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鼠害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2361发布日期:2020-04-10 22:21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室外鼠害防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鼠害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室外鼠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鼠害指鼠类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鼠类属哺乳纲(mam-malia)啮齿目(rodentia)动物。共有1600多种。鼠类繁殖次数多,孕期短,产仔率高,性成熟快,数量能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它的适应性很强,除南极大陆外,在世界各地的地面、地下、树上,水中都能生存,不论平原、高山、森林、草原以至沙漠地区都有其踪迹,常对农业生产酿成巨大灾害。

主要的防治方法有:生物防治,主要是保护和利用天敌,也可利用对人畜无害而仅对鼠类有致命危险的微生物病原体。化学防治,主要是使有毒物质进入害鼠体内,破坏鼠体的正常生理机制而使其中毒死亡。生态防治,主要是破坏和改变鼠类的适宜生活条件和环境,使之不利于鼠类的栖息和繁殖,并增加其死亡率。常用的田间措施有合理规划耕地、精耕细作、快速收获、减少田埂和铲除杂草、冬灌和定期翻动草垛等。室内措施包括设置防鼠设施以保管食品,断绝鼠粮,经常打扫和变动一些物品的位置,发现鼠窝立即捣毁和堵塞等。

此外,不孕剂和动物外激素以及超声波驱鼠等灭鼠方法也已开始试用。中国还用鼠类外激素如尿液等作为性引诱剂,与毒饵或其他捕鼠工具相配合进行。

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5594528b,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采用机械化防治草原鼠害的方法,能够克服传统鼠害防治方法成本高、生态效益差的缺点,充分考虑到草地的异质性、啮齿类动物行为规律及其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作用,利用适当的人为干扰和生物自身的竞争、生存原则,实现有效的草地鼠害防治,同时改善草原土壤结构,还可为草原补播、施肥等提供作业平台。

但是,现有的室外鼠害防治方法存在着在防治效果较差,容易破坏当地的生物链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有鉴于此,发明室外鼠害防治方法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室外鼠害防治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室外鼠害防治方法存在着在防治效果较差,容易破坏当地的生物链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室外鼠害防治方法,包括利用钢丝网阻断鼠类的迁徙,制造鼠类天敌栖息场所和合理设置毒饵站,所述的利用钢丝网阻断鼠类的迁徙路径,分区而阻断了地下鼠迁徙、扩散途径,钢丝网阻碍干扰了地下鼠对震动波的探测,限制了地下鼠的婚配繁育与正常活动。

优选的,所述的钢丝网的设置方法:根据室外环境的不同,在鼠害较严重的地铺设钢丝网:

步骤一:开设沟渠:用开沟设备挖掘十五厘米宽,一米深的渠道,底面与地面平行,底面一侧加进20cm,这样渠道的地面宽度达50cm;

步骤二:钢丝网的铺设:在渠道内安装钢丝网,并使钢丝网上端露出地面30cm;

步骤三:填土固定:填充渠道、固定钢丝网;所述的培土的深度设置在十厘米至二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钢丝网四周及网面上安装有不锈钢加强柱;所述的加强柱的高度设置在一百五十厘米至二百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制造鼠类天敌栖息场所,根据室外场地的不同和周围生态环境的需要设置合适的鼠类天敌栖息场所。

优选的,所述的制造鼠类天敌栖息场所包括假山和穴洞,所述的假山高1m-2m;所述的假山底部向开凿穴洞;所述的穴洞洞口呈圆形;所述的洞穴栖息动物为沙狐、赤狐和草原猫的一种或者多种进行鼠害防治。

优选的,所述的穴洞的直径设置在十厘米至三十厘米;所述的穴洞的深度设置五十厘米至八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鼠类天敌栖息场所以钢筋混凝土或者石头制作的假山为主。

优选的,所述的鼠类天敌栖息场所设置在钢丝网圈的内部或者外部。

优选的,所述的毒饵站的设置要设置有明显的标识,避免儿童碰触;所述的毒饵站由pvc管、水泥和瓷砖制作,在毒饵站正面标示醒目的“毒饵站”、“鼠药有毒,请勿接触”等警示语。

优选的,所述的毒饵站的上部设置有led太阳能照明灯,在夜晚起到照明装饰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的毒饵站的设置在直径十五米范围内设置一个;所述的花坛、绿化带、公园、广场安装毒饵站时,尽量选择偏僻、隐蔽处或内侧面,或者安装景观毒饵站;城区主次干道、建筑物临街面一般不设置毒饵站。

