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饲料抛撒器的出料管及饲料抛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9604发布日期:2020-03-27 12:3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饲料抛撒器的出料管及饲料抛撒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鱼相关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饲料抛撒器的出料管及采用该出料管的饲料抛撒器。



背景技术:

现有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鱼通常使用振动式、螺旋式、搅龙式、翻板式、电磁式投饲机。例如,中国专利cn201557458u公开了一种拉簧振动式鱼塘投饲机,通过拉簧伸缩的弹力,增强振动槽的振动力,使振动槽更好的完成振动投饲料。采用上述投饲机投饲存在下述缺陷:1、控制箱及料箱的防雨措施不严密,易造成漏、湿料事故;2、在连续抛投工作情况下,易产生卡料现象;3、抛投饲料不均匀,离投饲机出口2米处落下的颗粒料量大于每次投饲量的5%;4、投饲破碎率大;5抛撒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普通式投饲机的不安全、卡料、投饲不均匀、抛撒范围小、饲料破碎率高等缺陷,发明人研发了一种风送式自动投饲系统(申请号:2019204312532),如图1-图5所示,包括:饲料仓1、分料器2、风机3、下料系统、饲料输送管道6、漂浮桶7、旋转机座8、曲线饲料抛撒器9;饲料仓1的出料口与分料器2连接,分料器2包括总下料管12和设于下料管底端的2-4个分支下料管13;每根分支下料管13与下料系统连接,下料系统包括透明观察管道14、饲料下流控制器5和叉形管19;所述的叉形管19由水平主管192和与水平主管成倾角的下料管191组成;所述的透明观察管道14设于分支下料管13与饲料下流控制器5之间,饲料下流控制器5底端与叉形管19的下料管191连接或所述的饲料下流控制器5设于分支下料管13与透明观察管道14之间,透明观察管道14底端与叉形管19的下料管192连接;叉形管19中下料管191与水平主管192成45度~60度角,水平主管与下料管成钝角的一端与饲料输送管道6连接,另一端经通风管道与风机3相连,在通风管道上设有储气罐4;所述的旋转机座8包括基座17,所述的基座17下部设有进料管与饲料输送管道6连接,基座内开有2个出料孔,出料孔对称排列,出料孔内安装抛撒器连接轴15用于和曲线饲料抛撒器9的螺旋式弯曲管连接,在抛撒器连接轴15与出料孔之间安装轴承和油封实现密封,在基座17上端安装气体封盖16对饲料输送通道进行密封;所述的旋转机座8通过基座17安装在漂浮桶7上;曲线饲料抛撒器9由2根螺旋式弯曲管组成,螺旋式弯曲管包括下部的第一弧形管91和上部的第二弧形管92,第一弧形管91沿竖直平面安装在旋转机座8的出料孔内,两根第一弧形管91出口相对,第二弧形管92与第一弧形管91出口端焊接使曲线饲料抛撒器的第二弧形管92呈螺旋式分布,第二弧形管92的出口端略高于第一弧形管91的进口端,2根螺旋式弯曲管开口方向相反。所述风送式自动投饲系统通过分料器一仓多头、饲料下流控制器、自动抛撒器、风机等设备,用空气动力经管道将饲料运送到养殖流水槽,采用两根螺旋式弯曲管的漂浮式双头自动抛撒器,利用饲料抛撒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抛撒器自动旋转,增大了饲料抛撒面积,但是当养殖水域面积较大时,需要增加曲线饲料抛撒器数量,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能耗。

因此,发明人通过对螺旋式弯曲管出料口的改进,提供了一种用于饲料抛撒器的出料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饲料抛撒器的出料管,包括下部的第一弧形管91和上部的第二弧形管92,所述的第一弧形管91的进口端与水平面平行使其沿竖直平面安装,所述的第二弧形管92与第一弧形管91出口端连接并使第二弧形管92的出口端略高于第一弧形管91的进口端,第二弧形管92的出口在竖直方向斜截形成椭圆形出料口,沿所述的出料口上沿设有导流罩93。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弧形管91和第二弧形管92为规格相同的弧形管,弧形管的弧长为28~32cm、弧形管的直径(即弧形管对应的圆的直径)为20~30cm。第一弧形管91的进口呈圆形,第二弧形管92的出口呈椭圆形。

