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控水质的沉水植物悬水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8287发布日期:2020-04-10 15:1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调控水质的沉水植物悬水种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及湖泊水生态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调控水质的沉水植物悬水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沉水植物野外栽培多为抛栽方法,无固定装置,用于生态治理的外源沉水植物在投入待修复的自然水体后生长位置不固定,回收处置时投入人力大,耗时耗力,同时,水生态治理所用人工浮岛技术会占据水面位置,影响水体航运功能,部分水体修复过程中,由于对底泥清淤,导致水体下垫面环境不适于沉水植物扎根,所以急需研究一种节省人力、位置固定、便于回收、不影响河道航运功能的沉水植物悬水种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调控水质的沉水植物悬水种植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沉水植物定点投放种植,不仅能够批量回收,省时省力,还能够做到不影响河道航运功能、复杂水环境下的定点修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调控水质的沉水植物悬水种植装置,包括种植平台、定向构件、固定绳、固定锚和调节环,所述种植平台上用于种植沉水植物,所述种植平台固定在所述定向构件上,所述定向构件为中空结构且外形为流线型,所述定向构件与所述固定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锚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锚能够下沉至水底并固定于水底污泥中,所述调节环固定在所述种植平台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种植平台上开设有若干个种植孔,各所述种植孔的下方均设有种植网兜,所述种植网兜分别对应固定在所述种植孔边缘上。

优选的,各所述种植孔轴线之间的间距为5~10cm。

优选的,所述种植网兜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纤维。

优选的,所述种植网兜内用于填充种植基质,所述种植基质为粒径为2~10mm的石英砂。

优选的,所述种植平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定向构件上。

优选的,所述定向构件为吹塑制品。

优选的,所述种植平台的材质为透明聚氯乙烯。

优选的,所述固定绳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纤维。

优选的,所述固定锚为无杆锚或系泊锚。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定向构件设置为中空结构且外形为流线型,使得定向构件在水流中受到的阻力最小,并中空结构的设计下,定向构件受到的浮力增大,将种植平台固定在定向构件上,种植平台和定向构件在自身的重力和浮力作用下能够在水环境中达到平衡,利用固定绳控制种植平台深度,且利用固定锚将种植平台进行定点投放,从而使沉水植物定点种植,并做到不影响河道航运功能、复杂水环境下的定点修复。同时,在需要调节或回收时,直接调整和抽拉调节环即可,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够简单快捷的批量回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调控水质的沉水植物悬水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锚,2-固定绳,3-定向构件,4-调节环,5-种植平台,6-种植孔,7-种植网兜,8-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调控水质的沉水植物悬水种植装置,包括种植平台5、定向构件3、固定绳2、固定锚1和调节环4,种植平台5的材质为透明pvc(聚氯乙烯),pvc材质轻,在水中能产生强浮力,应用透明材质可使阳光照射到种植平台5下部水体,减少种植平台5对水中环境的影响,种植平台5上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种植平台5固定在定向构件3上,具体的,种植平台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立柱8,立柱8的下端固定在定向构件3上,定向构件3为中空结构且外形为流线型,定向构件3为吹塑制品,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从而使定向构件3在水流的冲击下不产生紊乱。且同时将定向构件3设置为中空结构,能够显著增大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定向构件3与固定绳2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绳2的另一端与固定锚1固定连接,固定绳2的材质为耐腐蚀、拉力强的聚四氟乙烯纤维,固定锚1为对各种土质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的无杆锚或永久性固定的系泊锚,固定锚1能够下沉至水底并固定于水底污泥中,具体的将种植装置整体置入水体中,固定锚1能够沉于水底中,并在水流的作用下随水流移动一段后便可完全固定在水底污泥中,并可根据所需治理的水深确定固定绳2的长度,以调整种植平台5距水面的高度,使其不占据水平面积、不影响水体航运功能。本实施例中种植平台5和定向构件3在自身的重力和浮力作用下能够在水环境中达到平衡、稳定,再利用固定绳2和固定锚1的固定作用便可将种植平台5进行定点投放,从而使沉水植物定点种植,避免沉水植物种植位置不固定、利用率的缺陷。

调节环4固定在种植平台5的一端,在需要调整种植平台5位置或回收沉水植物时,直接勾住调节环4进行抽拉即可,且抽拉时用力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时,固定锚1便从水体下脱出,不仅省时省力,还能够简单快捷的批量回收,避免沉水植物本身分解造成的二次污染。

种植平台5上开设有若干个种植孔6,各种植孔6的下方均设有种植网兜7,种植网兜7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纤维,种植网兜7分别对应固定在种植孔6边缘上,各种植孔6轴线之间的间距为5~10cm。种植网兜7内用于填充种植基质,种植基质为粒径为2~10mm的石英砂,以提供良好的种植沉水植物所需的种植空间和环境。并可根据目标水质等工程项目要求,选择对污染物耐受性好的沉水植物金鱼藻种植在种植基质上,对下垫面不适宜植物生长的水环境起到有效的生态恢复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针对地区水环境的具体问题,结合前期调研与治理方案,通过利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进行选择性搭种不同沉水植物,避免一般沉水植物种植方法中对所用修复植物的损耗,达到利用本土植物移位修复,对河道或湖泊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选择性治理,避免地区优势对所用修复植物的排挤状况。

应用案例一:

在种植孔6以及种植网兜7中装填粒径2~10mm的石英砂,每个种植网兜7空间内种植沉水植物金鱼藻,金鱼藻根系部分完全被基质石英砂包裹或超出种植网兜7边缘。投放处水深3~4m,调整固定绳2长度使种植平台5距水面1m,固定锚1选择无杆锚,以备后期对沉水植物进行收割、回收,使水中污染物随沉水植物的收割人工转移出水体。种植装置完全投入水体后,随水流移动一段后便完全固定,不同时期水体水流量大小对种植装置稳定性的影响很小。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