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环境控制功能的食用菌培养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5314发布日期:2019-10-12 23:3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环境控制功能的食用菌培养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环境控制功能的食用菌培养舱。



背景技术:

目前食用菌生产主要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利用阳光温室或冷棚进行生产,这种模式受外界自然气候影响,只能在合适的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季节性生产,土地利用率低,产品产量质量也难以控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生产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另一种是建设工厂化菇房分别加装空调、通风等设备一定程度上实现环境条件的可控,达到周年生产目的。这种方式投资巨大,需要较大土地使用面积,设备繁杂能源消耗很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管理难度大。另外,不同品种的食用菌生长条件差异较大,这种工厂化生产模式一旦根据市场情况变化需要更换栽培品种,控制环境所需设备及工程设计都会有巨大变化,改造成本耗费更大,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及时间成本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环境控制功能的食用菌培养舱,能够根据食用菌不同生长阶段合理、精准的控制环境条件,实现节能、占用空间灵活、无需专业技术人员、控制简便、劳动强度低、产品产量质量稳定可靠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环境控制功能的食用菌培养舱,所述培养舱包括环境控制装置和培养室,所述环境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上至下设置有送风通道、混合处理室和回风通道,所述混合处理室包括混合室和处理室,混合室底部设置有回风进口,混合室通过回风进口与回风通道连通,混合室侧壁设置有新风进口,混合室通过新风进口与室外连通,所述处理室内设置有过滤器、温度调节器和风机,过滤器的进口与混合室连通,过滤器的出口与温度调节器的进口连通,温度调节器的出口与风机的进口连通,风机的出口与送风通道连通,所述回风通道侧壁设置有回风连接口,培养室通过回风连接口与回风通道连通,送风通道设置有送风连接口,培养室通过送风连接口与送风通道连通;

所述温度调节器内设置有加热盘管和表冷器,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加热盘管和表冷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盘管由外部电源驱动,所述表冷器由装配在壳体顶部的压缩机驱动,所述送风通道内设置有加湿器,所述加湿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培养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为西门子200系列PLC控制器。

所述培养室内还设置有若干个LED灯带,若干个LED灯带分别通过接触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回风连接口、送风连接口、回风进口、新风进口均设置有流量电动阀,各流量电动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CO2浓度传感器为红外CO2浓度传感器。

所述加湿器为高压微雾加湿器。

所述培养室的墙体采用复合保温材料制成,隔绝室内外热量交换,以降低能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测定培养室内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并将上述测定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测定数据控制回风进口和新风进口的流量电动阀开启,回风通道抽出培养室内的一部分空气,在混合室内与新风混合,通过调节进入混合室内新风和回风的浓度,调节混合空气的CO2含量,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温度调节器调节混合空气的温度,再经控制器控制加湿器调节混合空气的湿度,最后经送风通道将混合空气送回培养室内,给与摆放在培养室层架上的食用菌适宜其生长需要的最优环境条件,达到稳产优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节省了改造成本、工程量和施工时间成本以及运行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境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环境控制装置1;壳体101;送风通道102;回风通道103;混合室104;处理室105;回风进口106;新风进口107;过滤器108;温度调节器109;风机110;回风连接口111;送风连接口112;加热盘管113;表冷器114;控制器115;压缩机116;加湿器117;培养室2;LED灯带201。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环境控制功能的食用菌培养舱,所述培养舱包括环境控制装置1和培养室2,所述环境控制装置1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由上至下设置有送风通道102、混合处理室105和回风通道103,所述混合处理室105包括混合室104和处理室105,混合室104底部设置有回风进口106,混合室104通过回风进口106与回风通道103连通,混合室104侧壁设置有新风进口107,混合室104通过新风进口107与室外连通,所述处理室105内设置有过滤器108、温度调节器109和风机110,过滤器108的进口与混合室104连通,过滤器108的出口与温度调节器109的进口连通,温度调节器109的出口与风机110的进口连通,风机110的出口与送风通道102连通,风机110为装置内的空气提供回风通道103-混合室104-处理室105-送风通道102的动力,所述回风通道103侧壁设置有回风连接口111,培养室2通过回风连接口111与回风通道103连通,送风通道102设置有送风连接口112,培养室2通过送风连接口112与送风通道102连通;

所述温度调节器109内设置有加热盘管113和表冷器114,所述壳体101顶部设置有控制器115,所述加热盘管113和表冷器114均与控制器115电连接,所述加热盘管113由外部电源驱动,加热盘管113起到为温度调节器109内的空气升温的作用,所述表冷器114由装配在壳体101顶部的压缩机116驱动,表冷器114起到为温度调节器109内的空气降温的作用,根据培养室2内的测定的实际温度,通过控制器115控制开启加热盘管113或表冷器114,达到提高或降低混合空气温度的目的。

所述培养室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115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定培养室2内的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测定培养室2内的湿度,CO2浓度传感器用于测定培养室2内CO2的浓度。

所述控制器115为西门子200系列PLC控制器115。

所述培养室2内还设置有若干个LED灯带201,若干个LED灯带201分别通过接触器与控制器115电连接。

在食用菌的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光照强度不同,可根据时间节点编制PCL程序,在不同的时间段开启不同数量的LED灯带201,以达到培养室2内不同时间段的光照强度不同的目的。

所述回风连接口111、送风连接口112、回风进口106、新风进口107均设置有流量电动阀,各流量电动阀均与控制器115连接,通过控制器115控制各流量电动阀的流量,以达到控制混合空气CO2浓度的目的,其中新风的比例越高,混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高。

所述CO2浓度传感器为红外CO2浓度传感器。

所述加湿器117为高压微雾加湿器117,培养室2内一般都是需要加湿,所以本实施例中采用加湿器117,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将加湿器117替换为除湿器或加湿除湿一体机。

所述培养室2的墙体采用复合保温材料制成,隔绝室内外热量交换,以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CO2浓度传感器测定培养室2内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并将上述测定数据发送至控制器115,控制器115根据测定数据控制回风进口106和新风进口107的流量电动阀开启,回风通道103抽出培养室2内的一部分空气,在混合室104内与新风混合,通过调节进入混合室104内新风和回风的浓度(由于食用菌生长需要吸收氧气呼出CO2,回风中CO2浓度会高于新风中CO2的浓度,所以新风占比越大,混合空气的CO2浓度越低),调节混合空气的CO2含量,然后通过控制器115控制温度调节器109调节混合空气的温度,再经控制器115控制加湿器117调节混合空气的湿度,最后经送风通道102102将混合空气送回培养室2内,给与摆放在培养室2层架上的食用菌适宜其生长需要的最优环境条件,达到稳产优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节省了改造成本、工程量和施工时间成本以及运行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