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树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1322发布日期:2020-05-20 00:1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业树苗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业树苗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过去大部分采用传统的露地直播的方式或采用阳畦、改良阳畦和日光温室育苗,由于设备简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育苗苗龄长、质量差、大小不齐,而且成本高,还往往会因冻害或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造成缺苗,再者传统的育苗技术只有靠经验,技术失误多,特别是单凭经验育苗很难掌握和推广。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育苗中添加营养液与输送药品的工作都需要占用别的仪器进行配比再进行灌装喷洒,非常复杂;

2、现今育苗之后进行移植需要量尺寸开挖,且移植运送都很费力,而培育树苗的装置很难二次使用,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林业树苗培育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快捷且能够多次使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树苗培育装置,包括育苗底座,所述育苗底座内腔填充有育苗土质块,所述育苗土质块内部中央贯穿生长有树苗,且所述育苗底座顶部一周分别卡合有育苗挡板,所述育苗挡板外端分别连接有挡板支撑柱,所述挡板支撑柱底部垂直固定连接有承重底柱,所述承重底柱底部均通过转轴垂直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承重底柱内侧分别水平固定焊接有育苗载重板,所述育苗载重板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组,且所述承重底柱左端中央固定焊接有瓶体承重架,所述瓶体承重架右侧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瓶体,所述第一瓶体右侧中央固定连接有副支撑板,所述副支撑板右侧连接有第二瓶体,所述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底部分别垂直贯穿连接有液体引导管,所述液体引导管左右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有液体阀门,且所述液体引导管底部垂直贯穿套接有加压水泵,所述加压水泵底部中央垂直贯穿嵌套有终端导流管,所述终端导流管顶部左侧固定嵌套有液体喷头。

优选的,所述瓶体承重架侧面为“l”形结构,所述瓶体承重架内侧表面与液体阀门左端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液体阀门右端与挡板支撑柱左端表面之间留有间距。

优选的,所述液体引导管侧面为“y”型结构,所述液体引导管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瓶体、第二瓶体结构功能相匹配,且所述液体引导管底部与加压水泵结构功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液体阀门数量为两个,且所述液体阀门分别与液体引导管结构功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承重底柱数量为四个,所述承重底柱左端之间与右端之间均水平固定连接有底柱副杆。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组外侧电性连接有充电接口,所述蓄电池组内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加压水泵,所述加压水泵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支杆连接于瓶体承重架右侧与挡板支撑柱左侧。

优选的,所述液体喷头右端顶部与终端导流管顶部左侧之间夹角为四十度,所述液体喷头底部与树苗位置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大尺寸的第一瓶体与小尺寸的第二瓶体,当需要对被培育的树苗进行增加营养液或者输送药品的时候,直接将营养液或者药品放置进入第二瓶体中,并且在第一瓶体中增加清水,按比例进行稀释,而第一瓶体与第二瓶体上面的刻度能够帮助工作人员精准的稀释液体,配好比例直接开启两个液体阀门,就可以在加压水泵的作用下将营养液或者药品通过终端导流管引流至液体喷头处进行喷出,进而达到添加营养液与输送药品的工作,帮助工作人员完成整个输送过程更加连贯且方便,不用占用别的仪器进行配比再进行灌装喷洒,添加、开阀即可完成操作,实用性会更强。

