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6256发布日期:2019-12-06 16:19阅读:4050来源:国知局
母猪爬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牲畜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母猪爬梯。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养殖场存在一问题,猪场妊娠后期母猪上产床生产猪仔后,部分母猪产死猪。究其原因,有部分可能造成上述现象的因素是:赶猪至产床上的过程中,粗暴赶猪,或者在上产床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工具,致使母猪肚子容易受到挤压,易造成仔猪在母猪肚子死亡。

另外,现有技术中,母猪屁股放置在产床后端,方便漏粪与漏尿,产床后端一般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为40-60cm,母猪前端与地面垂直高度为30-40cm,即产床的设计为后高前底,这样,造成母猪从后端上产床比较困难,且容易对母猪肚子造成挤压,也是造成仔猪在母猪肚子死亡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母猪爬梯,以减少仔猪在母猪肚子死亡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母猪爬梯,所述爬梯包括底架、爬板、第一挡件以及第二挡件,其中:

所述爬板倾斜设置在所述底架上,以作为母猪攀爬至产床的路径,所述爬板呈方形,所述爬板具有顶部、底部以及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之间的两个侧部;

所述第一挡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爬板的顶部上,以阻挡母猪前行;

所述第二挡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爬板的两个所述侧部中的一个所述侧部上,以阻挡母猪向两个所述侧部中的一个所述侧部上前行。

进一步地,所述爬梯还包括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以及第三支撑柱,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爬板顶部的两端,所述第一挡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以实现第一挡件的固定;

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三支撑柱分别相对设置在所述爬板的两个所述侧部中的一个所述侧部的两端,所述第二挡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柱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柱之间,以实现第二挡件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件和所述第二挡件构成挡布,所述挡布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挡布的中部缠绕在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所述挡布的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三支撑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柱上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的限位件,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以及所述第三支撑柱上两个所述限位件分别位于所述挡布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限位件均螺纹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或所述第三支撑柱上,以方便限位件的拆装。

进一步地,所述爬板上铺设有防滑垫,以防止母猪在爬梯上行走时滑道。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包括方形框架以及两个支柱,两个所述支柱的底端垂直设置在所述方形框架第一方向上一侧的两端上,所述爬板的顶端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柱的顶端之间,所述爬板的底端设置在所述方形框架第一方向上另一侧的两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框架第二方向的两侧均相对设置有两个滑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以实现爬梯在不同场地的周转。

进一步地,所述方向框架呈长方形,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方向框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方向框架的长度方向。

更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滑轮具有刹车片,以提高爬梯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母猪爬梯,在使用时,将两个侧部中的另一个侧部放在在产床床尾后侧,在赶猪至产床上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的阻挡限位,从而使母猪只能向产床的方向上前进,减少人的主观驱动性;又由于爬板倾斜设置,从而可以方便母猪从后端上产床,进而减少母猪肚子造成挤压的问题,减少仔猪在母猪肚子死亡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母猪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母猪爬梯,以减少母猪在赶至产床的过程中,减少仔猪在母猪肚子死亡的概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母猪爬梯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该爬梯主要包括底架1、爬板2、第一挡件3以及第二挡件4。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板2倾斜设置在底架1上,以作为母猪攀爬至产床的路径,爬板2呈方形,爬板2具有顶部、底部以及在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两个侧部。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挡件3固定设置在爬板2的顶部上,以阻挡母猪前行,而第二挡件4固定设置在爬板2的两个侧部中的一个侧部上,以阻挡母猪向两个侧部中的一个侧部上前行。

在使用时,将两个侧部中的另一个侧部放在在产床床尾后侧,在赶猪至产床上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的阻挡限位,从而使母猪只能向产床的方向上前进,减少人的主观驱动性;又由于爬板倾斜设置,从而可以方便母猪从后端上产床,进而减少母猪肚子造成挤压的问题,减少仔猪在母猪肚子死亡的概率。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架1包括方形框架1.1以及两个支柱1.2,两个支柱1.2的底端垂直设置在方形框架1.1第一方向上一侧的两端上,爬板2的顶端设置在两个支柱1.2的顶端之间,爬板2的底端设置在方形框架1.1第一方向上另一侧的两端之间,这样两个支柱1.2的设置,可以使两个支柱1.2的顶端同方形框架1.1之间形成斜坡,爬板2即设置在该斜坡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根据产床的高度,爬板2的角度可以适应性地设置,以适用不同高度的产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方形框架1.1以及两个支柱1.2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装配,当然,其也可以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形框架1.1第二方向的两侧均相对设置有两个滑轮5,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这样,可以移动爬梯,从而使该爬梯可以在不同的产床上周转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向框架1.1可以呈长方形,而第一方向为方向框架1.1的宽度方向,第二方向为方向框架1.1的长度方向。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滑轮5具有刹车片,这样可以在爬梯使用时,使爬梯保持固定,从而可以进一步保障爬梯使用时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爬板2上可以铺设有防滑垫,以防止母猪在爬板2上前进时滑道,避免对猪仔造成挤压。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爬梯还包括第一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7以及第三支撑柱8,其中:第一支撑柱6和第二支撑柱7分别相对设置在爬板2顶部的两端,第一挡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柱6和第二支撑柱7之间,以实现第一挡件3的安装;而第二支撑柱7和第三支撑柱8分别相对设置在爬板2的两个侧部中的一个侧部的两端,第二挡件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支撑柱7以及第三支撑柱8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7以及第三支撑柱8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装配在爬板2上,也可以在爬板在对应支撑柱的位置处开设螺栓孔,第一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7以及第三支撑柱8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装配在爬板2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挡件3和第二挡件4可以构成挡布,挡布的一端缠绕在第一支撑柱6上,挡布的中部缠绕在第二支撑柱7上,挡布的另一端缠绕在第三支撑柱8上,由于挡布具有柔性,即使母猪在爬梯上行走,撞到挡布,也不会对母猪造成损伤。

当然,第一挡件3和第二挡件4也可以为板件,其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对应的支撑柱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地,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第一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7以及第三支撑柱8上均设置有两个相对的限位件9,第一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7以及第三支撑柱8上两个限位件9分别位于挡布的两侧,通过限位件9的设置,看看有防止挡布窜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限位件9优选为螺纹连接在对应的第一支撑柱6、第二支撑柱7或第三支撑柱8上,这样,可以方便挡布的拆除,以进行挡布的清洗等工作。

以下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下的限制,任何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