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4383发布日期:2020-06-02 18:24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房屋区域需要人工进行外部修饰,通过不同的手法将需要操作的目标物进行美化,从而使目标物可以健康使用,现有的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在使用时只能人工进行手动操作,从而导致墙面灌溉材料不均匀,也间接的需要耗费更多的灌溉原材料,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该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具备可将墙面平行灌溉,防止墙面灌溉不均匀,以及具备可将操作过程中掉落的灌溉液进行收集,防止造成污染的优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包括箱体、搅拌器和滑动杆,所述箱体的背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的左侧设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柱的正面设有第三支柱,所述第三支柱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柱的右侧设有第四支柱,所述第四支柱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柱与第四支柱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喷洒器,所述喷洒器的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喷洒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的四周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喷洒器固定连接,所述毛刷的下方设有收容器,所述收容器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收容器的正面设有棉条,所述收容器与棉条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下表面设有导滑槽,所述箱体与导滑槽一体成型,所述搅拌器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叶片,所述叶片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滑动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上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宽度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的内侧壁均设有套管,套管设有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喷头位于喷洒器的正面,所述喷头是由软质塑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转轴与把手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所述把手位于转轴的顶部,所述把手为圆柱形状。

优选的,所述收容器与箱体通过导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滑槽的数量为两个。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通过设有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可以将箱体在其各个支柱之间进行滑动运行,从而在对墙面进行灌溉时可以平行喷洒,防止墙面受料不均匀,而需要二次操作,造成浪费。

(2)、该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通过设有收容器、棉条和导滑槽,可以在操作灌溉操作过程中,将洒落的灌溉液进行吸附收集,防止灌溉液外漏造成污染,且长期如此危害了工作人员的健康。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第一支柱、3第二支柱、4第三支柱、5第四支柱、6喷洒器、7喷头、8毛刷、9收容器、10棉条、11导滑槽、12搅拌器、13叶片、14转轴、15把手、16滑动杆、17操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包括箱体1、搅拌器12和滑动杆16,箱体1的背面滑动连接有第一支柱2,第一支柱2的左侧设有第二支柱3,第二支柱3与箱体1滑动连接,第二支柱3的正面设有第三支柱4,第三支柱4与箱体1滑动连接,第三支柱4的右侧设有第四支柱5,第四支柱5与箱体1滑动连接,第三支柱4与第四支柱5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喷洒器6,喷洒器6的与箱体1固定连接,喷洒器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喷头7,喷头7的四周设有毛刷8,毛刷8与喷洒器6固定连接,毛刷8的下方设有收容器9,收容器9与箱体1固定连接,收容器9的正面设有棉条10,收容器9与棉条10固定连接,箱体1的下表面设有导滑槽11,箱体1与导滑槽11一体成型,搅拌器1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叶片13,叶片13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转轴14,转轴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5,滑动杆1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操作杆17。

通过设有的第一支柱2、第二支柱3、第三支柱4、第四支柱5,可以将机体整个装置由其进行放置后进行上下滑动,从而在对墙面进行灌溉操作时通过喷洒器6和喷头7可实现平行灌溉,防止墙面受料不均匀,导致重复操作后造成浪费。

第一支柱2、第二支柱3、第三支柱4和第四支柱5上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宽度均相同,通过其各自的凹槽可使箱体1在其作用下进行滑动运行,使得装置在灌溉操作时可平行灌溉,防止原料液分布不均匀。

第一支柱2、第二支柱3、第三支柱4和第四支柱5的内侧壁均设有套管,套管设有不锈钢材料制成,通过各自支柱内的套管,使得可以在开始使用时,将其进行抽拉,从而调节好需要摆放的具体高度,防止较高区域的墙面无法操作。

喷头7位于喷洒器6的正面,喷头7是由软质塑胶材料制成,使得在喷洒器6和喷头7进行喷洒灌溉液时,防止喷头7受到挤压后造成损坏。

转轴14与把手1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把手15位于转轴14的顶部,把手15为圆柱形状,可以在搅拌器12内添加好灌溉料后通过转动把手15,使叶片13开始进行搅拌,使放入的灌溉料均匀储存。

收容器9与箱体1通过导滑槽11滑动连接,导滑槽11的数量为两个,使得装置在定期使用后,将收容器9进行滑动拆卸,从而再将收容器9进行内部清理,防止污染物持续存留。

通过设有第一支柱2、第二支柱3、第三支柱4和第四支柱5,可以将箱体1在其各个支柱之间进行滑动运行,从而在对墙面进行灌溉时可以平行喷洒,防止墙面受料不均匀,而需要二次操作,造成浪费。

通过设有收容器9、棉条10和导滑槽11,可以在操作灌溉操作过程中,将洒落的灌溉液进行吸附收集,防止灌溉液外漏造成污染,且长期如此危害了工作人员的健康。

在使用时,打开装置开关,通过支柱底部的套管调节好需要放置的高度,再将装置整体贴合在需要加工的墙面上,在搅拌器12内添加好需要灌溉的喷洒液,再人工转动把手15,通过其带动转轴14转动,从而由叶片13进行搅拌,搅拌均匀的灌溉液传输到喷洒器6内进行储存,当需要操作使用时,通过手握操作杆17进行向内推动,从而使喷洒器6的内部处于挤压状态,使喷洒器6正面的喷头7进行喷洒灌溉液,同时,由毛刷8进行移动刷行,当操作的墙面灌溉结束后,将装置平行移动同上操作即可,持续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立体绿化墙灌溉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