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枸杞采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8875发布日期:2020-01-17 18:13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枸杞采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枸杞采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枸杞采收机。



背景技术:

枸杞生长具有“无序花序、连续花果”的特点,即开花、结果、成熟同时进行,采收工作的难度较大。手工采摘枸杞,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半机械化采摘很容易引起手腕疲劳。

目前,现有的枸杞采收机有如申请号为201310308031.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枸杞采收机,包含传动机构和主架体,所述主架体为下部设有纵向通道的门状框架,主架体的上设有采摘架和摇振机构,主架体纵向通道下部设有枸杞收集机构,之后依次设有横向输送机构、提升机构和收集箱。该发明通过多点均匀分布振摇式全自动采收机构,提高了采摘效率和枸杞鲜果采净率,并且避免了对未成熟果实造成损伤。但其矩阵式分布的垂向振动杆在前行时,难以顺利绕开由上朝下悬垂的树蓬,无法避免对枝条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枸杞采收机,解决了现有枸杞采摘效率低,并且采收机对枸杞树枝条产生较大损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枸杞采收机,包括机架、底盘、行走机构、控制装置、清选装置、集果箱、果实收集与输送装置,还包括激振装置,所述激振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振动杆组件,所述驱动装置固定于机架上部两侧,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齿轮箱、转盘、连杆和导杆,所述减速齿轮箱输出轴与转盘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于转盘偏心处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导杆转动连接;所述振动杆组件包括与导杆底端连接的立轴,所述立轴周表面固定有若干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周侧可拆卸固定有若干振动杆,所述振动杆表面套设有硅胶软管套。

进一步地,所述果实收集与输送装置设于机架两侧之间,包括水平输送带、倾斜输送带和果实收集板,所述果实收集板倾斜向上固定于水平输送带一侧,所述果实收集板表面设有条形格挡,所述果实收集板一侧固定有橡胶收集板。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通过直线轴承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机架通过轴承与立轴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表面开设有偏心调节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式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上方设有履带轮罩。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柴油机、动力转换装置和驾驶室。

进一步地,所述集果箱固定于底盘后端两侧,所述清选装置固定于集果箱上方,所述清选装置上方固定有物料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枸杞采收机采用双侧驱动、双侧采收大大提高了采收效率,通过可调节振幅的激振机构和振动杆组件设计,便于安装调节,可降低枸杞果树的损伤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枸杞采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收作业原理图;

图3为激振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激振装置的振动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盘和振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果实收集与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架,2-底盘,3-行走机构,4-清选装置,5-集果箱,6-物料斗,7-履带轮罩,8-柴油机,9-动力转换装置,10-驾驶室,11-电机,12-减速齿轮箱,13-转盘,14-连杆,15-导杆,16-直线轴承,17-立轴,18-固定盘,19-振动杆,20-水平输送带,21-倾斜输送带,22-果实收集板,23-橡胶收集板,24-偏心调节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枸杞采收机,包括机架1、底盘2、行走机构3、控制装置、清选装置4、集果箱5、果实收集与输送装置,机架1采用门型结构,并且底端与底盘2相连接;其中,考虑到枸杞种植园的土壤特点,行走机构3为履带式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上方设有履带轮罩7,行走机构3提供双侧驱动;集果箱5固定于底盘2后端两侧,清选装置4固定于集果箱5上方,清选装置4上方固定有物料斗6;控制装置包括柴油机8、动力转换装置9和驾驶室10。

