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莲雾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82127发布日期:2020-01-24 13:03阅读:2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莲雾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莲雾栽培方法,具体为一种促进莲雾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莲雾(syzygiumjavanica)属桃金娘科(myrtaceae)赤楠属,是典型的多年生常绿热带果树,其色泽艳丽、清甜可口,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世纪90年代莲雾在我国台湾地区已发展成为其最重要的特色经济果树之一,近二十年来莲雾种植业在海南、广西、福建及广东等我国南部省份积极开拓,目前已发展成为热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区域特色产业。由于高品质莲雾果品在消费市场供不应求,因此其价格高昂(平均售价30~50元/kg),以高经济效益受到种植者的青睐。但莲雾自然环境下春花夏果,果期受高温多湿环境影响果实品质低、市场竞争力弱。因此如何促进莲雾提早开花以调节产期避开雨季已成为莲雾栽培上最重要的环节。而抑制莲雾营养生长,促使植株储蓄营养物质转化为花芽分化是产期调节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目前在减缓莲雾植株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措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现行减缓植株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技术环节繁杂,且劳力农资投入成本高。②花芽分化转化效果不佳,表现在催花后花量少,花芽不整齐。③大量地面施用化肥,致使土地理化结构被破坏,环节受污染。④营养生长抑制过度,造成树体过弱,影响来年产量和品质。现行的促进莲雾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修剪后培养1~3批新梢,根据催花时期提前40天左右盖黑网,通过限制光照途径强迫莲雾植株休眠停止生长。该方法在盖黑网前需对病虫害进行彻底清除,如清除不干净容易滋生更多病虫害,盖黑网后不便再进行防治。另外盖黑网期间仍需对植株进行一定的磷钾肥补充。因此黑网方法缺点是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工和农资成本,且盖黑网时间不易掌握,时间长了植株落叶严重,大量萌芽不易出花,加上树体太过虚弱,影响以后的产量。第二个方法是通过地面大量撒施或淋灌磷钾化肥的方式迫使植株降低营养生长。该方法需投入磷肥12~16kg每株,钾肥4~6kg每株。缺点是投入大量磷钾肥造成土地理化结构变差,土地酸化,污染环境。另外如遇高温多雨的天气抑制效果较差,且催花效果不稳定。因此,在莲雾产期调节生产中,开发运用轻简化及高效的减缓营养生长从而促进莲雾花芽分化的方法,对提高莲雾产期调节催花成功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投入,增加产量和提升品质,乃至莲雾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肥量用量少、工序简化和提高花芽数量的促进莲雾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为实现本发明上述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促进莲雾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轻剪于莲雾产期调节催花日前70~80日进行轻剪,轻剪要求以疏剪树冠上层徒长枝,剪除内堂霸王枝,重叠枝、过密枝和干枯病枝条,轻剪完后全园喷施一次杀菌剂;(2)地面撒施磷钾混合肥轻剪工作完成后次日,将树盘充分淋湿透,5年树龄以上莲雾植株用2~3kg过磷酸钙混合0.5~1kg氯化钾撒施于树冠滴水线附近,3~4年结果树相应磷钾施肥量分别每株减至1.2~2kg和0.3~0.5kg,每15天撒施肥1次,共3~4次;(3)地面淋施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地面施肥工作完成后第七天,用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对植株进行淋灌,每15天灌肥一次,共3~4次;(4)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植物生长素混合水溶液地面淋施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同一天,全园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素混合水溶液,喷至叶面滴水,每15天喷一次,共4~5次。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轻剪使植株枝条长短、层次分明,空间配制避免重叠,让树冠内部透光通风良好。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所述磷钾混合肥由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混合而成,5年树龄以上莲雾植株用2kg过磷酸钙混合0.5kg氯化钾撒施于树冠滴水线附近,3~4年结果树相应磷钾施肥量分别每株减至1.2kg和0.3kg。