2、通过设有多个育苗挡板当育苗结束之后,基于各个育苗挡板都是互相卡合在一块的,所以直接抽出育苗挡板既可以将树苗与其底部的育苗底座,整体进行移植处理,不用量尺寸开挖,使得移植工作更加快捷,同时基于该装置是可以在万向轮的帮助下进行移动的,进而工作人员就可以将该育苗装置与树苗一体性的移动至移植点进行移植,让移植工作不用这么费力,结束依次育苗之后,该装置还能够利用除育苗底座以外的部件进行二次育苗使用,能够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柱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育苗底座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育苗底座;2、育苗土质块;3、树苗;4、育苗挡板;5、挡板支撑柱;6、承重底柱;7、万向轮;8、育苗载重板;9、蓄电池组;10、瓶体承重架;11、第一瓶体;12、副支撑板;13、第二瓶体;14、液体引导管;15、液体阀门;16、加压水泵;17、终端导流管;18、液体喷头;19、底柱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树苗培育装置,包括育苗底座1,育苗底座1内腔填充有育苗土质块2,育苗土质块2内部中央贯穿生长有树苗3,且育苗底座1顶部一周分别卡合有育苗挡板4,育苗挡板4外端分别连接有挡板支撑柱5,挡板支撑柱5底部垂直固定连接有承重底柱6,承重底柱6底部均通过转轴垂直活动连接有万向轮7,承重底柱6内侧分别水平固定焊接有育苗载重板8,育苗载重板8底部中央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组9,且承重底柱6左端中央固定焊接有瓶体承重架10,瓶体承重架10右侧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瓶体11,第一瓶体11右侧中央固定连接有副支撑板12,副支撑板12右侧连接有第二瓶体13,第一瓶体11与第二瓶体13底部分别垂直贯穿连接有液体引导管14,液体引导管14左右两端分别贯穿连接有液体阀门15,且液体引导管14底部垂直贯穿套接有加压水泵16,加压水泵16底部中央垂直贯穿嵌套有终端导流管17,终端导流管17顶部左侧固定嵌套有液体喷头18。

本实施例中:加压水泵16型号shimge-hg24-09e。

本实施方案中:各个育苗挡板4都是互相卡合在一块的,所以直接抽出育苗挡板4既将树苗与其底部的育苗底座1,整体进行移植处理,不用量尺寸开挖。

具体的,瓶体承重架10侧面为“l”形结构,瓶体承重架10内侧表面与液体阀门15左端之间留有间距,液体阀门15右端与挡板支撑柱5左端表面之间留有间距;保证液体阀门15使用的时候更加合理。

具体的,液体引导管14侧面为“y”型结构,液体引导管14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瓶体11、第二瓶体13结构功能相匹配,且液体引导管14底部与加压水泵16结构功能相匹配;液体引导管14将第一瓶体11与第二瓶体13中的液体汇集起来。

具体的,液体阀门15数量为两个,且液体阀门15分别与液体引导管14结构功能相匹配;保证液体阀门15能够控制住液体引导管14的流通与否。

具体的,承重底柱6数量为四个,承重底柱6左端之间与右端之间均水平固定连接有底柱副杆19;利用底柱副杆19对承重底柱6进行支撑固定。

具体的,蓄电池组9外侧电性连接有充电接口,蓄电池组9内部通过电线电性连接于加压水泵16,加压水泵16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支杆连接于瓶体承重架10右侧与挡板支撑柱5左侧;加压水泵16外部设有开关,而蓄电池组9对加压水泵16进行供电。

具体的,液体喷头18右端顶部与终端导流管17顶部左侧之间夹角为四十度,液体喷头18底部与树苗3位置相匹配;营养液等各种液体到达液体喷头18并喷向树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育苗底座1放置在育苗载重板8顶部,然后利用多个育苗挡板4围挡住育苗底座1的顶部一周,当需要对被培育的树苗进行增加营养液或者输送药品的时候,直接将营养液或者药品放置进入第二瓶体13中,并且在第一瓶体11中增加清水,按比例进行稀释,而第一瓶体11与第二瓶体13上面的刻度能够帮助工作人员精准的稀释液体,配好比例直接开启两个液体阀门15,在加压水泵16的作用下将营养液或者药品通过终端导流管17引流至液体喷头18处进行喷出,进而达到添加营养液与输送药品的工作,当育苗结束之后,基于各个育苗挡板4都是互相卡合在一块的,所以直接抽出育苗挡板4既将树苗与其底部的育苗底座1,整体进行移植处理,不用量尺寸开挖,该装置在万向轮7的帮助下进行移动的,将该育苗装置与树苗一体性的移动至移植点进行移植,让移植工作不用这么费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