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样品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食谱分析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极高的顶级生物群落,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以不到0.1%的海洋面积,为25%的海洋鱼类提供了栖息场所,大约6000-8000种海洋鱼类依赖珊瑚礁为生。其中,近岸珊瑚礁区是大部分鱼类种群成体产卵、幼体生长发育的关键场所,对鱼类种群资源补充具有重要意义。浮游动物以其适宜的体型大小和丰富的营养组成而成为鱼类幼体重要的饵料生物,其摄食特征对于鱼类幼体的营养物质供应、鱼类种群大小及渔业资源产出都有重大影响。
研究近岸礁区浮游动物摄食特征的关键在于获取高保真现场样品,而常规拖网方法易造成网囊摄食和浮游动物刺激排便,降低对其真实的肠道内容物的认识,无法满足对近岸礁区浮游动物摄食特征分析样品的要求。而且近岸珊瑚礁通常分布于较浅水深(<6m),且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常规浮游动物拖网采样方法易对珊瑚造成破坏。同时礁区浮游动物通常白天在底层藻垫或礁盘孔隙躲避,夜晚才大量出来活动,常规的拖网采样方法也不适于在礁区夜间操作。目前礁区浮游动物调查常用的诱捕网具多依赖水流动力进行收集,采集动物数量难以保证,而且放置时间较长,进入到诱捕网具内的浮游动物往往会受到刺激,因而该方法采集的样品不适合用于肠道食物分析。也有研究者用改装吸水泵在礁区上方及底层底质上吸取浮游动物,这种方法采集的样品对浮游动物本身损伤较大,同样也不适合用于浮游动物摄食特征分析。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损伤小、获取样品量大的适用于进行食谱分析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食谱分析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装置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食谱分析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装置,包括简易诱捕装置和固定诱捕装置,所述简易诱捕装置包括用于装浮游动物的容器,所述容器上设有若干个供浮游动物进入容器内部的入口,所述容器内部设有用于吸引浮游动物的发光组件,所述固定诱捕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简易诱捕装置的不锈钢支架,所述不锈钢支架上开设有供简易诱捕装置放入的开口,所述开口形状与容器形状匹配,所述开口处活动连接有翻盖。
进一步地,所述入口包括设置在容器顶部的顶口以及均匀分布设置在容器侧面的侧口,所述侧口上设置有连通容器内外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位于容器内部的孔径沿着容器外部向容器内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有利于浮游动物进入容器内部后,难以从容器内部逃出,同时仅仅只有侧口设置有连通管,由于在倒出的时候顶口附近的由于没有连通管,因此样品不会由于连通管的作用而残留在容器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的孔径最大值为5mm,最小值为3mm。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的顶部为锥形顶,所述顶口设置在锥形的最小直径处。
进一步地,所述顶口和连通管上均设置有旋盖,所述旋盖设置在容器外部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顶口处设置有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置在容器内侧底部的防水部以及设置在防水部内的led灯,所述防水部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设置在不锈钢支架的顶部,所述翻盖通过合页与不锈钢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支架的底部加设有棱台状的底部支架。棱台状的底部支架有利于将整体不锈钢支架放置固定在礁石的间隙中。
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食谱分析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方法,其采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装置,具体步骤为:
s1:将简易诱捕装置的顶口和侧口的旋盖都打开,将装led灯打开,放于诱捕装置内的防水部内;
s2:将不锈钢支架顶端的翻盖打开,将简易诱捕装置放于不锈钢支架内,盖好翻盖;
s3:工作人员通过水肺潜水方式,将装满海水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装置带到珊瑚礁区,水深在2-3m左右,选取合适的位置,固定于礁石间隙,放置时间为傍晚5-6点,放置时长为2小时;
s4:待采样结束后,可打开不锈钢支架顶端的翻盖,同时将简易诱捕装置的顶口和侧口的旋盖盖好,将简易诱捕装置提出来,收集浮游动物样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诱捕装置内加防水灯管进行光诱捕,可提高捕获的浮游动物生物量,保证为后续分析提供足量的样品;简易诱捕装置侧面连通管的“外宽内窄”的开口设计,可使浮游动物自主、无损伤地进入简易诱捕装置内,而且内外联通的入口也保证容器内外海水环境一致,可保证高保真的采集浮游动物样品;框架式的不锈钢支架易于在珊瑚礁礁石间隙固定,既可以保证采集到在礁区活动的浮游动物,也可减少对珊瑚礁区底质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于食谱分析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装置的简易诱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适用于食谱分析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装置的固定诱捕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容器;21、顶口;22、侧口;3、连通管;31、定径段;32、变径段;4、提手;5、发光组件;51、led灯;52、密封盖;53、防水部;6、锥形顶;7、不锈钢支架;8、翻盖;81、合页;9、底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食谱分析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装置,包括简易诱捕装置和固定诱捕装置。简易诱捕装置包括用于装浮游动物的容器1,容器1上设有若干个供浮游动物进入容器1内部的入口,容器1内部设有用于吸引浮游动物的发光组件5,固定诱捕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简易诱捕装置的不锈钢支架7,不锈钢支架7上开设有供简易诱捕装置放入的开口,开口形状与容器1形状匹配,开口处活动连接有翻盖8。
