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蜂箱与小型蜂箱间转换的巢框构件及其构成的蜂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9561发布日期:2020-03-27 12:31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用于大蜂箱与小型蜂箱间转换的巢框构件及其构成的蜂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蜜蜂巢框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传统大蜂箱繁殖发育的巢框拆开转换至小型蜂箱内饲养的巢框构件,且该小型蜂箱适合用于大棚种植进行蜜蜂授粉。



背景技术:

蜜蜂过群居生活,将蜜蜂寄居于蜂箱内,可实现蜜蜂养殖。

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处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蜂路与巢框是设计活框蜂箱的重要依据;蜂路是指蜂箱中供蜜蜂通行、空气流通的空间;巢框是蜂箱的重要部件,由上梁、下梁和侧条组成,用于支撑、固定和保护巢脾。它的形状、大小和数量对蜂箱的设计起决定性的作用。而现有巢框的一般标准规格为:外围长420mm、高250mm,上梁长456mm、框耳长28mm,边条长240mm,下梁长400mm;巢框规格决定蜂箱大小。

而一个标准蜂箱内所能容纳的蜜蜂数为五万左右;现有单栋大棚的形式有拱圆形和屋脊形两种。大多规格为高度2.2~3.0米,宽度(跨度)5.4~15米,长度为5~66米;可见,大棚的面积是受到限制的,其内种植的作物也是有限的。而按现有的标准大蜂箱单独供一个大棚授粉,出现蜜蜂大量死亡;蜜蜂与花粉出现供不应求现象;而且,现有蜂箱对于蜜蜂分群也是较为麻烦。因此,需对现有巢框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大蜂箱与小型蜂箱间转换的巢框构件,巢框构件由两个独立的小巢框拼接所得,小巢框为标准巢框的一半;并设定用于安装该小巢框的蜂箱。将拼接所得巢框构件放置于大蜂箱(现有标准蜂箱)内进行蜜蜂繁殖,经蜜蜂繁殖后,再讲巢框构件进行拆解,分得两个独立的小巢框,再将小巢框放置于根据小巢框预制的小型蜂箱内,实现蜜蜂分群,再将小型蜂箱放置至需要授粉的种植大棚外侧,并将小型蜂箱与大棚连通。

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大蜂箱与小型蜂箱间转换的巢框构件,所述巢框构件包括:

第一巢框,所述第一巢框顶部一端设有框耳,另一端设有搭接接口;

第二巢框,所述第二巢框与第一巢框拼接成标准巢框;

压扣件,用于支撑固定第一巢框与第二巢框的拼接部位;

其中,所述第一巢框的搭接接口上方安装压扣件,所述压扣件的一端与第一巢框的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搭接接口形成空腔,该空腔内套接第二巢框顶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压扣件呈u型槽形状,其在槽口边缘设有卡边。

进一步地,所述压扣件侧面上设有一组以上对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巢框顶部用于安装压扣件的一端上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直通孔,所述直通孔与通孔之间采用连接杆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巢框顶部的另一端、第二巢框顶部的一端或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间并排对齐布置时可采用连接杆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巢框的搭接接口上方安装压扣件后其上梁长度与第二巢框的上梁长度等同;所述第二巢框与第一巢框拼接成标准巢框置于标准蜂箱内繁殖蜂群,所述第二巢框、第一巢框上均有蜜蜂筑建的巢脾。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蜂群分群用于大棚授粉,同时避免一个种植大棚投入过多蜜蜂,而制作一种由第一巢框和/或第二巢框构成的小型蜂箱,该小型蜂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安装有箱盖,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内壁顶部的两根对应支撑梁;

通风孔,用于为箱体内通风供氧、降温;其设置于所述箱体中的一个侧面以上;

进出通道,用于蜜蜂自由进出所述箱体内,其安装于所述箱体与箱底板的相交处,所述箱底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部;

支撑梁,用于支撑装入所述箱体内的所述第一巢框和/或第二巢框的上梁两端的框耳。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是根据所述第一巢框或第二巢框的规格预制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小型蜂箱的箱体顶部安装有封顶的钢丝罩,该钢丝罩隔开箱体和箱盖。

进一步地,所述进出通道顶面设有透气孔,其正面设有进出口,所述进出口上安装有滑动遮挡件,所述滑动遮挡件包括滑动锁扣和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一端固定于蜂箱侧面底部,其另一端连接滑动锁扣,所述滑动锁扣与进出口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顶部用钢丝网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小型蜂箱设置于种植大棚外侧,并通过小型蜂箱上的进出通道与大棚内侧空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巢框不能随意变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巢框和第二巢框通过压扣件实现拼接固定,第二巢框的上梁的一端是插入压扣件与第一巢框的搭接接口所构成的空腔内,连接稳定牢固,该种连接方式,安装方便,拆解也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巢框构件能实现自由拆解,当巢框构件在大蜂箱内经蜜蜂进行繁殖,巢框构件上有蜜蜂筑建的巢脾,每块巢脾上均是附有蜜蜂进行作业;当将巢框构件拆解成第一巢框和第二巢框时,第一巢框和第二巢框有巢脾,将第一巢框和第二巢框根据需要放置于对应的小型蜂箱内,即可实现蜜蜂快速分群;而因第一巢框和第二巢框有巢脾,分群后,蜜蜂能较快适应。