在过磷酸钙与氯化钾配比为4:1时更为科学合理,不仅促进花芽的分化,同时减少磷钾混合肥的使用,减少和避免对土地的影响。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中所述磷钾混合水溶液肥由98%磷酸二氢钾10~15kg,氯化钾2.5~5kg,加水1t混合均匀配制而成;每株植株淋灌磷钾混合水溶液肥为20~22kg。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采用98%磷酸二氢钾调配溶液浓度为0.3%~0.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植物生长素为sna和2,4-d的混合物,所述的sna浓度为25~30ppm,2,4-d浓度为5~8ppm。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植物生长素为sna、2,4-d、多效唑和矮壮素的混合物,所述的sna浓度为25~30ppm,2,4-d浓度为5~8ppm,多效唑浓度为4~6ppm,矮壮素2~5ppm。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雾时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或机械喷雾机进行喷施,以喷至叶面滴水为度。本发明通过地面撒施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混合肥,7天后地面淋施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钾水溶液肥以及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对轻剪后的植株进行交叉立体施肥,即利用根叶同时吸收,提高肥料元素利用时效和效果,达到高效和高频的磷钾肥效。在施肥前期植株对肥料进行吸收转化促进生长,随着植株继续生长树体内多余的氮素不断消耗。磷元素又有花肥之称,是植物花芽分化的重要肥料元素,还能促进嫩叶迅速老熟,随着植株体内的氮素越来越少而磷钾肥淋灌次数增多,营养生长变缓慢直至大部分枝梢营养生长停滞,而成熟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源源不断积累在枝叶上,植株处于碳水化合物入大于出状态,当积累到一定量后植株转化为生殖生长。莲雾植株营养生长旺盛,在高温多雨的季节生长尤为强势,旺盛的抽梢生长会大量消耗树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从而降低转化为花芽分化的营养储备。为了加强减缓植株营养生长的效果,本发明方法配合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肥时添加sna和2,4-d植物生长素混合物,在控制莲雾嫩梢数量、嫩梢长度方面均具有十分理想的抑制效果。sna(水溶性萘乙酸钠),萘乙酸是类生长素物质,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基本无残留的安全级产品。具有双重生理作用,既能促进生长,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也能抑制生长,依不同作物和使用浓度而表现不同的生理作用。在本发明方法中以25ppm的浓度对抑制莲雾抽梢和营养生长效果最佳。2,4-d(2,4-二氯苯酚代乙酚),是人工合成的类似生长素,从而可减少蒸腾失水。超过最适浓度时由于会导致乙烯产生,生长的促进作用下降,甚至反会转为抑制。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使细胞壁环境酸化、水解酶的活性增加,从而使细胞壁的结构松弛、可塑性增加,有利于细胞体积增大。还能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不仅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植物生长;低浓度时具有促进器官伸长的作用,过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植物的生长(超过10mg/l)。sna与2,4-d的相互配合具有互补的加强效果,萘乙酸由叶片、树枝的嫩表皮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导至作用的部位,在本方法方法中主要作用是抑制顶芽和树杆的新梢萌发,使嫩梢的数量和长度均降低。而2,4-d在高浓度(1000mg/l)下可作为芽后使用的除草剂,可杀死多种阔叶杂草,单子叶的禾本植物对其一定的耐受力,双子叶的阔叶植物对其非常敏感,利用这种选择性,选取适宜浓度的2,4-d针对莲雾已抽出的嫩芽进行处理。多效唑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多效唑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而且常温储存稳定,因此要严格控制多效唑的用量,抑制营养叶芽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同时减少和避免超量造成的土壤药物残留。矮壮素(ccc)可以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即根茎叶的生长),促进植株的生殖生长(即花和果实的生长),提高植株的坐果率;对作物生长有调控作用,可以促进分蘖、增穗增产,使用后叶绿素含量增加,使叶色浓绿,光合作用加强,叶片加厚,根系发达;能防止植物徒长;有利于提高植物抗逆性;叶片气孔数减少,降低蒸腾速率。