面,之后覆盖15-20cm厚度的基质于母球上;栽培时母球排放的株行距为(6-8)×(12-14)cm;整平基质,浇一次透水,使基质下沉与种球及芽体更好结合,5-7d补水一次;待植株体冒出基质后,10d喷施一次5-5-45氮磷钾水溶肥,每次用量4.5g/m2;植株封顶后,及时摘除花蕾,阻断生殖生长,转为地下种球的营养生长。

3.不同药剂增殖促壮处理

a.无处理;b.在种球收获前2个月,每株每15d叶面喷施600ppm的kh2po4及0.02ppm的芸苔素内酯;收获前20天每株叶面喷施200ppm的马来酰肼。

表2不同药剂处理对索蚌种球规格及内含物的影响

表3不同药剂处理对西伯利亚种球规格及内含物的影响

由表2、3结果表明,600ppmkh2po4+0.02ppm芸苔素内酯喷施,索蚌和西伯利亚的分生球围径≥6cm的一级籽球百分率分别提高56.5%和62.1%,母球围径≥14cm的商品球百分率分别提高52.7%和45.2%;之后经200ppm的马来酰肼喷施,索蚌和西伯利亚的分生球围径≥6cm的一级籽球达100%,母球围径≥14cm的商品球达100%。证明按本发明方法不同品种百合均可在保证母球质量的情况下,获得大量高规格的优质分生籽球,对分生球产业化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