所述的弧形管为不锈钢弧形管。

所述的用于饲料抛撒器的出料管的直径为3cm。所述的椭圆形出料口的长半轴和短半轴之比为4:3。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弧形管92的出口中心高于第一弧形管91的进口中心10cm,第二弧形管92的出口中心与第一弧形管91的进口中心的水平距离为22.5m。

优选的,沿所述的出料口上沿焊接“弓形”板形成导流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弓形”板弦的中心与椭圆长轴的端点重合。

所述的“弓形”板的弦长为4.8cm,“弓形”板的弧的最大高度为1c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饲料抛撒器,包括偶数根出料管、旋转机座8、漂浮桶7;所述的旋转机座8包括基座17,基座17下部设有进料管用于和饲料输送管道连接,基座内开有与出料管数量对应的出料孔,出料孔两两对称排列,出料孔内安装抛撒器连接轴15用于连接所述的出料管,在抛撒器连接轴15与出料孔之间安装轴承和油封实现密封,在基座17上端安装气体封盖16对饲料输送通道进行密封;所述的旋转机座8安装在漂浮桶7上;所述的出料管的第一弧形管91沿竖直平面安装在旋转机座8的出料孔内,出料管两两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出料管开口方向相反使第二弧形管92呈螺旋式分布。

优选的,两两对称的出料管的出料口所在平面互相平行,确保投饲时饲料抛撒器转动平稳。

优选的,所述的出料管的数量为2根。

优选的,所述的基座17呈“凸”字形,所述的旋转机座8通过基座17的下部边沿与漂浮桶实现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旋转机座8由至少3根支撑条安装在漂浮桶7上;所述的支撑条与漂浮桶7所在水平面成30度~45度角。更进一步的,为了确保旋转机座8的稳固性,所述的支撑条的数量为3根或4根。所述的支撑条选自钢条。

所述的漂浮桶7为φ1500mm圆形塑料浮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出料管上部呈螺旋式分布,结合两根出料管的漂浮式双头自动抛撒器的巧妙设计,投饲时,饲料抛撒产生反作用力使抛撒器自动旋转,性能稳定,平衡性较好,不仅避免采用单段弧形管导致饲料从弧形管口抛出后即自由下落、抛料时抛撒器无法旋转;同时,与不设有导流罩的出料管相比,在相同规格下,抛撒面积提高了一倍,降低了能耗,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养殖水域。

附图说明

图1为风送式自动投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风送式自动投饲系统的分料器和下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风送式自动投饲系统的旋转机座和曲线饲料抛撒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旋转机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用于饲料抛撒器的出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出料管的出料口示意图。

图8为用于饲料抛撒器的出料管的“弓形”板示意图。

图9为饲料抛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饲料仓;2-分料器;3-风机;4-储气罐;5-饲料下流控制器;6-饲料输送管道;7-漂浮桶;8-旋转机座;9-曲线饲料抛撒器;91-第一弧形管;92-第二弧形管;92-导流罩;10-卡扣;11-球阀;12-总下料管;13-分支下料管;14-透明观察管道;15-抛撒器连接轴;16-气体封盖;17-机座;18-轴承与油封;19-叉形管;191-下料管;192-水平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用于饲料抛撒器的出料管,包括下部的第一弧形管91和上部的第二弧形管92,第一弧形管91的进口呈圆形,第一弧形管91的进口端与水平面平行使第一弧形管91沿竖直平面安装,第二弧形管92与第一弧形管91出口端连接并使第二弧形管92的出口中心高于第一弧形管91的进口中心10cm,第二弧形管92的出口中心与第一弧形管91的进口中心的水平距离为22.5m;第二弧形管92的出口在竖直方向斜截形成椭圆形出料口,沿所述的出料口上沿焊接如图8所示的“弓形”板,使“弓形”板弦的中心与椭圆长轴的端点重合形成导流罩93