本发明的植物生长素混合水溶液在sna与2,4-d的基础上再加入多效唑、矮壮素,起到进一步抑制营养生长,促进和调控花芽分化的作用,通过严格控制多效唑、矮壮素的用量,确保其促进和辅助sna与2,4-d起到调控作用的时候,使得促进作用进一步强大。特别是矮壮素具有促进植物平衡吸收水、肥和协调体内代谢的能力,可有效调控植物的根/冠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对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2,4-d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矮壮素混合施加,利于被植物所吸收;2,4-d植物生长调节剂刚开始吸收量少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新器官的分化和形成,实现可对莲雾因轻剪造成的枝条损伤进行修复愈合,随着吸收量增加,辅助矮壮素对莲雾进行抑制生长。矮壮素与2,4-d植物生长调节剂协同作用降低莲雾新陈代谢,降低自身营养物质的损耗,为后期催花,促进花芽分化提供良好条件,还因莲雾残留有矮壮素溶液与2,4-d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利于促进催花,并能防止果实脱落;而残留的矮壮素能促进果实成熟。当植株完成花芽分化后,其余操作按莲雾果园正常的催花流程进行。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有助于提升莲雾产期调节生产中促进完成花芽分化的技术水平和效率。莲雾催花前的营养生长抑制和促进花芽分化是植株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的核心关键环节,花芽分化的完成与否或程度直接关联到树体的花量、产量和当年产期调节的成败。本发明从合理的肥料元素配比,持续高效的施放以及配合植物生长素的调控能保证有效的促进完成花芽分化即解决了莲雾产期调节的关键技术难点,并且经催花后具有花芽萌发整齐的优点。2、本发明采用地面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肥,以降低地面磷钾肥的使用量,以水溶肥淋灌方式提升吸收效果,即减少了化肥对土地的影响,又提升了肥料元素吸收效果;另外地面撒施和叶面喷施在时间上交错进行可缩短施肥时间间隔,保持持续高效的元素供给。合理浓度的磷钾元素有利于莲雾植株新叶迅速老熟、促进树体内氮素的转化从而减缓营养生长速度和提高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当碳水化合物积累到一定浓度即可转化为花芽分化,植株外观表现为树势颓废,叶片耷拉,近似休眠状态。本发明优选磷钾肥配比为4~3:1,体现本发明施肥量和配比科学合理,不会对土地造成污染,操作方式简单易行。因此本发明在促进莲雾植株花芽分化上与现行技术相比具有操作流程简单、成本低廉、生态安全、高效稳定的特点。3、本发明以98%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钾配制成水溶液肥,以水溶肥淋灌方式每7天淋灌一次,淋灌水溶液肥4~6天后辅以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叶面肥全树喷淋,可加强和维持磷肥对植株的影响,从而达到稳定抑制营养生长的作用。4、本发明在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水溶液肥中搭配sna和2,4-d两种广泛使用的植物生长素,可互补高效稳定地减缓和抑制莲雾植物的营养生长,从而达到开源节流,有效的促进树体光合产物积累,进而稳定促进花芽分化的效果。通过两种植物生长素的加强调节作用,与传统单地面施重肥方法相比,即使在高温多雨的季节,也能达到稳定的营养生长抑制效果5、本发明所采用的生长抑制剂中还可加入少量多效唑和矮壮素,矮壮素配合着sna和2,4-d使用;sna和2,4-d植物生长调节剂刚开始被莲雾吸收量少,能促进莲雾受损枝条的修复,以及新器官的分化和形成;随着吸收量增加,多效唑和矮壮素的加入起到辅助实现对莲雾营养生长进行抑制作用,转而进一步促进花芽的分化作用,进而能为后续催花起到促进作用,能促进花芽分化,防止果实脱落。6、本发明通过与现行培肥方法相比,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催花成花率高,花序量大,整齐,省工、节约成本、易推广,能促进莲雾产业增效有重要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莲雾树干花芽长势对比图,图a为现行方法a的栽培情况,图b为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所得栽培情况;图2为莲雾枝条花芽长势对比图,图c为现行方法b的栽培情况,图d为采用本发明栽培方法所得栽培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促进莲雾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轻剪于莲雾产期调节催花日前70日进行轻剪,轻剪要求以疏剪树冠上层徒长枝,剪除内堂霸王枝,重叠枝、过密枝和干枯病枝条;轻剪使植株枝条长短、层次分明,空间配制避免重叠,让树冠内部透光通风良好;轻剪完后全园喷施一次杀菌剂;杀菌剂可选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施消毒液能对轻剪后植株的伤口处实现有效杀菌作用,能防止植株感染植物病;(2)地面撒施磷钾混合肥轻剪工作完成后次日,将树盘充分淋湿透,述磷钾混合肥由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混合而成,5年树龄以上莲雾植株用3kg过磷酸钙混合1kg氯化钾撒