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0646发布日期:2020-04-10 22:13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蔬菜生产也逐步迈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其中蔬菜育苗不仅可以节约用种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和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而且便于集约化管理及批量生产。育苗穴盘育苗主要优点是省工、省力、成本低、效率高,便于优良品种推广和规范育苗管理;成苗便于远距离运输和机械化移栽,定植后根系活力好,缓苗快,因此对实施蔬菜生产机械化、规模化及持续高效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穴盘育苗是欧美国家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项新的育苗技术,穴盘育苗种子分播均匀,成苗率高,降低了种子成本,穴盘中每穴内种苗相对独立,既减少相互间病虫害的传播,又减少小苗间营养争夺,根系也能充分发育,增加育苗密度,便于集约化管理,提高温室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种苗起苗移栽对根系损伤小,定植成活率高,缓苗期短。

对于蔬菜种植来说,起苗移栽过程费时费力,对种苗也有一定损伤,目前也有农户用纸质育苗穴盘然后随苗一起移栽大田的,但是纸质育苗穴盘有强度低,易损坏,遇水软化等很多缺陷,pe、pvc等塑料育苗穴盘难以降解,也不适合随苗移栽。

中国专利cn107484571a公开了一种自吸水自供肥可降解纸质育苗穴盘,包括主体、内层膜和外层膜,主体外周喷涂有1g/m2的聚乳酸膜,主体包括纸浆纤维、保水剂、凹凸棒粉、营养元素。保水剂,实现自吸水、保水、保肥功能;一次性加入足量针对不同蔬菜苗期养分需求的矿质营养,实现在整个育苗期间无需额外补充养分的效果;凹凸棒粉,实现矿质肥料的控失、缓释、均衡供给等特点,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利用纸浆纤维为基础材料添加以上成分,一次压制成型,完全实现了育苗穴盘的自吸水自供肥可降解,减少劳动力投入,节水节肥,100%可降解,无环境污染,是循环生态育苗模式。

中国专利cn105724108a发明一种可降解育苗穴盘,由脱墨纸浆、植物纤维和胶粘剂组成,脱墨纸浆、植物纤维和胶粘剂的质量比为60-80:20-40:0-2,植物纤维选自稻草、芦竹、芦苇和麦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该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降解育苗穴盘的制备方法,先将各植物纤维原料烘干,然后粉碎至40-70目;将脱墨纸浆、植物纤维和胶粘剂按照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填入模具内,压膜、成模、脱模后,烘干至含水量为10-20%,即为可降解育苗穴盘成品。该发明具有一定的耐盐碱分解作用,在幼苗适应期内与外界分隔,又具有降解性,待幼苗适应盐沼环境后,其根系能生长穿透穴盘,并最终完全降解。本发明提高了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降低了移栽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包括育苗穴盘主体和黏附在其内表面的膜层;

所述育苗穴盘主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改性小麦秸秆粉50-80份、乙酰化高直链淀粉30-40份、壳聚糖5-15份、多孔生物炭材料10-20份、聚合物材料10-20份、聚乙烯醇20-25份、海藻酸钠8-15份、伊利石尾矿粉10-20份、微晶石蜡6-12份、废旧鸭绒3-10份;

所述膜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18-25份、玉米淀粉20-25份、聚乳酸30-40份、营养液0.1-0.5份、硅石气凝胶5-12份、多孔无机填料15-25份、马来酸酐3-8份、相容剂1-5份、分散助剂1-5份。

优选地,包括育苗穴盘主体和黏附在其内表面的膜层;

所述育苗穴盘主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改性小麦秸秆粉63份、乙酰化高直链淀粉35份、壳聚糖12份、多孔生物炭材料15份、聚合物材料18份、聚乙烯醇20份、海藻酸钠14份、伊利石尾矿粉10份、微晶石蜡8份、废旧鸭绒7份;

所述膜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20份、玉米淀粉25份、聚乳酸33份、营养液0.3份、硅石气凝胶10份、多孔无机填料20份、马来酸酐6份、相容剂2份、分散助剂2份。

优选地,所述改性小麦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小麦秸秆粉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加入到质量浓度为2-5%的微晶纤维素水溶液中,400-800w超声处理10-20min,滤出,挤压除去多余溶液,60-70℃烘干。

优选地,所述多孔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生物炭用质量浓度为30-50%的氯化锌溶液浸渍处理30-50min后滤出,烘干再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从室温升温至800-100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1-3h,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加入后到硝酸溶液中,水浴至80-90℃处理10-20min,滤出,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即可得到所述多孔生物炭材料。