本实用新型枸杞采收机还包括激振装置,激振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振动杆组件,驱动装置固定于机架1上部两侧,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1、减速齿轮箱12、转盘13、连杆14和导杆15,减速齿轮箱12输出轴与转盘13连接,连杆14一端于转盘13偏心处转动连接,连杆14另一端与导杆15转动连接,其中,转盘13表面开设有偏心调节螺栓孔24,偏心调节螺栓孔24的偏心距不同,便于将连杆14安装在不同的偏心位置,从而达到调节振幅的作用,常见的激振驱动装置包括惯性式激振器、连杆式激振器、液压激振器、电磁式激振器、气动式激振器、以及凸轮式激振器,其中,液压式激振器需要配套相关液压元件以及液压缸体,较重的液压缸以及液压装置有较高的故障率;电磁式激振器需要配备电源和控制设备;凸轮式激振器不可方便的调幅以及凸轮加工制造的成本高;气动式激振器存在激振力不够大的缺点;而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为连杆式激振器是优选方案,具有加工制造简单,方便调幅的优点,具体原理是电机11的匀速圆周运动转变为导杆15的直线往复运动,从而驱动振动杆组对挂果枝条施加受迫运动,实现采摘作用;

振动杆组件包括与导杆15底端连接的立轴17,其中,机架1通过直线轴承16与导杆15滑动连接,机架1通过轴承与立轴17配合,立轴17周表面固定有十个固定盘18,固定盘18等距间隔设置,固定盘18周侧可拆卸固定有十二根振动杆19,工作时可根据实际树体高度调节振动杆19的数量,振动杆19表面套设有硅胶软管套,考虑到振动杆19在作业过程中振动所产生的惯性力较大,并且由于竖直方向的振动和立轴17的旋转会对枸杞挂果枝条产生一定的碰撞和损伤。所以振动杆19的刚度对于采收作业效果存在较大影响,刚度太大,收获杆弯曲变形太小,容易损伤枝条,同时会增大成熟枸杞的损伤率。因此,本装置中采用4mm厚硅胶软管外套在45号圆钢振动杆19上,硅胶软管的优点在于:柔韧度极好,耐扭结不变形,具有很高的抗撕强度、无毒、耐高温、低温、寿命长,长时间使用不变硬的优点。实际工作中,振动杆19的长度要大于果树最大直径的一半值,通过实际调研,栽培4年的枸杞果树冠幅为1.3-1.6m,树体根颈粗38mm,因此,可以确定振动杆19的长度为750mm,直径为10mm。通过对枸杞果实的粒径进行实际测量,结果表明鲜果平均纵径为18.3mm,横径为9.4mm,从而可以确定两振动杆19的距离至少不小于18.3mm,在固定盘18上呈辐射状排列,同时考虑实际工作过程中振动杆组的滚动通过性能,确定每个固定盘18上等角度均匀布置十二根振动杆19。

其中,果实收集与输送装置设于机架1两侧之间,包括水平输送带20、倾斜输送带21和果实收集板22,倾斜输送带21尾端延伸至清选装置4的物料斗6上方,配合水平输送带20用于果实输送,提高机器工作效率,输送带采用pvc输送带,无污染,不产生异味;果实收集板22倾斜向上固定于水平输送带20一侧,果实收集板22表面设有条形格挡,果实收集板22一侧固定有橡胶收集板23;果实收集板22用薄铁板和附着在上面的光滑塑料板制成,考虑到枸杞果实被振落下来后具有一定的加速度,选用光滑塑料板有助于枸杞果实滑落到水平输送带上;条形格挡可有效防止果实在滑落的过程中互相之间的碰撞,减小果实的损伤程度,并且防止下落后的果实在某一块区域过于集中而不利于滑落到水平输送带;果实收集板倾斜安装与地面夹角成30°,使振落的枸杞果实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滑落到水平输送带20;橡胶收集板23可使两侧的收集板尽可能的距离小,防止振落下来的果实从中间缝隙掉落到地面,另外,由于在采收机行进过程中需要保持直线行驶,保证高效的采收作业,质软的橡胶收集板23还可以减少收集板对树干的损伤。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工作时,采收机以一定的速度直线行驶,并且骑跨在枸杞果树上。分布于车体两侧的激振装置振动杆组件均匀插入树体,并且做上下往复振动。下垂的挂果枝条在振动杆组的激振力作用下,枸杞果实与树体分离下落,再由安装在车体下方的两斜向果实收集板22滚落到水平输送带20,再经由倾斜输送带21经物料斗6进入清选装置4,最后分别进入两个集果箱5,实现机械化采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