3、本实用新型利用巢框构件实现蜜蜂分群,从而降低蜜蜂总数,分群至各个小型蜂箱内的蜜蜂群能满足种植大棚授粉的需求,避免出现蜜蜂多花粉少的现象;蜜蜂与花粉之间的动态平衡,既能利于蜜蜂群的健康繁殖,又能提高授粉效率;进而能提高蜂蜜的质量。

4、本实用新型中小型蜂箱是放置于种植大棚的外侧,因种植大棚的温度一般较高,如放蜂箱于其内势必影响蜜蜂的生长繁殖;为了实现一个蜂箱对应一个种植大棚目的,在蜂箱和种植大棚之间通过进出通道将大棚与蜂箱连通,进出通道既能为蜜蜂进入大棚提供通道,又能限制蜜蜂只能进入大棚内,不能自由向外飞;进出通道顶部设有透气孔,保证进出通道内有充足的氧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蜂箱与小型蜂箱间转换的巢框构件及其构成的蜂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巢框安装压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巢框的结构示意图;该图还显示第一巢框顶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其另一端显示连接杆与该端上的直通孔之间的连接;

图4为压扣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上图为压扣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下图为压扣件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巢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二巢框顶部两端的连接孔上安装各安装长、短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小型蜂箱安装第一巢框、第二巢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小型蜂箱的箱体顶部安装钢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小型蜂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大蜂箱安装巢框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大蜂箱的箱体顶部安装钢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大蜂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小型蜂箱设置于大棚外侧以及蜂箱上进出通道与大棚空腔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滑动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至图12为现有蜂箱的结构示意图,即为现有的标准蜂箱;

图7至图9为根据第一巢框、第二巢框所预制的小型蜂箱;

图中元件名称及序号:第一巢框1,压扣件2,卡边21,通孔22,连接杆23,第二巢框3,搭接接口4,钢丝罩5,进出口6,滑动锁扣7,第一滑体71,螺杆72,第二滑体73,弹性带8,通风口9,进出通道10,箱体11,支撑板12,支撑梁13,箱盖14,箱底板15,透气孔16;连接孔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看图1所示,一种用于传统大蜂箱与小型蜂箱间自由转换的巢框构件,所述巢框构件包括:

第一巢框1,所述第一巢框1顶部一端设有框耳,另一端设有搭接接口4;

第二巢框3,所述第二巢框3与第一巢框1拼接成标准巢框,标准巢框的规格:外围长420mm、高250mm,上梁长456mm、框耳长28mm,边条长240mm,下梁长400mm;

压扣件2,用于支撑固定第一巢框1与第二巢框3的拼接部位;

其中,所述第一巢框1的搭接接口4上方安装压扣件2,所述压扣件2的一端与第一巢框1的上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搭接接口4形成空腔,该空腔内套接第二巢框3顶部上梁的一端。

通过第一巢框1和第二巢框3所采用拼接方式,实现巢框构件其长度可调,长度调整后还能独立形成小巢框,小巢框大小限定蜂箱大小,进而蜂箱大小限定蜂群总数;拼接所得巢框构件符合现有巢框的要求,将巢框构件放置于大蜂箱(现有蜂箱)内进行蜜蜂繁殖,使得蜜蜂在各个巢框上筑建巢脾,这非常有利于后续的蜜蜂分群。

如图4所示,所述压扣件2呈u型槽形状,其在槽口边缘设有卡边21,卡边21是置于压扣件2内,卡边21将第一巢框1的顶部与压扣件2实现滑动配合连接;即为从搭接接口4处插入第一巢框的上梁,卡边21卡于第一巢框的上梁内,实现压扣件2与第一巢框1固定连接,呈抱箍式连接形状。

如图4所示,所述压扣件2与第一巢框1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压扣件2上设置有通孔22,并在所述第一巢框1顶部用于安装压扣件2的一端上设置有与通孔22对应的直通孔,通过压扣件2上的通孔22与第一巢框1上的直通孔对齐,再利用连接杆23贯穿压扣件2和第一巢框1的直通孔,实现压扣件2和第一巢框1之间的固定连接;压扣件2和第一巢框1上设有通孔还能利于多块第一巢框1实现并排串接,进而能一次性向箱内放入多块第一巢框1,也可一次性从箱内拿取多块第一巢框1,从而便于观察巢框上巢脾的情况。

所述压扣件2的通孔22是设于两个侧面上,并呈对称关系,两个呈对称关系的通孔构成一组通孔;第一巢框1上的直通孔位置根据压扣件2上的通孔22位置进行设定,这能便于连接时实现一一匹配,还能限制压扣件2安装于第一巢框1顶部的位置。

