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塞盘料线系统转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9248发布日期:2020-01-17 18:18阅读:17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塞盘料线系统转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塞盘料线系统转角。



背景技术:

塞盘料线系统一般在料线管转折换向的地方设置有转角,现有技术中,转角均为普通钢热镀锌材质,防水及耐用性能差,并且只能满足60mm塞盘料线系统,而且容易发生料管堵塞,以及塞盘卡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塞盘料线系统转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角耐用性能差,容易发生料管堵塞,以及塞盘卡住的问题,且适用的塞盘料线系统规格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塞盘料线系统转角,包括转角壳体,所述转角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转角壳体内侧还设置有转角轮槽和料槽,所述料槽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所述转角轮槽与所述料槽相切设置,所述转角壳体内设置有转角轮,且所述转角轮卡扣在所述转角轮槽内。

可选的:所述转角轮外沿设置有塞盘槽,所述塞盘槽内均匀的设置有拨片。

可选的:所述转角轮外沿上设置有清料口。

可选的:所述转角轮通过圆形法兰轴承设置在所述转角壳体上。

可选的:所述转角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结构对称,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螺栓固定。

可选的:所述上壳体或所述下壳体内侧边缘设置有密封条。

可选的:所述进料口处和所述出料口处均设置有限位台阶。

可选的: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均为塑料材质,且设置有凸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凸筋,提高了转角的强度,且能够应用于100mm塞盘料线系统中,且本转角密封性好,将本实用新型的转角放置到水中2分钟内不会进水,防水等级能够达到ip67;另外,还设置有清料口,可以对转角轮进行自清理饲料,防止卡料影响塞盘料线系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塞盘料线系统转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塞盘料线系统转角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进料管线,3-出料管线,4-轴承盖,5-下壳体,6-料槽,7-转角轮,8-清料口,9-限位台阶,1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一种塞盘料线系统转角,如图1-2所示,包括转角壳体,在转角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连接进料管线2,出料口连接出料管线3,且转角壳体内侧还设置有转角轮槽和料槽6,料槽6两端分别连接进料口和出料口,转角轮槽与料槽6相切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转角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5,上壳体1和下壳体5结构对称,且上壳体1和下壳体5通过螺栓固定。

在转角壳体内设置有转角轮7,具体的,且转角轮7两侧卡扣在转角轮槽内,然后转角轮7通过圆形法兰轴承设置在转角壳体上,由于圆形法兰轴承为金属材质,所以,为了给圆形法兰轴承营造无尘无水的封边空间,以延长本转角的寿命,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圆形法兰轴承是设置在转角壳体外侧的,且在圆形法兰轴承上还分别设置有轴承盖4,该轴承盖4优选透明材质,可以方便观察轴承和转角轮7的运转情况。

另外,在转角轮7外沿还设置有塞盘槽,塞盘槽内均匀的设置有拨片,由于转角轮槽与料槽6相切设置,所以料线内的塞盘向前运行的时候,塞盘刚好卡扣在塞盘槽内,带动转角轮7转动,最终使得塞盘可以安全稳定的从进料管线2进入到出料管线3内。

由于塞盘是带动饲料前进的,所以饲料会不可避免的进入到转角轮7与壳体之间,堵塞的饲料过多后,会造成转角轮7无法正常旋转,故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塞盘槽侧壁上设置有清料口8,堵塞的饲料会经过该清料口8进入到塞盘槽内,随着塞盘向前运行,饲料会从清料口自动转出,不会产生堵塞。

现有技术中转角的壳体一般为钢铁材质,钢铁材质会由于水分的影响生锈,使用寿命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转角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将转角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5均为塑料材质。

另外,饲料中一般是有着较大比例的水分的,若是转角密封性没有做好,会影响饲料的成分比例,且影响环境,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上壳体1或下壳体5内侧边缘还设置有密封条。

由于塞盘进入到转角以及离开转角的时候其前进方向是呈一定角度的,所以在进料口处和出料口处塞盘可能会被卡住导致系统的损伤,为了避免塞盘被卡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进料口处和出料口处均设置有限位台阶9。

另外,在上壳体1或下壳体5外侧还设置有凸筋。不仅提高了上壳体1或下壳体5的平整度,而且保证了壳体外形的稳定。

最后,为了进料管线2和出料管线3安装方便,不需要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5分开,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螺栓于下壳体5连接并将进料管线2或出料管线3固定在进料口或出料口上。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