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苇用打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5163发布日期:2020-04-21 21:3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芦苇用打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打捆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芦苇用打捆装置。



背景技术:

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通常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其中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并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

中国专利cn104782316a公开了一种自走式秸秆收割打捆机,包括自走式机体,机体前端设置拨禾器,拨禾器后面设置切刀,切刀后面有喂料滚筒,喂料滚筒的后出口连接输送带,输送带的末端对接于处在机体上的料仓,料仓的一侧是与料仓相通的压缩仓,在料仓上部设置用于将秸秆拨动到压缩仓的拨料装置,压缩仓前部设置活塞,活塞与动力轮之间连有曲柄连杆机构,压缩仓上设置打捆装置。

上述收割打捆机使用时,利用压缩仓和打捆装置的配合,对收割的芦苇进行打捆,然后再将打捆后的芦苇投放在地面上。但是当需要捡拾和收集地面上成捆的芦苇时,需要工人将多个芦苇逐一抬放至车厢内,导致芦苇的收集过程很不方便,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芦苇用打捆装置,具有方便收集芦苇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芦苇用打捆装置,包括打捆机,所述打捆机的出口位置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铰接于所述打捆机,所述打捆机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翻转的气缸;所述打捆机的后方设置有平板车,所述打捆机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平板车靠近或远离所述打捆机的油缸,所述平板车上设置有锁钩,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供所述锁钩钩紧的锁环;所述平板车上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朝向所述打捆机的一侧呈开口状设置,所述收纳箱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收纳箱分隔成多层收纳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上述打捆装置时,先利用油缸驱动平板车远离打捆机。然后利用气缸驱动传输带翻转,直至传输带对准最下方的收纳腔后,再利用油缸驱动平板车靠近打捆机。直至最下方的收纳腔连通传输带后,利用传输带将打捆后的芦苇依次传输至最下方的收纳腔内。当最下方的收纳腔装满芦苇后,再次利用油缸驱动平板车远离打捆机。随后利用气缸驱动传输带向上翻转,直至传输带对准相邻的收纳腔后,再利用油缸驱动平板车靠近打捆机,随后即可对芦苇进行再次收集。依次往复,利用多个收纳腔实现众多芦苇的自动收集。当芦苇收集完毕后,将锁钩与锁环解除后,实现平板车和打捆机的脱离,随后即可将收纳腔内的芦苇进行取卸。因此通过设置高自动化的打捆装置,实现芦苇的打捆和自动收集,无需工人再次对成捆的芦苇进行捡拾和收集,进而达到了方便收集芦苇的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隔板均呈倾斜状设置,并且靠近所述打捆机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倾斜的隔板,当芦苇滑移至收纳腔内时,使得成捆的芦苇可以快速并自动滑移至收纳腔底部,实现芦苇的快速收集和高效收集。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连接有滚轮,每个滚轮的顶部突出于隔板的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滚轮降低芦苇与隔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成捆的芦苇可以更加迅速的滑移至收纳腔内,进一步实现芦苇的快速收集和高效收集。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板车的上端面横向设置有长条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平板车的中部位置,并且所述收纳箱的下端面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平板车背离所述打捆机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收纳箱的锁定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取卸收纳箱内的芦苇时,将锁定部解除,并驱动收纳箱背离打捆机的一端向上翻转,随后收纳箱内的芦苇自动滑出,从而实现成捆芦苇的快速取卸。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部包括竖直设置的锁定杆,所述平板车上贯穿有供所述锁定杆穿设的锁定孔,并且所述锁定杆螺纹连接于所述锁定孔;所述收纳箱的下端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锁定杆的上端铰接于所述滑块,且下端设置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控制收纳箱向上或向下翻转时,转动手轮带动锁定杆正向或反向旋转。此时锁定杆带动滑块向上或向下滑移,随后滑块驱动收纳箱向上或向下翻转,实现收纳箱的翻转控制。当收纳箱的翻转角度调节完毕后,利用锁定杆与锁定孔的配合,实现锁定杆的自动固定,从而实现收纳箱的锁定。因此通过设置及锁定与驱动为一体的锁定部,实现收纳箱的翻转控制和锁定控制,使得收纳箱内芦苇的取卸更加轻松方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板车的两端上端面均横向设置有橡胶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凸条供收纳箱的两端撞击和抵触,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避免收纳箱和平板车出现撞损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高自动化的打捆装置,实现芦苇的打捆和自动收集,无需工人再次对成捆的芦苇进行捡拾和收集,进而达到了方便收集芦苇的效果;