所述压扣件2上亦可同时设有通孔22和卡边21,通孔22上安装连接杆23后与卡边21可实现对压扣件2和第一巢框1之间的连接起到双重加强固定作用。

由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巢框1的搭接接口4上方安装压扣件2后其上梁长度与第二巢框3的上梁长度等同;而安装于第一巢框1上的压扣件2还能起到当第一巢框1放入小型蜂箱时能支撑第一巢框1,使得第一巢框1实现悬挂于小型蜂箱的箱体内,即压扣件2能作为第一巢框中一个框耳的作用。

如图1至3、图5至图6,所述第二巢框3顶部两端上均设有连接孔17,第一巢框的一端设有连接孔17,该端上的连接孔17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巢框上的连接孔17是对应的,而第一巢框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压扣件2连接固定用的直通孔;可见,当第一巢框1和/或第二巢框3并排布置时,各巢框之间通过连接孔17贯穿一根连接杆23实现多个巢框之间串接,串接后构成一个整体巢框结构,方便一次性整体移入或移出蜂箱。

如图10至12所示,第二巢框3与第一巢框1拼接成标准巢框置于标准蜂箱内繁殖蜂群,经蜜蜂繁育后,所述第二巢框3、第一巢框1上均有蜜蜂筑建的巢脾,采用大蜂箱繁殖发育,能得到蜜蜂总数多,利于繁殖管理,也为后续的分群做好准备。

当在大蜂箱内繁殖发育,繁殖好后,此时第一巢框1与第二巢框3上已有巢脾,需要分箱时,即可将所述第一巢框1与第二巢框3相互脱离;脱离后,将所述第一巢框1、第二巢框3放入根据第二巢框规格3制定的小型蜂箱内,而此时,巢脾上是吸附有蜂群的,进而实现分群;而小型蜂箱放入巢框的个数一般为1到6块;小型蜂箱的规格为:长和宽均是26厘米,高38厘米;或是小型蜂箱内放入巢框的个数也可根据种植大棚的面积来确定。

如图7至9所示,用于专门安装第一巢框1和/或第二巢框2的小型蜂箱包括:

箱体11,所述箱体11顶部安装有箱盖14,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11内壁顶部的两根对应支撑梁13;

通风孔9,用于为箱体11内通风供氧、降温;其设置于所述箱体11中的一个侧面以上,即可根据当地气候情况,进行设定多个通风孔9,通风孔9可位于箱体11的一个侧面或多个侧面上;

进出通道10,用于蜜蜂自由进出所述箱体11内,其安装于所述箱体11与箱底板15的相交处,所述箱底板15安装于所述箱体11的底部;所述箱底板15与箱体11连接处呈90°夹角,为进出通道10安装提供充足的空间位置;

支撑梁13,用于支撑装入所述箱体11内的所述第一巢框1和/或第二巢框3的上梁两端的框耳;所述第一巢框1、第二巢框3的顶部两端均设有框耳,而第一巢框1在搭接接口4安装压扣件2后也为第一巢框1构成一个框耳。

所述箱体11顶部设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呈对称安装,可两个对齐的侧面上进行安装支撑板12,支撑板12对箱体11顶部起到加强作用,同时,对安装于箱体11顶部的箱盖14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8所示,所述小型蜂箱的箱体11顶部安装有封顶的钢丝罩5,钢丝罩5将箱体11和箱盖14隔离,钢丝罩5既能透气,又能防止蜜蜂从箱体11顶部飞入箱盖14的空腔内。

如图7至9所示,所述进出通道10延伸出箱体11本体外部;所述进出通道10上设有进出口6和滑动遮挡件,所述滑动遮挡件安装于进出口6上,与进出口6实现滑动连接,滑动遮挡件可调节进出口6的开口的长短,进而能对蜜蜂作业实现人工调控。

所述滑动遮挡件包括滑动锁扣7和弹性带8,所述弹性带8一端固定于蜂箱侧面底部,其另一端连接滑动锁扣7,所述滑动锁扣7与进出口6滑动连接;当滑动锁扣7滑动至设定位置时,即可与进出口6上的箱体实现锁紧,可采用夹紧方式或螺钉旋转固定于箱体上;而弹性带8具有一定的弹性,当被拉伸时会发生弹性变形,即产生弹性变形力,当滑动锁扣7解除锁紧状态时,能将滑动锁扣7往弹性恢复的方向拉动,不用人力推动滑动锁扣7复位。

如图14所示,所示滑动锁扣包括第一滑体71、螺杆72和第二滑体73,第一滑体71和第二滑体73通过螺杆72连接,通过旋转螺杆72可使得第一滑体71和第二滑体73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当滑动锁扣7在进出口6滑动至指定位置时,即可旋转螺杆72,使得第一滑体71和第二滑体73夹紧进出口6上边缘的箱体,实现固定作用。

如图13所示,所述小型蜂箱设置于种植大棚外侧,且小型蜂箱通过进出通道10与大棚内侧空间连通,所述进出通道10设置有小型蜂箱的进出口6处,能方便蜜蜂进出大棚,进出通道10还能限定蜜蜂只能进入大棚,而不能自由向外飞,能提高蜜蜂授粉效率。

所述进出通道10顶部设有透气孔16,该透气孔16用钢网覆盖。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