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斑翅果蝇与寄生蜂的饲养-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斑翅果蝇drosophilasuzukiimatsumura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其寄主广泛,可危害18科60多种的水果植物,且其扩散迅速、繁殖能力较强、危害隐蔽,给田间防控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毛角锤角细蜂trichopriadrosophilae是一种果蝇蛹期寄生蜂,在实验室条件下,其对于斑翅果蝇寄生率较高,具有较高的田间应用潜力,因此,对该寄生蜂的室内饲养技术进行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能实现毛角锤角细蜂室内大规模养殖,无疑对于斑翅果蝇防治工作具有巨大意义。
在室内饲养过程中,保证足量的斑翅数量,是大规模繁殖毛角锤角细蜂的前提,但是斑翅果蝇饲养环境较为湿润,经常导致水果腐败速度加快,饲养装置霉菌、细菌滋生并积水,从而致使斑翅果蝇大量死亡。此外,由于斑翅果蝇偏好新鲜水果,且寄生蜂饲养过程大量未寄生成功的斑翅果蝇未被加以利用,从而导致实验室饲养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斑翅果蝇与寄生蜂的饲养-释放装置,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斑翅果蝇与寄生蜂的饲养-释放装置,包括成虫饲养笼,所述成虫饲养笼经连接体与饲养-释放盒可拆连接,所述饲养-释放盒的下方可拆连接有收集盒,所述成虫饲养笼的内腔、饲养-释放盒的内腔以及收集盒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成虫饲养笼的内腔与饲养-释放盒的内腔的连通处设置有抽拉门,所述饲养-释放盒的内腔与收集盒的内腔的连通处设置有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成虫饲养笼的顶面、底面、左面以及右面分别设置有顶侧板、底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所述成虫饲养笼的前面与后面均设置有网纱。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凹槽,所述饲养-释放盒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以与第一安装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饲养-释放盒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分隔网片,所述饲养-释放盒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以分隔网片插入的第二安装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饲养-释放盒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凹槽,所述收集盒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三安装凹槽相配合的第三安装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成虫饲养笼的底侧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饲养-释放盒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相对应,所述饲养-释放盒的底部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收集盒的顶部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第五通孔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底侧板在第一通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五安装凹槽,所述抽拉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五安装凹槽相配合的第五安装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成虫饲养笼与连接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成虫饲养笼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灯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拆卸,清理方便,避免了成虫饲养笼内废液过多导致大量斑翅果蝇幼虫及蛹死亡,增强了成虫饲养笼内的通风性,减缓了食物及水果的腐败速度,有效利用了未被寄生成功的斑翅果蝇,更高效的实现了斑翅果蝇与毛角锤角细蜂的分离,实现了毛角锤角细蜂的田间释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中:1-成虫饲养笼,101-底侧板,2-连接体,3-饲养-释放盒,4-收集盒,5-抽拉门,6-滤网,7-第一安装凹槽,8-第一安装凸起,9-分隔网片,10-第二安装凹槽,11-第三安装凹槽,12-第三安装凸起,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第三通孔,16-第四通孔,17-第五通孔,18-第五安装凹槽,19-第五安装凸起,20-灯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4所示,一种斑翅果蝇与寄生蜂的饲养-释放装置,包括成虫饲养笼1,所述成虫饲养笼1经连接体2与饲养-释放盒3可拆连接,所述饲养-释放盒3的下方可拆连接有收集盒4,所述成