施于树冠滴水线附近,3~4年结果树相应磷钾施肥量分别每株减至2kg和0.5kg,每15天撒施肥1次,共4次;(3)地面淋施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地面施肥工作完成后第七天,用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对植株进行淋灌,每15天灌肥一次,共4次;磷钾混合水溶液肥由98%磷酸二氢钾10kg,氯化钾2.5kg,加水1t混合均匀配制而成;每株植株淋灌磷钾混合水溶液肥为20kg;(4)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植物生长素混合水溶液地面淋施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同一天,全园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素混合水溶液,喷至叶面滴水,每15天喷一次,共4次;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采用98%磷酸二氢钾调配溶液浓度为0.3%;植物生长素混合水溶液为sna和2,4-d的混合物,sna浓度为25ppm,2,4-d浓度为5ppm;喷雾时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或机械喷雾机进行喷施,以喷至叶面滴水为度。实施例2:一种促进莲雾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轻剪于莲雾产期调节催花日前80日进行轻剪,轻剪要求以疏剪树冠上层徒长枝,剪除内堂霸王枝,重叠枝、过密枝和干枯病枝条;轻剪使植株枝条长短、层次分明,空间配制避免重叠,让树冠内部透光通风良好;轻剪完后全园喷施一次杀菌剂;消毒液可选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施消毒液能对轻剪后植株的伤口处实现有效杀菌作用,能防止植株感染植物病;(2)地面撒施磷钾混合肥轻剪工作完成后次日,将树盘充分淋湿透,述磷钾混合肥由过磷酸钙和氯化钾混合而成,5年树龄以上莲雾植株用2.8kg过磷酸钙混合0.7kg氯化钾撒施于树冠滴水线附近,3~4年结果树相应磷钾施肥量分别每株减至1.6kg和0.4kg,每15天撒施肥1次,共3次;(3)地面淋施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地面施肥工作完成后第七天,用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对植株进行淋灌,每15天灌肥一次,共3次;磷钾混合水溶液肥由98%磷酸二氢钾14kg,氯化钾3.5kg,加水1t混合均匀配制而成;每株植株淋灌磷钾混合水溶液肥为21kg;(4)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植物生长素混合水溶液地面淋施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同一天,全园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素混合水溶液,喷至叶面滴水,每15天喷一次,共5次;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采用98%磷酸二氢钾调配溶液浓度为0.4%;植物生长素为sna和2,4-d的混合物,sna浓度为28ppm,2,4-d浓度为6ppm;喷雾时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或机械喷雾机进行喷施,以喷至叶面滴水为度。实施例3:一种促进莲雾花芽分化的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轻剪于莲雾产期调节催花日前75日进行轻剪,轻剪要求以疏剪树冠上层徒长枝,剪除内堂霸王枝,重叠枝、过密枝和干枯病枝条;轻剪使植株枝条长短、层次分明,空间配制避免重叠,让树冠内部透光通风良好;轻剪完后全园喷施一次杀菌剂;消毒液可选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施消毒液能对轻剪后植株的伤口处实现有效杀菌作用,能防止植株感染植物病;(2)地面撒施磷钾混合肥轻剪工作完成后次日,将树盘充分淋湿透,5年树龄以上莲雾植株用2kg过磷酸钙混合0.5kg氯化钾撒施于树冠滴水线附近,3~4年结果树相应磷钾施肥量分别每株减至1.2kg和0.3kg,每15天撒施肥1次,共3次;(3)地面淋施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地面施肥工作完成后第七天,用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对植株进行淋灌,每15天灌肥一次,共4次;磷钾混合水溶液肥由98%磷酸二氢钾15kg,氯化钾5kg,加水1t混合均匀配制而成;每株植株淋灌磷钾混合水溶液肥为22kg;(4)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植物生长素混合水溶液地面淋施磷钾混合水溶液肥同一天,全园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植物生长素混合水溶液,喷至叶面滴水,每15天喷一次,共4次;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采用98%磷酸二氢钾调配溶液浓度为0.5%;植物生长素为sna、2,4-d、多效唑和矮壮素的混合物,所述的sna浓度为25ppm,2,4-d浓度为5ppm,多效唑浓度为4ppm,矮壮素5ppm;喷雾时采用背负式喷雾器或机械喷雾机进行喷施,以喷至叶面滴水为度;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施结束后,再向叶面喷施生长抑制剂,实现对莲雾进行加强抑制生长作用;生长抑制剂为矮壮素溶液与2,4-d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合物,矮壮素能使植株矮化及影响其他生理作用,在莲雾上应用可抑制其营养生长,并促进其加速转入生殖生长,进而达到莲雾提早开花的栽培目的。