优选地,所述聚合物材料为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多孔聚氯乙烯树脂、聚酸酐、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多孔无机填料为多孔沸石、多孔膨胀珍珠岩、多孔蛭石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

优选地,所述分散助剂包括硅烷偶联剂和聚酯型超分散剂。

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和聚酯型超分散剂的重量比为1:1-5。

上述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改性小麦秸秆粉、乙酰化高直链淀粉、壳聚糖、多孔生物炭材料、聚合物材料、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伊利石尾矿粉、微晶石蜡、废旧鸭绒混合均匀,加入到模具中2mpa、80℃压制成型,得到所述育苗穴盘主体;

预先将营养液用硅石气凝胶吸收,再利用真空吸附法使硅石气凝胶附着在多孔无机填料的内部孔道内,然后将玉米淀粉、聚乳酸、多孔无机填料、马来酸酐、相容剂、分散助剂混合均匀,再经双螺旋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母粒,将母粒与聚乙烯均匀混合,再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得到所述膜层,再将所述膜层黏附在所述育苗穴盘主体的内表面即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育苗穴盘包括育苗穴盘主体和黏附在其内表面的膜层,育苗穴盘用于承载营养土和蔬菜种子,膜层内部的多孔无机填料含有营养液,膜层具有快速降解的能力,随着膜层的降解多孔无机填料可以缓慢释放出营养液,为种子提供养分,减少了施肥的步骤,节省了人力,育苗穴盘主体使用改性小麦秸秆粉为主体材料,小麦秸秆经过改性后,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可能是因为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小麦秸秆与微晶纤维素有很好的界面相互作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起到很好的承载与传递应力的作用,使小麦秸秆不容易发生相对滑移,乙酰化高直链淀粉具有很好的黏合性能,可以将改性小麦秸秆粉与其余成分很好的交联起来,在降解过程中,由于乙酰化高直链淀粉的降解性能,育苗穴盘主体的结构强度下降,加快了降解速度,伊利石尾矿粉可自由释放负离子和远红外线,在常温下远红外线放射率高达93%,具有极强的抑菌效果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存活率,避免烂根,使蔬菜幼苗的质量有所提升,本发明育苗穴盘主体具有极高的结构强度,可以用于蔬菜育苗,具有很好的降解性能,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包括育苗穴盘主体和黏附在其内表面的膜层;

育苗穴盘主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改性小麦秸秆粉63份、乙酰化高直链淀粉35份、壳聚糖12份、多孔生物炭材料15份、聚合物材料(聚三亚甲基碳酸酯)18份、聚乙烯醇20份、海藻酸钠14份、伊利石尾矿粉10份、微晶石蜡8份、废旧鸭绒7份;

膜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20份、玉米淀粉25份、聚乳酸33份、营养液0.3份、硅石气凝胶10份、多孔无机填料(多孔膨胀珍珠岩)20份、马来酸酐6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2份、硅烷偶联剂和聚酯型超分散剂按重量比1:3组成的分散助剂2份。

改性小麦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小麦秸秆粉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加入到质量浓度为3%的微晶纤维素水溶液中,600w超声处理15min,滤出,挤压除去多余溶液,60℃烘干。

多孔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生物炭用质量浓度为50%的氯化锌溶液浸渍处理35min后滤出,烘干再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从室温升温至85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1.5h,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加入后到硝酸溶液中,水浴至80℃处理20min,滤出,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即可得到多孔生物炭材料。

上述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改性小麦秸秆粉、乙酰化高直链淀粉、壳聚糖、多孔生物炭材料、聚合物材料、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伊利石尾矿粉、微晶石蜡、废旧鸭绒混合均匀,加入到模具中2mpa、80℃压制成型,得到所述育苗穴盘主体;

预先将营养液用硅石气凝胶吸收,再利用真空吸附法使硅石气凝胶附着在多孔无机填料的内部孔道内,然后将玉米淀粉、聚乳酸、多孔无机填料、马来酸酐、相容剂、分散助剂混合均匀,再经双螺旋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母粒,将母粒与聚乙烯均匀混合,再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得到膜层,再将膜层黏附在育苗穴盘主体的内表面即可。

实施例2:

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包括育苗穴盘主体和黏附在其内表面的膜层;

育苗穴盘主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改性小麦秸秆粉55份、乙酰化高直链淀粉32份、壳聚糖7份、多孔生物炭材料15份、聚合物材料(多孔聚氯乙烯树脂)10份、聚乙烯醇24份、海藻酸钠10份、伊利石尾矿粉13份、微晶石蜡10份、废旧鸭绒5份;