虫饲养笼1的内腔、饲养-释放盒3的内腔以及收集盒4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成虫饲养笼1的内腔与饲养-释放盒3的内腔的连通处设置有抽拉门5,所述饲养-释放盒3的内腔与收集盒4的内腔的连通处设置有滤网6,所述滤网6用于放置斑翅果蝇幼虫饲料、新鲜水果,并利于斑翅果蝇幼虫饲料、新鲜水果残渣与水果后的液体进入收集盒4,优选的,所述滤网6与饲养-释放盒3固定连接,例如粘接等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成虫饲养笼1的顶面、底面、左面以及右面分别设置有顶侧板、底侧板101、左侧板以及右侧板,所述成虫饲养笼1的前面与后面均设置有网纱;所述顶侧板、底侧板101、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可以保湿,所述网纱利于通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安装凹槽7,所述饲养-释放盒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以与第一安装凹槽7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凸起8,利于所述饲养-释放盒3的拆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饲养-释放盒3的内腔中部设置有分隔网片9,所述饲养-释放盒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以分隔网片9插入的第二安装凹槽10,利于所述分隔网片9的拆装,所述分隔网片9可以让锤角毛角细蜂自由通行,但斑翅果蝇无法通行,优选的,所述分隔网片9的目数为40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饲养-释放盒3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凹槽11,所述收集盒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第三安装凹槽11相配合的第三安装凸起12,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凹槽11与第三安装凸起12均呈t字形,利于所述收集盒4的拆装,避免所述收集盒4掉落,所述收集盒4可以收集自滤网6上掉落的斑翅果蝇幼虫饲料、新鲜水果残渣与水果腐烂后的液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成虫饲养笼1的底侧板10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3,所述连接体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14,所述饲养-释放盒3的顶部设置有第三通孔15,所述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以及第三通孔15相对应,所述饲养-释放盒3的底部设置有第四通孔16,所述收集盒4的顶部设置有第五通孔17,所述第四通孔16与第五通孔17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侧板101在第一通孔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五安装凹槽18,所述抽拉门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第五安装凹槽18相配合的第五安装凸起19。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成虫饲养笼1与连接体2固定连接,例如粘接等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成虫饲养笼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灯泡2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准备a组本实用新型,将斑翅果蝇幼虫饲料与新鲜水果放入a组饲养-释放盒3中,然后通过a组连接体2将a组饲养-释放盒3与装有斑翅果蝇的a组成虫饲养笼1相嵌合,抽出a组抽拉门5与a组分隔网片9,使斑翅果蝇能进入a组饲养-释放盒3中取食产卵,期间定期取下a组收集盒4,抛弃废液,待a组饲养-释放盒3上有大量斑翅果蝇蛹时,插入a组抽拉门5与a组分隔网片9,取下a组饲养-释放盒3,此时a组饲养-释放盒3内装有大量斑翅果蝇蛹;
随后,准备b组成虫饲养笼1,通过b组连接体2将装有斑翅果蝇蛹的a组饲养-释放盒3与装有毛角锤角细蜂的b组成虫饲养笼1相嵌合,抽出b组抽拉门5与b组分隔网片9,让毛角锤角细蜂进入a组饲养-释放盒3寄生斑翅果蝇蛹,寄生一段时间后,取下a组饲养-释放盒3,此时a组饲养-释放盒3内装有部分未被毛角锤角细蜂寄生的斑翅果蝇蛹与部分被毛角锤角细蜂寄生的斑翅果蝇蛹;
随后,准备c组成虫饲养笼1,打开c组灯泡20,待a组饲养-释放盒3内未被毛角锤角细蜂寄生的斑翅果蝇蛹大量羽化时,由于未被毛角锤角细蜂寄生的斑翅果蝇蛹的羽化时间早于被毛角锤角细蜂寄生的斑翅果蝇蛹的羽化时间,通过c组连接体2将a组饲养-释放盒3与干净的c组成虫饲养笼1相嵌合,抽出c组抽拉门5与c组分隔网片9,斑翅果蝇由于趋光性进入c组成虫饲养笼1;同理,准备d组成虫饲养笼1,打开d组灯泡20,待a组饲养-释放盒3内被毛角锤角细蜂寄生的斑翅果蝇蛹大量羽化时,用以收集毛角锤角细蜂成虫,抽出d组抽拉门5,插入d组分隔网片9,分隔网片9防止斑翅果蝇逃逸至装有毛角锤角细蜂的d组成虫饲养笼1内,毛角锤角细蜂成虫由于趋光性进入d组成虫饲养笼1;
若需要进行田间释放,待利用c组成虫饲养笼1收集完未被毛角锤角细蜂寄生的斑翅果蝇后,取下带有d组分隔网片9的收集盒4,此时,a组饲养-释放盒3内为被毛角锤角细蜂寄生的斑翅果蝇,得到毛角锤角细蜂,将a组饲养-释放盒3通过铁丝悬挂于防治对象上,完成毛角锤角细蜂的释放。
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