2.通过设置倾斜隔板以及滚轮的配合,使得成捆的芦苇可以快速并自动滑移至收纳腔底部,实现芦苇的快速收集和高效收集;

3.通过设置方便翻转的收纳箱,实现成捆芦苇的快速取卸,同时通过设置及锁定与驱动为一体的锁定部,实现收纳箱的翻转控制和锁定控制,使得收纳箱内芦苇的取卸更加轻松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收纳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收纳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打捆机;11、气缸;12、油缸;13、锁环;2、传输带;3、平板车;31、锁钩;32、橡胶凸条;33、锁定孔;4、收纳箱;41、隔板;42、收纳腔;43、通孔;44、滚轮;45、滑槽;46、滑块;5、支撑座;6、锁定部;61、锁定杆;62、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芦苇用打捆装置,包括打捆机1,打捆机1的出口位置设置有传输带2。传输带2铰接于打捆机1,打捆机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传输带2翻转的气缸11。

如图1、图2所示,打捆机1的后方设置有平板车3,打捆机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平板车3靠近或远离打捆机1的油缸12。平板车3上设置有锁钩31,油缸12的活塞杆上设置有供锁钩31钩紧的锁环13。

如图1、图2所示,平板车3上设置有收纳箱4,并且收纳箱4朝向打捆机1的一侧呈开口状设置。

如图2、图3所示,收纳箱4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41,并且多个隔板41将收纳箱4分隔成多个收纳腔42。隔板4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43,通孔43内转动连接有滚轮44,每个滚轮44的顶部突出于隔板的上端面。每个隔板41呈倾斜状设置,且靠近打捆机1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当使用上述打捆装置时,先利用油缸12驱动平板车3逐渐远离打捆机1,此时平板车3带动收纳箱4同步运动。通过利用气缸11驱动传输带2翻转,直至传输带2先行对准位于收纳箱4的最下方收纳腔42,再利用油缸12驱动平板车3靠近打捆机1。

直至位于收纳箱4的最下方收纳腔42连通传输带2后,利用打捆机1对芦苇进行打捆,随后利用传输带2将打捆后的芦苇依次传输至最下方的收纳腔42内。并且当芦苇传输至隔板41上后,通过滚轮44的配合,使得芦苇自动滑移至收纳腔42内。

当位于收纳箱4的最下方收纳腔42装满芦苇后,再次利用油缸12驱动平板车3远离打捆机1。随后利用气缸11驱动传输带2向上翻转,直至传输带2对准相邻的收纳腔42后,再利用油缸12驱动平板车3靠近打捆机1,随后即可对芦苇进行再次收集。依次往复,利用多个收纳腔42实现众多芦苇的自动收集。

当芦苇收集完毕后,将锁钩31与锁环13解除后,实现平板车3和打捆机1的完全脱离和分离,随后再将收纳腔42内的芦苇进行取卸,即可实现芦苇的自动收集和装卸。

如图2、图3所示,平板车3的上端面横向设置有长条形的支撑座5,支撑座5位于平板车3的中部位置,并收纳箱4的下端面的中部铰接于支撑座5。

如图2、图3所示,平板车3背离打捆机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收纳箱4的锁定部6,并且平板车3的两端上端面均横向设置有橡胶凸条32。

由于收纳箱4的下端面的中部位置铰接于支撑座5,因此收纳箱4可以翻转,因此当需要取卸收纳箱4内的芦苇时,先将锁定部6解除,并驱动收纳箱4进行翻转,随后收纳箱4内的芦苇自动滑出,从而实现成捆芦苇的快速取卸。

如图3所示,锁定部6包括竖直设置的锁定杆61,平板车3上贯穿有供锁定杆61穿设的锁定孔33,并且锁定杆61螺纹连接于锁定孔33。

如图3所示,收纳箱4的下端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45,滑槽45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6,锁定杆61的上端铰接于滑块46,且下端设置有手轮62。

当需要控制收纳箱4向上或向下翻转时,转动手轮62带动锁定杆61正向或反向旋转。此时锁定杆61带动滑块46向上或向下滑移,由于滑块46在滑槽45内进行滑动配合,使得滑块46驱动收纳箱4向上或向下翻转的过程中,滑块46可在滑槽45内进行滑移,实现收纳箱4的翻转控制。当收纳箱4的翻转角度调节完毕后,利用锁定杆61与锁定孔33的配合,实现锁定杆61的自动固定,从而实现收纳箱4的锁定。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