2,4-d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样能起到抑制莲雾生长的作用,其还能降低生陈代谢,减损自身营养物质损耗,为后续催花储备营养物质。矮壮素2,4-d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起到抑制莲雾生长,降低生陈代谢,减损自身营养物质损耗,为后续催花储备营养物质;同时,2,4-d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矮壮素产生拮抗作用,第二次喷施后,2,4-d植物生长调节剂与矮壮素浓度含量均会下降,2,4-d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花芽分化,促进催花效果,并抑制矮壮素对莲雾产生的脱落作用;保证果实产量。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基础上进行改进,区别仅在于:植物生长素为sna、2,4-d、多效唑和矮壮素的混合物,sna浓度为28ppm,2,4-d浓度为6ppm,多效唑浓度为5ppm,矮壮素5ppm。实施例5: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基础上进行改进,区别仅在于:植物生长素为sna、2,4-d、多效唑和矮壮素的混合物,所述的sna浓度为30ppm,2,4-d浓度为8ppm,多效唑浓度为5ppm,矮壮素7ppm。实施例6: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基础上进行改进,区别仅在于:植物生长素为sna、2,4-d、多效唑和矮壮素的混合物,所述的sna浓度为26ppm,2,4-d浓度为5ppm,多效唑浓度为6ppm,矮壮素5ppm。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均是催花后30~35天观察花芽萌发的情况,催花后45天即可观察形成的花穗情况。试验对比例1:对比例a:现有技术中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阐述的方法1),通过修剪后培养1~3批新梢,根据催花时期提前40天左右盖黑网,通过限制光照途径强迫莲雾植株休眠停止生长。该种方法所得花芽如图1中的a所示。该图a是盖网40天催花后45天的花穗。试验组b: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对莲雾进行处理。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得花芽如图1中的b所示。该图b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催花后45天后得到的花穗。试验对比例2:对比例c:现有技术中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阐述的方法2)通过地面大量撒施或淋灌磷钾化肥的方式迫使植株降低营养生长。该方法需投入磷肥16~18kg每株,钾肥4~6kg每株;具体是4年生树通过地面每次施磷肥3~4kg每株,钾肥1~1.5kg每株,每15天一次,共施肥4次。该方法只是地面撒施大量磷钾肥,叶面肥偶尔喷施,无激素应用。该种方法所得花穗如图2中的c所示。试验组d: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对莲雾进行处理。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得花穗如图2中的d所示。由图1和2可知,对比例a和对比例b所得花芽数量稀少,个体纤细,特别是图2中c图,花芽分化较少,反而新芽呈现较多。试验组b和d所得花芽数量多、茂密、旺盛,个体粗壮、饱满;经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处理后,莲雾树干上生长出花芽。可见,本发明能显著提高花芽的数量。试验记录:在广西某莲雾种植基地,分划出八块地,每块地的面积及种植莲雾株数均相同,第一块至第六块种植地对应于本发明实施例1至6,第七块种植地对应于对比例a,第八块种植地对应于对比例c;每块地种植10株莲雾。花穗数量和成花率以每棵莲雾在东、西、南、北不同方向的中央部分1米见方内花穗数量和有花的枝梢百分率的平均值计算,本试验记录本发明与对比例所得花穗数量及成花率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详见表1。表1莲雾花穗数量及成花记录表序号名称花穗数量成花率(%)1本发明实施例163699.12本发明实施例259297.63本发明实施例372098.64本发明实施例47441005本发明实施例565298.26本发明实施例66871007对比例a15690.628对比例c14488.93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能效提高莲雾花穗数量以及成花率。经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处理得到的花穗量远大于传统的栽培方法,且成花率也能达到97%以上;高花穗量和高成花率进而较大提高莲雾产量,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