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树木用防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1994发布日期:2019-11-19 19:52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绿化树木用防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园林绿化树木用防水机构。



背景技术:

园林绿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以及营造建筑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园林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还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故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还调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游客观赏时的舒适性。

目前,公告号为cn2075258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树木用防水机构,包括防水斜坡,所述防水斜坡的顶部安装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填充有土壤,所述土壤内种植有树木,所述防护栏的间隙之间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排水槽的一侧安装有挡板,所述防水斜坡的底部安装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的底部为地层,所述地层的内部安装有地下水沟,且地下水沟位于排水槽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安装有防水斜坡,在防水斜坡的顶部安装有种植槽,通过种植槽可以控制水量,且在砌高斜坡的作用下表面了水流的聚集,且可以控制水流的流向,在防水斜坡的两侧安装有排水槽,且排水槽的下方安装有地下水沟。

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水流的输送和排出,但存在以下缺陷:该园林绿化树木用防水机构缺少加湿树木周围空气湿度的功能,在出现干燥天气时,难以改善树木周围空气的湿度环境,不利于游客观赏的舒适性。为此,亟需一种园林绿化树木用防水机构,该园林绿化树木用防水机构具有增加树木周围空气湿度的功能,有利于保证游客观赏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绿化树木用防水机构,该树木用防水机构增加了树木周围的空气湿度,有利于保证游客观赏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园林绿化树木用防水机构,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用于栽种树木的栽种台、开设地面上的集水槽、埋设于地面内并与所述集水槽连通的集水桶以及设置于所述栽种台周围地面上的喷雾加湿装置;所述喷雾加湿装置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加湿管以及固定于所述加湿管内并位于加湿管一端的风机,所述加湿管的轴线水平;所述集水桶上设有用于驱动集水桶内水分进入所述加湿管内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雨水天气时,滴落在栽种台上的雨水流入开设于地面上的集水槽内,然后集水槽内的水流入集水桶内储存,而当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时,驱动装置工作,使得集水桶内的水分进入加湿管内,与此同时风机工作,使得加湿管内产生朝向加湿管远离风机一端流动的气流,从而使得进入加湿管内的水分夹杂在气流中喷出加湿管,增大了树木周围的空气湿度,有利于保证游客观赏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湿管远离所述风机的一端设有喷雾盖,所述喷雾盖套设于所述加湿管上并与之螺纹连接固定,且所述喷雾盖上开设有多个喷雾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机工作时,加湿管内产生朝向喷雾盖流动的气流,与此同时驱动装置使得集水桶内的水分进入加湿管内,从而使得加湿管内产生朝向喷雾盖流动的水汽,然后该水汽通过喷雾盖上的喷雾孔喷出加湿管,使得水汽中的水珠直径进一步减小,从而使得水分与气流混合均匀,有利于水分的扩散,增强了该喷雾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端穿入所述集水桶内与集水桶连通的供水管以及固定于所述集水桶内并与所述供水管位于集水桶内的一端连通的水泵;所述供水管与远离所述集水桶的一端与所述加湿管底部固定并与加湿管内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泵工作时,集水桶内的水通过供水管进入到加湿管内,从而在加湿管内形成水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湿管内设有与所述加湿管内壁固定的增速管,所述增速管的轴线与所述加湿管的轴线重合,且所述增速管的内径由其端部至其中部逐渐减小;所述增速管中部内壁开设有出水槽,所述供水管远离所述集水桶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加湿管外壁以及所述增速管外壁并与所述出水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机工作时,加湿管内产生从风机流向喷雾盖的气流,当气流经过增速管中部时,由于增速管的内径由其端部至其中部逐渐减小,使得增速管中部的气流流速加快,此时,水泵工作,使得集水桶内的水依次通过供水管以及出水槽进入增速管内,从而使得进入增速管内的水分在增速管中部的高速气流的撞击下破碎成小水珠夹杂在高速气流中形成水汽,故而该增速管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加湿管内水分与气流混合的均匀性,增强了该喷雾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速管外壁与所述加湿管内壁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速管外壁与加湿管内壁螺纹连接,使得增速管与加湿管可拆卸连接,便于增速管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槽内固定有轴线与出水槽轴线重合的细化板,所述细化板端面开设有多个细化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泵工作时,集水桶内的水通过供水管进入出水槽内,再通过细化板上的细化孔进入增速管内,使得进入增速管内的水细化成水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细化板与所述出水槽内侧壁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化板与出水槽内侧壁螺纹连接,使得细化板与出水槽内侧壁可拆卸连接,方便了细化板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栽种台为圆台状,其较大的端面与地面固定,且所述栽种台上表面栽种有树木;所述集水槽为圆环状,且所述集水槽环绕所述栽种台周侧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雨水天气时,滴落在树木上的雨水沿栽种台的倾斜侧壁流动至地面上,而开设于地面上的集水槽环绕栽种台延伸,使得从栽种台上流下的水流全部进入集水槽内,避免雨水在树木周围集聚,提高了该园林绿化树木用防水机构的防水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时,驱动装置工作,使得集水桶内的水分进入加湿管内,与此同时风机工作,使得加湿管内产生朝向加湿管远离风机一端流动的气流,从而使得进入加湿管内的水分夹杂在气流中喷出加湿管,增大了树木周围的空气湿度,有利于保证游客观赏时的舒适性;

