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67047发布日期:2020-04-14 12:33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领域,尤其属于苹果树黄蚜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



背景技术:

水肥药一体化是灌溉、追肥与施药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其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农药与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需求配兑成药肥液,并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使水药肥相融后,均匀、定时、定量地滴灌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水肥药一体化因节水、省肥、省药且持效期长的特点,在果树栽培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肥料或农药选择不科学,施用时机和水药肥配比不合理等现象突出,而肥料及其追施时机对果树生长影响重大,农药及其施用时机和方法严重影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但现有技术没有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苹果黄蚜是苹果生产中的常见虫害,其主要群集危害叶片、新梢和嫩芽,危害初期叶片周缘下卷,以后叶片向下弯曲或稍横卷,严重时影响新梢生长,叶片早落,其每年可发生10余代,以卵在枝条裂缝、芽苞附近越冬,果树发芽时孵化。目前的苹果黄蚜防治通常是在虫害发生初期进行树体喷药,具有起效快的特点。但由于药物长时间暴露于树体外,容易被雨水冲刷或阳光照射而失效,持效期较短,需要多次施药,费时费力;而且在喷药过程中农药可能污染果实并残留,不能保证果实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水肥药一体化应用于果树栽培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通过科学控制施用时机和水药肥组合及配比,将传统的喷雾防治转变为灌根,经树体的吸收和运输达到病害部位,形成外病内治的效果,增加防效和持效的同时,避免药物污染果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包括步骤:

果树开花前:将螺虫乙酯掺入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施入果树根部;

果实膨大期:将螺虫乙酯、苦参碱掺入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施入果树根部。

所述的水溶肥料包括k2hpo4、ca(no3)2。

优选地,所述的水溶肥料还包括feso4和zncl2。

更优选地,所述的水溶肥料还包括硼砂。

所述的水溶肥与灌溉水质量比为1:3000。

所述的螺虫乙酯的掺入质量比为0.35-0.50%。

所述苦参碱的掺入质量比为0.12-0.15%。

所述的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应用于防治苹果黄蚜虫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以螺虫乙酯以及螺虫乙酯和苦参碱的组合作防治药物,选择合理的时机通过水肥药一体化设施灌施于果树根部,螺虫乙酯具有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特点,其能被果树吸收并向上运输,在虫害部位进行“外病内治”,达到高效、持久的防治效果,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喷雾防治方式,解决了农药持效期短以及污染和残留果实的问题,而且能够节省水药肥、节约工时、降低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适用于说明和解释,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本领域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药剂和肥料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的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包括步骤:

果树开花前:将螺虫乙酯掺入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施入果树根部。

苹果黄蚜是苹果生产中的常见虫害,其在苹果树发芽时以卵孵化,春梢抽发期危害最重,6-7月扩散危害。螺虫乙酯是一种持效期长,且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的杀虫剂,其可在树体内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能够有效地防治叶面和树皮害虫。因而,本发明在果树开花前以螺虫乙酯作防治药物,防止苹果黄蚜的卵孵化以及幼虫生长。

果实膨大期:将螺虫乙酯、苦参碱掺入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施入果树根部。

果实膨大期是苹果黄蚜危害严重及扩散期,并且害虫会选择地产生抗药性,导致螺虫乙酯防治效果衰减明显,因而,本发明在果实膨大期以螺虫乙酯和苦参碱作防治药物,不易使虫害产生抗药性,还能促进果实膨大生长,提高了防治效果也增加了持效期。

1、研究不同药物选择对苹果黄蚜防治效果的影响:

药物及用量

实验组:螺虫乙酯112.00g,苦参碱37.34g;

对照a:螺虫乙酯149.34g,3000倍液/亩;

对照b:苦参碱149.34g,3000倍液;

通过下述公式计算防效:

防效=(防治前活虫数-防治后活虫数)×(100÷防治前活虫数)×100%;

施药时机和方法:苹果黄蚜发生初期,将实验组和对照a、b药物进行喷雾处理,结果见表1。

表1-不同药物选择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

通过表1可知,采用螺虫乙酯和苦参碱组合喷雾的防治效果明显好于螺虫乙酯和苦参碱单剂喷雾,并且组合喷雾持效期相比单剂喷雾也有显著增加。说明螺虫乙酯和苦参碱能够产生协同促进作用。

通过下述公式计算相同用量下的理论单剂防效和增效系数,结果详见表2。

表2-相同用量下的单剂防效

表2中:

螺虫乙酯理论防效=实际防效×(112.00÷149.34);

苦参碱理论防效=实际防效×(37.34÷149.34);

增效系数=实际防效÷理论防效。

由表2可知,螺虫乙酯+苦参碱的平均增效系数为1.28,明显大于1.20,因此,本发明选择螺虫乙酯+苦参碱作防治药剂,其对苹果黄蚜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

2、研究不同施药方法对苹果黄蚜防治效果的影响:

药物及用量

螺虫乙酯112.00g,苦参碱37.34g,3000倍液/亩;

施药时机

苹果黄蚜发生初期;

施药方法

实验组:水肥药一体化根部施用;

对照组:喷雾处理;

