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植物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3664发布日期:2020-06-30 19:4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植物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移动式植物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保证植物的全季种植,常采用大棚种植的方式。以蔬菜种植采用的蔬菜大棚为例,其一般采用竹结构或钢结构作为骨架植入地基中,在骨架上覆盖有透光的保温薄膜,以形成一个温室空间,从而可以反季节种植各种蔬菜。

但是,蔬菜大棚这种植物生产装置存在缺点。第一,蔬菜大棚需要建设在采光良好的地区,以保证充足的光照,同时要有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这造成了蔬菜大棚选址时对地理和环境的要求比较严苛。第二,蔬菜大棚根植于地基中,占地面积大且不可移动,如果种植者想要迁移到另外的种植地点,需要重新搭建大棚,耗费时间和财力。第三,蔬菜大棚多建造在市郊农村,植物收获后经过长途运输进入商品销售体系,无法保证新鲜度和食品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植物生产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植物生产装置对地理环境要求严苛,不易迁移,且生产的植物无法保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础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植物生产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的外表面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箱盖的内表面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电力输出端与照明灯电性连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和可供植物生长的无土栽培层,所述箱体任意两个相对的侧面的底部各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下端贯通,所述凹槽内对称设置有可供箱体移动的滚轮机构,所述滚轮机构可完全收缩至凹槽内。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幼苗移植到无土栽培层,若在阳光充足时,可将箱盖打开,太阳能发电装置产出电能并储存,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以及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也可通过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制造二氧化碳,用以配合植物的光合作用;若栽种在室内或阴暗环境下,可将箱盖关闭或留一定间隙,太阳能发电装置储存的电能或电源供给照明灯照明,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产出二氧化碳,无土栽培层为植物提供水分及养分,保证植物持续进行光合作用;若装置需要移动,将滚轮机构伸出,推动装置即可。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采用太阳能发电装置供电,节约能源,对种植地点供电条件要求低。2、本装置设置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可显著的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发育。3、采用无土栽培生产植物,节水、省肥、高产。4、本装置不受环境和空间的限制,且设置有滚轮机构,方便移动和运输。5、可直接将装置运输到客户所在地,现场采摘,保证了植物的新鲜度和食品安全。6、本装置的滚轮机构可收缩至凹槽,方便多个本装置并排摆放,同时避免了滚轮机构一直受力而损坏,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滚轮机构包括均固接在凹槽底部的固定轴和两个挡柱,所述固定轴位于两个挡柱之间的下方,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于两个挡柱之间绕固定轴转动,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滚轮;以固定轴为十字坐标系原点,当第一连接杆抵触位于第一象限的挡柱时,滚轮位于第三象限且至少部分伸出凹槽,当第一连接杆抵触位于第二象限的挡柱时,滚轮完全收缩至凹槽内。

通过上述设置,滚轮机构的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且能方便的交替变换滚轮从凹槽伸出和收缩的状态,且在滚轮的伸出状态时,由于装置本身的重力下压使第一连接杆不易和挡柱分离。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左右侧壁均铰接有限位拉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沿其径向固接有限位轴,所述第一连接杆与任一挡柱抵触时,与挡柱同侧的限位拉杆的自由端可与限位轴可拆卸的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可使第一连接杆与挡柱抵触时更加牢固,避免脱落影响使用。

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包括装有稀盐酸和石灰石的桶体,所述桶体固定在无土栽培层上方的箱体的侧壁上。

通过上述设置,使二氧化碳的制备简单,方便添加原料。

进一步,所述无土栽培层上方的箱体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活动叶片,活动叶片呈格栅状并排安装。

通过上述设置,方便箱体内的密闭环境通风换气。

进一步,所述箱盖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安装有内置显示屏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探头端位于箱盖的下方,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显示屏位于箱盖的上方。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直接检测箱体内的温度和湿度,方便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植物生产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植物生产装置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式植物生产装置的箱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箱盖2、太阳能发电装置3、照明灯4、无土栽培层5、二氧化碳发生装置6、第一开口7、活动叶片8、固定轴9、挡柱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滚轮13、限位拉杆14、第二开口15、温湿度传感器16。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可移动式植物生产装置,包括箱体1和铰接在箱体1后侧的箱盖2,箱盖2的外表面设置有太阳能发电装置3,箱盖2的内表面设置有照明灯4,太阳能发电装置3的电力输出端与照明灯4电性连接;箱体1内设置有可供植物生长的无土栽培层5,箱体1内设置有二氧化碳发生装置6,二氧化碳发生装置6包括装有稀盐酸和石灰石的桶体,桶体固定在无土栽培层5上方的箱体1的右侧壁上,无土栽培层5上方的箱体1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开口7,第一开口7内间隔设置有三个活动叶片8,活动叶片8呈格栅状并排安装。

箱体1的前后两个侧面的底部各开设有两个凹槽,凹槽的下端贯通,两侧的凹槽内对称设置有滚轮13机构,滚轮13机构包括均固接在凹槽底部的固定轴9和两个挡柱10,固定轴9位于两个挡柱10之间的下方,固定轴9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1于两个挡柱10之间绕固定轴9转动,连接杆的下端固接有第二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2的下端固接有u形夹块,u形夹块的两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接有滚轮13。

以固定轴9为十字坐标系原点,当第一连接杆11抵触位于第一象限的挡柱10时,滚轮13位于第三象限且部分伸出凹槽,当第一连接杆11抵触位于第二象限的挡柱10时,滚轮13完全收缩至凹槽内。

凹槽的左右侧壁均铰接有限位拉杆14,限位拉杆14的自由端开设有通孔,第一连接杆11的上端沿其径向固接有限位轴,限位轴与通孔形状匹配,第一连接杆11与任一挡柱10抵触时,与挡柱10同侧的限位拉杆14的通孔可套接在第一连接杆11的限位轴上。

箱盖2中央开设有第二开口15,第二开口15安装有内置显示屏的温湿度传感器16,温湿度传感器16的探头端位于箱盖2的下方,温湿度传感器16的显示屏位于箱盖2的上方,温湿度传感器16采用精讯畅通牌(型号为rs485)的内置显示屏款,温湿度传感器16的电源接头与太阳能发电装置3的电力输出端插接,也可与当地电网的供电插座插接。

具体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幼苗移植到无土栽培层5,若在阳光充足时,可将箱盖2打开,太阳能发电装置3产出电能并储存,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以及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也可通过二氧化碳发生装置6制造二氧化碳,用以配合植物的光合作用;若栽种在室内或阴暗环境下,可将箱盖2关闭,太阳能发电装置3储存的电能或电源供给照明灯4照明,二氧化碳发生装置6产出二氧化碳,无土栽培层5为植物提供水分及养分,保证植物持续进行光合作用,并可根据温湿度传感器16的显示,拨动四周的活动叶片8,进行通风换气;若装置需要移动,稍微提起本装置,取下限位拉杆14,转动第一连接杆11使其与另一侧的挡柱10抵触,并将另一侧的限位拉杆14的通孔套在限位轴上,四个滚轮13机构均操作完毕,即可推动本装置移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