膜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20份、玉米淀粉25份、聚乳酸32份、营养液0.2份、硅石气凝胶6份、多孔无机填料(多孔蛭石)18份、马来酸酐5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2份、硅烷偶联剂和聚酯型超分散剂按重量比1:3组成的分散助剂5份。

改性小麦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小麦秸秆粉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加入到质量浓度为5%的微晶纤维素水溶液中,800w超声处理15min,滤出,挤压除去多余溶液,70℃烘干。

多孔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生物炭用质量浓度为40%的氯化锌溶液浸渍处理50min后滤出,烘干再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从室温升温至100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2h,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加入后到硝酸溶液中,水浴至85℃处理20min,滤出,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即可得到多孔生物炭材料。

上述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改性小麦秸秆粉、乙酰化高直链淀粉、壳聚糖、多孔生物炭材料、聚合物材料、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伊利石尾矿粉、微晶石蜡、废旧鸭绒混合均匀,加入到模具中2mpa、80℃压制成型,得到所述育苗穴盘主体;

预先将营养液用硅石气凝胶吸收,再利用真空吸附法使硅石气凝胶附着在多孔无机填料的内部孔道内,然后将玉米淀粉、聚乳酸、多孔无机填料、马来酸酐、相容剂、分散助剂混合均匀,再经双螺旋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母粒,将母粒与聚乙烯均匀混合,再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得到膜层,再将膜层黏附在育苗穴盘主体的内表面即可。

实施例3:

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包括育苗穴盘主体和黏附在其内表面的膜层;

育苗穴盘主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改性小麦秸秆粉60份、乙酰化高直链淀粉40份、壳聚糖14份、多孔生物炭材料12份、聚合物材料(聚酸酐)10份、聚乙烯醇22份、海藻酸钠10份、伊利石尾矿粉12份、微晶石蜡8份、废旧鸭绒5份;

膜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22份、玉米淀粉24份、聚乳酸30份、营养液0.2份、硅石气凝胶6份、多孔无机填料(多孔蛭石)18份、马来酸酐5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2份、硅烷偶联剂和聚酯型超分散剂按重量比1:1组成的分散助剂2份。

改性小麦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小麦秸秆粉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加入到质量浓度为3%的微晶纤维素水溶液中,800w超声处理12min,滤出,挤压除去多余溶液,60℃烘干。

多孔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生物炭用质量浓度为30%的氯化锌溶液浸渍处理32min后滤出,烘干再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从室温升温至100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2.5h,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加入后到硝酸溶液中,水浴至80℃处理20min,滤出,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即可得到多孔生物炭材料。

上述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改性小麦秸秆粉、乙酰化高直链淀粉、壳聚糖、多孔生物炭材料、聚合物材料、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伊利石尾矿粉、微晶石蜡、废旧鸭绒混合均匀,加入到模具中2mpa、80℃压制成型,得到所述育苗穴盘主体;

预先将营养液用硅石气凝胶吸收,再利用真空吸附法使硅石气凝胶附着在多孔无机填料的内部孔道内,然后将玉米淀粉、聚乳酸、多孔无机填料、马来酸酐、相容剂、分散助剂混合均匀,再经双螺旋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母粒,将母粒与聚乙烯均匀混合,再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得到膜层,再将膜层黏附在育苗穴盘主体的内表面即可。

实施例4:

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包括育苗穴盘主体和黏附在其内表面的膜层;

育苗穴盘主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改性小麦秸秆粉80份、乙酰化高直链淀粉32份、壳聚糖7份、多孔生物炭材料10份、聚合物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10份、聚乙烯醇23份、海藻酸钠14份、伊利石尾矿粉20份、微晶石蜡6份、废旧鸭绒4份;

膜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18份、玉米淀粉22份、聚乳酸30份、营养液0.5份、硅石气凝胶5份、多孔无机填料(多孔膨胀珍珠岩)16份、马来酸酐5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2份、硅烷偶联剂和聚酯型超分散剂按重量比1:2组成的分散助剂5份。

改性小麦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小麦秸秆粉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加入到质量浓度为5%的微晶纤维素水溶液中,400w超声处理10min,滤出,挤压除去多余溶液,65℃烘干。

多孔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生物炭用质量浓度为35%的氯化锌溶液浸渍处理30min后滤出,烘干再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从室温升温至90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1h,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加入后到硝酸溶液中,水浴至80℃处理12min,滤出,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即可得到多孔生物炭材料。