如图1所示,简易诱捕装置的容器,其形状可以为方体形状亦可以为圆筒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圆筒形状。入口包括设置在容器1的顶部的顶口21,以及若干均匀分布设置在侧面上的侧口22,顶口21处设置有提手4,便于工作人员握持,侧口22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上下并列的两圈,每一圈上均设置有四个侧口22(图中省略位于视图正前方与正后方的四个侧口22),侧口22的位置可以为对称亦可以为错开,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对称的设置方式。侧口22上设置有一根连通容器1内外的连通管3,连通管3包括定径段31以及变径段32,定径段31位于侧口22的位置处,变径段32位于容器1内部,变径段32的孔径沿着容器1外部向容器1内部的方向逐渐减小,连通管3的孔径最大值为5mm,最小值为3mm,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浮游生物进入容器1内部后,难以从容器1内部逃出。
同时容器1的顶部为锥形顶6,锥形的直径减小方向为向容器1外部方向,顶口21设置在锥形的最小直径处,这样有利于在倒出容器1内部的海水的时候,能顺利地倒干净,避免有残留。并且在顶口21以及连通管3上均设置有旋盖(附图中省略),采集完成后可利用螺纹的密封性对容器1内部进行密封。这样的设置,在采集浮游动物的时候,通过多个入口进行采集,并利用连通管3的设计将浮游动物保留在内,并利用容器1顶部的锥形设计,从顶口21倒出,其结构巧妙,非常实用。
发光组件5包括设置在容器1内侧底部的防水部53以及设置在防水部53内的led灯51,防水部53为透明材质。防水部53可根据led灯51的形状大小作相应的结构上的设计,本实施例中,led灯51采用长条状的灯管,因此防水部53设置为圆筒形。防水部53为从容器1的底部向容器1内部凹入的设计,led灯51放置在其凹入的部分内,防水部53的端部,也就是容器1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密封盖52,密封盖52可以通过螺纹与容器1连接,亦可以通过密封盖52本身的材料与结构,与容器1通过摩擦力形成相对固定的样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防水部53内的密封性。
如图2所示,固定诱捕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简易诱捕装置的不锈钢支架7,不锈钢支架7的整体形状为了能更好地固定简易诱捕装置,可以设置为与容器1相对应的圆筒形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方体的形状,其目的在于表示,其形状不仅限于此,可为各种形状都可以。不锈钢支架7上开设有供简易诱捕装置放入的开口,开口形状与容器1形状匹配,亦即是圆形的开口,开口处活动连接有翻盖8,翻盖8可以通过合页81的方式与不锈钢支架7连接,同时还可以增设有用于固定翻盖8在盖合状态的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多种多样,在此不再过多叙述。
不锈钢支架7的底部加设有棱台状的底部支架9。棱台状的底部支架9有利于将整体不锈钢支架7放置固定在礁石的间隙中,不锈钢的支架结构既保证了一定的重量,又不会阻碍水流,也便于通过捆绑扎带等方式将其固定于珊瑚礁底部。
一种适用于食谱分析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方法,其采用了上述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装置,具体步骤为:
s1:将简易诱捕装置的顶口21和侧口22的旋盖都打开,将装led灯51打开,放于诱捕装置内的防水部53内;
s2:将不锈钢支架7顶端的翻盖8打开,将简易诱捕装置放于不锈钢支架7内,盖好翻盖8;
s3:工作人员通过水肺潜水方式,将装满海水的珊瑚礁区浮游动物采样装置带到珊瑚礁区,水深在2-3m左右,选取合适的位置,固定于礁石间隙,放置时间为傍晚5-6点,放置时长为2小时;
s4:待采样结束后,可打开不锈钢支架7顶端的翻盖8,同时将简易诱捕装置的顶口21和侧口22的旋盖盖好,将简易诱捕装置提出来,收集浮游动物样品。
使用时需选海况较好(0-2级海况)的时候,同时选择在傍晚5-6点钟在近岸珊瑚礁区潜水进行放置。先将简易诱捕装置的顶口21和侧口22上的旋盖打开,将led灯51打开放入防水部53内,利用密封盖52密封。然后将整个简易诱捕装置放入固定诱捕装置的不锈钢支架7内,同时将翻盖8合上,可用扎带将翻盖8与不锈钢支架7进行固定。在礁区放置时需要通过工作人员用水肺潜水的方式将其送至相应区域:先将整体装置内灌满海水,便于下沉,选取成片的珊瑚礁区,将整体装置放置在礁盘或礁石间隙,利用礁盘或礁石间隙固定住底部支架9,或者通过扎带捆绑的方式将底部支架9固定在礁石间隙中,因为近岸珊瑚礁密集分布的深度通常在3m左右,所有放置深度选择2m-3m,放置时间为2小时。采样结束后,将简易诱捕装置的所有入口利用旋盖封闭,将整个装置提起来带回实验室,通过简易诱捕装置的顶口21将采集的浮游动物轻轻倒出,立刻加入固定液进行固定,用于后续食谱分析。
本发明通过在诱捕装置内加防水灯管进行光诱捕,可提高捕获的浮游动物生物量,保证为后续分析提供足量的样品;简易诱捕装置侧面连通管3的“外宽内窄”的开口设计,可使浮游动物自主、无损伤地进入简易诱捕装置内,而且内外联通的入口也保证容器1内外海水环境一致,可保证高保真的采集浮游动物样品;框架式的不锈钢支架7易于在珊瑚礁礁石间隙固定,既可以保证采集到在礁区活动的浮游动物,也可减少对珊瑚礁区底质的破坏。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