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态园林工程的土壤原位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2140发布日期:2020-04-03 12:59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态园林工程的土壤原位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态园林工程的土壤原位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土壤改良,是指运用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植物生长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植物创造良好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统称。其基本措施包括:①土壤水利改良,如建立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化和盐碱化;②土壤工程改良,如运用平整土地,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③土壤生物改良,运用各种生物途径(如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营造防护林防治水土流失等;④土壤耕作改良,通过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条件;⑤土壤化学改良,如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消除土壤污染等。

在通过园林工程手段进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土壤改良的手段来改善土质,在消除土壤污染的同时对土质进行修复和改良,为后续的绿化工程打下基础。目前使用的土壤化学改良方法,主要采用设备对改良土体进行松土,然后将改良剂喷洒到土壤中,并混合均匀,但这种方法每次喷洒改良剂时,都需要借助设备进行松土和混合,后续操作麻烦,尤其是对需要多次、长时间使用化学方法进行改良的改良土体,尤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生态园林工程的土壤原位改良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生态园林工程的土壤原位改良结构,包括在改良土体中开挖形成的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低于改良土体的种植土层底端,所述沟槽中从下向上依次埋有可降解u型槽、多孔排水管、级配碎石、第一渗水土工布、细砂、第二渗水土工布、回填土,所述多孔排水管位于可降解u型槽中,所述级配碎石填充在多孔排水管与可降解u型槽之间的空隙中,所述回填土上铺设有水管,所述水管上安装有若干个间隔相同的离心喷头,相邻两条沟槽之间的改良土体的种植土层中插入若干根填充有改良剂颗粒的生物质碳棒。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碳棒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圆柱形容纳槽,所述改良剂颗粒填充在圆柱形容纳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碳棒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生物质碳棒的中心轴相平行的条形容纳槽,所述改良剂颗粒填充在条形容纳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碳棒的中心开设有顶端敞开的改良剂主通道,所述生物质碳棒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与改良剂主通道相连通的改良剂支通道,所述改良剂颗粒填充在改良剂主通道和改良剂支通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碳棒呈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碳棒的底部为便于生物质碳棒插入改良土体中的尖端。

进一步的,所述沟槽的底部比改良土体的种植土层底端低30~4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改良土体中插入若干根填充有改良剂颗粒的生物质碳棒,改良剂颗粒向周围的改良土体扩散;使用水管和离心喷头向改良土体上方喷洒水,水会促进改良剂颗粒向周围改良土体中扩散,水还会对改良土体进行淋洗,将改良土体中部分矿物质带走流入沟槽中;通过在改良土体中开挖沟槽,并在沟槽底部埋入可降解u型槽和多孔排水管,从改良土体的种植土层中流出的水汇集到u型槽中,通过多孔排水管排出;本结构适用于需要多次、长时间使用化学方法进行改良的改良土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纵截面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改良土体的纵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生物质碳棒未填充改良剂颗粒时的纵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生物质碳棒填充改良剂颗粒时的纵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生物质碳棒未填充改良剂颗粒时的纵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生物质碳棒填充改良剂颗粒时的纵截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生物质碳棒未填充改良剂颗粒时的纵截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生物质碳棒填充改良剂颗粒时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一,一种用于生态园林工程的土壤原位改良结构,包括在改良土体1中开挖形成的沟槽3,沟槽3的底部低于改良土体1的种植土层2底端,沟槽3中从下向上依次埋有可降解u型槽4、多孔排水管5、级配碎石6、第一渗水土工布7、细砂8、第二渗水土工布9、回填土10,多孔排水管5位于可降解u型槽4中,级配碎石6填充在多孔排水管5与可降解u型槽4之间的空隙中,回填土10上铺设有水管11,水管11上安装有若干个间隔相同的离心喷头12,相邻两条沟槽3之间的改良土体1的种植土层2中插入若干根填充有改良剂颗粒15的生物质碳棒13。

在改良土体1中插入若干根填充有改良剂颗粒15的生物质碳棒13,改良剂颗粒15向周围的改良土体1扩散;使用水管11和离心喷头12向改良土体1上方喷洒水,水会促进改良剂颗粒15向周围改良土体1中扩散,水还会对改良土体1进行淋洗,将改良土体1中部分矿物质带走流入沟槽3中;通过在改良土体1中开挖沟槽3,并在沟槽3底部埋入可降解u型槽4和多孔排水管5,从改良土体1的种植土层2中流出的水汇集到u型槽4中,通过多孔排水管5排出。

生物质碳棒1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圆柱形容纳槽14,改良剂颗粒15填充在圆柱形容纳槽14中。生物质碳棒13呈圆柱形。生物质碳棒13的底部为便于生物质碳棒13插入改良土体1中的尖端。

沟槽3的底部比改良土体1的种植土层2底端低30~40cm。

如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二中的生物质碳棒13,生物质碳棒1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若干个与生物质碳棒13的中心轴相平行的条形容纳槽16,改良剂颗粒15填充在条形容纳槽16中。生物质碳棒13呈圆柱形。生物质碳棒13的底部为便于生物质碳棒13插入改良土体1中的尖端。

如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三中的生物质碳棒13,生物质碳棒13的中心开设有顶端敞开的改良剂主通道17,生物质碳棒13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与改良剂主通道17相连通的改良剂支通道18,改良剂颗粒15填充在改良剂主通道17和改良剂支通道18中。生物质碳棒13呈圆柱形。生物质碳棒13的底部为便于生物质碳棒13插入改良土体1中的尖端。

生物质碳棒13采用秸秆、木屑、竹炭、少许有机肥压制而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