上述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改性小麦秸秆粉、乙酰化高直链淀粉、壳聚糖、多孔生物炭材料、聚合物材料、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伊利石尾矿粉、微晶石蜡、废旧鸭绒混合均匀,加入到模具中2mpa、80℃压制成型,得到所述育苗穴盘主体;

预先将营养液用硅石气凝胶吸收,再利用真空吸附法使硅石气凝胶附着在多孔无机填料的内部孔道内,然后将玉米淀粉、聚乳酸、多孔无机填料、马来酸酐、相容剂、分散助剂混合均匀,再经双螺旋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母粒,将母粒与聚乙烯均匀混合,再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得到膜层,再将膜层黏附在育苗穴盘主体的内表面即可。

实施例5:

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包括育苗穴盘主体和黏附在其内表面的膜层;

育苗穴盘主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改性小麦秸秆粉50份、乙酰化高直链淀粉30份、壳聚糖5份、多孔生物炭材料10份、聚合物材料(聚酸酐)10份、聚乙烯醇20份、海藻酸钠8份、伊利石尾矿粉10份、微晶石蜡6份、废旧鸭绒3份;

膜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18份、玉米淀粉20份、聚乳酸30份、营养液0.1份、硅石气凝胶5份、多孔无机填料(多孔沸石)15份、马来酸酐3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份、硅烷偶联剂和聚酯型超分散剂按重量比1:1组成的分散助剂1份。

改性小麦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小麦秸秆粉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加入到质量浓度为2%的微晶纤维素水溶液中,400w超声处理10min,滤出,挤压除去多余溶液,60℃烘干。

多孔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生物炭用质量浓度为30%的氯化锌溶液浸渍处理30min后滤出,烘干再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从室温升温至80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1h,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加入后到硝酸溶液中,水浴至80℃处理10min,滤出,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即可得到多孔生物炭材料。

上述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改性小麦秸秆粉、乙酰化高直链淀粉、壳聚糖、多孔生物炭材料、聚合物材料、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伊利石尾矿粉、微晶石蜡、废旧鸭绒混合均匀,加入到模具中2mpa、80℃压制成型,得到所述育苗穴盘主体;

预先将营养液用硅石气凝胶吸收,再利用真空吸附法使硅石气凝胶附着在多孔无机填料的内部孔道内,然后将玉米淀粉、聚乳酸、多孔无机填料、马来酸酐、相容剂、分散助剂混合均匀,再经双螺旋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母粒,将母粒与聚乙烯均匀混合,再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得到膜层,再将膜层黏附在育苗穴盘主体的内表面即可。

实施例6:

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包括育苗穴盘主体和黏附在其内表面的膜层;

育苗穴盘主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改性小麦秸秆粉80份、乙酰化高直链淀粉40份、壳聚糖15份、多孔生物炭材料20份、聚合物材料(聚三亚甲基碳酸酯)20份、聚乙烯醇25份、海藻酸钠15份、伊利石尾矿粉20份、微晶石蜡12份、废旧鸭绒10份;

膜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25份、玉米淀粉25份、聚乳酸40份、营养液0.5份、硅石气凝胶12份、多孔无机填料(多孔膨胀珍珠岩)25份、马来酸酐8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5份、硅烷偶联剂和聚酯型超分散剂按重量比1:5组成的分散助剂5份。

改性小麦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小麦秸秆粉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加入到质量浓度为5%的微晶纤维素水溶液中,800w超声处理20min,滤出,挤压除去多余溶液,70℃烘干。

多孔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生物炭用质量浓度为50%的氯化锌溶液浸渍处理50min后滤出,烘干再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从室温升温至100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3h,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加入后到硝酸溶液中,水浴至90℃处理20min,滤出,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即可得到多孔生物炭材料。

上述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改性小麦秸秆粉、乙酰化高直链淀粉、壳聚糖、多孔生物炭材料、聚合物材料、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伊利石尾矿粉、微晶石蜡、废旧鸭绒混合均匀,加入到模具中2mpa、80℃压制成型,得到所述育苗穴盘主体;

预先将营养液用硅石气凝胶吸收,再利用真空吸附法使硅石气凝胶附着在多孔无机填料的内部孔道内,然后将玉米淀粉、聚乳酸、多孔无机填料、马来酸酐、相容剂、分散助剂混合均匀,再经双螺旋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母粒,将母粒与聚乙烯均匀混合,再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得到膜层,再将膜层黏附在育苗穴盘主体的内表面即可。