优选的,所述的毒饵站的安装处地面应水平、干燥,毒饵站不易损毁、堵塞,不易淹水、进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室外鼠害防治方法,利用沙狐、赤狐、草原猫灭鼠,它们无需冬眠,且不会对鼠的其他天敌造成伤害,有效破坏鼠洞和鼠丘,减少水土流失、风蚀作用;疏松鼠丘及其周边土壤,促进植被生长;通过物理防治结合药物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利用钢丝网阻断鼠类迁徙路径,起到保护当地的生物链的作用;钢丝网分区控制极大的提高了鼠害防控效果,也阻止了周边农田等外源害鼠源的迁移和侵入,空间的缩小对防治带来了便利,分区控制,逐个击破,提高和巩固了防治效果;并能够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有助于保持食物链的完整,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利用啮齿类动物之间的竞争保持种群的相对稳定,并维持在适当的阈值之内,从而保证啮齿类动物对草地的有益作用,保持生物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钢丝网的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该室外鼠害防治方法,包括利用钢丝网阻断鼠类的迁徙,制造鼠类天敌栖息场所和合理设置毒饵站,所述的利用钢丝网阻断鼠类的迁徙路径,分区而阻断了地下鼠迁徙、扩散途径,钢丝网阻碍干扰了地下鼠对震动波的探测,限制了地下鼠的婚配繁育与正常活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钢丝网的设置方法:根据室外环境的不同,在鼠害较严重的地铺设钢丝网:

步骤一:开设沟渠:用开沟设备挖掘十五厘米宽,一米深的渠道,底面与地面平行,底面一侧加进20cm,这样渠道的地面宽度达50cm;

步骤二:钢丝网的铺设:在渠道内安装钢丝网,并使钢丝网上端露出地面30cm;

步骤三:填土固定:填充渠道、固定钢丝网;所述的培土的深度设置在十厘米至二十厘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钢丝网四周及网面上安装有不锈钢加强柱;所述的加强柱的高度设置在一百五十厘米至二百厘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制造鼠类天敌栖息场所包括假山和穴洞,所述的假山高1m-2m;所述的假山底部向开凿穴洞;所述的穴洞洞口呈圆形;所述的洞穴栖息动物为沙狐、赤狐和草原猫的一种或者多种进行鼠害防治。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穴洞的直径设置在十厘米至三十厘米;所述的穴洞的深度设置五十厘米至八十厘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制造鼠类天敌栖息场所,根据室外场地的不同和周围生态环境的需要设置合适的鼠类天敌栖息场所。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鼠类天敌栖息场所以钢筋混凝土或者石头制作的假山为主。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鼠类天敌栖息场所设置在钢丝网圈的内部或者外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毒饵站的设置要设置有明显的标识,避免儿童碰触;所述的毒饵站由pvc管、水泥和瓷砖制作,在毒饵站正面标示醒目的“毒饵站”、“鼠药有毒,请勿接触”等警示语。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毒饵站的上部设置有led太阳能照明灯,在夜晚起到照明装饰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毒饵站的设置在直径十五米范围内设置一个;所述的毒饵站的安装处地面应水平、干燥,毒饵站不易损毁、堵塞,不易淹水、进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毒饵站的设置在直径十五米范围内设置一个;所述的花坛、绿化带、公园、广场安装毒饵站时,尽量选择偏僻、隐蔽处或内侧面,或者安装景观毒饵站;城区主次干道、建筑物临街面一般不设置毒饵站。

本发明室外鼠害防治方法,利用沙狐、赤狐、草原猫灭鼠,它们无需冬眠,且不会对鼠的其他天敌造成伤害,有效破坏鼠洞和鼠丘,减少水土流失、风蚀作用;疏松鼠丘及其周边土壤,促进植被生长;通过物理防治结合药物防治,提高防治效果,利用钢丝网阻断鼠类迁徙路径,起到保护当地的生物链的作用;钢丝网分区控制极大的提高了鼠害防控效果,也阻止了周边农田等外源害鼠源的迁移和侵入,空间的缩小对防治带来了便利,分区控制,逐个击破,提高和巩固了防治效果;并能够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有助于保持食物链的完整,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利用啮齿类动物之间的竞争保持种群的相对稳定,并维持在适当的阈值之内,从而保证啮齿类动物对草地的有益作用保持生物多样性。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