所述的第一弧形管91和第二弧形管92为规格相同的不锈钢弧形管,弧形管的弧长为30cm、直径(即弧形管对应的圆的直径)为25cm。

所述的用于饲料抛撒器的出料管的直径为3cm。所述的椭圆形出料口的长半轴和短半轴之比为4:3。

所述的“弓形”板的弦长b为4.8cm,“弓形”板的弧的最大高度a为1cm。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一种饲料抛撒器,包括2根实施例1所述的出料管9、旋转机座8、漂浮桶7;如图5所示,所述的旋转机座8包括基座17,基座17下部设有进料管用于和饲料输送管道连接,基座17内开有与2个出料孔,出料孔对称排列,在出料孔内安装抛撒器连接轴15用于连接所述的出料管9,在抛撒器连接轴15与出料孔之间安装轴承和油封实现密封,在基座17上端安装气体封盖16对饲料输送通道进行密封;所述的基座17呈“凸”字形,基座17的下部边沿均匀布置4根支撑条(钢条)与漂浮桶7实现连接;所述的出料管9的第一弧形管91的进口端与水平面平行使第一弧形管91沿竖直平面安装在旋转机座8的出料孔内,2根出料管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出料管开口方向相反,出料管的出料口所在平面互相平行,从而使第二弧形管92呈螺旋式分布。

实施例3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风送式自动投饲系统,包括:饲料仓1、分料器2、风机3、下料系统、饲料输送管道6、实施例2所述的饲料抛撒器;所述的饲料仓1的出料口与分料器2连接,所述的分料器2包括总下料管12和设于下料管底端的3个分支下料管13(直径φ40mm);每根分支下料管13与下料系统连接,下料系统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透明观察管道14、关风机5和叉形管19;所述的叉形管19由水平主管192和与水平主管成60度倾角的下料管191组成;所述的透明观察管道14设于分支下料管13与关风机5之间,关风机5底端与叉形管的下料管191连接;水平主管192与下料管191成钝角的一端经饲料输送管道6与饲料抛撒器的进料管连接,并通过卡扣10对进料管和饲料输送管道6进行紧固连接;水平主管192另一端经通风管道与风机3相连,在通风管道上设有储气罐4,位于储气罐4和叉形管19之间设有球阀11用于控制风速。

所述的饲料仓1的容积为15-20立方米。饲料仓1为倒圆锥体式饲料仓,包括下部的倒圆锥体式仓体和上部的圆柱体式仓体,整仓全部为钢结构焊接而成;在饲料仓顶部设置进料口,进料口配备盖子用于防风防雨,饲料仓下部设有直径φ200mm出料口;所述的饲料仓1由四条圆管支腿支撑;在所述的饲料仓1外壁设置钢结构梯子。

所述的分料器2由厚度0.5mm钢板制作而成,分料器的高度为100mm。

所述的透明观察管道14为圆柱形有机玻璃管道,透明观察管道14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分别用于和分支下料管13下端、关风机5进口端连接。

所述的风机3为罗茨鼓风机,风机功率依养殖规模而定。

所述的储气罐4为碳钢材料压力容器,设计容积0.6m3,设计压力0.8mpa。

所述的关风机5内的转动轴呈同向倾斜式瓦楞,倾斜方向与电动机转向一致。

所述的水平主管192为长500mm、直径φ40mm的不锈钢管;所述的下料管191为长50mm、直径φ40mm的不锈钢管。

所述的饲料输送管道6为φ40mm的白色硬质塑料管,长度依照养殖现场的距离设定。

所述的漂浮桶7为φ1500mm圆形塑料浮筒。

所述的卡扣10为不锈钢材料卡扣。

本实用新型在饲料仓下接分料器、并在每个分支下料管接关风机保证有序出料,通过透明观察管道观察下料情况,在控制器下接叉形管,输入口接口接风机,输出口接饲料输送管道,实现气料混合,输送气料的饲料输送管道从流水槽下游中间位置的人行过道下经过进入流水槽的中央位置,与饲料抛撒器相连,形成了风送式自动投饲系统。工作时,风机工作产生气体吹送关风机下流的颗粒饲料,送至饲料抛撒器,通过漂浮式双头饲料抛撒器产生的反作用力使抛撒器自动旋转,抛出颗粒饲料,将饲料均匀投撒至流水槽。与不设有导流罩的出料管相比,在相同规格下,抛撒面积提高了一倍,降低了能耗,适用于较大面积的养殖水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实际使用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有相应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