实施例7:

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包括育苗穴盘主体和黏附在其内表面的膜层;

育苗穴盘主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改性小麦秸秆粉50份、乙酰化高直链淀粉40份、壳聚糖5份、多孔生物炭材料20份、聚合物材料(多孔聚氯乙烯树脂)10份、聚乙烯醇25份、海藻酸钠8份、伊利石尾矿粉20份、微晶石蜡6份、废旧鸭绒10份;

膜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18份、玉米淀粉25份、聚乳酸30份、营养液0.5份、硅石气凝胶5份、多孔无机填料(多孔蛭石)25份、马来酸酐3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5份、硅烷偶联剂和聚酯型超分散剂按重量比1:1组成的分散助剂5份。

改性小麦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小麦秸秆粉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加入到质量浓度为2%的微晶纤维素水溶液中,800w超声处理10min,滤出,挤压除去多余溶液,70℃烘干。

多孔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生物炭用质量浓度为30%的氯化锌溶液浸渍处理50min后滤出,烘干再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从室温升温至80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3h,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加入后到硝酸溶液中,水浴至80℃处理20min,滤出,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即可得到多孔生物炭材料。

上述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改性小麦秸秆粉、乙酰化高直链淀粉、壳聚糖、多孔生物炭材料、聚合物材料、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伊利石尾矿粉、微晶石蜡、废旧鸭绒混合均匀,加入到模具中2mpa、80℃压制成型,得到所述育苗穴盘主体;

预先将营养液用硅石气凝胶吸收,再利用真空吸附法使硅石气凝胶附着在多孔无机填料的内部孔道内,然后将玉米淀粉、聚乳酸、多孔无机填料、马来酸酐、相容剂、分散助剂混合均匀,再经双螺旋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母粒,将母粒与聚乙烯均匀混合,再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得到膜层,再将膜层黏附在育苗穴盘主体的内表面即可。

实施例8:

一种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包括育苗穴盘主体和黏附在其内表面的膜层;

育苗穴盘主体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改性小麦秸秆粉80份、乙酰化高直链淀粉30份、壳聚糖15份、多孔生物炭材料10份、聚合物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20份、聚乙烯醇20份、海藻酸钠15份、伊利石尾矿粉10份、微晶石蜡12份、废旧鸭绒3份;

膜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聚乙烯25份、玉米淀粉20份、聚乳酸40份、营养液0.1份、硅石气凝胶12份、多孔无机填料(多孔膨胀珍珠岩)15份、马来酸酐8份、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份、硅烷偶联剂和聚酯型超分散剂按重量比1:5组成的分散助剂1份。

改性小麦秸秆粉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小麦秸秆粉用硅烷偶联剂处理后,加入到质量浓度为5%的微晶纤维素水溶液中,400w超声处理20min,滤出,挤压除去多余溶液,60℃烘干。

多孔生物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生物炭用质量浓度为50%的氯化锌溶液浸渍处理30min后滤出,烘干再置于管式炉中,在氮气氛围下,从室温升温至1000℃,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1h,然后降至室温,研磨加入后到硝酸溶液中,水浴至90℃处理10min,滤出,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即可得到多孔生物炭材料。

上述蔬菜种植用可降解育苗穴盘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将改性小麦秸秆粉、乙酰化高直链淀粉、壳聚糖、多孔生物炭材料、聚合物材料、聚乙烯醇、海藻酸钠、伊利石尾矿粉、微晶石蜡、废旧鸭绒混合均匀,加入到模具中2mpa、80℃压制成型,得到所述育苗穴盘主体;

预先将营养液用硅石气凝胶吸收,再利用真空吸附法使硅石气凝胶附着在多孔无机填料的内部孔道内,然后将玉米淀粉、聚乳酸、多孔无机填料、马来酸酐、相容剂、分散助剂混合均匀,再经双螺旋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获得母粒,将母粒与聚乙烯均匀混合,再经薄膜吹塑机吹塑成型,得到膜层,再将膜层黏附在育苗穴盘主体的内表面即可。

下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育苗穴盘主体的性能测试结果:

表1:

下表2为本发明实施例1育苗穴盘主体和膜层分别埋入地下后降解的速率随天数的结果:

表2:

由上表1可知,本发明育苗穴盘主体具有极高的结构强度,可以用于蔬菜育苗,由上表2可知,育苗穴盘主体和内部膜层都有很好的降解性能,绿色环保。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