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7940发布日期:2020-05-15 15:17阅读:9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棚桁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大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棚桁架。



背景技术:

现今,大棚已在各地得到广泛应用。当大棚的尺寸较大时,就需要在立柱之间设置桁架,以提高整个大棚的稳定性,因此,桁架是大棚中一个很重要的结构。通常,大棚桁架的两端固定在立柱上,用于支撑棚顶的各支撑件组装在大棚上,桁架需要承载棚顶和支撑件的重量,并且还需要抵抗自身重力引起的形变,因此应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桁架,其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不易变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棚桁架,包括两根间隔且平行设置的横梁,两根横梁之间连接有多根斜支撑杆,每根斜支撑杆的两端往相反方向弯折形成平行于横梁的固定部,每根斜支撑杆的两个固定部分别与两个横梁固接,每相邻的两根斜支撑杆与两根横梁之一围合成的区域呈三角形;固定部的一侧凸起形成至少两个凸苞,固定部的另一侧与凸苞对应处形成凹陷,每相邻的两根斜支撑杆的固定部叠放在一起时,其一固定部上的凸苞容纳在另一固定部的凹陷中。

进一步的,所述两根横梁之间还连接有多根垂直于两根横梁的直支撑杆,所述直支撑杆的两端设有外螺纹,直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螺母与一根横梁固定连接,直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母将一根或相邻两根斜支撑杆的固定部与一根横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大棚桁架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大棚桁架至少包含三根直支撑杆,其中一根直支撑杆固接于大棚桁架的中心线上,另外两根直支撑杆分别与大棚桁架两端末尾的斜支撑杆固接。

进一步的,位于大棚较高位置的横梁上安装有多个u形连接块,各u形连接块的开口朝向大棚顶部,各u形连接块上开设有贯穿u形连接块的两个侧壁的螺栓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上设有螺栓安装孔,相邻的两根斜支撑杆的固定部叠放在一起并且两个固定部上的螺栓安装孔对准,各固定部通过螺栓和螺母实现与横梁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的一侧具有两个所述凸苞,两个凸苞分别分布在螺栓安装孔的两侧,固定部的另一侧具有两个所述凹陷,两个凹陷分别分布在螺栓安装孔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斜支撑杆的两端往相反方向弯折45°并压扁以形成所述固定部。

优选地,所述横梁为方管,各横梁的两端均设有螺栓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斜支撑杆为圆杆。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两根横梁之间设置多根斜支撑杆,斜支撑杆的两端弯折形成平行于横梁的固定部,横梁通过固定部能更好地将所受到的压力传递给斜支撑杆以进行分摊,使桁架的各部件整体受力均衡,避免横梁变形,并且相邻的两根斜支撑杆与两根横梁之一围合成的区域呈三角形,也就是说斜支撑杆将两根横梁之间的区域划分成各三角形单元,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在桁架的中部和两端设置直支撑杆,以支撑两根横梁,避免横梁弯曲,因此该桁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承载能力强、不易变形。固定部上设有凸苞和凹陷,凸苞和凹陷的配合实现对两个叠置在一起的固定部进行相互定位,防止在组装时发生相对转动,保证各斜支撑杆位于同一平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大棚桁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大棚桁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支撑件和u形连接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5是斜支撑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正视图;

图7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一种大棚桁架,包括两根间隔且平行设置的横梁1,两根横梁1之间连接有多根斜支撑杆2,每根斜支撑杆2的两端往相反方向弯折形成平行于横梁1的固定部21,每根斜支撑杆2的两个固定部21分别与两个横梁1固接,每相邻的两根斜支撑杆2与两根横梁1之一围合成的区域呈三角形。固定部21的一侧凸起形成凸苞22,固定部21的另一侧与凸苞22对应处形成凹陷23,每相邻的两根斜支撑杆2的固定部21叠放在一起时,其一固定部21上的凸苞22容纳在另一固定部21的凹陷23中。

斜支撑杆2的两端弯折形成平行于横梁1的固定部21,横梁1通过固定部21能更好地将所受到的压力传递给斜支撑杆2以进行分摊,使桁架的各部件整体受力均衡,避免横梁1变形。相邻的两根斜支撑杆2与两根横梁1之一围合成的区域呈三角形,即斜支撑杆2将两根横梁1之间的区域划分成各三角形单元,因此该桁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凸苞22和凹陷23的配合实现对两个叠置在一起的固定部21进行相互定位,防止在组装时发生相对转动。

如图2所示,两根横梁1之间还连接有多根垂直于两根横梁1的直支撑杆5,直支撑杆5的两端设有外螺纹,直支撑杆5的一端通过螺母4与一根横梁1固定连接,直支撑杆5的另一端通过螺母4将一根或相邻两根斜支撑杆2的固定部21与一根横梁1固定连接。直支撑杆5能代替螺栓3以将斜支撑杆2和横梁1固定连接在一起。

直支撑杆5支撑大棚的两根横梁1,以避免横梁1产生弯曲。大棚桁架至少包含三根直支撑杆5,其中一根直支撑杆5固接于大棚桁架的中心线上,另外两根直支撑杆5分别与大棚桁架两端末尾的斜支撑杆2固接。

如图3和图4所示,位于大棚较高位置的横梁1上安装有多个u形连接块6,各u形连接块6的开口朝向大棚顶部,各u形连接块6上开设有贯穿u形连接块6的两个侧壁的螺栓安装孔7。u形连接块6用于安装支撑棚顶的支撑件8,支撑件8的下端置于u形连接块6中,螺栓3穿过u形连接块6和支撑件8后与螺母4锁紧,从而将支撑件8与桁架固定组装。横梁1为方管,各横梁1的两端均设有螺栓安装孔7,横梁1两端通过螺栓3与立柱固定连接。大棚桁架优选为轴对称结构,使其受力更均衡,结构更稳固。

固定部21上设有螺栓安装孔7,如图4所示,相邻的两根斜支撑杆2的固定部21叠放在一起并且两个固定部21上的螺栓安装孔7对准。采用螺栓3穿过一根横梁1和两根斜支撑杆2的固定部21的螺栓安装孔7再与螺母4锁紧,从而将两根斜支撑杆2与横梁1连接在一起。

在具体的结构中,每根斜支撑杆的两个固定部皆设有一个凸苞和一个凹陷,部分斜支撑杆的固定部与相邻的斜支撑杆的固定部互相定位,以使该斜支撑杆的两端被限定,从而在组装时保证其位置更准确,减少变形。

优选地,固定部21的一侧具有两个所述凸苞22,两个凸苞22分别分布在螺栓安装孔7的两侧,固定部21的另一侧具有两个所述凹陷23,两个凹陷23分别分布在螺栓安装孔7的两侧。

斜支撑杆2可以为杆状件或管状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斜支撑杆2优选为圆杆,每根斜支撑杆2的两端往相反方向弯折30°至60°,优选为45°,并压扁形成固定部21。

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对斜支撑杆2冲裁形成固定部21、固定部21上的螺栓安装孔7以及凸苞22和凹陷23,可一次冲裁成型。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