研究结果,详见表3。

表3-不同施药方法的苹果黄蚜防治效果

由表3可知,水肥药一体化根部施用起效较慢,但是随着时间增加防治效果提高,且在50d时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喷雾处理的最高防治效果。因此,本发明选择水肥药一体化根部施用能够延长药物持效期,也能提高防治效果。

3、研究不同施药时机对苹果黄蚜防治效果的影响:

药物及用量

螺虫乙酯112.00g,苦参碱37.34g;

3.2施药时机和方法

实验组:果树开花前,将50.40g螺虫乙酯的3000倍液进行水肥药一体化根部施用;果实膨大期,将61.60g螺虫乙酯和37.34g苦参碱的3000倍液进行水肥药一体化根部施用;

对照组:苹果黄蚜发生初期,将112.00g螺虫乙酯和37.34g苦参碱的3000倍液进行水肥药一体化根部施用;

二次施药后测定,结果详见表4。

表4-不同施药时机下苹果黄蚜防治效果

由表4可知,施肥时机对防治效果有明显影响,并且能够加快起效。因此,本发明选择果树开花前,将螺虫乙酯进行水肥药一体化根部施用;果实膨大期,将螺虫乙酯和苦参碱进行水肥药一体化根部施用。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药物选择及用量、施用方法和施用时机对苹果黄蚜均有影响。因此,本发明在果树开花前,将螺虫乙酯掺入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施入果树根部;在果实膨大期,将螺虫乙酯、苦参碱掺入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施入果树根部。

所述的水溶肥料包括k2hpo4、ca(no3)2。

为了促进果树萌芽和开花,及时防止因开花消耗大量养分而产生脱肥,提高坐果率,同时降低苹果黄蚜虫害,本发明水溶肥料以k2hpo4、ca(no3)2为主。

为了加强果树光合作用,并加快养分和农药在树体内向上运输,本发明水溶肥料还包括feso4和zncl2。

为提高果树根系对肥料和药物的吸收,并提高座果率。本发明水溶肥料还包括硼砂。

所述的水溶肥与灌溉水质量比为1:3000。

所述的螺虫乙酯的掺入质量比为0.35-0.50%。

所述苦参碱的掺入质量比为0.12-0.15%。

所述的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应用于防治苹果黄蚜虫害。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螺虫乙酯为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所述苦参碱为0.3%苦参碱水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在榆次东阳示范基地进行的试验,每亩栽植苹果树40株。

一种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包括步骤:

果树开花前:每亩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50.40g掺入30.00kg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以3000倍液施入果树根部,其中,所述螺虫乙酯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17%;

果实膨大期:每亩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1.60g、0.3%苦参碱水剂37.34g掺入30.00kg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以3000倍液施入果树根部,其中,所述螺虫乙酯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21%;所述苦参碱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12%;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溶肥料包括k2hpo4和ca(no3)2,其质量比为2:1。

二次施药后,测定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见表5。

表5-实施例1施药方法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盐湖冯村乡示范基地进行的试验,每亩栽植苹果树40株。

一种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包括步骤:

果树开花前:每亩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50.40g掺入25.00kg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以3000倍液施入果树根部,其中,所述螺虫乙酯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20%;

果实膨大期:每亩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1.60g、0.3%苦参碱水剂37.34g掺入25.00kg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以3000倍液施入果树根部,其中,所述螺虫乙酯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25%;所述苦参碱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15%;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溶肥料包括k2hpo4、ca(no3)2、feso4和zncl2,其质量比为2:1:0.01:0.01。

二次施药后,测定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见表6。

表6-实施例2施药方法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临猗王申示范基地进行的试验,每亩栽植苹果树40株。

一种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包括步骤:

果树开花前:每亩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50.40g掺入30.00kg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以3000倍液施入果树根部,其中,所述螺虫乙酯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17%;

果实膨大期:每亩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1.60g、0.3%苦参碱水剂37.34g掺入25.00kg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以3000倍液施入果树根部,其中,所述螺虫乙酯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25%;所述苦参碱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15%;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溶肥料包括k2hpo4、ca(no3)2、feso4、zncl2和硼砂,其质量比为2:1:0.01:0.01:0.01。

二次施药后,测定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见表7。

表7-实施例3施药方法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北里村示范基地进行的试验,每亩栽植苹果树40株。

一种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包括步骤:

果树开花前:每亩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50.40g掺入20.00kg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以3000倍液施入果树根部,其中,所述螺虫乙酯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25%;

果实膨大期:每亩将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1.60g、0.3%苦参碱水剂37.34g掺入30.00kg水溶肥料,并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随灌溉水以3000倍液施入果树根部,其中,所述螺虫乙酯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21%;所述苦参碱与水溶肥料的质量比为0.12%;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溶肥料包括k2hpo4、ca(no3)2、feso4、zncl2和硼砂,其质量比为2:1:0.01:0.01:0.01。

二次施药后,测定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见表8。

表8-实施例4施药方法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

由表5-8可知,苹果黄蚜虫害重发并扩散于果实膨大期,而通过本发明的果树水肥药一体化的施药方法能够有效防治苹果黄蚜虫害重发及扩散,并且还能避免传统灌根防治虫害所存在的起效慢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