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老鼠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1928发布日期:2019-10-28 21:39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老鼠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家用老鼠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老鼠是“四害”之一,它们生命力旺盛、数量繁多并且繁殖速度极快,适应能力很强,几乎什么都吃,在什么地方都能住。老鼠还会打洞、啃咬家居,并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病源。给人类生活带来危害,人们通常采用捕鼠器捕捉后除掉。现有的捕鼠器往往捕捉一只老鼠后即便失效,需要重新安置机关才能重新捕获老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老鼠捕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家用老鼠捕捉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有U型卡板,两个U型卡板之间滑动安装有多个诱鼠仓,诱鼠仓内放置有食物,诱鼠仓的底端固定有顶柱;最下端的诱鼠仓的下方设置有挡块,挡块插装在固定套中,固定套固定在U型卡板侧壁上,固定套内滑动安装有调节块,调节块和挡块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调节块远离压缩弹簧的一端接触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另一端伸出固定套外,调节螺栓通过螺纹与固定套的侧壁连接;所述固定套上方的U型卡板侧壁上开设有进鼠孔,进鼠孔与最下端的诱鼠仓连通,进鼠孔下方的U型卡板侧壁上固定有爬升块。

进一步的,所述爬升块上加工有阶梯。

进一步的,所述U型卡板下方的底板上开设有取鼠孔,取鼠孔中设置有插板,插板插装在底板上开设的插孔中,插板上固定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可以连续捕鼠,捕鼠效果良好;并且不会对家里的儿童和宠物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家用老鼠捕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U型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个诱鼠仓捕鼠后的示意图;

图6是第二个诱鼠仓捕鼠后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U型卡板;3、诱鼠仓;4、顶柱;5、进鼠孔;6、固定套;7、挡块;8、压缩弹簧;9、调节块;10、调节螺栓;11、爬升块;12、阶梯;13、插板;14、把手;15、取鼠孔;16、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6所示,一种家用老鼠捕捉装置,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顶端固定有U型卡板2,两个U型卡板2之间滑动安装有多个诱鼠仓3,诱鼠仓3内放置有食物,诱鼠仓3的底端固定有顶柱4;最下端的诱鼠仓3的下方设置有挡块7,挡块7插装在固定套6中,固定套6固定在U型卡板2侧壁上,固定套6内滑动安装有调节块9,调节块9和挡块7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8,调节块9远离压缩弹簧8的一端接触有调节螺栓10,调节螺栓10的另一端伸出固定套6外,调节螺栓10通过螺纹与固定套6的侧壁连接;在固定套6上方的U型卡板2侧壁上开设有进鼠孔5,进鼠孔5与最下端的诱鼠仓3连通,进鼠孔5下方的U型卡板2侧壁上固定有爬升块11,爬升块11上加工有阶梯12。

其中U型卡板下方的底板1上开设有取鼠孔15,取鼠孔15中设置有插板13,插板13插装在底板1上开设的插孔16中,插板13上固定有把手14。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没有老鼠时本装置处于图1所示位置;诱鼠仓3内的食物会引诱老鼠,使老鼠通过爬升块11和进鼠孔5后进入到最下端诱鼠仓3内,老鼠进入到最下端诱鼠仓3内后,在老鼠自身重力作用下,最下端诱鼠仓3会将挡块7向远离诱鼠仓3的方向推动,使诱鼠仓3向下滑动,滑动到U型卡板2的下端,此时最下端诱鼠仓3内的老鼠在诱鼠仓3和U型卡板2的阻挡下被困住,不能走出;此时第二个诱鼠仓3会下降,在挡块7的阻挡下处于图5所示位置,这时可以继续捕鼠;通过两个诱鼠仓3之间的顶柱4的缓冲,可以使挡块7在压缩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有充足的时间伸出,来阻挡下一个诱鼠仓3。通过调节调节螺栓10可以调节压缩弹簧8的弹力,使之可以调节在捕捉多重的老鼠时,诱鼠仓3才能下降。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