2.水汽通过喷雾盖上的喷雾孔喷出加湿管,使得水汽中的水珠直径进一步减小,从而使得水分与气流混合均匀,有利于水分的扩散,增强了该喷雾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

3.由于增速管的内径由其端部至其中部逐渐减小,使得经过增速管中部的气流流速加快,此时,水泵工作,使得集水桶内的水依次通过供水管以及出水槽进入增速管内,从而使得进入增速管内的水分在增速管中部的高速气流的撞击下破碎成小水珠夹杂在高速气流中形成水汽,故而该增速管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加湿管内水分与气流混合的均匀性,增强了该喷雾加湿装置的加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栽种台;11、栽种槽;2、集水槽;3、集水桶;31、集水管;4、驱动装置;41、供水管;42、水泵;5、喷雾加湿装置;51、加湿管;52、增速管;521、出水槽;522、细化板;523、细化孔;53、风机;54、喷雾盖;541、喷雾孔;55、控制部;551、湿度传感器;55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园林绿化树木用防水机构,包括栽种台1、集水槽2、集水桶3、驱动装置4以及喷雾加湿装置5。栽种台1为圆台状,其轴线竖直,且其较大的端面朝下并与地面固定。栽种台1上表面开设有栽种槽11,栽种槽11的截面呈圆形,其内填满泥土,用于栽种树木。集水槽2开设于地面上,其为圆环状并环绕栽种台1延伸,且栽种台1的轴线与集水槽2的轴线重合。集水桶3为长方体内部中空结构,其埋设于地面内并设置于栽种台1下侧,且集水桶3上设有集水管31。集水管31为圆管状,由塑胶软管制成,其一端与集水槽2内底壁连通,另一端与集水桶3上表面固定并与集水桶3内部连通。

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4包括供水管41以及水泵42,供水管41为圆管状,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其设置于地面内,供水管41一端穿过集水桶3侧壁并与集水桶3内部连通,另一端竖直穿出地面,且供水管41穿入集水桶3的一端设置于集水桶3底部。水泵42设置于集水桶3内并与供水管41设置于集水桶3内的一端连通,当水泵42工作时,集水桶3内的水通过供水管41朝向地面上侧流动。

如图2所示,喷雾加湿装置5包括加湿管51、增速管52、风机53、喷雾盖54以及控制部55。加湿管51为圆管状,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其轴线水平,且其中部外壁与供水管41穿出地面的端部固定。增速管52为圆管状,其轴线与加湿管51的轴线重合,且增速管52的外壁与加湿管51的内壁螺纹连接。增速管52的内径由其两端至其中部逐渐减小,且其中部内壁开设有出水槽521。出水槽521的截面呈圆形,其轴线竖直,且供水管41靠近加湿管51的一端依次穿过加湿管51外壁以及增速管52外壁并与出水槽521内底壁连通。此外,出水槽521内设有细化板522,细化板522为圆形板状,其轴线与出水槽521的轴线重合,且细化板522侧壁与出水槽521内侧壁螺纹连接。细化板522上开设有细化孔523,细化孔523的截面呈圆形,其设有多个,且多个细化孔523布满细化板522的上表面。风机53与喷雾盖54分别设置于加湿管51两端,风机53设置于加湿管51内并与加湿管51内壁固定。喷雾盖54为圆形盖状,其开口套设于加湿管51上,且喷雾盖54的环形内壁与加湿管51外壁螺纹连接。喷雾盖54内侧壁上开设有喷雾孔541,喷雾孔541的截面呈圆形,且喷雾孔541设有多个,多个喷雾孔541均匀分布于喷雾盖54的内侧壁上。

如图1、图2所示,控制部55包括湿度传感器551以及控制器552,湿度传感器551与加湿管51外壁固定,且其设置于加湿管51上部,用于检测树木周围的空气湿度。控制器552与设置于加湿管51上部并与加湿管51外壁固定,其分别与湿度传感器551、风机53以及水泵42电连接。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出现雨水天气时,滴落在栽种台1上的雨水沿栽种台1的倾斜侧壁流入集水槽2内,然后集水槽2内的水流入集水桶3内,而当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时,湿度传感器551检测树木周围的空气湿度降低,控制器552控制水泵42以及风机53工作,使得集水桶3内的水分进入加湿管51内,与此同时加湿管51内产生朝向喷雾盖54流动的气流,从而使得进入加湿管51内的水分夹杂在气流中喷出加湿管51,增大了树木周围的空气湿度,有利于保证游客观赏时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