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装的智能驱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5250发布日期:2020-05-06 22:36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安装的智能驱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安装的智能驱鸟器。



背景技术:

驱鸟又叫赶鸟、防鸟、防鸟撞等,农场、果园、风力发电厂和军民用机场等一切防止有害鸟类侵入自己领地,从而危害自己劳动成果或设备安全的手段都叫驱鸟,在驱鸟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智能驱鸟器,智能驱鸟装置是利用进口单片机设计,集成多普勒雷达探测鸟类靠近技术、拾音器探测鸟类鸣叫、超声波驱鸟技术、模拟老鹰声源驱鸟、模拟猎枪枪声驱鸟、夜晚频闪强光驱鸟等技术制造的一种超低功耗的智能驱鸟装置,系统默认开启多普勒雷达探测、拾音器探测,当探测到鸟类靠近时,启用系统发出超声波刺激鸟类的神经系统,同时模拟老鹰声源、猎枪声源等方式吓阻鸟类靠近铁塔,在夜晚有飞鸟靠近的情况下,根据鸟类惧怕闪光的习性,启用频闪强光刺激鸟类的视觉系统,破坏鸟类的生存环境,从而驱赶鸟类靠近防御区域,以达到杜绝鸟害,保证安全的目的。

现有的智能驱鸟器不易安装拆装,导致维修更换麻烦,且其放置过久时表面会沾染雨水和灰尘,从而影响其整洁性,因此使用起来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智能驱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智能驱鸟器不易安装拆装,导致维修更换麻烦,且其放置过久时表面会沾染雨水和灰尘,从而影响其整洁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智能驱鸟器,包括承载框、承载板、固定罩和顶盖,所述承载框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和通孔,且安装孔设置在通孔的外侧,所述承载框的后侧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前侧通过电机轴与轴杆相连接,所述轴杆的前后两端均贯穿有承载块,且承载块固定在承载框内,所述承载板底部前后两侧均固定有轴杆,且承载板的内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固定罩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承载框的内侧,且固定罩内设置有智能驱鸟器主体,同时固定罩的顶部通过第二螺栓固定有蓄电池,所述顶盖通过第三螺栓固定在承载框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通孔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通过轴杆与承载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承载板关于承载框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同时承载框的左右两侧均呈开口状。

优选的,所述固定罩通过第一螺栓与承载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通过第二螺栓与承载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蓄电池与电机、太阳能电池板和智能驱鸟器主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盖通过第三螺栓与承载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安装的智能驱鸟器,

(1)设置有承载框、电机、固定罩、第一螺栓、智能驱鸟器主体、蓄电池和第二螺栓,转动第一螺栓可将固定罩固定在承载框内,随后转动第二螺栓可将蓄电池固定在固定罩上,从而方便安装,固定罩可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以此提高智能驱鸟器主体的整洁性;

(2)设置有电机、电机轴、轴杆、承载板、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轴杆可在电机和电机轴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承载板和太阳能电池板向外转动,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从而充分利用了资源;

(3)设置有承载框、通孔、顶盖和第三螺栓,通过第三螺栓可将顶盖固定在承载框的顶部,以此达到挡雨的目的,同时雨水可通过通孔流出,防止积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载框,2、安装孔,3、通孔,4、电机,5、电机轴,6、轴杆,7、承载块,8、承载板,9、太阳能电池板,10、固定罩,11、第一螺栓,12、智能驱鸟器主体,13、蓄电池,14、第二螺栓,15、顶盖,16、第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安装的智能驱鸟器,根据图1所示,承载框1底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2和通孔3,且安装孔2设置在通孔3的外侧,通孔3对称设置,雨水可通过通孔3流到装置外,以此达到防积水的目的,从而保证该装置内部的整洁性,承载框1的后侧设置有电机4,且电机4的前侧通过电机轴5与轴杆6相连接,轴杆6的前后两端均贯穿有承载块7,且承载块7固定在承载框1内。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承载板8底部前后两侧均固定有轴杆6,且承载板8的内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9,承载板8通过轴杆6与承载块7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且承载板8关于承载框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同时承载框1的左右两侧均呈开口状,电机4可带动电机轴5转动,从而带动轴杆6转动,此时承载板8和太阳能电池板9向外侧转动,从而方便吸收太阳能,当遇到雨天或不需要使用太阳能电池板9时,可将太阳能电池板9重新转回到竖直状态,防止其表面沾染雨水或杂质。

根据图1和图3所示,固定罩10通过第一螺栓11固定在承载框1的内侧,且固定罩10内设置有智能驱鸟器主体12,同时固定罩10的顶部通过第二螺栓14固定有蓄电池13,固定罩10通过第一螺栓11与承载框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向下转动第一螺栓11可将固定罩10固定住,从而方便后续蓄电池13的安装,同时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蓄电池13通过第二螺栓14与承载框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蓄电池13与电机4、太阳能电池板9和智能驱鸟器主体12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太阳能电池板9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3内,从而为电机4和智能驱鸟器主体12供电,使其进行正常工作,顶盖15通过第三螺栓16固定在承载框1的顶部,顶盖15通过第三螺栓16与承载框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向下转动第三螺栓16可将顶盖15固定住,此时顶盖15可起到一定的防尘和挡雨的作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方便安装的智能驱鸟器时,首先将该装置通过安装孔2安装在所需地点,转动第一螺栓11将固定罩10安装在承载框1内,再转动第二螺栓14将蓄电池13固定在固定罩10上,接着转动第三螺栓16将顶盖15固定在承载框1的顶部,随后电机4可利用蓄电池13内储存的电能启动,电机4带动电机轴5转动,从而带动轴杆6转动,此时承载板8和太阳能电池板9随之向外侧转动,此时太阳能电池板9呈倾斜状,从而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3内,接着蓄电池13可为电机4和智能驱鸟器主体12供电,此时智能驱鸟器主体12起到一定的驱鸟作用,当遇到雨天时,可将承载板8重新转回到竖直状态,同时雨水可通过通孔3流出,以此防止积水,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