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1356发布日期:2019-09-20 20:31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设备,具体是一种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



背景技术:

马铃薯播种前通常需要进行切种,在保证出苗率的同时需考虑充分利用种薯。切种时,薯块质量一般控制在40克至60克之间,并且每个切种上必须至少留有一个芽眼。目前种薯切种基本依靠人力,自动化程度很低,且效率低下,易受主观因素制约,长时间从事此工作使得作业者全身疲惫,手腕疼痛,甚至引起病症比如关节炎等,因此急需一种简单方便易操作的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代替人工操作马铃薯切种的一种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发明方案:一种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包括支撑定位底座、刀具定位升降机构、单向链轮传动机构以及双气缸动力装置,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是:

所述刀具定位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导杆、定位螺母与定位螺栓、导套、刀杆、刀头、螺栓以及刀片,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支撑定位底座上,导杆焊接在支撑架上,刀杆通过定位螺栓与定位螺母的配合安装在导套上,刀头通过螺纹与刀杆连接,刀片通过螺栓安装在刀头上,所述单向链轮传动机构包括从动链轮、从动轴、普通轴承、轴承座、链条、螺钉、主动链轮、主动轴、单向轴承、直齿轮和模具,所述单向轴承与轴承座配合固定在支撑定位底座两边,中间安装主动轴,主动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和直齿轮,普通轴承与轴承座配合固定在支撑定位底座两边,中间安装从动轴,从动轴上安装有从动链轮,链条啮合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上,模具通过螺钉安装在链条上。

所述双气缸动力装置包括电路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齿条、定位螺栓和定位片,所述第一气缸一端通过定位螺栓与定位螺母安装在支撑架上,另一端通过活塞杆与导套连接,第二气缸一端通过活塞杆与齿条连接,齿条另一端由定位片与定位螺栓配合定位在支撑定位底座上,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电路板电连接,由电路板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工作状态,连接导套的第一气缸排气一次,再进气时由于单向轴承的作用主动链轮不传动,同时连接齿条的第二气缸再排气一次,再进气一次,使得刀具上下一次,从而实现连续切种动作。

所述直齿轮有外螺纹,齿条与其外螺纹配合。

所述支撑架与支撑定位底座焊接为一整体。

所述单向轴承是主动轴两边的轴承,使得链轮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让切好的马铃薯块顺利进入容器,而不会后退做无用功。

所述刀头内螺纹与刀杆外螺纹配合,刀头可拆卸更换。

所述刀杆与导套用定位螺栓和定位螺母配合连接,刀杆可拆卸更换。

所述模具有多个,模具无间隔地依次安装在链条上,一个模具长度等于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前进一次的路程,也等于刀具升降的高度。

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均有螺纹螺母,齿条一端通过焊片与气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突出优点:

1、能够实现连续自动地对马铃薯进行切种操作。

2、一个模具长度等于链轮前进一次的路程,也等于刀具升降的高度,使得刀具与模具能够一直匹配合适,保证了切种质量。

3、单向轴承是主动轴两边的轴承,使得链轮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使得链轮上的马铃薯切种后能够顺利地直接掉入容器中。

4、刀片、刀头、刀杆、气缸均为可拆卸设计,不满足使用要求时可更换。

5、设计简单巧妙,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的前视图局部。

图中标记为:定位螺栓与定位螺母1、第一气缸2、支撑架3、导杆4、定位螺栓与定位螺母5、导套6、刀杆7、电路板8、刀头9、螺栓10、刀片11、从动链轮12、从动轴13、普通轴承14、轴承座15、容器16、支撑定位底座17、链条18、第二气缸19、模具20、螺钉21、主动链轮22、主动轴23、单向轴承24、直齿轮25、齿条26、定位螺栓27、定位片2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马铃薯切种装置,包括支撑定位底座、刀具定位升降机构、单向链轮传动机构以及双气缸动力装置,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是:

所述刀具定位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3、导杆4、定位螺母与定位螺栓5、导套6、刀杆7、刀头9、螺栓10以及刀片11,所述支撑架3固定在支撑定位底座17上,导杆4焊接在支撑架3上,刀杆7通过定位螺栓与定位螺母5的配合安装在导套6上,刀头9通过螺纹与刀杆7连接,刀片11通过螺栓10安装在刀头9上,刀片11可拆卸更换。

所述单向链轮传动机构包括从动链轮12、从动轴13、普通轴承14、轴承座15、链条18、螺钉21、主动链轮22、主动轴23、单向轴承24、直齿轮25和模具20,所述单向轴承24与轴承座15配合固定在支撑定位底座17两边,中间安装主动轴23,主动轴23上安装有主动链轮22和直齿轮25,普通轴承14与轴承座15配合固定在支撑定位底座17两边,中间安装从动轴13,从动轴13上安装有从动链轮12,链条18啮合在主动链轮22和从动链轮12上,模具20通过螺钉21安装在链条18上。

所述双气缸动力装置包括电路板8、第一气缸2、第二气缸19、齿条26、定位螺栓27和定位片28,所述第一气缸2一端通过定位螺栓与定位螺母1安装在支撑架3上,另一端通过活塞杆与导套5连接,第二气缸19一端通过活塞杆与齿条26连接,齿条26另一端由定位片28与定位螺栓27配合定位在支撑定位底座17上,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19均与电路板8电连接,由电路板8控制所述第一气缸2和第二气缸19的工作状态,连接导套6的第一气缸2排气一次,再进气时由于单向轴承24的作用主动链轮22不传动,同时连接齿条26的第二气缸19再排气一次,再进气一次,使得刀具上下一次,从而实现连续切种动作。

所述直齿轮25有外螺纹,齿条26与其外螺纹配合。

所述支撑架3是与支撑定位底座17焊接为一整体。

所述单向轴承24是主动轴23两边的轴承,作用是使传动机构只能单向传动,让切好的马铃薯块顺利进入容器16,而不会后退做无用功。

所述刀头9内螺纹与刀杆7外螺纹配合,刀头9可拆卸更换。

所述刀杆7与导套6用定位螺栓和定位螺母5配合连接,可拆卸更换。

所述模具20以多个无间隔地依次安装在链条18上,一个模具20长度等于从动链轮12和主动链轮22前进一次的路程,也等于刀具升降的高度。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用双气缸为动力,第二气缸19与齿条26啮合,第二气缸19进气或排气带动齿条26运动,齿条26带动直齿轮25转动,直齿轮25安装在主动轴23上从而带动主动轴23转动,主动轴23上安装的主动链轮22也随之转动,与主动链轮22啮合的链条18运动,再带动从动链轮12运动,链条18上安装的模具20与链条18运动一致,从而实现模具20上马铃薯的传动。第一气缸2与导套6连接,第一气缸2排气或进气时,导套6沿着导杆4上下运动,连接导套6的刀具也随之上下运动,从而完成对马铃薯的切种。两个气缸都由电路板控制,当第一气缸2排气一次再进气一次,刀具下移再上移完成切种动作,第二气缸19排气一次再进气一次,切种后的马铃薯掉入容器16,下一个模具20对准刀具,此为一次完整的工作循环。模具20以多个无间隔地依次安装在链条18上,一个模具20长度等于主动链轮22和从动链轮12前进一次的路程,也等于刀具升降的高度,从而保证双气缸的配合工作。本实用新型进行连续重复的工作循环,从而实现马铃薯的连续切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